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A队B队情报分析方法的应用局限与应对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33866 上传时间:2024-03-2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7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A队B队情报分析方法的应用局限与应对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A队B队情报分析方法的应用局限与应对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A队B队情报分析方法的应用局限与应对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收稿日期:2022-11-19摇 摇 摇 摇 摇 摇 修回日期:2023-02-17作者简介:黄婉泽,女,1999 年生,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情报分析方法、热点问题研究。A 队 B 队情报分析方法的应用局限与应对研究黄 婉 泽(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摇 洛阳摇 471003)摘摇 要:研究目的A 队 B 队的情报分析方法打破了传统情报分析模式,引入情报分析的竞争与对抗,有助于情报分析团队突破固有的“集团思维冶困境,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仍存在很大固有局限,因此针对该方法的固有局限提出应对办法,从而进一步完善情报分析方法的制度建设。研究方法采用历史溯源法、案例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

2、不仅在理论上总结分析 A 队 B 队情报分析方法基本原理及主要特点,同时在实践上结合1976 年美国中央情报局使用该方法对苏联战略评估分析的真实案例对该方法应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其应对办法进行针对性研究。研究结论A 队 B 队的情报分析方法在组织形式、情报分析和保密管理上还存在很大完善空间,因此提出了建立 B 队人员选择标准、营造 B 队分析客观环境和加强保密教育与反情报行动的针对性建议。关键词:情报分析方法;情报工作;A 队 B 队;战略评估;文献分析法;历史溯源法中图分类号:E1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文献标识码:A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文章编号:1002-1965(2023

3、)11-0071-08引用格式:黄婉泽.A 队 B 队情报分析方法的应用局限与应对研究J.情报杂志,2023,42(11):71-78.DOI:10.3969/j.issn.1002-1965.2023.11.011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Limita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ofthe Intelligence Analysis Method of Team A and Team BHuang Wanze(Informatio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the Strategic Support Force

4、,Luoyang摇 471003)Abstract:Research purpose The intelligence analysis method of team A and team B breaks the traditional intelligence analysis mode,and introduces the competition and confrontation of intelligence analysis,which helps the intelligence analysis team to break through the in鄄herent dilem

5、ma of group thinking.However,there are still great inherent limitations i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process.Therefore,thispaper proposes countermeasures according to the inherent limitations of this method,so a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of in鄄formation analysis methods.Research me

6、thod Using the methods of historical tracing,case analysis,literature analysis and compara鄄tive analysis,this paper not only theoretically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formation anal鄄ysis methods of Team A and Team B,At the same time,combined with th

7、e real case of the CIA using this method to evaluate the SovietUnions strategy in 1976,this paper studies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process of applying this method.Research conclu鄄sion The intelligence analysis method of team A and team B still has a lot of room for improvement in the

8、organizational form,intelli鄄gence analysis,and security management.Therefore,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pecific suggestions on establishing the selection criteria ofTeam B,creating an objective environment for team B analysis and strengthening security education and counter-intelligence operations.Key

9、 words:intelligence analysis method;intelligence work;team A-B;strategic evaluation;literature analysis method;historical tracingmethod摇 摇 为了提升对战略问题评估的准确性,使情报人员走出固有思维困境和集团思维的桎梏,在美国前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Rumsfeld)等保守派的推动下,美国总统外国情报咨询委员会(President爷s Foreign Intel鄄ligence Advisory Board,PFIAB)于 19751976 年多次要求美国情报界

10、针对苏联的威胁进行竞争性情报评第 42 卷摇 第 11 期2023 年 11 月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情摇 报摇 杂摇 志JOURNAL OF INTELLIGENCE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Vol.42摇 No.11Nov.摇 2023估,并于 5 月 26 日正式批准了这项计划。自此,A 队B 队分析方法首次在美国情报界对苏战略问题评估主题的竞争分析实验中投入使用。这不但是“替代分析冶在美国情报界在情报分析实践中的首次使用,也是其首次引入非情报界人士对美国重大战略问题进行竞争性评估的首次尝试。本文将从 A 队 B 队的情报分析方法理论出

