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目录
普通物理I(力学、热学) ………………………………………………………………………3
普通物理Ⅱ(电磁学、光学)……………………………………………………………………..4
普通物理Ⅲ(原子物理学) ……………………………………………………………..……. .5
普通物理实验Ι (力热)………………………………………………………………….…… 6
普通物理实验II(电磁)………………………………………………………………….…….7
普通物理实验Ⅲ(光学)………………………………………………………………….…….8
计算机语言及程序设计………………………………………………………………….……….9
计算物理及实验 …………………………………………………………………………………10
数学物理方法….………………………………………………………………………………..11
理论力学………………………………………………………………………………………….12
电动力学………………………………………………………………………………………….13
量子力学Ι ….…………………………………….…………………………………………….14
量子力学II…. …………………………………….…………………………………………….15
物理前沿专题…………………………………………………………………………………….16
科技文献检索…………………………………………………………………………………….17
近代物理实验(1)………………………………………………………………….…………….18
近代物理实验(2)………………………………………………………………….…………….19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20
亚原子物理…………………………………………….………………………………………..21
宇宙学基础……………………………………………………………………………………….22
固体物理………………………………………………………………………………………….23
专业英语………………………………………………………………………………………….24
半导体物理………………………………………………………………………………………. 25
半导体器件………………………………………………………….……………………………26
材料模拟及计算…………………………………………………….……………………………27
材料制备技术…………………………………………………………………………………… 28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及其化学计量学方法…………………………………………………… 29
物理实验设计…………………………………………………………………………………… 30
现代测试技术…………………………………………………………………………………… 31
专业实验(材料物理)………………………………………………………………………… 32
磁性材料物理…………………………………………………………………………………… 33
行星地质与矿物学……………………………………………………………………………… 34
行星遥感与光谱学……………………………………………………………………………… 35
等离子体物理概论……………………………………………………………………………… 36
基础天文学……………………………………………………………………………………… 37
空间科学进展…………………………………………………………………………………… 38
空间探测技术…………………………………………………………………………………… 39
流体力学………………………………………………………………………………………… 40
实验数据分析方法……………………………………………………………………………… 41
天体力学与轨道设计.……………………………………………………………………………42
专业实验(空间探测技术).……………………………………………………………………43
专业实习………………………………………………………………………………………….44
毕业论文设计…………………………………………………………………………………….45
普通物理(海洋)………………………………………………………………………..…….46
普通物理(1)(数学)…………………………………………………………………………..47
普通物理(2)(数学)…………………………………………………………………………..48
普通物理(1)(信工)…………………………………………………………………………..49
普通物理(2)(信工)…………………………………………………………………………..50
普通物理(1)(机电)………………………………………………………………………..…51
普通物理(2)(机电)…………………………………………………………………………..52
普通物理实验(海洋—1)………………………………………………………………….…….53
普通物理实验(海洋—2)………………………………………………………………….…….54
普通物理实验(1)(数学)………………………………………………………………….…….55
普通物理实验(2)(数学)………………………………………………………………….…….56
普通物理实验(1)(信工、机电)………………………………………………………….…….57
普通物理实验(2)(信工、机电)………………………………………………………….…….58
天文学新概论…………………………………………………………………………………….59
文科物理………………………………………………………….……………………………..60
今日物理………………………………………………………………………………………….61
普通物理I(力学、热学)
课程代码:8300111
课程名称:普通物理 I(力学、热学)
英文名称:General Physics I (Mechanics and Thermology )
学 分 :5 开课学期: 第2学期
授课对象 :物理学专业本科生 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
课程主任 : 管立 教授
课程简介:
《普通物理I》课程是物理学、材料物理学和空间科学等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该课程包括力学与热学两部分内容:1.力学部分——讲授质点运动学;质点动力学;非惯性系中的质点力学*;功、能量、动量、角动量及其守恒定律;质点、质点系的转动之描述;刚体力学;机械振动*与波动*等内容。2. 热学部分——讲授热力学状态参量;物态方程;气体分子统计分布规律;气体系统输运过程;能量均分定理;热力学第0、第一、第二定律;卡诺定理*及熵*、熵增原理*等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力学和热学的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和基本规律,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
课程考核:
课程最终成绩=平时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80%;
平时成绩由出勤率、作业的完成等情况决定;
期末考试采取闭卷考试。
指定教材:
(1) 漆安慎,杜婵英.《力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 李椿,章立源,钱尚武.《热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
参考书目:
