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黑龙江中公教育:教师招聘笔试语文专业知识考点二:词语和句子【考查要点】词语、成语、句子都是重要的语文素养之一。课标在“阅读”第4条强调:要“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现行大纲要求考生要掌握一定的词汇,要了解单义词和多义词、同义词和反义词、褒义词和贬义词等,能判断病句的类型并正确地进行修改。【知识疏理】全国各地教师招聘语文试题在词语、成语方面,主要涉及这样一些知识点:选择词语填空;填关联词语;词语解释、语境词义解释;成语填空、成语运用、成语解释等。句子的考查重在运用,如句子有没有语病,对病句加以修改等。【试题特点】本部分考题的题型,主要有填空题、选择题等,以选择题为主。【典
2、型例题】例1根据句意依次填写词语最恰当的是( )(1)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 )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2)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 )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3)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4)沙丘的移动虽然慢,可是所到之处,森林全被( ),田园全被埋葬,城郭变成丘墟。A烘托 寂静 进入 摧毁B映衬 平静 进入 毁坏C烘托 平静 扑入 摧毁D映衬 寂静 扑入 毁坏【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根据语言环境选择词语”的能力。(1)句中“一点点黄晕的光”是柔和的,只能是作为陪衬;(2)句中“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
3、突出了“平”而非“寂”;(3)句依据“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这一具体语境,用“扑入”更加生动形象;(4)句中“摧毁”比“毁坏”更能突出沙丘给人类造成危害的严重程度。经过这样认真的分析、选择,不难得出此题的答案为C。我们在解答此类题时,要审清词干要求,抓住题干中的关键性词语即“最恰当”,根据词语所处的具体语境,从词语的范围大小、语意轻重、感情色彩、搭配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逐一辨析选项,得出正确的答案。例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B学校新的领导班子健全并建立了一整套班级管理制度。C这次会议规定每一位发言者的发言时间最多不能超过30
4、分钟。D湛江的亚热带城市风光迷人,还有那丰富味美的海鲜也吸引着大量的游客。【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病句的辨别能力。解答时首先要明确病句的类型,它包括词语误用、成分残缺、搭配不当(主谓、动宾、中心语与修饰语等)、语序不合理、结构混乱、表意不明、重复累赘、前后矛盾、照应不周、概念不清等。然后根据这些类型逐一辨别各项。上题中的A项搭配不当,B项“健全并建立”语序不当,C项“最多不能超过”重复累赘,只有D项无语病,为本题的正确答案。例3下列两个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在原句上修改(删、添、改、调,不得改变原意)。(1)扬州市歌茉莉花具有鲜艳的地方色彩。(2)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护士叶欣的献身精神深深地激
5、励、感染了众多的白衣战士。【答案】(1)将“鲜艳”改为“鲜明”(“浓厚”、“浓郁”等);(2)将“激励”与“感染”对调。解析:此题为主观型题,修改时只要根据病句的类型进行对号,一一检查,就不难作出正确的修改。解答本部分试题,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掌握一定数量的词语、成语并对其含义有所了解;二是要注意词语、成语所在的具体的语言环境并了解其基本的用法;三是要掌握修改病句的一些基本方法。【强化练习】1.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为英雄金训华守墓37年的陈健,获得了“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的称号。评委会给他的颁奖词是:一个生者对一个死者的承诺,只是良心的自我;但是他却为
6、此坚守37年,放弃了梦想、幸福和骨肉亲情。火红的时代背景,他身上有古典意识的。A.约束 淡去 风范B.制约 淡忘 风范C.约束 淡忘 风尚D.制约 淡去 风尚【答案】A。解析:“约束”指限制使不越出范围,多与纪律、协议、道德、良心等搭配;“制约”意为甲事物本身的存在和变化,以乙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为条件,则甲事物为乙事物所制约,如“互相制约”。故第一空应选“约束”。“淡忘”指印象逐渐淡漠以至于忘记,而例中强调“火红的时代背景”因远去而模糊,而不是忘记,故不能用“淡忘”;“淡去”恰有“虽没从头脑中完全抹去,但已逐渐模糊”之意,所以第二空用“淡去”妥帖。“风尚”指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风