11、发,结合美国对苏联战略评估的实践,对该方法在大国竞争背景下的战略情报分析预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从而为我竞争式情报分析方法获取经验。1摇 A 队 B 队的情报分析方法概述耶鲁大学心理学家教授欧文贾尼斯(Irving Ja鄄nis)在 1972 年出版的小集团思维的牺牲品:对外政策决策及其失败的心理学研究(Victims of Groupthi鄄nk:A Psychological Study of Foreign-Policy Decisionsand Fiascoes)中,首次提出了“集团思维冶的概念,即“人数较少、成员相互熟悉、参与共同决策过程的团体在决策过程中的一种思维方式冶,并认为“有团

12、队决策的地方就难免有决策失误冶1,而这种失误就是“集团思维冶所导致的。同时,1974 年,芝加哥大学教授阿尔伯特沃尔斯泰特(Albert Wohlstetter)在是否存在战略军备竞赛?(Is There a Strategic Arms Race?)中指责中央情报局系统性地低估了苏联的导弹部署,引发了美国保守派就中情局对苏国家情报评估(Na鄄tional Intelligence Estimate,NIE)的质疑与攻击。于是在多方施加压力的情况下,美国总统福特和中情局局长布什的双重批准下,于 1976 年,首次开展了美国 A队 B 队竞争性情报分析实验,开启了团队对抗式情报分析的时代。此次竞

13、争性实验结束后,引发了美国国内各界针对 A 队 B 队情报分析方法及其运用过程讨论的浪潮,主要形成了支持 B 队结论和反对 B 队结论两种声音。在支持 B 队的声音中,较有代表性的是 1986 年 B 队队长理查德派普斯(Richard S.Pipes)发布的B 队:传奇后的真相(Team B the Reality Behind the Myth),交代了美国情报界首次使用 A 队 B 队情报分析方法进行竞争性分析实验的来龙去脉2。对于反对 B 队的言论主要集中在认为 B 队报告的出现带有一定政治目的,是对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公然质疑,这类观点的主要代表是 2006 年戈登米切尔(Gordon

14、R.Mitch鄄ell)的B 队情报政变(Team B Intelligence Coups),该文章认为 B 队情报政变是指以竞争性情报分析实验为幌子建立 B 队,通过隐瞒真实评估、直接向政策制定者提交报告以及向媒体透露秘密材料以绕过正规辩证过程,控制公众言论,从而推动政策的制定3。但尽管该方法存在一些固有局限,2009 年美国政府出版的技艺入门:提升情报分析的结构性分析技巧(ATradecraft Primer:Structured Analytic Techniques forImproving Intelligence Analysis)中仍将 A 队 B 队情报分析方法列为逆向思维技

15、术并总结了该方法的使用条件、使用方法及演示案例。我国国内对 A 队 B 队情报分析方法的研究目前来说相对较少,主要集中于对竞争性情报分析的总体探索和对 A 队 B 队情报分析方法的简要介绍,对 A 队B 队分析方法的具体案例研究和应用局限与应对研究较少。其中近年在竞争性情报分析研究领域较有代表性的是年玥的论美国情报界竞争性分析的理论与实践,通过案例研究的方法探究了非情报界人士参与竞争性分析实验的可行性4。除此之外,还有路玮丽和王慧玉的波普尔哲学视阈下的美国情报分析竞争分析机制,在理论层面探究了美国竞争分析的深层逻辑5。除了对美国情报界竞争性分析方法的研究之外,国内还有部分针对 A 队 B 队情

16、报分析方法的研究,其中包括杨竹山的简析美国情报分析 B 队法,该文章主要从历史的视角以 1976 年美国对 A 队 B 队情报分析方法的运用进行了介绍6。还有李景龙的美国情报分析理论中“可选择性分析冶主要技巧中对 A 队 B 队分析方法的概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7。李景龙的美国情报理论发展研究中认为 A 队 B 队分析方法在原有团队分析方法上通过增加竞争性提升了团队分析的效率8。李景龙的情报分析:理论、方法与案例中将 A 队 B 队分析方法列为团队分析方法,同时介绍了其概念、适用条件和方法优势等内容9。摇 1.1摇 基本定义美国政府技艺入门:提升情报分析的结构性分析技巧中认为 A 队 B 队情报分

