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练习与检测第三册参考答案第一单元一 灯下漫笔(节选)一、课前预习1、sh shu xin du cu zun l bn h2、名 截 诚 蒸蒸3、周树人 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 呐喊彷徨朝花夕拾 史记明史钦定二十四史4、应指“不再作牛马,不受奴役,真正的享有人的权利的新时代。”(意思对即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即乱世,兵荒马乱 ,奴隶规则被毁得粉碎,强盗官兵任意屠杀百姓。) 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即治世,天下太平,有一定的主子和规则,百姓纳粮磕头,意志却被主子宰割。) 共同本质:始终是奴隶(牛马)。通过一件日常生活小事(钞票打折换银元吃了亏反而非常高兴)引出来的。“钞票打折换银元吃了亏反
2、而非常高兴”与“人变成了奴隶贱了身反而万分喜欢”有其内在的相似处:自身受到了损害不痛苦反而快乐。二、课堂练习阅读文段,回答问题1、(意思对即可)容易满足的心态专制暴力一是人民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人民还不及牛马的时代);二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人民略等于牛马的时代)2、A 3、C 4、C 5、即“人”的价值,“人”之所以称为“人”的本质,有“人”的尊严,“人”的权利,能独立自主地决定自己的命运。阅读文段,回答问题1、是人民“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2、所谓“乱”世,实质上就是人民“想做奴录而不得的时代”;所谓“治”世实质上就是人民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3、既不是人民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也不
3、是人民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他希望创造一个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人民当家作主的“第三样时代”。4、指造反、起义的农民。 5、真正的享有人的权利的新时代。 6、孟子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逆子贰臣:原指不忠不孝之人,这里指旧世界的背叛者。鏖战:激烈的战斗,苦战。2、号召并引导众多青年人起来反抗旧社会。 文学创作的巨大作用。 伟大的人会永远受到人们的尊敬。 3、伟大的人格、战斗的精神、超人的殊勋。 4、C三、拓展练习(略)(以下各课同)二 简笔与繁笔一、课前预习1、xi jing gi g lng zhu sng rng t2、文艺随笔 周先慎 3、“简笔”即写得简约,用语简洁扼要;“繁笔”,即写得详
4、尽,写得充分。简笔与繁笔主要是从内容和语言表达上讲的:当简则简,当繁则繁,“简而淡,繁而冗”都不好。略 例证、引证、对比论证二、课堂练习阅读文段,回答问题1、点染出大虫出没,人迹罕到景象,真是令人毛骨悚然;一个“紧”字,境界全出。2、依据是前文:大虫出没,人迹罕至,日色下坠。3、因为水浒在这里的描写,寥寥几笔,写尽了景物的萧条荒凉,令人感到孤独冷落,凄然伤神。4、一个“紧”字,既写出了雪大风急的自然景象,也写出人物在恶劣的环境中的困苦感受,给人以压抑的感觉。阅读文段,回答问题1、B 2、A 3、说明语言需要提炼 说明写文章繁简适当全凭生活和真情 4、适当 来自生活,发诸真情 5、A阅读短文,回
