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的心灵历程安阳县柏庄镇招贤小学 常静叶小时候,父亲是一名乡村教师,我是看着他的平庸和无奈长大的。因此,我从小就下定死决心,再也不能当教师。初中毕业那年,由于家庭条件不好,又赶上“早出人才,快出人才”的大风暴,我不得不报考了师范,理所应当的也成为了一名乡村教师。无数次,在夜深人静的晚上偷偷地哭,又无数次地感慨:“难道我的一生就这样了吗?”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去了。在学校里,我像我的老师一样重复地教着一群又一群的孩子,工作努力,教学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可是总感觉缺少了点儿什么。后来,在新课改的吹拂下,再加上自己年龄的增长,思想的成熟,我开始质问自己,难道自己就这样永远重复下去吗?平时学到的教学理
2、论和教学方法在现实的教学中真的毫无用处吗?不,还是应该试一试,争取在平凡的工作中追求点儿不平凡的东西吧!全当安慰自己无奈的心灵吧!否则,自己都觉得对不住自己,更别提学生了。思想指导着行动,思想变了,行动当然也就变了。尤其自己也当上了妈妈,更能理解孩子们了。我一改常态,在班级管理中,实行民主化管理,在制定一项制度或纪律之前,全班同学共同商议,特别关注差等生的想法。这样制定出来的班规班纪,学生没有理由不服从。当然,有时个别学生也会违反,但我相信他们大多不是故意的。班集民主了,学生高兴了,什么事也就好办了。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对待学生,学生是能体会到的。至今,我都忘不了。我生完女儿在家做月子,学生们凑零
3、花钱给我买了一堆小零食,跑到我家,不好意思地对我说:“老师,我们知道小娃娃不出满月,我们是不该来的(我们这的习俗)。可我们太想你了,我们憋不住就来了”听完他们的话,看着那一堆不值钱的小零食,我感动了,就连我的婆婆也被孩子们稚嫩的情感所感动。此时此刻,我觉得我是幸福的,我做到了平凡之中有追求。在课堂上,我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上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我尝试实施“堂堂清,日日清,月月清”,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想尽办法提高课堂效果,发挥学生之间互帮互助的热情,争取做到回家无作业,这样学生轻松,老师也轻松。例如,改作业可以让优等生当“老师”,背课文可以让差等生当“老师”,检查作业可以让中等生当“老师”。
4、经过一系列的改变,每个学生都觉得自己是有用的,在班级中找到了自信,找到了快乐。期末考试,他们又得了全镇第一的好成绩,我的心情很平静,因为这是应该得到的结果。我做到了,平静之中的满腔热情。记得那是我教一年级的时候,由于学生多,年龄普遍小,基础差,我只好采取过关的方法,一个一个过,不会的吃“小锅饭”,我几乎每天都是最晚走的老师。其中有个叫刘珊珊的学生,当时我只知他身体不好,不知道她已得了重病,(家长不说,也看不出来)我还坚持下课后单独辅导她。没过几天,当我给家长打电话询问她为什么没来上课时,才得知她已病故。此时,我流泪了。但我不遗憾,我做到了,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我从没把自己想象的多么伟大,我只不过一平凡俗子罢了,我只想做一名有思想、有追求、对得起学生的好老师。我想,在我的平淡人生中,这应该是我的最高目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