17、析方法是指“使用单独的分析团队来对比两个(以上)针锋相对的观点或相互竞争的假设冶10的结构化逆向思维分析技术。李景龙在美国情报分析理论中认为“当对分析的问题存在争议时,让观点相异的分析人员自由组合,分别进行分析,最后综合考察结论冶11的分析方法就是 A 队 B 队分析。杨竹山在简析美国情报分析 B 队法中认为“B队法情报分析是美国中央情报授权组织的竞争性情报分析实验,其目的是为了打破固有的情报分析格局,引入外部精英力量爷,参与情报分析活动,建立情报分析的竞争机制,以提高情报产品质量,更好地为美国政策和决策服务冶12。根据以上定义,本文认为 A 队 B 队情报分析方法不局限于某一实验或案例,而是

18、一种可以在实践中运27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情摇 报摇 杂摇 志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第 42 卷用的方法,即是指使用多个独立的分析团队按照既定程序(包括制定报告、相互报告、相互反馈等流程)来对两个或多个相斥的观点或相互竞争的假设进行独立分析的结构化竞争性团队分析方法。这种方法从分析的程序和结构设置上,通过增强团队的竞争性和独立性,减弱了“集团思维冶对分析结果的影响,使得意见分歧较大的假设得到充分的论证,破除既定团队的固有思维壁垒,从而提高针对战略问题情报分析的科学性和准确性。A

19、队 B 队情报分析方法主要适用于在情报分析中出现两种极为不同或相斥的观点或假设的情况。同时,由于 A 队 B 队的团队组建需要耗费较大的时间和人力资源,因此通常是针对长期的政策问题或具有深远影响的关键决定等类似的战略型问题分析更加适合采用 A 队 B 队的情报分析方法。A 队 B 队情报分析方法不同于“魔鬼代言人(Devils Advocacy)冶的分析方法。“魔鬼代言人冶是针对既有单一结论或假设进行针对性挑战,这种方法有助于帮助情报分析人员发现分析逻辑中的漏洞,摆脱人思维中的“认知偏见冶;但是 A 队 B 队情报分析方法则是在情报分析过程中本身就产生了两个或多个不同甚至相斥的观点或假设,基于

20、已产生的假设再进行团队性的竞争评估,从而更全面、更准确、更科学地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战略评估。摇 1.2摇 基本原理A 队 B 队情报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相互独立、互不熟悉、观点不同的团队对相同的信息与资料进行情报分析,利用团队之间的良性竞争,促使各个团队针对己方假设搜集更有说服力的证据,并对对方假设提出论证漏洞,从而使最终得到的情报产品具备全面性、科学性、逻辑性和对比性。通过这种方式,情报用户能够站在更高层次上通过两个团队的竞争分析过程独立得到更加符合国家利益的结论与判断。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涉及三种思想,其中包含“竞争思想冶“结构化思想冶和“控制变量思想冶,前者保证了情报分析产品的进步性,中

21、者保证了情报分析过程的严谨性,后者则保证了分析方法运用的科学性(见图 1)。图 1摇 A 队 B 队情报分析方法基本原理图摇 摇 一是“竞争思想冶。竞争是一个动态对抗的过程,其本质是“双方竞争互相批评发现劣势弥补劣势继续竞争冶循环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竞争双方都因自身的“求胜心理冶和对方的影响而能够促进己方更加努力,同时,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认识到自身和对方的优势与劣势,从而对自身进行不断修复与完善,最终达到高于无竞争状态下的成果。二是“结构化思想冶。A 队 B 队情报分析方法不同于简单的竞争方法,其具备一套结构完整、富有逻辑的竞争分析流程,该流程将竞争分析分为各个阶段并形成阶段性报告,这些报告将