5、答问题1、“咬文嚼字”的本意是过分的斟酌字眼,含讽刺意味。 两个词都是指对语言文字斟酌锤炼。在作者看来,在作者看来,“推敲”含有褒义。2、“推”字更能体现环境的幽寂和僧人的孤寂,与环境调和。3、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感情。 4、文字和思想有密切关系。 5、B三 纳谏与止谤一、课前预习1、jin bng chn y d lu jin qin p h chung b yng zh xi d 2、略 3、臧克家 诗人 有的人 4、略二、课堂练习阅读文段,回答问题1、D C B A 2、A B D C 3、B 4、D C阅读文段,回答问题1、B 2、C 3、A 4、吴敬梓儒林外史 5、A 6、
6、一部戏剧或小说只在这无穷的人事关系中割出一个片段来,使它成为一个独立自足的世界,许多在其他方面虽有关系而在所写的一方面无大关系的事事物物,都须斩断撇开。(必须有选择)四 (已经改换篇目)第一单元检测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B 2、D 3、B 4、A 5、A 6、D 7、C 8、B 9、D 10、疏而不漏 顺我者昌甚于防川二、现代文阅读阅读文段,回答问题1、鲁迅 现代 周树人 绍兴 2、B C 3、直截了当 莫名其妙4、“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5、A阅读文段,回答问题1、D 2、C 3、D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前事”指周作人曾是新文化的发言人,传统伦理文化的批判者;“后事”指周作人在抗战期间曾
7、任伪华北政务委员会教育总署督办。2、刚健俊拔的民族品格和自信自谦的民族精神3、鲁迅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一名骁将,而且是新的民族精神民族灵魂的重铸者;中国知识分子都应该经受鲁迅的拷问因为鲁迅本人已经千百遍地拷问自己。我们的国民性改造任务还远没完成,毒化民族灵魂的阿Q精神仍在蔓延滋生。4、A C F五 三峡猿声一、课前预习1、ku qing qin chung y lng yu nng 2、(略) 3、(1)王维洲 千佛洞夜话可爱的时代(2)楚辞 屈原 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3)世说新语刘义庆 4、(略)二、课堂练习(一)1、可真是叫我愁消闷解,享受无穷呢,发现了颇引人思索的东西,是一件别
8、有情味的事儿。2、指引起我翻阅有关三峡书的意念,以致使我“愁消闷解,享受无穷”。3、为下文作铺垫,强调自己的发现,突出自己的思索。4、古人写“猿声”的诗可真多。而且这些猿声,竟千古不衰地表达了三峡中诗人们的旅怀。 5、A(二)1、这猿声是不断的,绵长的,日日夜夜地悲哀在旅人的心头的。(或凄婉感人)反映了长江渔夫辛劳漂泊之苦,也反映了古代旅人漂泊远行之苦,三峡的寂寞幽长之苦。2、因为不带“兮”字的七字句是汉代以后才出现的。 3、D 4、过一次三峡,竟用了二十天时间;过一次三峡,足可催人生出白发来。(三)1、尽管郁孤台破败冷落,但蓝天衬托下的飞檐依然孤独、挺拔、风骨凛然地高翘2、辛词中以天下为己任
9、的精神 3、更突出了尽管时代已经不同,但体现在辛词中、贯穿中华文化的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精神将不断传衍的文章主旨 4、AD(A项“暗写出辛弃疾对现在赣州的关注”不合文意,D项不是影响不及,是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不及;另,屈原不可能有咏郁孤台的诗作。)六 中国园林的风格一、课前预习(略)二、课堂练习(一)1、静中生趣 移步换景 2、园林面积的大小 立意在先,文循意出 3、A4、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5、景点的取名耐人寻味,可以顾名思义(二)1、构思都能充分考虑其功能价值 创作都依靠想象产生灵感 都用特殊的语言方式都在倾诉内心情感 2、第一个比喻:两者都离不开想象,第二个比喻:想象在两者艺术生命中的意义