7、范”指风度、气派,多用来指人。从语境来看,赞扬的是一个英雄人物,故第三空应用“风范”。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在总统选举投票现场门外,着各大新闻媒体的上百名记者。这些记者都在等待接受“缉查犬”的检查,以探明是否携带武器。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就谈不上作品。曹操四言诗的雄浑,陶渊明田园诗的恬淡,自然受人称誉;而张旭草书的奇伟飞动,颜真卿楷书的厚重雄伟,也同样令人。A.聚集 品位 赞扬B.云集 品位 赞叹C.云集 品味 赞叹D.聚集 品味 赞扬【答案】C。解析:“云集”比喻许多人从各处来聚集在一起,而“聚集”是“集合、凑在一起
8、”;故句只能用“云集”。“品位”和“品味”,前者只能是名词,泛指人或事物的品质、水平;后者作动词时,有品鉴、玩味的意思,也可以是名词,指(物品的)品质和风味,或指格调和趣味。从语境看,句只能用作动词的“品味”。“赞扬”是称赞表扬的意思,而“赞叹”除了“称赞”义外,还带有“佩服”之意。前者范围大、程度轻,后者范围小、程度重,故句只能选“叹”。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本书可能不无作者一些见解乃至来自历史沧桑的若干体验,读者果能有所得,我等未瞎说一气就心安了,至于方家不吝赐教,更是我等敬谢不敏的。B.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道:“陈教授刚才那番活发人深省,给今天的座谈会作了一个
9、很好的总结,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C.课堂上,王丽跟语文老师争论了起来,对这种班门弄斧的做法,有些老师不以为然。D.今天我们学习千古美文赤壁赋,你们一定要洗耳恭听,可不要开小差,否则,愧对我们大家都喜爱的大文豪苏轼。【答案】B。解析:A“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件事的客气话,而句中要表达的是感激不尽之意,用得不妥。B“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谦词,符合语境。C课堂上争论不能说是“班门弄斧”。D“洗耳恭听”指恭敬而认真地听,谦词;只能用于听别人讲话,不能用于要别人听自己讲话。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初春的
10、校园,篝火晚会上,大家陶醉在这春意阑珊的氛围中,有的在唱着,有的在跳着,有的在谈着,欢乐围绕在每个人的身边。B.近年来,一些正值豆寇年华的大学生沉迷在网吧里,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C.北京时间5月2日晚,意甲联赛冠军归属尘埃落定,AC米兰主场1比0战胜罗马提前2轮夺冠。D.只顾眼前的蝇头小利,不考虑未来的发展,这些企业目光如炬,难以走向世界。【答案】C。解析:A“春意阑珊”的“阑珊”是指“将尽,衰落”,这与句首的“初春”相左。B“豆落年华”是指少女十三四岁的时候,这与语境中所说的“大学生”相矛盾。C“尘埃落定”比喻事情经过许多变化,终于有了结果;符合语境。D“目光如炬”形
11、容见识远大,与“只顾眼前”相矛盾,可换成“目光如豆”。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杭州的西湖、温州的雁荡、金华的双龙洞,浙江的山山水水无不给这位老外的记忆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象。B土地的长度和面积可以用丈、用公里、用亩、用公顷来计算,然而在含有国土意义的时候,它的计算单位应该用一寸、一撮来衡量。C即使物质生活再丰富,生存条件再优越,但精神生活匮乏,人际关系冷漠,我们依然不能说这是一个和谐社会。D中朝美俄日韩六方会谈之所以能够在北京重新举行,靠的是六国政府的共同努力以及中国政府从中积极不懈的斡旋。【答案】C。解析:A.“的记忆”多余,“不可磨灭”与“深刻”语序不当。B.“来衡量”造
12、成句式杂糅,同时土地长度和面积不能用“一撮”衡量。D.六国政府中包含了中国政府,不能并列。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乘客在乘坐国内航班时,即使乘飞机前不购买航空意外保险,如发生人身伤害,最高赔偿也可超过40万元以上。B.大长今的成功并不偶然,除了演员认真、故事精彩外,电视剧场景的精致、讲究,长今以德报怨的东方传统道德、价值观也让人感到亲切。C.面对目前愈演愈烈的中美贸易纠纷,哈里森和桑福德不约而同提出了吸引中国企业去美国投资设厂这条民间和解路线。D.中国政府为了在农村实行全免费的义务教育作出了郑重承诺,但如何将中央的决心转化为省级以及乡镇级政府的行动刻不容缓。【答案】C。解析:A.“超过”与“以上”重复,“40万元”后加“人民币”。B.“精致、讲究”与“感到亲切”不搭配。D.句式杂糅。可删除“但如何”或将“刻不容缓”改为“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黑龙江中公教育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