(1) 赵凯华, 罗蔚茵.《力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2) 梁昆淼.《力学》.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
(3) 秦允豪.《热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4) 赵凯华, 罗蔚茵.《热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普通物理Ⅱ(电磁学、光学)
课程代码:83012000
课程名称:普通物理Ⅱ(电磁学、光学)
英文名称:General PhysicsⅡ (Electromagnetism and Optics)
学 分:6 开课学期:第4学期
授课对象:应用物理专业本科学生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Ⅰ
课程主任: 吴爱玲,副教授,博士
课程简介:
《普通物理Ⅱ》课程是物理学、材料物理学和空间科学等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该课程包括电磁学与光学两部分内容:1. 电磁学部分——讲授真空中的静电场;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恒定电流;恒定磁场;磁介质;电磁感应;电磁场和电磁波等内容。2. 光学部分——讲授波动光学通论;光的干涉;光的衍射;光在晶体中的传播等内容。要求学生掌握电磁学、光学的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和基本规律,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
课程考核:
课程最终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70%;
平时成绩由出勤率、作业的完成情况决定;
期末考试采取闭卷考试。
指定教材:
[1] 《电磁学》,贾瑞皋、薛庆忠,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光学》第三版,蔡履中,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7。
参考书目:
[1] 《电磁学》,赵凯华,陈熙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电磁学》,张玉民、戚伯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3] 《电磁学》,陈秉乾、王稼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 《光学》,游璞,于国萍,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 《光学》,赵凯华,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 《光学》,章志鸣,沈元华,陈惠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普通物理Ⅲ(原子物理学)
课程代码:83011011
课程名称:原子物理学
英文名称:Atomic physics
学分:3 修读期:第4学期
授课对象:应用物理专业本科学生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
课程主任:阮桂平 讲师 博士
课程简介:
原子物理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物质结构的一个层次。本课程着重从物理实验规律出发,引进近代物理关于微观世界的重要概念和原理。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部分:量子论的物理基础、原子物理和原子核物理。第一介绍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薛定谔方程,氢原子;后两部分介绍了原子的能级结构,能级跃迁,原子结构模型,原子光谱, X射线谱,塞曼效应和磁共振及原子核的基本性质,原子核的核力和结合能,原子核结构模型,原子核的放射性衰变,原子核反应,原子能的利用。本课程是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学、近代物理实验等课程的基础课,也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础课。
课程考核:
课程最终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70%;
平时成绩由出勤率、作业的完成情况决定;
期末考试采取闭卷考试。
指定教材:
褚圣麟,原子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年6月版。
参考书目:
1. 杨福家,原子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 第二版
2. 王正行,近代物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1
3. 史斌星,量子物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1982.8
普通物理实验Ι(力、热)
课程代码:83010111
课程名称:普通物理实验Ι(力、热)
英文名称:Experiments of General Physics Ι (Mechanics and Thermal Dynamics)
学分:2 开课学期:第1学期
授课对象:物理学类专业本科一年级学生
课程主任: 王爱芳,高级实验师,本科
课程简介: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物理学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得来的。物理的发展是与实验密切相关的。力、热实验是大学普通物理实验最基本的一部分。力、热实验在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中学物理实验的基础上,对他们进行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要求学生做到能够掌握一些物理量的测定方法,熟悉常用仪器的原理和性能,能正确使用仪器测量,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和评价实验结果,并能写出比较完备的实验报告。培养并逐步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验的独立工作能力,通过实验加深对物理学的某些概念,规律和理论的理解。
课程考核:
1.实验课堂表现: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探索能力占30%,要求实验过程的独立性、完整性和动手能力的展现,较圆满的完成实验项目。
2.实验报告成绩:60%。
3.实验改革性论文:10%。
指定教材:
[1] 王爱芳、杨田林、吕英波、丛伟艳等.《普通物理实验》.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参考书目:
[1]胡连军. 《大学普通物理实验》.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
[2]严燕来.《大学物理拓展与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陈守川.《大学物理实验教程》.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5.