10、。 3、建筑语言:表达建筑创意的“特有语言”或将各种加筑材料加以结合、结构赋予某种思想方式。“埃菲尔铁塔”语言:炫耀着展示着大工业时代不可一世的力量。“长城”语言:诉说着几千年的围困。 4、A、C七 自然、美丑与艺术家的眼睛一、课前预习(略)二、课堂练习(一)1、因为性格就是外部真实所表现出的内在的真实 2、自然中使他们感到不愉快的和触犯他们的东西 3、那些虚假做作的东西 4、自然中被认为丑的往往要必被认为美的更显露鲜明的“性格” 5、因为艺术家能通过坚定而透彻的观察,能看透事物内部所蕴含的意义(二)1、为论述作家恰到好处的写出其外形和内心的某种“缺陷”而别具魅力,构成类比。 2、在塑造成功的
11、艺术形象时,描写人物的某点“缺陷”。 3、我想“缺陷”之所以为美,在于它的真实。“缺陷”之成为美,还在于它的独特和恰如其分。 4、即使作家主观上有某种“神化”的理念,只要他尚能依据生活进行创作,最终仍不得不归于“人化”的描写。 5、B 6、瑕之美,在于真实与韵致。例证法、引证法八 流行服饰的非理性一、课前预习(略)二、课堂练习(一)1、(1)出格的夸张(2)西班牙宫廷的服装款式(3)荷兰资产阶级款式(4)头发束得越来越高(5)紧身胸衣(6)古罗马风格的服装 2、受人们的非理性感情支配3、短袄差不多连臀部都盖不住;由于领幅过宽,喝汤时汤匙够不到嘴,以致要加长汤匙的柄。紧身胸衣有损健康甚至使人的骨
12、骼变形;薄薄的长袍导致“莫斯林病”。 4、法国路易十四的爱妃芬坦久夫人因风大用梳子将头发梳理后盘在头上,再用缎带扎好,宫廷妇女竞相模仿这一发型(二)1、瞪着眼睛怒视 放纵、没有约束 2、他人利益、国家利益以及法律法规等。3、一方面,法律不容许所谓的“潇洒”;另一方面,中国人的生活水平也达不到所谓“潇洒“的要求。 4、文化是长期积淀形成的,不是一时包装炒出来的。 5、一个失却了自身文化的民族,是一个漂泊无根的民族。第二单元检测一、 基础知识及其运用1、B 2、C 3、A 4、A 5、B 6、D 7、D 8、D 9、说园 陈从周 园林学家 艺术论罗丹 法国 10、无边落木萧萧下 游子泪沾襟 红杏梢
13、头二、1、略 2、带一种难以申说的凄怆哀苦,一种难以排遣的幽思游绪之美的意境。3、引用 在那令人烦闷的三峡旅途上,处处充满了猿声。 4、事例 这样的故事继屈原的诗句之后,又给予后来文人以很大影响。 5、母猿的念子哀叫声,沿峡百余里不绝。这震撼高山流水的声音,会给峡中远行的诗人带来多么凄楚哀惋的心灵感应。三、1、园林景物有仰观、俯观之别;要曲中寓直,曲直自如;以少胜多,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讲究意境; 2、引人仰视、俯视,增加观赏的角度。 3、使经过的人左右顾盼皆有景,信步其间便路程延长、趣味加深。 4、园外有景妙在“借”,景外有景在于“时”。园林空间,越分隔,感到越大,越有变化。 5、讲究意
14、境,简以救俗,深以补淡,笔简意浓,画少气壮,艳而不俗,淡而有味。四、1、头脑被书左右 时间和空间被占有 2、(1)抓住精髓,掌握规律,把厚书读薄;(2)有选择的读书,不被书所累 3、经过选择后有价值的书 满足你的精神需要,激发你的才智,帮助你完善自己。 4、比喻 只有适合自己的书,才是有用的书,才值得你去读。 5、比喻多好的书也不能迷信。五、1、美德是块金石,只有礼貌才能使它生辉,友谊是杯醇酒,只有真诚才能使他芬芳。2、美丽的浪花,是在澳洲与礁石的猛烈撞击中开放,璀灿的火星,是在铁锤与砧板的急剧敲打中迸发。六、略第三单元九 荷塘月色一、课前预习1、xi wng m zhu s nio nu y
15、un zho j m2、(1)柔美的样子(2)美的姿态(3)这里指深浅不一(4)美丽的影子(5)一律;一概(6)风度、仪态,指美好的姿态(7)青年男女不拘礼法表露的爱情(8)美女(9)享受(10)形容水没有声音,好象深含感情的样子3、(1)衣襟(2)艳丽(3)划船的一种工具(4)尽兴;痛快4、朱自华 佩弦 秋实 散文 民主 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春 背影5、(1)踱小路 观荷塘 赏月色 看四周景色 忆江南 (2)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淡淡的月光 淡淡的哀愁 淡淡的喜悦 我什么也没有 不可得二、课堂练习(一)1、月色下的荷塘 荷塘上的月色 2、(1)荷叶 荷花 荷香 荷波(2)月光月影 月色 3、
