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程名称课程名称 会计基础会计基础 主编主编 李立新李立新 化学工业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年出版年出版参考课时参考课时 课程的周学时为课程的周学时为3课时,共课时,共57课时课时目录目录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二、课程培养目标二、课程培养目标三、教学设计三、教学设计四、教学方法和手段四、教学方法和手段五、特色与创新五、特色与创新六、教学评价六、教学评价七、以第五章复式记账与会计凭证的应用为例说七、以第五章复式记账与会计凭证的应用为例说明课程设计明课程设计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课程性质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管理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对后续专业课的学习起基础和导
2、向作用,它是主要研究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的基本原理。适用于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三年制)课程地位课程地位基础会计学是经济与管理类各专业的共同基础课。二、课程培养目标二、课程培养目标从专业体系方面从专业体系方面:使学生扎实地掌握会计的“三基”,以便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因为经济与管理类各专业学生除了学习会计学基础知识外,还应包括中级财务会计学的大部分内容。从课程本身方面从课程本身方面: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本门课程,扎实地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亦称会计的“三基”,即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方程式和会计的平衡理论、会计循环理论。三、教学设计三、教学设计 1、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思路、课
3、程设计的理念和思路课程设计理念:课程设计理念:结合会计实务操作的流程来设计课程的流程。课程设计思路:课程设计思路:填制和审核凭证设置账户财产清查登记账簿编制财务报表复试记账成本计算实现会计目标2、课程内容的选取、课程内容的选取本课程主要是介绍会计的本课程主要是介绍会计的“三基三基”3、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课程的重点课程的重点:会计的基本知识:会计科目、复式记账法、会计分录、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课程的难点课程的难点:复式记账和会计凭证的应用、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登记账簿。解决办法解决办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法来加深学生的理解。4、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
4、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教材教材本书本着“站在时代前沿,重视基础理论,强调素质培养,有利自主学习”的原则,按照“理论-技能-案例-实训”的步骤,是一本符合高职高专教育特点的教材。PPT课件课件课件在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案例以及在内容上进行了系统的扩充。更加完善和符合课堂教学。网络资源网络资源根据教学需要,在网络上寻找最新的一些资料,以辅助教学,丰富了课堂内容。四、教学方法与手段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启发式、发现式和讲授式等多种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合作精神。具体的教学方法包括:过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实物引导法、实验教学法与合作教
5、学法等。教学手段教学手段1)情景式项目教学2)教学多媒体教学3)网络资源 4)课堂讨论五、特色与创新五、特色与创新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会计基础的教学内容包括:会计循环体系、会计基本方法体系、会计基本理论体系、会计核算程序体系四大方面。结合自身在企业的经验让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和掌握课程所学的知识 2、为后续课程打基础、为后续课程打基础基础会计本身在管理学体系中是处于基础地位,后续还需要有财务类的系统课程配套的学习,基础会计基于三基知识的教学,很好的给后续课程奠定了基础3、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使得课件中对凭证、账簿的实际样式、具体填写方式等
6、进行了真实地演示,更利于学生直观的理解。4、网络资源的运用、网络资源的运用下载最新的一些资源,进行案例教学,使得课堂更接近实际企业和生活。六、教学评价六、教学评价通过教学,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好的理解课堂所教的内容。在作业和课堂表现都可以体现出来。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也基本都掌握了“三基”内所学的知识。为以后的课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七、以第五章复式记账与会计凭证的应用七、以第五章复式记账与会计凭证的应用-生产过程业务核算为例说明课程设计生产过程业务核算为例说明课程设计章节的地位章节的地位:在整本书中是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生产过程业务核算在本章中又是重点。章节内容章节内容:生产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主要的一些账户,以及他们的应用情况。本节重点本节重点:生产成本账户、制造费用账户、管理费用账户等的应用。课程目标课程目标:使学生加深对复式记账法的理解,掌握会计凭证在生产过程中的编制方法和技术。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情景分析法。例如:员工工资归类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各类账户的解释:以职院来说明,教师相当于一线员工-学部行政人员相当于车间行政人员-学院行政人员相当于厂部管理人员。他们之间的工资分别就是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教学手段:教学手段:课堂内案例分析,课后练习。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