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设计梳理探究修辞无处不在姓名:严岚学科:高中语文职称:中教二级单位:襄阳市第二十四中学手机:13476415981地址:襄阳市樊城区汉江路476号邮编:441000梳理探究修辞无处不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修辞无处不在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二梳理探究模块的第二个专题。梳理探究模块是新教材的一个亮点。梳理,可以使学生对学过的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系统的整理,学生从中掌握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对修辞有新的认识和体验,是一种重新学习的过程。探究,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研究性学习,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体现。所以梳理探究课通常很难通过一两节课解决问题,往往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所以我在本
2、专题的教学中,主要是希望学生通过感受生活中修辞的“无处不在”,引导学生树立“大修辞”的观念,同时给予学生学法上的指导,让学生了解运用修辞手法,使语言更优美。学情分析修辞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学生长期以来对修辞的学习、了解基本停留在修辞格这一狭小的范围,其实,无论是书面表达还是口头表达,我们对语言材料进行选择,调整和整合的过程,都是在进行修辞活动,可以说修辞无处不在。因而学生对修辞并不陌生,通过课文学习,已积累了大量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实例,具备了一定的梳理探究的能力。教师在进行适当点拨和指导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感受修辞运用无处不在的妙处,
3、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设想新课标强调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要求全面提升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学会收集、判断、处理信息;具有人文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修辞无处不在一课从三个方面介绍了修辞的相关知识,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修辞进行系统化的梳理,积累整合各种修辞手法,进而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发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修辞现象,并在语言实践中有所创新。总之,作为探究性学习课型,本课教学设计将努力实践以下教育教学理念:提供广阔的学习,引导学生自己学习,掌握梳理探究的方法,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活动时间不少于课堂时间的三分之二。教师做好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突出
4、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阅读教材,简单了解修辞的概念、类别等知识,积累有关修辞的基础知识。树立正确的修辞观,构建学习修辞的知识体系。2、通过梳理课文中的语音修辞、词语修辞和语句修辞,积累教材中介绍的修辞手法,探究修辞在语言运用中的妙处,培养在广泛的语言实践中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具体、生动、形象的情境,利用形象感知激发思维,突出“感”;通过合作探究深入思考,突出“悟”。使学生能够由“感”到“悟”浅入深出的理解汉字的特点。2、“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上让学生以发现者的姿态进行角色活动,大胆质疑,相互解疑,从
5、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修辞的无处不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热情,在平时的生活中有创新的运用修辞,提高语言魅力。2、欣赏修辞运用的奇妙和精彩,提高学生学习修辞的兴趣,树立“大修辞”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1、梳理探究语音修辞、词语修辞和语句修辞在语言运用中的妙处,培养在语言实践中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2、展示、交流生活中的修辞现象,感受修辞的无处不在,从而树立“大修辞”的观念。 教学方法 四环节教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运用拓展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资源1、还珠格格主题曲当。2、标语,广告语,名篇节选。3、多媒体powerpoint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欣赏
6、歌曲当。请学生谈谈其歌词的特点。当歌词中大量修辞的灵活运用,使我们能充分感受到修辞这种趋于书面的手法已经广泛渗透到普通大众的娱乐生活当中,形成一种良好的文化倾向。今天就让我们深入的学习修辞,感受修辞的无处不在。学习过程1、 通过耳熟能详的广告语,无处不在的标语以及习近平阅兵讲话中的修辞运用,是学生充分感受修辞的无处不在。2、 课前准备:分类梳理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整理生活中运用修辞的例子。3、 阅读教材:完成本课的相关基础知识梳理。修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修辞指比喻、夸张、拟人、排比等修辞格;而广义的修辞则泛指遣词造句,修饰辞章。阅读文本“词语修辞”“语句修辞”部分,谈谈你
7、的心得。词语修辞:选词要准确、鲜明、生动、简练。词语的超常规搭配。语句修辞:句式要灵活。合作学习过程知识模块教师活动(教学内容呈现)学生活动(学习活动的设计)设计意图感受句之妙语句修辞1、名篇荷塘月色阿Q正传修辞手法实例,引导学生探究不同句式产生的不同效果。2、引导学生从高考满分作文中感受修辞的妙处,促使学生在广泛的语言实践中提高自身的语言魅力。1、阅读片段节选,梳理语句修辞的手段及其表达效果。2、谈谈自己在平时写作中感受到的不同句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的能力。通过自身体验感受修辞的妙处,树立“大修辞”的观念。 展示交流+应用拓展下面是一篇同学的习作,比较
8、原稿和修改稿的效果。原稿 母亲说我头发太乱,同学说我头发横七竖八,我却不以为然。现在不正流行这样吗?由学生当堂修改原稿,形成文字,小组推选佳作展示交流。修改稿 老妈说我满头“秀发”连一堆枯茅草也不如,同学说我的发型有点谢霆锋的“叛逆版”的模样,也就是“强盗般”的。对此,本人打心眼里不屑一顾。公元1998年,满大街最流行的不就是那种把头发一根根拉直再剪得参差不齐乱七八糟零零碎碎然后做得蓬蓬松松的“乱发”吗?这真是“天然去雕饰”,又省money又cool!你们花钱还做不成这么粗犷自然呢?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梳理已学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积累相关的修辞知识,探究生活中的修辞现象,欣赏修辞的妙处
9、,感受修辞的无处不在,从而在平时的语言实践中运用修辞提高自身的语言魅力。在教学中我运用四环节教学模式,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比较广阔的学习平台,引导他们注意观察语言、文化现象,学会深入思考,合作探究和解决问题,锻炼他们从生活中发掘、探索问题的能力。 修辞手法对于学生并不陌生,但正确的赏析和灵活的运用修辞手法,对学生仍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让这些知识变得浅显易懂,让学生真实的感受修辞的无处不在,动画媒体的运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通过音乐、图片让学生直观的感受修辞的魅力,而从生活中搜集修辞实例,更是让学生感受到修辞的趣味性和重要性,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修辞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化的热爱。当然有一部分学生因为还不能很好地适应这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法而被“边缘化”,这也是新课程教学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所以教师应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用智慧和耐心引领学生突破障碍,超越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