16、都有若有若无,时断时续的感觉 4、C 5、C 6、D 7、A 8、A(二)1、白水漈瀑布 对白水漈依恋 2、瀑布又薄又细的特点 3、从“白光嬗为白烟”到“缩回来了” 4、B 5、B 6、幻网里也许织着诱惑。或:对白水漈瀑布的幻想的景物的吸引或诱惑十 我的空中楼阁一、课前预习1、di ru yu nu x qin q pin m zhn chng2、(1)动 静 高大 小巧 别致 美妙(2)举目 俯仰 青山 阡陌 心灵眼睛 游目骋怀(3)照亮 照淡 虚无 缥缈 清晰 烟雾 星点 月影3、李乐薇 台湾 4(1)指作者心爱的小屋建在山上,犹如耸入云天的楼阁 指作者幻景中的楼阁(2)小屋外 小屋内 山
17、外(远望) 山上 小屋附近 山下 近 远二、课堂练习(一)1、D 2、(1)指作者特有的小屋、花园、小路和天空;含义:表达作者对拥有自由天地的向往(2)指活动空间虽小,但心灵活动空间无比宽阔;含义:写出作者自由开放的心态 3、(1)联想:从自家的院墙联想到无形的围墙;从围住的花联想到云和霞(2)相似关系:从形状(态)相似联想;从色彩和形态相似联想4、C 5、A 6、(1)群山怀抱小屋,犹如花瓣簇拥花蕊(2)破晓时(早晨)光线渐加强,小屋形态逐渐明晰,群山仿佛逐渐后退,就像花蕊绽开似的(二)1、D 2、踱过了一座桥,旅途便向前移进了一程 3、人一程又一程的前进,桥,永远站在那里而现在把你的过去的
18、脚步和未来联系起来 4、(1)虚幻的 向人们炫耀自己的功绩 远远地便期望人们的注意(2)鲜明的对比,表现作者爱憎的情感5、D 6、C十一 故都的秋一、课前预习1、zh chun n tu nin z tu zhu2、(1)郁达夫 郁文 小说 散文 苏门答腊 革命烈士(2)唐 白居易 共君一醉一陶然3、(1)古时指到了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2)指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秋声赋4、(1)第一部分:南国之秋 向往 清、静、悲凉 第二部分:秋景 1层: 租屋清晨静观 北国的槐树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 秋雨 北方的果树 2层:秋,自然之秋,北国之秋 第三部分:南国之秋 北国之秋(2)由于作者身处的时代,在作家内
19、心投下的忧虑和孤独冷落之感的阴影,所以作者笔下的秋味、秋色等,自然也笼上一层主观的色彩。文章的特色定位的基调是作者精心选择了以“冷色”为主的景物,从不同的角度刻画出故都之秋的色彩,抒发自己的情感。(3)先定下全文的基调:清、静、悲凉,而与南方之秋进行比较,赞美北国之秋。再选择“冷色”为主的景物刻画出故都的秋色,抒发情感。行文中,作者还通过议论,从理喻的角度进一步赞颂秋,赞颂北国之秋。最后赞美北国之秋。二、课堂练习(一)1、突出对北国之秋的向往 2、指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 3、D 4、A5、以动衬静,突出秋意的清凉萧索 6、A 7、清: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又觉得清闲。静:脚踏上去,极柔
20、软的感觉。悲凉:潜意识下深沉的地方。(二)1、B 2、老干部 新干部 老干部退居二线 3、B 4、老叶:融入春泥化作雨露琼浆,滋润大树上新叶的生长 新叶:新叶在歌唱,在呼唤,呼唤未来的鲜花和甘露5、D 6、(略)十二 外国散文两篇一、课前预习1、zh g zhng hn qn qing ch bi q xun2、嚣 患 霍 伦 眩 盎 弦 至 熏 3、(略)4、(1)奥地利 茨威格(2)俄 作 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 复活(3)世界散文精华欧洲卷 乔治桑 法 康素爱萝 安吉堡的磨工5、(1)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无人守护,无人管理(2)一个长方形土堆,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名字