22、各团队的分析思维“外化冶,从而增强了分析逻辑的紧密性,也有助于情报用户更清晰理解各个阶段的成果与逻辑,更利于情报用户作出更加准确的判断。三是“控制变量思想冶。A 队 B 队竞争性情报分析实验的实质是“控制变量冶,即在原始分析材料、外部环境形势、国家政策战略、用户判断偏向等其他无关变量均一致的情况下,以分析团队为自变量,情报结论与论证为因变量,对比研究不同分析团队对情报的分析判断结论与论证有何不同。这些不同保留了情报预测“不确定性冶这一本质属性,让情报用户从不同角度和维度更全面地对分析对象本身进行判断,从而获得“1+12冶式的综合性情报报告。摇 1.3摇 主要流程A 队 B 队情报分析方法的流程

23、主要分为前期准备、情报分析、相互讨论、结论上报四个阶段。其中这四个阶段环环相扣,对顺序性有着较高的要求。第一阶段是前期准备阶段。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定两个以上假设并按照既定多种假设,建立合理的分析团队。在建立分析团队时,要考虑到其人员的组37摇 第 11 期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黄婉泽:A 队 B 队情报分析方法的应用局限与应对研究成与能力配备的具体问题。在美国此前的实践中,团队人员主要由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和中央情报局确定,选择的专家多来自于美国国务院、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以及部分非体制内智库等非传统情报机构。第二阶段是情报分析阶段。该阶段主要由建立的团队对本团队支持的假

24、设进行研究论证,经过对所掌握材料分析后得出各团队的情报分析报告。其中,各团队所掌握的原始分析材料内容数目均保持一致,保证各团队在进行情报分析时不因“少情冶而导致分析失误,从而导致整个 A 队 B 队情报分析方法的运行失败。第三阶段是相互讨论阶段。该阶段包含两个部分:一是研究对方团队的报告,并针对该报告制定批评报告;二是结合各团队的报告和批评报告开展团队之间的交流讨论会。通过这种形式,不但避免了各团队因假设不一致、论述思路不一样造成的各种摩擦,将摩擦转化为新的报告,使综合报告更富有全面性、科学性和逻辑性,而且增强了团队之间的协作,使各团队之间相互讨论学习,共同进步。第四阶段是结论上报阶段。该阶段

25、主要是对以上三个阶段产生的各个成果进行上报。其中包括原始情报材料、各团队首次情报分析生产的报告、各团队针对其他团队的批评报告、团队交流讨论会的书面报告以及情报机构经过最终分析的报告。基于这些报告,将A 队 B 队情报分析方法的运用过程展现的十分清晰,也便于情报用户对其进行进一步判断。2摇 美国对苏战略评估中 A 队 B 队情报分析方法的运用摇 摇 20 世纪 70 年代,在美国总统外国情报咨询委员会(PFIAB)的建议下,A 队 B 队分析方法首次在美国情报界对苏战略问题评估主题的竞争分析实验中投入使用。A 队 B 队分析方法是“替代分析冶在美国情报界在情报分析实践中的首次使用,也是其首次引入

26、非情报界人士对美国重大战略问题进行对抗性评估的尝试。本部分将着重介绍仅公开的美国对苏战略评估中A 队 B 队情报分析方法的运用。摇 2.1摇前期准备阶段:主题假设确立、A 队 B 队的建立与流程计划1976 年 6 月初,中央情报主任和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指示由中情局负责 B 队的成立。针对 B 队的建立,中央情报副主任理查德雷曼制定了雷曼计划(Lehman plans)13。雷曼计划首先对实施 A 队 B 队竞争分析的情报主题和假设进行了确定。最终决定对 NIE 11-3/8-76文件中的三个独立主题进行并行竞争性实验。经过综合考虑,总统外国情报咨询委员会(后简称总情委员会)决定这三个主题分

