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年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 J 文化传承与创新(2015全国II卷)20.2015年1月,有韩国某电视台拍摄、韩国导演执导的全景式反映当代中国发展成就的纪录片超越中国在韩国热播,引起热烈反响。创韩国同类电视纪录片收视率的新高。超越中国在韩国热播:D推动中韩两国文化交流上了一个新台阶显示当代中国文化得到韩国民众的广泛认同反映中国的经济实力与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表明当代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引起韩国民众的关注A B C D(2015福建卷)28.撰写大众传媒与现代公民素养的论文,在图书馆查到了下面四篇文章。从篇名判断,最符合论文主题的是CA. 现代社会互联网传播特点探究 B.网络时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研究
2、C.网络背景下高中生形象的塑造 D.2014年央视收视率的调查分析(2015广东卷)32.有学者认为,传统戏曲在写意的,程式化的表演变迁中体现的,古典诗词在格律、句式的变化中坚持了押韵、平仄和诗情意象,书法在不同流派的发展中扔投射出基本笔法和气韵。因此,文化的精神传承比技艺传承更重要,这一结论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A发展中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共性和规律传统文化形式的创新具有不同时代的共同要求传统文化所蕴涵的精神具有内在稳定性对待传统文化应坚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A B C D(2015海南卷)17.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之美誉的中国珠算A 产生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体现了实用价值与文化价值的有
3、机统一表明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可靠印证了认识工具是认识的重要来源A. B. C. D. (2015海南卷)18.中国珠算成功申遗D 提供了创新中华文化的成功案例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互鉴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A. B. C. D. (2015江苏卷)20.相声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形式,近些年来的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今年两会期间,有代表提议在高等院校设立曲艺学科专业以推广文化传统教育。这是因为B A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B教育具有文化传承的特定功能 C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和稳定性 D传统文化发展要满足人们的需求(2015山东卷)30.图6中的“雷风侠”是一个既有雷锋
4、形象特征,又有雷锋精神内核的动漫形象,是作者为传播正能量,借鉴经典动漫形象元素进行的创新设计,赢得了青少年的喜爱。“雷风侠”动漫形象创作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是B文化创新的主体要有文化自觉和担当 体制机制创新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文化创新要广泛地引进和吸收外国文化 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A. B. C. D.(2015山东卷)3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出版物日益增加,数字化资源在图书馆馆藏中的比例不断上升。2014年,中国国家图书馆向读者提供了大型数字化产品中华经典古籍库,为读者查阅古籍,了解传统文化提供了方便。由此可见DA. 科学技术发展决定文化的性质 B.史书典籍印证中华文化特
5、有的包容性C.传统文化的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D.文化传播手段的丰富有助于文化的传承(2015天津卷) 11互联网催生了网络语言,从某种角度上折射了时代的进步、社会的繁荣。“点赞”,“蛮拼”、“任性”等生动形象的网络语言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并登堂入室被主流媒体采用。这种现象反映了C网络语言丰富了汉语言文化网络语言提升了我国文化软实力网络语言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A B C D (2015北京卷)26,盘龙藻井变身雨伞,飞檐角上的瑞兽蹲踞在铅笔上,朝珠成了时尚耳机北京故宫博物院一改人们印象中的“正襟危坐”,以管藏文物和古典建筑为元素创作了多款热销产品。这说明C
6、A文化继承的核心是发掘其经济价值B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需要保持稳定C文化遗产与当代人的生活和审美需求可以对接D应当通过市场运作,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2015安徽)8.回首三十多年来的神州大地,许多人远离故乡,漂泊打拼于异地他乡,乡愁何寄?乡愁是不可泯灭的记忆,是挥之不去的乡音缭绕,是故乡的风土人情在灵魂上的烙印。由此可见A乡愁的影响深远而持久 乡愁增进了文化归属感 乡愁是乡土文化的标志 乡愁是民族文化的灵魂A B. C. D. (2015浙江卷)40.祠堂是联络宗亲的场所,是祠堂文化的重要载体。W村也曾有座老祠堂。祠堂文化在村民教化、乡村治理中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其中的封建宗法思想残余有时也被
7、人用来排斥外姓、干扰选择。新农村建设以来,W村把老祠堂翻修扩建成宽敞明亮的新礼堂,开展创建“文化礼堂、和美乡风”系列活动,敬先贤、诵村训,仪礼传习、普法讲座、村民一家亲、评选孝老爱亲最美家庭等。经过多年的努力,新礼堂已成为村里的文化地标。礼堂文化温润了村民关系,促进了乡村治理。去年,该村被评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省级示范村。(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说明W村成功建设礼堂文化所包含的道理。(10分)40.(1)传统文化是社会成员的精神纽带,祠堂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W村礼堂文化的成功建设在于发挥祠堂文化在人文教化、社会认同等方面的作用。传统文化具有两面性,必须批判地继
8、承,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礼堂文化的成功建设在于对祠堂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留符合社会发展的内容。礼堂文化的成功建设在于对祠堂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打破了宗族界限,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2015 天津卷)14中国是世界文化遗产大国,五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史留下了数量众多、异彩纷呈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农历新年春节,是中国人古老而隆重的传统节日。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变化。它在今天仍然是国人心中辞旧迎新的期盼,迎禧接福的祝愿,家人团聚的温馨。而这样一个重要的节日,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却被当作落后民俗险遭废止。民国政府为了“与国际