21、也没有(3)朴素(4)拿破仑的墓穴;歌德的灵柩;莎士比亚的石棺(5)原因之一:享受天伦之乐,领略明朗的阳光 原因之二:冬天惨淡的阳光是一年之中最灿烂、最辉煌的 原因之三:乡村的漫漫长夜,聚集一堂,围炉而坐二、课堂练习(一)1、C 2、D 3、D 4、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容许大声说话 成百上千到他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下作纪念 5、D 6、朴素 7、因为是托尔斯泰诞辰一百周年(二)1、冬天惨淡的阳光是一年之中最灿烂、最辉煌的 2、D 3、在作者看来,冬天和阳光给万物生灵投下了光辉,带来温暖 4、D 5、对乡村冬天的热爱之情
22、(三)1、A 2、专心,完成或大或小的事业的全部集中力,把易于弛散的意志贯注在一种事情上的本领。(或:一个人一定要能够使自己完全沉浸在他的工作里。) 3、C 4、A 5、D 6、B第三单元检测一、1、A 2、B 3、C 4、A 5、B 6、A 7、C 8、A 9、(略)10、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收藏有一只出土于埃及加纳地区制作于公元前32世纪具有典型埃及王国风格的陶罐11、“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颁奖晚会将举行 12、随着城乡高楼大厦逐年增多普遍存在 等问题。为此,本公司根据玻璃导磁原理制造了擦玻璃器,特向用户推荐。本产品根据玻璃导磁原理制造。随着 增多,普遍 等问题,为此,本公司特向用户推
23、荐这一理想产品。二、课堂练习(一)1、D 2、C 3、D 4、A 5、A 6、静、小巧、别致、含蓄而有风度(二)1、造成一种强烈的悬念 2、B 3、B 4、C 5、C 6、受到紫藤萝顽强生命力的感染和催促 7、指盛开的紫色藤萝从空中垂下,仿佛在流动,就像迸溅的水花,像紫色的瀑布,不断的流动。第四单元(此单元篇目已换) 第五单元十七 雨 霖 铃一、课前预习1、d y i2、唐 “曲子词” 豪放派 婉约派 长短句 词牌 小令 中调 长调 阕 片耆卿 婉约词 反映市民生活及羁旅行役 篇幅较长、句子错落不齐的慢词二、课堂练习阅读诗歌,回答问题1、略 2、C 3、B 4、D 5、C 6、切 歇 噎 节
24、月 设 7、哀婉低沉8、词人仕途失意,离京远去,与心爱之人分手的伤感之作。名句默写 略十八 念奴娇 赤壁怀古一、课前预习1、jn gun l li2、子瞻 东坡居士 豪放 苏洵 苏辙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赞美 自己壮志未酬 周瑜 吴二、课堂练习略阅读宋词,完成下列各题1、C 2、D 3、A 4、B 5、B 6、C 7、激情荡漾 豪放 物、壁、雪、杰、发、灭、发、月 略十九 词两首一、课前预习1、xin q zh qio cu2、少游 婉约二、课堂练习 略 阅读宋词,回答问题1、李清照、漱玉词 2、反映了南渡初期许多离乡背井、骨肉分离的人的共同感受。善用叠字、声情并茂是此词的突出特点。起笔连用十
25、四叠字,不仅由外到内、由浅到深、层次鲜明地写出词人不能摆脱失落感和孤独感的心理过程,而且在音律上形成一种急促、跳动、铿锵的节奏和旋律。 3、D阅读宋词,回答问题1、D 2、C 3、经过一夜风雨的海棠究竟怎么样?二十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课前预习1、xi m x c 2、幼安 豪放 苏辛二、课堂练习 阅读,回答问题1、略 2、B 3、C 4、D阅读宋词,回答问题1、A. 2、C第五单元检测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D 2、D 3、A 4、D 5、B 6、A 7、C 8、B 9、略二、阅读理解1、B 2、A 1、A 2、D 1、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少年时代未读懂;青年时期自以为读懂了;成年时期经