27、别为洲际弹道导弹的精度评估、低空防护程度评估以及对苏联的战略政策和目标的评估。雷曼计划决定同时在这三个独立主题中设立A 队和 B 队进行竞争分析。对于三个主题进行独立 A 队 B 队的组建。A 队就由原本负责国家情报评估的国家评估办公室(TheOffice of National Estimates,ONE)的人员组成,前两个主题的 B 队主要由外包公司人员组成。而负责苏联战略研究的 B 队,总情委员会提名从欧洲返回的哈佛博士理查德派普斯(Dr.Richard S.Pipes)担任这个团队的负责人;同时,威廉范克里夫博士(Dr.William Van Cleave)将从欧洲回来协助派普斯博士这

28、次的评估;最后从经验丰富的苏联政治和军事分析家或国际问题专家中挑选并组成该组 B 队成员。这些专家对苏联战略威胁的看法比 A 队成员普遍更为悲观,但是他们将尽力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待现有的证据,并做出负责任的公正评估。最终负责苏联战略政策与目标评估的 B 队人员确定如表 1 所示。表 1摇 美国对苏战略评估 B 队人员组成队长助理顾问团理查德派普斯教授(Professor Richard S.Pipes)威廉范克里夫教授(Professor William Van Cleave)福伊科勒大使(Ambassador Foy Kohler)丹尼尔格林汉姆中将(Lt.Gen.Daniel Graham,

29、Ret.)/退役陆军尊敬的保罗尼采(The Honorable Paul Nitze)/美国海军约翰沃格特上将(General John Vogt)/退役空军西摩维斯大使(Ambassador Seymour Weiss)托马斯乌尔夫博士(Dr.Thomas Wolfe)/兰德公司研究员贾斯珀韦尔奇少将(Maj.General Jasper Welch)/美国空军保罗沃尔福威茨博士(Dr.Paul Wolfowitz)/军控和裁军机构职员摇 2.2摇 情报分析阶段:A 队 B 队根据各自的假设进行情报分析并形成报告由于 A 队 B 队的时间安排不甚相同,且情报分析阶段均由 A 队 B 队独立完

30、成,因此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A 队 B 队在该阶段的时间是相互错开的。A 队此前已经完成对该内容的评估,并呈现在 NIE 11-3/8 系47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情摇 报摇 杂摇 志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第 42 卷列报告中。NIE 11-3/8 系列报告由原 NIE 11-3 系列和 NIE 11-8 系列与 1974 年合并而来,原 NIE 11-3 系列主要对苏联的防空反导和战略防御能力进行评估,原 NIE 11-8 系列主要对苏联的战略进攻力量进行评估。B 队在 1976

31、 年 12 月完成了苏联战略目标:替代性观点 报告并提交给国家外国情报委员会进行审核。B 队报告主要包含 NIE 对苏联战略目标的判断及其问题、NIE 对苏联战略发展的批判、苏联战略目标的三大部分(见图 2)。B 队的报告认为直到 1975 年的国家情报评估,苏联战略目标背后的动机都存在评估失误的情况,认为以往的国家情报评估低估了苏联的强度、范围以及隐性威胁。报告表明,这种情况主要源于评估人员的“镜像思维冶、政治压力和考虑、机构竞争影响、孤立评估、重能力轻意图等因素。B 队不仅对此前国家情报评估进行了考察与评估,而且独立对苏联战略目标进行了估计。B 队将其分为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广义的“大战略冶

32、目标,二是狭义的军事战略目标。对于广义的“大战略冶目标,B 队认为,苏联追求“社会主义的全球胜利冶,其采用的“和平共处冶战略是“为了适应核武器时代的一项宏大战略冶,主要靠“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其他非军事手段来渗透和削弱资本主义地区,同时加强对社会主义阵营的控制冶和“加强核武器和各种常规力量的军事建设冶的双重推动力实现其战略目标2。而对于其军事战略目标,B 队认为,苏联在包括核力量在内的所有军事力量都在努力获得有效的战略优势,且认为苏联领导人已经得出“核战争是可以打的,且是可以赢的冶2结论。图 2摇 B 队报告苏联战略目标:一种替代性观点主要内容目录摇 2.3摇 相互讨论阶段:A 队 B 队对

