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停车场车位寻找法则在停车场,如果大家都想做秃鹰,那么就要不停地转来转去;如果大家都去做仓鸮,就会一起觊觎同一个车位。做何选择呢?道路上有一个很奇怪的法则:多数人每天去往目的地所花费的时间大致相等,全世界都是如此,不管是在非洲的农村还是美国的城市,每天在路上的往返时间大概都需要1.1个小时。但似乎人类在通行方面存在一种与生俱来的局限,在一次出行中,30分钟的行程之后,人们对旅行的满意度就开始下降了。繁荣带来交通。经济越发展,交通似乎越来越糟了。其实这也可以理解,人们越富有,拥有的车辆就越多,驾驶也因此增多(少数几个曼哈顿的百万富翁除外)。经济状况越好,驾驶里程便越长,交通拥挤的情况越差。美国人赚
2、的钱多数用来消费,所以车开得越来越多,很多都开往购物中心,你可能认为实力强大的大型超市如沃尔玛超市代表的是一站式购物方式,一次性购买一周乃至一月的用品可以减少购物的出行次数,事实上,这又引发了另外一个有关交通的话题找车位。停车场的怪事儿纽约市的每个人都知道车辆数量超过停车位的数量。如果可以回到1964年,那么每个开车人都能找到停车位,而现在开车的人们就像在玩抢椅子游戏。在纽约的晚上,你可以看到汽车在不停地“流浪”。当你去购物中心或者商店时,商店入口处附近的停车场入口几乎可以把停车场的面积一分为二。如果停车场很大,那么请稍作观察,看一看车辆的排列方式。除非这个停车场已经车满,否则你就可以观察到一
3、个很常见的现象:可能正对着商店入口的那一排车位已经车满,汽车沿着队伍延伸出很长。在两边的队伍里,车辆的数量稍微减少了一些。这种模式会在每一排连续发生。不论情况如何,在停车场都会发生一些怪事。似乎人们总在寻找“最佳”停车位,然后再进到商场里。这样比起那些仅仅看到一个车位就停好车的人,他们不可避免地要花费更多时间。在寻找车位的问题上,通常可以看到了两种行为:一种是主动搜寻策略,一种是被动搜寻策略。有人会在停车场内开车四处寻找车位,也有人坐在队伍前面等别人把车开走。这种现象与动物觅食很相似:主动搜寻者类似于秃鹰,它们翱翔在空中寻找猎物;而被动的搜寻者就像仓鸮,它们栖息在树上,躺在那里静候时机。多数人都是积极搜寻者,他们所花费的时间几乎能让他们找到下一处停车场,而对于少数人来说,他们会连续等上几分钟,等着有人离开。后者几乎总是可以在停车场内找到车位,而其他人也可以在别处找到车位。一套“进化稳定战略”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如果大家都想做秃鹰,他们就要不停地转来转去;而如果大家都去做仓鸮,他们就会一起觊觎同一个车位。做何种选择要根据情形来判断,或者另外一个策略可能会带来更多的“局部”胜利。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