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科技局工作总结_1.docx

上传人:asd****19 文档编号:8357290 上传时间:2025-02-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技局工作总结_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科技局工作总结_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科技局工作总结_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科技局工作总结_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科技局工作总结_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科技局工作总结 科技局年度工作总结及下年工作打算 今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始终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经济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来抓,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创新水平,较好地发挥了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共鉴定各类科技成果22项,其中省级科技成果6项;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4项,市科技进步奖30余项。新增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示范联盟3家、产学研联合企业30家,新组建2家XX省院士工作站、2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火炬计划山东*

2、汽车及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主要有以下工作: 一、大力推进企业创新能力建设 把企业作为自主创新的主体。通过对全市*家限额以上工业企业的调查摸底,分门别类,划分行业特点,围绕高新技术重点领域,在前瞻性技术研究、关键技术攻关、成果转化转移等四个环节进行总体设计,促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按照申报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条件和要求,指导、帮助有关企业积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组织筛选了迈赫自动化等7家企业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组织推荐迈赫自动化、大业金属、高强紧固件、*生物等4家企业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二、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以发展自主创新品牌为目标,围绕机械装备、纺织服

3、装、造纸包装、食品加工等传统支柱产业,积极实施技术创新和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努力提高这些企业的高新技术装备水平。积极引导、促进高强紧固件、天工造纸机械、三维管件等一批企业努力实现由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的转变。引导培育大业金属、液压科技公司、华明建设科技公司、塑业股份公司、*电缆公司一批有高新技术生长点的企业,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新突破。 三、加快膨胀高新技术产业规模 立足我市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依托北汽福田、义和车轿、新东方汽车仪表、泰盛化工、粉末冶金、兴贸玉米等企业重点开展信息化示范、电子信息、机械产品开发,提升总体技术水平、产业规模和自主创新能力,推进节能、环保产

4、业化和生物医药产业化发展。围绕这些高新技术领域,在科技项目、产品研发、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引导,在资金、政策等方面进行扶持,在调整结构、加大投入、产学研联合等方面进行重点推动,不断优化企业的成长环境,促进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由小到大、由大到强。实现了现有高新技术产品规模扩张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提升,成为经济崛起的“生力军”。 四、深入开展产学研联合 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引导支持企业主动寻求高校、科研机构的技术、智力支持,建立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提高了合作水平。今年以来已有市外贸公司、新东方汽车仪表、佳士博、圣阳机械等30家企业分别与青岛农业大学、*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学院、上海理工大

5、学等高校初步达成产学研合作协议。围绕生物化工、机械成套装备、智能包装、光机电设备、新材料和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领域,采取委托研究、联合开发、引进转化等方式,推进“产学研”联合,促进“校企联姻”。一些先进的科技成果在我市得到了及时转化和应用。大业金属的高性能轮胎用高锡胎圈钢丝项目获得省科技进步3等奖,填补了国内空白,结束了国内企业过去一直靠进口高锡胎圈钢丝的局面。 五、努力争取各级科技计划项目 一是继续争取承担了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是“十二五”期间国家科技部、农业部、财政部和国家粮食局组织实施的重大科技专项。“十一五”期间,我市承担了“山东小麦玉米两熟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

6、与示范”项目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二是积极组织实施国家、省科研计划。今年以来,先后成功申报“禽类产品质量安全”、“电脑全自动回转式杀菌系统”、“食品天然色素提取成套设备与技术”等各类上级扶持项目12个,争取扶持资金近20xx万元,有5个项目列入了国家火炬计划,2个项目列为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4个项目纳入了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1个项目列入XX省自主创新重大专项。 六、强化服务,全力打造创新型机关 把全面提升机关创新服务能力建设作为服务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是为增强与企业间的沟通和合作,推进企业的科技创新步伐,帮助企业做好科技创新工作,本着“贴近服务企业,增强服务