33、情报报告进行再分析形成批评报告并开展交流讨论会根据总情委员会的建议,雷曼计划在相互讨论阶段,主要包括交换草案、交换意见、修订与交流、准备修订草案书面意见以及国家外国情报委员会审查五个步骤。在第一步交换草案中,由于 B 队已经考察过 A 队的草案,因此只需将 B 队的报告草案分发给对应的人员即可。其中需要分发的成员包括 A 队成员、NIE 11-3/8 系列管理团队以及国家情报办公室的战略计划部门。在第二步交换意见的过程中,B 队的成员将会与A 队的成员进行一次半天的面对面交流会。两队成员将针对对应的假设对草案和立场进行讨论研究。会议由国家情报办公室的战略计划部门主持。同时,NIE11-3/8

34、系列管理团队及国家外国情报委员会代表可以参加此次交流会。第三步为修改与交流。这一过程主要由 B 队独立完成,A 队队长将对国家情报评估草案提出修改意见,并由 B 队对有问题的章节和内容予以修改,最后将原报告中的问题内容换成 B 队修改的内容。第四步为准备修订草案的书面意见。在这一步骤中,A 队和 B 队针对国家情报评估和 B 队的草案进行书面意见的撰写,并在国家外国情报委员会的审核下通过并下发给各团队继续修改草案。第五步为国家外国情报委员会审查。根据第四步得到的书面意见修改后的报告将作为最终报告提交至国家外国情报委员会进行最终审查,也意味着整个相57摇 第 11 期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35、摇 摇 摇 摇 黄婉泽:A 队 B 队情报分析方法的应用局限与应对研究互讨论阶段的结束。摇 2.4摇 结论上报阶段:将上述各阶段的成果报告整合上报在该阶段,主要将以上三个阶段的成果报告,整理汇总并上报给上级部分进行审查分发。以上三个阶段主要发生的重要事件和产生的重要报告现汇总如表 2所示。表 2摇 A 队 B 队在竞争分析实验中的互动文件和情况时间重要事件产生文件1975.8-10总情委员会提出应进行 NIE 流程的修正,并提议进行B 队竞争性分析NIE 流程的修正(Possible Revisions in the NIE Process)1976.7.14针对竞争性分析实验的雷曼计划上报(

36、其中包括人员确定、主题选取等详细内容)竞争性分析实验(Competitive Analysis Experi-ment)1976.10.19A 队 B 队的互动过程竞争性分析实验:A-B 队在研究中的互动过程(NIE 11-3/8-76)(Competi鄄tive Analysis Experiment Procedures for Interaction of A and B Teams in theReview Process)1976.12.16B 队报告完成苏联战略目标:一种换位思考(Soviet Strategic Objectives:An AlternativeView-Repo

37、rt of Team B)1977.1.5参联会特别情报委员会搜集、生产、质量分委会对 B队报告的审查国家情报评估-B 队关于苏联战略能力和目标的插曲(The National Intelli鄄gence Estimates-B Team Episode Concerning Soviet Strategic Capabilities andObjectives)1977.1.7对 B 队报告的简述B 队建议简述:国家情报产品的改变(Comments on B Team Recommenda鄄tions:For Changes in the Production of National Int

38、elligence)1977.1.12A 队新版国家情报评估发布苏联战略目标(NIE 11-4-77Soviet Strategic Objectives)1977.1.19B 队对 A 队新评估的建议B 队对 A 队苏联战略目标的评论(Recommendations of Team B SovietStrategic Objectives)1977.2.10A 队对 B 队建议的反馈A 队对 B 队报告的评论(A Team Comments on the B Team Reports)1977.2.14产品评估与改进处(Production Assessment and Im鄄proveme

39、nt Division,PAID)对 B 队报告进行的摘编B 队对苏联目标的报告(The B Team Report on Soviet Objectives)1977.3.4产品评估与改进处对 B 队报告进行评估PAID 对 B 队的评估(PAID Assessment of Team B Critique of IntelligenceCommu-nity Performance)3摇 美国对苏战略评估中 A 队 B 队情报分析方法的运用局限摇 摇 A 队 B 队情报分析方法自首次使用至今已将近半个世纪,美国多次在重要情报分析问题中使用这种方法。而在1976 年,美国中情局组建 B 队对苏