26、历了无数生命体验和阅读堆积之后才读懂。2、作者的目的是赞赏它们自我修复、自我完善的气度和胸襟。 3、文中的祖宗从大自然中汲取营养,培养情操。追求物质享受的人最贫穷。 4、B C 第六单元二一 词 两 首一、课前预习1、lio ku xi yng zhng rng g qin qi j qing2、毛泽东 沁园春 雪 词牌3、论语 子罕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意思是一切事物的流逝就像这流水一样啊。二、课堂练习1、略 2、(1)C、(2)、独:独自、单独 。竞:比赛。粪土:动词、把视为粪土。遒:强劲有力。遏:阻止(3)B、(4)C、(5)略、(6)A、 3、略二二 现代诗两首一、课前预习1、g
27、 m l mng s xing2、女神 郭沫若 艾青3、比喻、拟人 写于抗日战争初期。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挚爱和至死不渝的忠诚。二、课堂练习1、B C2、表达了诗人无比热爱祖国,要把一切献给祖国,和祖国融为一体的深切感情。希望,以及对希望的强烈渴望。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信仰。“鸟”象征拥有满腔爱国热诚的中国人民,“我”既是其中一员,又是诗人自我,三者有着精神上的同构。二三 当代诗两首一、课前预习1、bi su bi y wng bn ku y pi w zh g2、舒婷 朦胧 故园别 流沙河3、第一节选取了“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表达了诗人心情深沉而
28、悲痛;第三节用了“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表现了诗人欣喜而激动的感情。 一边是破的旧的,一边是新的美的,达到了对比的效果,突现了两组不同意象的特征。在内容上蟋蟀是诗人抒情的载体,蟋蟀包含了我们民族共同的心理心态,中国人民共同的血缘和文化。 余光中二、课堂练习1、C C 强调了“我”既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分子,又融进了祖国,和祖国不可分割,与祖国共命运。 2、略第六单元检测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A 2、C 3、C 4、D 5、B 6、B 7、A 8、D 9、A 10、D 11、名句默写。略二、阅读理解1、A 2、D 1、D 2、C(14分)1、不是描写内心生活或者
29、社会真相的作品。 2、阅读文学作品,不能不问他们的艺术技巧,只求它们里面有有趣的故事。 真正欣赏文学作品,我们一定要超过原始的童稚的好奇心,去求艺术家对于人生的深刻的观照以及他们传达这种观照的技巧。 3、故事后面的情趣,以及抓住这种简朴而隽永的情趣,用一种恰如其分的简朴而隽永的真正欣赏文学作品,语言表现出来的艺术本领。 4、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文学。 、从不能欣赏到能欣赏,是一种新收获;从偏嗜到和他种诗参观互较而重新加以公平的估价,是对于已征服的领土筑了一层更坚固的壁垒。、B D第七单元二四 廉颇蔺相如列传一、课前预习(略)二、课堂练
30、习(一)1、授与官职2、出名3、送给4、交换5、理亏6、呈现7、给看8、后退9、只不过10、告别11、愚劣、无能12、高兴13、砧14、本来15、退却16、经由17、回头18、傲慢(二)见:接见,被,看见;书:信,写,字条;幸:宠幸,侥幸;以:凭借,用,用来,因为(三)1、不通否,不可2、奉通捧,双手托3、庭通廷,接受朝拜和处理政务的地方4、案通按,审查5、缪通穆6、孰通熟,仔细(四)1、名词活用为动词,安置住宿2、名词活用为动词,穿3、名词活用为状语,从小路4、形容词活用为动词,逼迫5、使动用法,使担负6、使动用法,使完好无缺7、名词活用为动词,杀8、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9、意动用法,以为
