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从西南旱灾看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8335422 上传时间:2025-02-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西南旱灾看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从西南旱灾看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从西南旱灾看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安徽农学通报, 鲥 。(儿)从西南旱灾看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付全高(厦门大学,福建厦门)摘要:水利是农业生产的命脉。西南地区罕见的旱灾,再次敲响了我国农村水利设施严重滞后的警钟。严峻的旱情警示我们,惟有继续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田水利设施的资金投入,建立大、中、小、微水利设施相结合的体系,科学调配水资源,才能改变农业“靠天吃饭”的状况,加快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关键词:西南旱灾;农村;水利建设;问题;措施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年入冬以来,西南地区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持续大旱。而西北地区半年不下雨,也没有出现这么大的灾情。原因就在于西北地区农民都有水窖,下雨时把雨水储藏

2、起来,等到不下雨时使用。西南地区降雨量丰富,年降水可以达以上,还有大江大河,出现大旱灾,主要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跟不上实际需求。西南旱灾主要集中在农村、山区,对城市的影响并不大。这是因为过去很多水利的投资集中到了工业用水和城市用水,农村、农民、农业的用水投入太少。国家每年水利投资力度很大,但主要用手大江大河的治理。地方农田水利设施没有得到重视。作为全国降水量如此丰富的地区出现如此之严重的旱情,暴露出了当地水利设施的问题,也折射出全国水利设施的脆弱。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年,不遇的大旱灾袭击了云南、贵州、广西、西川和重庆个省市,部分旱区灾情已经持续个多月,饮水困难人口万人,耕地受旱面积亿,仅云

3、南旱区的经济损失已经高达亿元人民币。国家财政投入不足。且投资结构不合理从新中国成立到年,国家平均每年对水利的投资占全国基本建设的投资比例为,年下降到。年以前,中央财政设立小型农田事业费,支持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年达亿,占当年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改革开放以后,小型农田水利事业费改由地方财政负责。国家财政投入减少,对水利建设的投资结构也不合理。水利部门往往出于经济效益,关注的是大型水利设施的建设和城市、工业用水的保障,对于农业用水缺乏投入。地方政府同样因为农田水利投资创造的太低而不愿意把钱花在这方面。虽然年中央财政恢复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补助支出,这与专家测算全国农田水利建设每年需要千亿元以上资金相比,

4、严重不足。云南的水利设施建设从年以来翻了几番,确实很受重视,但在水利投资方向上,并没有重视到农田水利设施。对原有农田水利设施维护不力我国大中型农田水利设施均始建于世纪年代,历经运营,存在不少问题。国家水利部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现有耕地亿,只有万有灌溉条件,其余的是“望天田”。已建成的万灌溉耕地,普遍存在灌溉设施标准低、配套差、老化失修、功能退化等问题,灌溉水利用率只有,灌溉保证率只有。大型灌区个,有效灌溉面积万,骨干工程的完好率仅达到;中小型灌区万多个,有效灌溉面积万,设施完好率不足。农田水利产权制度不明有些地区,由于产权制度不明晰,导致人们兴修水利的热情不高,后期缺乏管护,甚至花大价钱修建的

5、水利工程被废弃。为了调动农民兴修水利的积极性,有些地区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了市场化的改革,水利设施被私人承包后,有的作为旅游开发,农业用水得不到保障。而沟渠等水利设施既无人承包,又无政府管理,破坏严重,增加了农民用水的困难。农业联产承包之后,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日趋弱化,市场化成了政府部门“甩包袱”的工具,长期发展下去,将会严重危及我国粮食安全。发展小农水,水利部门不能过分追求资本化,地方政府部门不能过分强调农田水利设施的市场化,损害农民、农业用水。解决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存在问题的措施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必须从法律、资金投入、管理等各个方面“多管齐下”,才能更加有效地解决问题。加快制定国家农田

