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自己工作读后感1月26日、27日,办公室组织我们利用下班时间共同观看了李强的为你自己工作讲座。听完他的讲座后,我感触很深。可以说,李强的话语字字珠玑,不经意间所说的一句话就会给人以很大的启迪、很大的反思。 现将自己在看过他的讲座之后的一些感触总结如下: 一、 要想得到,必先付出。 在李强老师的讲座中,他反复强调这样一个观点:要想得到,必先付出。他说,在他的公司中,新入职员工都要填写这样一份调查表: 1、你想要住房吗? 2、你想要配车吗? 3、你想要百万年薪吗? 4、请问您能给我做什么? 当他讲前三个问题时,我还没有感觉,可是当他讲出第四个问题时,我就感觉仿佛是当头棒喝在当今人才竞争日益激烈,
2、求职越来越困难的情势下,成千上万的求职大军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意识到这一点!不论求职多么困难,待业时间多么长,可真正到了求职的时候,求职者只会想到:工资多少?有养老保险吗?有福利吗?有假期吗?有交通补助吗?有住房补助吗?等等。唯独没有想到的就是:我能为公司创造多少财富? 将这个观点延伸出去,还会悟到更多!比如说在人际关系的交往中也是如此。我曾对一个朋友说:“你舅妈对你很好啊!”她说了一句话,恰恰印证了这个道理:“还不都是为出来的?”是啊,作为一个外甥女,如果几年都不拜望舅妈,又如何希望舅妈能够时时照顾呢?所以说,将先取之,必先与之。 生活中如此,工作中当然也是如此。 二、 工作不仅仅是为了得份薪
3、水,还为了成长和快乐。 我感觉自己的工作经历恰恰印证了这一点。在进山木之前,我就曾在多家单位干过。期间有国有企业、有集体企业,也有私营企业;有几千人的大厂子,也有几个人的小公司。然而只有在遇到山木后,才让我结束了不停“跳槽”的生活状态。这不仅仅源于自己年少时的无知和浮躁,还源于在那些工作中,我得不到成长和快乐。在最初的国有企业中,我是一名文字秘书,然而国有企业中的材料都是“新瓶装旧酒”,不过是“天下文章一大抄”而已,容不得自己一点创新意识。加上国有企业的工作清闲无比,正印证了那句话:“一杯茶,一颗烟,一张报纸看半天”,这种工作状态让我感觉不到快乐,也感觉不到自己的成长,所以就离职了。 后来虽然
4、也去过几家其他的单位,但大抵都是如此。只有来到山木培训,才让我感觉生活充实起来,每天都忙碌不堪,却也激发了自己最大的潜能。尤其是这一年,由于总裁策划了一系列报刊软文,以及公司赢得的一系列荣誉都需要上报材料,这使我的撰文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在山木,我不仅得到了一份工作和一份薪水,还得到了成长和快乐。在这个学习型企业里,我相信自己可以随着一块成长。 三、 所有的规章制度都将是你未来的生存工具。 犹记得自己刚刚进山木时,对山木的规章制度颇有微词,认为好多规章制度都是非常苛刻,不近人情的。为此甚至还想到“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朋”的古句为自己开托。 转眼间进入山木已经四年了,对于集团的规章制度也逐步
5、地理解。然而要说完全理解,却也达不到。与其说是理解了规章制度,不如说是对处罚已经习以为常。直到听了这个讲座后,才猛然醒悟到规章制度的真正用意对于公司来说,是规范员工、鞭策员工不断改正、不断前进的工具;对于个人来说,却是你成长、进步、完善、成熟的戒尺! 就拿“计划表”来说,我就感觉受益匪浅!自己本来是“马虎”性格,丢三落四是常事。然而自从习惯于做计划后,这种情况大大减少!现在,我不仅仅是做第二天的计划,还把自己未来几天要做的事和周期性要做的事,先写在计划表上。例如每两周汇报一次工作,每月末要统计各地来稿,每周一要填写作息时间、上交计划表等,由于自己先写在计划表上,因此,对这些事自然也不会忘记去做
6、了。 四、天下借口何其多,哪个借口不杀人? 早在两年前,公司就给大家买下了没有任何借口这本书,教导大家“做事不讲理由”。应该说,经过这两年地“熏陶”,如今做事效率比前两年有了大大提高,但是也没有理解到“借口足以杀人”的地步。在工作中,还是有拖沓、忘事的毛病,自从看了李强的讲座后,才让我真正意识到“借口”的危害已经到了足以“杀人”的地步! 想想我们有多少大的、小的、远的、近的理想、计划、目标都没有实现?都化成泡影?症结在哪里?就在借口上!今天太累了、明天太冷了、后天太热了等等,理由一箩筐,正是这些借口扼杀了一个成功的我、一个理想的我、一个让自己满意的我!正如自己两年之前就想报读面对面英语,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然而迄今为止,却一直没有付诸行动,这还不都是“借口”惹的祸! 看过这个讲座,我的感受很多,象“如果你没有一技之长,你就会患下岗恐惧症”“你的心在哪里,你的收获就在哪里”“我们没有能力改变风的方向,却有能力改变帆的方向”“不是企业淘汰人,而是自己淘汰自己”“99度不叫开水,100度才叫开水”“流于形式是企业衰亡的开始”“文化不是文字,是行为”等等,这些都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我愿意以这次讲座为起点,重新审视自己的意识、态度和行为,进而进一步改进自己、进一步完善自己,力争做一个“为老板解决问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