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2019年度个人教学工作计划 学科 科学 任教年级 二年 学情分析本学期二年级共有二十六个班,本人任教有十七个班。由于每个年级的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特点,所以对于在学习的要求的要相对的针对不同班级间的差异有所区别。整体学习状况:二年级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科学学科,同时整体学习科学兴趣很高,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总是充满着好奇,这将驱使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进一步的科学探究。但是在现在的大环境下,有一部分的学生和家长对这门学科不是很重视,而且有一部分学生的依赖性强,不愿动手,这些都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
2、学生年龄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小学生对于自然事物与现象的把握是很具体的,只有便于体验和理解的内容在他们科学素养的形成过程中才有意义,因此科学课堂主要将以生活经验和周围环境为基础进行探究活动。三年级学生擅长于用感官观察、识别物体的基本特征。教材分析本册内容由“磁铁”“我们自己”两个单元组成。“磁铁”单元将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安排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领学生认识磁铁具有磁性、磁铁两极磁力最强、磁铁能指南北、磁铁具有异极相吸和同极相斥等性质。并通过做一个指南针和学习用指南针确定方向等方向,了解磁铁的应用。“我们自己”单元是继“植物”“动物”之后的第三个有关生命科
3、学的单元。这个单元从认识人体的外部结构引入,设计一些感知活动,引导学生感受自己的成长发育过程,以此促进他们理解人的生命特征。在上述两个单元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如实记录,并能在观察和记录的基础上进行猜想和推理;当发现事实与自己原有的想法不同时,能尊重事实,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能围绕一个主题做出猜测,尝试从多个角度、用多种方式认识事物。学期目标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知道,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2、 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
4、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3、 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并对时间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简历解释,以验证自己的假设;4、 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5、 通过本册教学,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对现象或者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或有依据的推测;6、 学生在独立操作中观察、思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有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和谐发展。采取措施1、 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2、 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3、 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4、 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5、 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评价方案遵循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 科学评价应能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 他们学习的过程。评价指标是多元的,包括科学素养的各个方面;评价方法是灵活多样的;评价主体多元化,包括教师、学生等,包括学生自评、互评、测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