31、先(后)10、意动用法,以为羞11、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尊敬12、使动用法,使完成(回去)(五)1、古义:逃跑,今义:步行2、指给看,上级给下级获长辈给晚辈的命令3、侍从,左边右边4、黄河,泛指河流5、上前进献,向前运动6、扬言,对重大问题公开表示意见或进行号召的文告7、父母兄弟,泛指亲属(六)完璧归赵、怒发冲冠、负荆请罪、刎颈之交、价值连城、布衣之交(七)略(八)1、B 2、给看,信,都、全,后退,违背,傲慢3、A 4、略 5、怒发冲冠 6、视秦王无意偿赵城,璧有瑕,请指示王(九)1、饮酒尽兴,高兴,退却,向人敬酒或献礼2、请求,请求,请允许我,请允许我3、弹奏,走上前,杀4、A 5、相同点:
32、都是御史记下的事情的时间和主要情节。不同点:秦御史主动,赵御史被“召”,秦御史所写“令”字是秦赵两国变为主从关系,赵御史写得比较平和。秦国早有预谋,凌驾他国。(十)1、B 2、D 3、C 4、D 5、C二五 屈原列传一、课前预习(略)二、课堂练习(一)1、学识2、熟练、熟悉3、信任4、写作5、明6、不得志7、内心悲痛8、离间9、事物,近10、洁白,乌黑11、归罪、抱怨12、眷念、关心13、放逐14、吃,喝15、尘垢16、效法(二)属:写作,嘱咐,类;伐:攻打,自夸、炫耀,功业;志:志向,记,志愿,做标记;指:通旨,指给,直立,手指(三)1、离通罹,遭遇2、反通返,回到3、见通现,表现4、指通旨
33、,旨趣5、濯通浊,混浊6、绌通黜,罢免7、质通贽,见面礼8、内通纳,接纳9、被通披,披散(四)1、骗人的假话,狡辩2、为什么,没办法3、恢复,多次4、面色,色彩;形体容貌,对事物的形象获性质加以描述5、言谈举止合适得体,稳重(五)略(六)1、信任,妒忌,写作,给2、判断句,翻译略3、博闻强记,意义略4、博闻强记应对诸侯5、上官大夫嫉贤进谗,楚王信谗。(七)1、披散,吃,语气词 呢,介词 在2、D 3、A 4、略5、C (八)1、略 2、改变,全都,诋毁,疏远3、C 4、A 5、后来过了一年多,贾生被皇帝召见。贾生于是完全说出之所以这样的情形。二六 阿房宫赋一、课前预习(略)二、课堂练习(一)1
34、、完2、覆盖3、构筑4、萦绕,曲折5、雨后或雪后转晴6、分辨不清7、突然8、到了极点、无以复加,美丽9、抢劫、掠夺10、堆积、积累11、连续不断12、攻占13、可惜14、传递(二)爱:喜爱,爱护,吝惜,喜欢;一:统一,数词,一旦,全都,焉:形容词词尾,语气词,在哪里,怎么(三)1、数词活用为动词,统一2、名词活用作状语,向北、向西3、名词活用作状语,称着辇4、名词活用作动词,灭族5、意动用法,以为镜子(四)1、宫室建筑精巧,人之间各用心机,互相排挤2、天气,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3、搜集,计划、组织;精品,出类拔萃的人 (五)略(六)1、略2、B 3、略4、秦始皇 陈涉、吴广5、略(七)1、灭族,
35、传递,能够,时间2、D 3、C 4、第一、二、四个“后人”指秦朝以后的人,第三个“后人”指后人的后人 (八)1、B 2、A 3、A 4、C 5、A第七单元检测一、1、C 2、B 3、C 4、D 5、D 6、D 7、A 8、B 9、略 10、略二、1、奉通捧,双手托2、案通按,审察3、孰通熟,仔细4、离通罹,遭遇5、内通纳,接纳三、1、名词活用作动词,穿2、使动用法,使完好无缺3、意动用法,以为先4、数词活用为动词,统一5、名词活用做东词,灭族四、1、判断句2、被动句3、定语后置句4、被动句5、判断句(翻译略)五、1、本来,后退,坚决,只、不过2、A 3、C 4、略 5、每朝时,常称病,不与廉颇争列;吾所以为此者后私仇也。(二)1、痛心,被,离间,讽刺2、指通旨,见通现3、C 4、略 5、盖自怨生也 以刺世事 (三)1、辅助,赠送,的确,返还2、B 3、A 4、C 5、略 六、略第八单元二七 石钟山记一、课前预习(略)二、课堂练习(一)1、面对2、撞击3、传播4、慢5、到去、往6、莫通暮7、钟声洪亮8、裂缝9、窟窿10、击物声,钟鼓声11、知道12、凭主观推测而断定13、大概14、敲打(二)鼓:一种打击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