40、联战略意图进行竞争性分析实验是在战略层面上最为典型的一次运用。但在 A 队 B 队分析方法使用的过程中,美国情报界仍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总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摇 3.1摇 在组织形式上,B 队人员的选择对实验结果有直接影响在 1976 年美国情报界 B 队的竞争性分析实验后情报界在自身复盘的过程中发现,B 队人员的选择对最终的情报分析结果在结论偏向上有着直接的影响。1990 年,时代杂志(TIME)编辑斯特罗布塔尔博特(Strobe Talbott)甚至评论称 B 队是“布什(时任中情局局长)精心组织一群强硬分子冶。在该实验中,B队人员的选择虽然满足了专业性和异己性(非情报界人士)

41、,但却基本都是来自军方或政界的保守派。其中,担任 B 队顾问的保罗沃尔福威茨就是公认的新保守主义旗手,是著名的“鹰派冶人物。“天生对苏联威胁评估过度冶的思维将他们再次连接起来14,这种保守派自带的“认知偏见冶导致 B 队人员在情报分析的过程中有意忽略难以佐证其观点的真实材料,从而导致其情报分析过程受到影响,最终引发了媒体尖锐的评论。摇 3.2摇 在情报分析上,容易受到政治势力的操控20 世纪 70 年代至 80 年代是冷战的又一个高潮。美苏对抗激烈,美国新保守主义势力抬头,他们认为“苏联对美国在意识形态和军事安全上的威胁迫在眉睫冶5。70 年代的民主党政府在与苏联的战略竞争中的表现倾向于妥协,

42、新保守主义将这种妥协视为软弱,对此大为不满,并认为主要问题来源于情报威胁评估的报告。于是,在新保守主义的推动下,情报界组织的这次竞争性情报分析实验也陷入了政治竞争的深渊。保守主义者主要在策划实验、人员选择、影响结论三个方面对 B 队实验施加影响从而影响决策者的判断。情报产品是决策者作出决定的重要参考因素,因此以拉姆斯菲尔德为首的保守派主张进行独立的 B 队分67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情摇 报摇 杂摇 志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第 42 卷析,企图以此为借口形成保守派支持的情报分析报告

43、;同时在人员选择上,保守派也极力支持保守派学者和军政界人士的加入;最终从各个方面对报告结论形成影响,导致最终的报告并不完全客观,存在较大的“认知偏见冶。摇 3.3摇 在保密问题上,外部人员容易泄露内部数据和机密A 队 B 队情报分析方法本质上是为了避免“集团思维冶的竞争性分析方法,而在 1976 年竞争性情报分析实验的实施中,因该方法是首次投入情报界使用,不可避免存在不足和改进空间,所以也具有极高的保密要求。但是,在该实验结束后,由于 B 队主要由非情报界人员组成,B 队人员的保密意识较为淡薄,同时 A队 B 队的冲突加持,B 队中的一名成员向媒体泄露了大量标有“Top Secret冶和“Se

44、cret冶的内部材料。这次情报泄露导致了媒体对该事件的大肆宣扬,一方面让民众对中央情报局的信任度有所降低,另一方面 B 队的报告则引起了民众对苏联威胁的恐慌,同时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很大的争论。4摇 针对 A 队 B 队情报分析方法应用局限的应对方法摇 摇 A 队 B 队情报分析方法通过引入外部专家,开展竞争性情报分析,不但在理论上突破了传统的单一情报分析模式,而且在实践上开启了团队竞争性情报分析的先河,但在实际运用中在组织形式、情报分析和保密问题上仍然存在局限性。结合 1976 年美国情报界首次使用 A 队 B 队分析方法的案例,针对上文中提出的局限性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应对方法。摇 4.1摇 针