[4]管立.《大学物理实验》.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普通物理实验II(电磁)
课程代码:83010121
课程名称:普通物理实验II(电磁)
英文名称:Experiments of General Physics Ⅱ (Electromagnetics)
学分:2 开课学期:第4学期
授课对象:物理类本科二年级学生
课程主任: 王爱芳、高级实验师、本科
课程简介:
《基础物理实验Ⅱ》是物理专业学生进行科学实验训练的一门启蒙课程,是后继物理实验课程的基础,是为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理科物理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基础实验课,它与普通物理电磁学理论课既有紧密联系,又相互独立。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学习电磁学实验的基本理论,典型的实验方法及其物理思想。使学生在电磁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等方面受到较系统的训练,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一丝不苟,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与工作作风和良好的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课程考核:
1.实验课堂表现: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探索能力占30%,要求实验过程的独立性、完整性和动手能力的展现,较圆满的完成实验项目。
2.实验报告成绩:60%。
3.实验改革性论文:10%。
指定教材:
[1] 王爱芳、杨田林、吕英波、丛伟艳等.《普通物理实验》.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参考书目:
[1]胡连军. 《大学普通物理实验》.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
[2]严燕来.《大学物理拓展与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陈守川.《大学物理实验教程》.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5.
[4]管立.《大学物理实验》.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普通物理实验Ⅲ(光学)
课程代码:83010130
课程名称:普通物理实验Ⅲ(光学)
英文名称:Experiments of General Physics Ⅲ (Optics)
学分:1.5 开课学期:第5学期
授课对象:物理类本科二年级学生
课程主任: 王爱芳、高级实验师、本科
课程简介:
普通物理实验Ⅲ(光学)是普通物理实验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中包括几何光学、波动光学的大部分实验,以及近代光学基础的一些实验。光学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光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以及培养基本的实验技能。通过做光学实验,懂得正确使用基本的光学仪器,并作初步的误差分析,提高对实验方法和技术的认识。通过研究一些基本的光学现象,能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光学的有关物理概念,加强对光学理论的理解。
课程考核:
1.实验课堂表现: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探索能力占30%,要求实验过程的独立性、完整性和动手能力的展现,较圆满的完成实验项目。
2.实验报告成绩:60%。
3.实验改革性论文:10%。
指定教材:
[1] 王爱芳、杨田林、吕英波、丛伟艳等.《普通物理实验》.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参考书目:
[1]胡连军. 《大学普通物理实验》.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
[2]严燕来.《大学物理拓展与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陈守川.《大学物理实验教程》.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5.
[4]管立.《大学物理实验》.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计算机语言及程序设计
课程代码:83167000
课程名称:计算机语言及程序设计
英文名称:Computer Language and Program Designing
学分:4 开课学期:第2学期
授课对象:2008级物理学院学生物理专业本科学生 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知识
课程主任: 蹇木伟,助理实验员,硕士
课程简介:
《计算机语言及程序设计》详细介绍了计算机语言及程序设计。学生将学习计算机语言及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术语以及软件的应用开发和设计编写简单的计算机程序。该课程假定学生没有任何编程背景,概述了软件开发过程中重要的编程结构和方法。该课程的内容包括诸如编程语言的特点,流程图,算法和伪代码,变量,语法结构,错误处理和调试,面向对象编程技术,用户界面设计和软件建模等。
课程考核:
课程最终成绩=期末考试成绩;
期末考试采取闭卷考试。
指定教材:
[1]谭浩强。《C语言程序设计(第二版)》清华出版社, 2003.
参考书目:
[1]Terrence W. Pratt & Marvin V. Zelkowitz. Programming Languages: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4th Edition), Prentice Hall,2000.