9、接轨”,先是采用西历,后又强令废除农历新年,但最终拗不过民情。没能“革”掉春节的“命”。(1)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9分)14.(15分)(1)(9份)中国传统文化通过春节等多种形式呈现。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春节文化传承不断,体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国人对春节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春节的生命力表明,对中国传统文化不能简单否定,“全盘西化”行不通。材料二近日,江西省婺源县一座面积达1800平方米的大型清代古民居被某古玩商千里大挪移到广西复原重建对这种古建筑千里“搬家”现象,有人认为,在地方财政无法支撑巨额维
10、护费用的情况下,异地搬迁不失为一种保护方式;有人认为,古建筑离开了原先的地理环境和丈化土壤,会消解它本身蕴含的文化,是一种破坏。(2)对这种占建筑“搬家”,请用所学知识给出支持或反对的两点理由。(要求两点理由不能出自“思想政治”的同一必修课程)(6分)(2)(6分)答案示例一 支持。理由:古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搬家”是对古建筑进行保护的一种形式,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有利于展现文化多样性,促进文化交融、创新。古建筑保护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年久失修与缺乏维修费用的矛盾,这种“搬家”解决了维修费用缺乏的问题。这种古建筑“搬家”的方式有利于发挥民间参与文物保护的积极性,弥补财政不足的缺憾。答
11、案示例二 反对。理由:一方水土,一方文化,这种“搬家”会淡化古建筑的文化特色。部分不能离开整体,古建筑不能离开它的环境。(2015四川卷)13.(28分)“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新形势下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三 “一带一路”既是经贸之路,也是文化之路。某校高二(1)班同学围绕“四川省如何增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展开讨论,提出了建议(见表1)。(3)列出与表1各建议相对应的文化生活依据。(12分)(3)(12分)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3分)2.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超越时空局限,实现文化的传递、沟通和共享。(3分)3
12、.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3分)4.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能推动文化的发展。(3分)(2015海南卷)25.(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4年6月,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项目,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历史上,丝绸之路是中西人员交往、商业贸易的重要通道,促进了亚欧大陆经济、文化、社会交流。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当代,丝绸之路的合作精神正在发扬光大,我国倡导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创繁荣的理念,着力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我国发展与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之间的教育合作、经济合作、民间交往,推进相关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互联互通,增进相互了解和
13、传统友谊,得到了相关国家人民支持。民心相通为促进区域互联互通奠定了坚实的民意基础。(1)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促进文化交流的作用。(10分)(1)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交融。(3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有利于促进各国的商业贸易、教育合作和人员往来,拓宽文化交流的途径,夯实文化交流的物质基础;(4分)推动各国文化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传播、相互借鉴、共同繁荣。(3分)(2015福建卷)39.(4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同心逐梦的中国,正在以博大宽广的胸怀、心系天下的情怀,奏响“一带一路”交响曲,谱写自贸区战
14、略新华章。材料一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倡议,得到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热烈响应。2015年3月,福建被国家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2015年4月,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福建自贸区)正式建立,实施范围涵盖平潭、厦门和福州三个片区。材料二 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自2013年以来,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大健全法制,国务院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协同实施,社会各界群策群力,福建自贸区筹建工作依法有序推进。目前,福建省围绕立足两岸、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战略要求,确立了自贸区
15、重点实验项目186项,涉及体制创新、对台开放、投资管理、法制保障、市场监管等方面,自贸区建设全面铺开。材料三 一部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史,既是中华民族走向海洋、走向世界的历史,也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互动、共生共荣的历史。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开放合作、和谐包容、互利共赢之路。对此,同学们围绕“经济和文化何者先行”展开讨论。观点论据及论证过程观点一:经济先行经济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的反映,共建海上丝绸之路。离不开文化的交流合作,但更重要的是经济的发展。观点二:文化先行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只有文化上的相互理解尊重、交流合作,才能保证经济上的互利共赢( 4 )参考材料一和材料三,从文化发展的角度,展望中华文化与沿线各民族文化交流合作的美好远景 12 分)(4)(12分)文化在交流与传播中发展,中华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实现中华文化与沿线各国文化共同繁荣;中华文化与沿线各国文化在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中不断创新,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若考生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