6、水利法早在北宋时期,王安石就制定世界上最早的农田水利法,它的实施有力地促作者简介:付全高(一),男,山东临沂人,学生。万方数据收稿日期:安徽农学通报, ,()进当时农业和社会的发展。现在,我国是个拥有亿人口的大国,其中亿是在农村,加快制定国家农业水利方面的法律,以法律的形式确定政府和个人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的责任和义务,把农田水利的建设纳入法制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轨道,保障农田水利建设有法可依。因此,制定国家农田水利法刻不容缓。加大财政投入。优化投资结构作为公共物品,农田水利兼具公益性和生产性的特征,它是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由于公共物品的这一特性,使得市场不愿意提供,政府必须在农田水利设施

7、的建设上发挥主导作用。首先,政府要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力度,解决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不足的问题。农田水利建设工程耗资大,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报率低,政府应该全力承担。其次,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在项目建设中,注重把有限的资金作为支点,用政策和机制的杠杆拉动项目建设的更多投入,使项目资金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第三,要加强对现有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保证现有水利设施正常运行。第四,要优化水利建设投资结构。合理安排大型水利工程、大江大河工程和基本的“小农水”的投入比例,解决农田小水利建设投入不足的问题,避免出现“最后一公里”的现象。第五,对农田水利建设不力的地区,实行问责制,依法追究当事者的

8、相关责任。加强宣传力度,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兴修水利的积极性。要使每个村民都了解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意义,认识到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是村民自己的事,提高村民的参与度。解决农田水利设施私有化和市场化中出现的问题政府不能借农田水利设施的产权制度改革之名,而行甩掉政府财政包袱之实。农田水利设施的市场化同样需要政府的补贴和监管,政府在其中不能缺位。农田水利设施的承包,一方面应该建立长效机制,延长承包期限,遏制承包者的短期行为;另一方面应有相应规章和监督体系,约束承包者的经营行为,减少承包经营与农户用水需求间的矛盾。更重要的,政府部门也要承担应有的责任,在外部性较大、监督管理较

9、为困难的渠系建设等方面投入资金,也应对承包者给予一定的补贴,鼓励他们更多地考虑农户利益,更好地保障水利设施高效运营。建立大、中、小、微相结合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农田水利工程要大中小并举,因地制宜地发展“五小水利”工程(小山塘、小水池、小水窖、小水库、小泵站),“大工程抗大旱,小工程抗小早”,大中小并举才能综合匹配利用水资源。同时,还可以合理地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建立多层次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小结建立和完善多元投入机制坚持政府投入,群众投西南持续的大旱灾突显出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着劳,资源利用和市场融资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促进农田水利建设持续发展。首先,继

10、续加大农田水利资金投入,健全农田水利建设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各级预算内基建投资和支农资金的增量要向水利建设倾斜。调整投资方式,统筹推进农田水利骨干工程与田间工程建设,从过去主要支持工程建设向工程建设与维护并重转变,充分发挥工程的整体效益。其次,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农民参加水利建设的积极性。从平均分配向以奖代补、鼓励先进转变,建立“民办公助”、“先干后补”、“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不于不支持”等激励机制,引导农民参与农田水利建设。再次,积极引导信贷资金投入,拓宽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渠道。积极探索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相结合的投资方式,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最后,利用市场机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11、投入农田水利建设,多层次、多渠道地增加投入。加强引导,提高农民的参与度积极组织群众投入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去。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主体是农民,只有农民的认可和参与才能更好、更快地进行农田水投入不足、管理薄弱,结构不合理、产权改革问题重重等多种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还是投入机制不合理,投入不足的问题,历史欠账太多。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完善农田水利立法、加强政府的宣传和引导、因地制宜地发展小水利等措施。除此之外,还要建立农田水利的问责机制,严惩政府的违法和违规行为,保证政府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同时还要建立灾害预防应急机制,提高人们的防灾意识和抗灾能力,以求在灾害发生时将损失降低到最低;还可以建立灾害预防专项基金以及农田水利建设专项基金,保证在平时农田水利能及时稳定长期投入,灾时能及时有效弥补农民损失,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参考文献王世文创新投入机制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步伐水利发展研究,路艳论我国当前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科技经济市场赵呜骥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促进农田水利建设持续发展利设施建设。我们要通过各级人民政府和各个渠道继续万方数据(责编:胡贤江)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财经 > 管理学资料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