[2]郑莉 。《C++语言程序设计》清华出版社, 第3版。
计算物理及实验
课程代码:83152001
课程名称:计算物理及实验
英文名称:Computational Physics
学分:4 开课学期:第7学期
授课对象:应用物理学专业本科学生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普通物理
课程主任: 关成波,副教授,博士
课程简介:
计算物理学是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数据采集,数值计算和数字仿真来发现和研究物理现象与物理规律的一门现代交叉学科。 作为物理学的新型研究手段, 计算物理学是理论物理方法和实验物理方法的补充和更新。 以 VC++、MATLAB 和 Mathematica 等软件作为程序开发集成环境,本课程引导学生学习一些经典的数值计算方法,如多项式插值和拟合、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消元法和迭代法、辛卜生积分以及欧拉差分和龙格-库塔法求解微分方程。同时也介绍蒙特-卡洛方法和快速傅立叶变换法等在当前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数值分析方法。
实践教学环节:
每周两节上机实验课, 学习MATLAB、Mathematica、Origin等软件编程。
时间充分的话,可以组织学生分组做一些数学建模练习。
课程考核:
课程最终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70%;
平时成绩由出勤率、作业的完成情况决定;
期末考试采取开卷考试。
指定教材:
[1]陈锺贤.《计算物理学》.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 第二版.
参考书目:
[1]马文淦.《计算物理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 第一版.
数学物理方法
课程代码:83130000
课程名称:数学物理方法
英文名称:Methods of Mathematical Physics
学分:4.5 开课学期:第5学期
授课对象:应用物理专业本科学生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
课程主任: 关成波,副教授,博士
课程简介:
《数学物理方法》是物理学、天文学、材料学和海洋科学等专业的基础课程,特别是物理学专业的主干基础课程。本课程包括复变函数和数学物理方程两大部分。前者系统介绍解析函数的性质和应用;后者主要包括分离变数法和格林函数法以及球函数、柱函数这两类常用的特殊函数。本课程以高等数学和普通物理为知识背景,引导学生重点学习体会古典物理问题的数学求解方法,为后继物理专业课程作准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能够对具体的物理问题具体分析,通过抽象化简,建立数学物理方程,进而求解讨论,得到对物理过程的深入理解。
课程考核:
课程最终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70%;
平时成绩由出勤率、作业的完成情况决定;
期末考试采取闭卷考试。
指定教材:
[1]梁昆淼.《数学物理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三版.
参考书目:
[1]吴崇试.《数学物理方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2]王竹溪,郭敦仁.《特殊函数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理论力学
课程代码:83031000
课程名称:理论力学
英文名称:Theoretical Mechanics
学分:3 开课学期:第5学期
授课对象:应用物理学专业本科学生 先修课程:力学,高等数学
课程主任: 武中臣,讲师,博士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阐述力学基本理论。分上下两册。上册:第一至五章讲述静力学普遍规律,第六至九章讨论运动学基本规律,第十到十五章讨论动力学基本规律;下册:第三章讲述分析力学基础,第四章讲述机械振动基础;
课程考核:
课程最终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70%;
平时成绩由是否准时上课和按时下课、出勤率、课堂问答、作业的完成情况决定;
期末考试采取闭卷考试。
指定教材: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理论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第六版.
References参考书目:
[1] 周衍柏.《理论力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年3月第二版
[2] 王振发.《分析力学》,科学出版社,2002年3月第一版
电动力学
课程代码:83032000
课程名称:电动力学
英文名称:Electrodynamics
学分:4 开课学期:第7学期
授课对象:应用物理学专业本科学生 先修课程:电磁学,数学物理方法,高等数学
课程主任: 杜桂强,讲师,博士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阐述宏观电磁理论。第一章中讲述电磁现象的普遍规律;第二、三章讨论静电场和静磁场;第四章讨论电磁波的传播;第五章讨论电磁波的辐射;第六章讲述狭义相对论的内容;第七章讨论带电粒子和电磁场的相互作用。
课程考核:
课程最终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70%;
平时成绩由是否准时上课和按时下课、出勤率、课堂问答、作业的完成情况决定;
期末考试采取闭卷考试。
指定教材:
郭硕鸿.《电动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第二版.
参考书目:
[1] 蔡圣善,朱耘,徐建军.《电动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第二版.