45、对 B 队组建,设置人员选择标准并进行多级审核由于 B 队人员的选择通过人员的“认知偏见冶直接影响到最终情报分析的逻辑和结论,因此对 B 队人员的选择就要设置一个更加科学的选择标准。根据竞争性实验的需求和本次案例的教训,B 队的人员除了最基本的专业性、异己性(非情报界人员),在总体上还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一是组成成员派系多样,避免成员派系单一,被政治势力利用;二是组成成员专业技术多样,针对分析主题增加对口专业专家,避免因情报人员对技术知识的缺乏导致的情报误判。除此之外,还需要对最终挑选出的成员进行多级审核,不仅直接负责人对人员进行审核,也要呈交给上级(例如中央情报局局长)进行把关审核。这样经过细

46、致挑选和审核把关确定 B 队成员,就会从源头上大大减少团队的“认知偏见冶和“集团思维冶,从而降低 A 队 B 队竞争性分析实验固有局限带来的影响。摇 4.2摇 针对情报分析,营造 B 队人员纯粹客观的分析环境B 队的情报分析报告关乎着未来政策的走向,因此 B 队的出现一方面意味着对原有情报分析团队的质疑,另一方面则让与当时持相反政策的团体有了可乘之机。原有情报分析团队更倾向于打压 B 队的结论,而持相反政策的团体则更愿意将其政策想法渗透给 B 队,将 B 队作为他们的政治工具。同时 B 队成员不是来自情报界的成员,没有经过情报人员的专业培训,在外界干扰下容易受到影响。因此 B 队需要一个纯粹客

47、观、不受外界噪音干扰的分析环境,这样才能保证 B 队情报分析的真实性和实用性。基于这一点,本文主要提出以下三点建议:一是建议在开展竞争性分析实验期间,将 B 队人员单独隔离,不与外界联系,以此确保分析的纯粹性;二是在隔离期间,B 队人员也不能通过手机或电子邮件等任何方式与外界取得联系,以此避免某些政治势力对 B 队施加政治影响;三是负责人应及时提供给 B 队人员最新的相关数据和信息,从而避免因数据未更新导致的情报失误。通过营造这样一个纯粹客观的分析环境,可以大大降低外界噪音对 B 队情报分析人员的影响,从而保证其分析报告的价值。摇 4.3摇 针对保密管理,保密教育和反情报行动双管齐下在 197

48、6 年美国中情局的竞争性分析实验中,由于B 队成员的泄密,不但严重影响了实验结论的可用性,还损害了中情局国家情报评估办公室在民众心目中的形象,而且将此次实验涂上了政治竞争的色彩。因此保密管理在情报分析方法的探索实验中是十分重要的。首先,要对 B 队成员进行保密教育。由于 B 队成员是来自情报界外人士,保密意识淡薄,因此要在竞争性分析开展之前进行保密教育,同时在竞争性分析开始之后定期进行教育,从而提高 B 队人员的保密意识与对该实验的重视程度。其次,要积极加强反情报行动。通过防止政治势力与 B 队人员进行联系、B 队人员结束实验后进行脱密期隔离等方面,保证 B 队分析实验的安全性。最后,要对高机

49、密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妥善管理,例如设置对于高密级文件只允许查看、引用,但不能记录、带走等规定。这样从内外两方面保证实验的机密性和安全性,从而才能达到实验的最佳效果和评估。参 考 文 献1摇 Janis I.Victims of groupthink:A psychological study of foreign-policy decisions and fiascoesM.Houghton:Mifflin,1972.2摇 The Center of Intelligence Agency.Team B the reality behindthe mythEB/OL.(1989-09-30)20

50、22-02-15.https:/77摇 第 11 期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黄婉泽:A 队 B 队情报分析方法的应用局限与应对研究www.cia.gov/readingroom/docs/CIA-RDP93T01132R000100050007-2.pdf3摇 Mitchell G R.Team B intelligence coupsJ.Quarterly Journalof Speech,2006,92(2):144-173.4摇 年摇 玥.论美国情报界竞争性分析的理论与实践 以非情报界人士参与竞争性分析为例J.情报杂志,2016,35(1):12-16,11.5摇 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