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尼尔基第二小学 梁得全教学内容:第三单元 运算定律 课题:乘法运算定律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究和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2.通过探究活动体现学生亲身经历、回顾再现,观察比较,迁移类推归纳概括数学思想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3.培养学生通过举例、归纳、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难点:通过举例验证归纳乘法结合律的过程。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教具:多媒体课件备课时间:2016.3.27 授课时间:2016.3.30教学过程:(一)口算训练,复习旧知。1.出示一组口算题,学生回答并说一说你
2、是怎样计算的?25+4= 32+47= 110+25+75= 84= 4+25= 47+32= 110+(25+75)= 48= 560= 1254= 605= 4125=2.师:你是怎样这么快就算出结果的呢? 生:在计算加法时我只要算出第一个算式的结果就可以了,因为第二个算式只是将两个加数调换了位置,它们的和没变;例如110+(25+75)=?我先算25与75的和,因为这样会得出一个整百数,可以利用加法结合律使计算更加简便。在计算乘法时我也用到了这种方法,例如84=32,48=32,在我们以前曾经学过一句口诀能写出两道乘法算式。3.师:你的方法可真好,加法能应用运算定律解决问题那么乘法是否也
3、能应用运算定律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师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学习乘法交换律。师:刚才同学们说这几组算式的积相等,那么这两个乘法算式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生:我发现这几个算式都是交换了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所以可以用等号连接。师:你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的式子吗?生:汇报并进行对口令训练。师:你能用语言描述这一规律吗?生:两个因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交换律生:汇报师小结:通常情况下我们用a x b= b x a来表示乘法交换律。课堂检测:根据乘法交换律填空1524=24 28 52 36 = 36 25742572.自学乘法结合律师:下
4、面老师继续带领大家研究数学奥秘。请看大屏幕。说一说通过观察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并根据自学提示完成问题。例6: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一共要浇多少桶水?自学提示:a.试着列式解答一共要浇多少桶水。b.汇报并说出这样列式的理由。c.你能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通过观察算式你发现了什么?d.总结规律,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并根据自学提示完成问题。生:汇报并举例说明师完成板书总结规律。课堂检测:根据乘法结合律填空 32425 25(6025) =60 8 125(8 )=(125 )403.看书质疑。请同学们打开数学书,浏览第24页、25页的内容,
5、将书中的空填一填。(三)巩固练习。1.对比练习:根据运算定律填上合适的数。32+58=58+( ) 125(8 40 )=( )( )130+(70+4)=(130+ )+ 256=6( )比较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你发现了什么?生回答。2.应用练习尼二小教学楼有5层,每层有6个教室。每个教室放48张课桌,一共需要多少张课桌?(56)48 5 x(648)=5 288 =3048=1440 (张) =1440 (张)3.拓展练习你能很快算出每组气球上三个数的积吗?(四)新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评价一下自己的表现如何?(五)作业布置。板书设计: 乘法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axb=bxa (axb)xc=ax(bxc)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