[2] 林璇英,张之翔.《电动力学题解》. 科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二版.
[3] 金硕,张海龙,王国伟.《电动力学全程导学与习题全解》.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7年9月第一版.
量子力学I
课程代码:83033003
课程名称:量子力学 I
英文名称:Quantum Mechanics I
学分: 5 开课学期:第7学期
授课对象:应用物理学专业本科学生 先修课程:普通物理, 数学物理方法
课程主任: 关成波,副教授,博士
课程简介:
量子力学与相对论是近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量子力学研究微观粒子(分子、原子、基本粒子)的运动规律,是固体物理,原子核物理,粒子物理,理论物理与量子光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本课程作为应用物理专业本科生的学科主干课,系统介绍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量子力学 I 主要内容包括量子力学的建立、薛定谔方程及其定态问题、力学量和表象、自旋与全同粒子体系。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具备处理微观粒子在简单势场中运动问题的能力。
课程考核:
课程最终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70%;
平时成绩由出勤率、作业的完成情况决定;
期末考试采取闭卷考试。
指定教材:
[1]陈鄂生.《量子力学基础教程》.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四版.
参考书目:
[1]周世勋.《量子力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61年,第一版.
[2]曾谨严.《量子力学》I & II.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三版.
[3]曾谨严.《量子力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
量子力学II
课程代码:83033001
课程名称:量子力学 II
英文名称:Quantum Mechanics II
学分: 4 开课学期:第8学期
授课对象:应用物理学专业本科学生 先修课程:普通物理, 数学物理方法
课程主任: 陈绍霞,副教授,博士
课程简介:
量子力学与相对论是近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量子力学研究微观粒子(分子、原子、基本粒子)的运动规律,是固体物理,原子核物理,粒子物理,理论物理与量子光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本课程作为应用物理专业本科生的学科主干课,系统介绍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具备处理微观粒子在简单势场中运动问题的能力。量子力学II主要内容包括微扰近似方法和散射。量子力学是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必考科目,在量子力学Ⅱ中安排一定时间为学生做辅导。
课程考核:
课程最终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70%;
平时成绩由出勤率、作业的完成情况决定;
期末考试采取闭卷考试。
指定教材:
[1]陈鄂生.《量子力学基础教程》.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四版.
参考书目:
[1]周世勋.《量子力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61年,第一版.
[2]曾谨严.《量子力学》I & II.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三版.
[3]曾谨严.《量子力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
物理前沿专题
课程代码:83153001
课程名称:物理前沿专题
英文名称:The Frontier Topics of Physics
学分: 2 开课学期:第6学期
授课对象:应用物理专业本科学生 先修课程:普通物理
课程主任: 梁作堂, 教授, 博士
课程简介:
《物理前沿专题》以科普学术报告和专题讲座的形式,邀请国内外知名物理学者来交流,同时为物理专业学生创造了一个增长知识面,开阔视野的机会。专题方向主要有高能物理、天文学、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物理等方面。在学生已有的普通物理知识背景下,本课程对学生认清自身的兴趣,选择合适的专业方向和未来的就业目标,都有很大地帮助。
课程考核:
课程最终成绩=调研论文 *100%
指定教材:
[1]随堂笔记、课件.