7、效能”的理念,印制了科技参考服务手册,发放到全市635家规模以上企业,使企业对科技创新方面的政策规定、管理办法、操作程序有了更进一步的了科技局工作总结第2页 解,受到企业的欢迎。 二是加强学习,围绕机关党建、机关制度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努力建设学习型机关。充分利用每周星期五的机关学习日和机关读书周加强各类科技业务知识学习,努力提高科技管理和服务能力。在学习中,重点把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保证各项工作与时俱进,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是加强作风建设,着力推动创先争。把狠抓工作落实作为机关作风改进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强机关执行

8、力建设,形成真抓实干、敢打必胜的良好氛围。对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工作任务和企业创新方面的申请,充分挖掘各种有利条件,创造性开展工作,确保交办任务顺利完成。 下步工作,重点围绕市委*年工作要点,着力强化科技支撑,全年新增各级各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30家;新增产学研联合企业30家;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5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组织企业牵头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个;新增院士工作站1家;做好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申报工作,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服务,分类指导,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传统产业高新化。以高新技术为引领,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一是培植壮大现有高新技术企业,依托

9、骨干,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延伸扩大高新产业链,形成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尽快实现在潍坊领先、全省甚至全国竞争力、影响力大的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基地。突出我市优势,引导科技资源,重点围绕新能源、新信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依托北汽福田、新东方汽车仪表、信得药业、天旭太阳能、粉末冶金等企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与电子、新材料和精细化工、新能源与环保、生物技术四大领域。二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支柱产业。特别在纺织服装和食品加工企业,突出技术领先、现代化水平、绿色制造、标准化生产、清洁生产等关键环节,促进优化升级和传统产业高新化。三是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的培植力度,确保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8.5%以

10、上。四是及时做好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的培植认定工作。在抓好组织实施和帮助现有高新技术企业做好复核的同时,按照国家科技部、财政部、税务总局新颁布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要求,培植认定更多高新技术企业,确保层次和数量上在潍坊各县市区领先。 二、加强三大平台建设,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水平。一是以企业为主体,围绕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强企业工程技术平台建设。今年新组建各级各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企业技术中心30家,强化提高现有工程技术中心的功能和水平,使之更有能力承担国家、省更多的科技计划项目。二是加强重点领域产业基地平台建设。围绕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水平,全力争创国家级可持续发

11、展实验区。三是根据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要求,加强培育指导,依托隆源液压、迈赫自动化等2家企业,争取牵头构建2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三、完善三大创新机制,形成科技创新整体合力。一是完善产学研创新机制。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引导支持企业主动寻求高校、科研机构的技术、智力支持,建立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提高合作水平。加强与北大、清华、中科院、山大等高校、科研机构深层次的科技合作关系。重点抓好新东方仪表与清华大学工业开发研究院、德利源与黑龙江纺织工业研究所、安驰轮胎与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等30家产学研联合企业。学习借鉴广东珠海等城市的经验做法,探索建立分管市长牵头、各相关部门参

12、加的促进产学研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关于全面促进产学研结合工作的意见”,指导全市产学研合作向纵深发展。二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在落实好市委、市政府现有人才激励政策的基础上,会同有关部门,探索寻找符合我市实际的吸引优秀人才来我市创业的新措施,尽快使大中型企业的研发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10%以上。三是完善科技管理服务机制,努力争取上级科技创新资源。围绕国家、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扶持重点,瞄准国家目标,搞好项目筛选论证,准确把握国家和省市科技项目政策信息,积极为企业争取科技研发资金,搭建科技研发载体。重点抓好美晨科技申报的“耐高温油雾的重卡进气软管制造技术引进开发”项目启动,该项目为

13、国家国际合作专项计划。 四、强化两大保障措施,营造自主创新良好氛围。一是强化科技投入保障。引导企业自身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保证重点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4%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以上;落实好税收等扶持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政策,充分发挥国家优惠政策的间接投入功能。二是强化社会环境保障。进一步加大科技宣传和科学普及工作力度,增强全社会的参与意识;推动全社会的科技创新;进一步完善镇、街道、开发区等党政领导干部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增强抓好科技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五、健全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进一步落实好市政府办公室下发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技支撑意见,提升我市农业产业化水平;精心组织好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和国家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究两项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依托农村社区平台优势,逐步实施好农业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为促进全市经济转型跨越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第8页 共8页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报告/总结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