1、乘法和加法、减法的混合运算教材解析解答第(1)题时,可以先让学生通过交流明确思路,突出:要求“一共用去多少元”,先要算出3本笔记本的价钱。把两道一步算式合成综合算式时,要注意清晰地呈现列综合算式的具体步骤,即:先写出求3本笔记本价钱的算式“53”,再把“53”看作一个整体,与20相加。列出综合算式后,要及时组织学生讨论“应该怎样算”的问题,帮助他们联系上述解题思路明确:在5320这道算式中应该先算53。由此,进一步介绍用递等式计算的过程及相应的书写格式,强调:因为综合算式中的53在“”之前,所以算出53的积后,要把15写在“”前面,同时把20移下来并写在“”后面;脱式过程中两个“”要上下对齐,
2、而且通常应写在每道算式的左边。引导学生列式解答第(2)题时,要注意强调:因为要从50元里去掉2盒水彩笔的钱,所以在列出的综合算式中,50应写在“”的前面,“152”应写在“”的后面。确定所列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时,也要引导学生联系上述解题思路进行思考:因为要先算出2盒水彩笔的钱,所以应该把被减数50及“”移下来,先算152,并把得数30写在“”的后面。例题教学之后,可以引导学生说说列出的两道算式的共同特点,明确它们都是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式题。同时指出: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法。第1题,要提醒学生把第一步的运算结果写在相应的位置,没有参加运算的数和运算符号要移下来。第2题,左边一题的运算顺序错误,中间一题第一步运算结果的位置书写错误,右边一题第一步运算结果后面漏写了未曾运算的减号和数。第4题,每组两题的相同点可以表达为:都是两步混合运算式题,每题参与运算的3个数是一样的;不同点可以表达为:上下两题的运算符号不完全一样,因而运算的顺序也不同。第5、6题,都要鼓励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并提醒他们按运算顺序认真计算。此外,第5题中的两个问题都可以从问题出发进行分析和思考,第6题更适合从条件出发进行分析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