参考书目:
[1]黄祖洽.《现代物理学前沿选讲》.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
科技文献检索
课程代码:83158000
课程名称:科技文献检索
英文名称:Technology Literature Retrieval
学分:1 开课学期:第6学期
授课对象:应用物理学专业本科学生 先修课程:普通物理
课程主任: 王守宇,副教授,博士
课程简介:
《科技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设置即照顾到本学科的理论知识,又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科技文献检索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了解并能够熟练使用本学科的主要检索工具;掌握计算机检索的基本方法以及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或工作中能够顺利找到自己所需的科技文献。
课程考核:
课程最终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70%;
平时成绩由出勤率、作业的完成情况决定;
期末考试采取开卷考试。
指定教材:
[1]王立诚.《科技文献检索与利用》.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参考书目:
[1]赖茂生.《科技文献检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近代物理实验(1)
课程代码:83030110
课程名称:近代物理实验(1)
英文名称:Modern Physics Experiment (1)
学分:1.5 开课学期:第8学期
授课对象:应用物理学本科学生
课程主任: 孙大鹏,助教,理学硕士
课程简介:
近代物理实验是一门具有多种学科、多种技术交叉的特点的现代综合性实验课,主要包括的知识范围为:原子物理与核物理、相对论、量子物理等,这些知识在当今科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很强的应用性。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近代物理主要的实验技术、方法与以及现代高新技术,了解物理在现代科技中应用的广泛性,验证理论知识并与实践相结合,拓宽其知识范围。
课程考核:
课程最终成绩=实验课堂表现*30%+实验报告成绩*70%。
实验课堂表现成绩由实验操作情况和分析探索情况决定。
实验报告成绩取决于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
指定教材:
吕英波,杨田林、丛伟艳、李延辉.《近代物理实验讲义》.威海: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校内印刷,2004.
参考书目:
[1]蔡履中, 王成彦, 周玉芳. 《光学》.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2.
[2]夏海瑞等.《近代物理实验讲义》.济南:山东大学校内印刷,2004.
[3]国克喜.《实验光学》.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
近代物理实验(2)
课程代码:83030120
课程名称:近代物理实验(2)
英文名称:Modern Physics Experiment (2)
学分:1.5 开课学期:第10学期
授课对象:应用物理学本科学生
课程主任: 孙大鹏,助教,理学硕士
课程简介:
近代物理实验是一门具有多种学科、多种技术交叉的特点的现代综合性实验课,主要包括的知识范围为:微电子、材料物理、现代光学等,这些知识在当今科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很强的应用性。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近代物理主要的实验技术、方法与以及现代高新技术,了解物理在现代科技中应用的广泛性,验证理论知识并与实践相结合,拓宽其知识范围。
课程考核:
课程最终成绩=实验课堂表现*30%+实验报告成绩*70%。
实验课堂表现成绩由实验操作情况和分析探索情况决定。
实验报告成绩取决于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
指定教材:
吕英波,杨田林、丛伟艳、李延辉.《近代物理实验讲义(2)》.威海: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校内印刷,2004.
参考书目:
[1]蔡履中, 王成彦, 周玉芳. 《光学》.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2.
[2]夏海瑞等.《近代物理实验讲义》.济南:山东大学校内印刷,2004.
[3]国克喜.《实验光学》.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
课程代码 : 83034000
课程名称: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
英文名称:Thermodynamics and Statistical Physics
学 分 :4 开课学期:第 8 学期
授课对象 :物理学专业本科生 先修课程:热学, 量子力学,理论力学
课程主任: 管立 教授
课程简介: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课程是物理学、材料物理学和空间科学等专业的主干理论课程。该课程包括热力学与统计力学两部分内容:1.热力学——讲授内能、熵、自由能、吉布斯等热力学函数的概念及特性;热力学方程等基本规律和方法,引导学生解决如:热动平衡及其稳定性的判断;相变及相平衡的分析等应用问题。2.统计力学——讲授粒子和热力学系统的状态的经典描述和量子描述;玻尔兹曼分布、玻色分布、费米分布;热力学量的统计表达式;简介统计系综理论等量子统计与经典统计的理论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对各类热力学系统及其状态参量等等统计问题的计算。
课程考核:
课程最终成绩=平时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80%;
平时成绩由出勤率、作业的完成等情况决定;
期末考试采取闭卷考试。
指定教材:
(1)汪志诚.《热力学统计物理》.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 第三版.
参考书目:
(1)张启仁 著.《统计力学》.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2.7.
(2)W.顾莱纳 等著,钟云霄译. 《热力学与统计力学》.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2.
亚原子物理
课程代码:83156000
课程名称:亚原子物理
英文名称:subatomic physics
学分:4 开课学期:第9学期
授课对象:应用物理专业本科学生 先修课程:原子物理,普通物理
课程主任: 王守宇,副教授,博士
课程简介:
《亚原子物理》课程为专业方向选修课,开课对象为空间科学与应用物理系本科生。亚原子物理是物理学的一个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