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型师生关系研究报告内容摘要: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师生关系也必须与时俱进。人类社会迈向了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教育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时代在呼唤新型教育,教育也在呼唤一个角色到观念,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关键词:新课改 新型师生关系 前言: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育的变革,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已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明确地要求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人格,因材施教,有较好的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学道德,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以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然而新型师生关系的内涵是
2、什么?新型师生关系的新在哪呢?在新型师生关系大势所趋下,还有那些师生关系的问题呢?我主要使用文献调查法,概念分析法,通过查阅资料比较分析及新型师生关系概念的分析,给出自己对其的一些理解和整理。正文:一 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内涵现在普遍认为,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中是和谐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它应该体现在: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师生交往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
3、和健康人格的确立;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二 新型师生关系的新所在通过查阅资料,我发现新型师生关系主要新在以下三个方面。1、角色新;2、教育观念新;3、师生关系的特征新。从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内涵可以看出,新型师生关系的根本就是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新,教师和学生都应以新的角色出现在教学活动中。面对新课程中的体验性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师必须改变以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从知识的权威者转变为学生课题研究的参与者;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关心学生的终身发展,即教师要实
4、现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指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以及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的开拓者的角色转变。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换,是新型师生关系的最重要一步,最关键一步。新型师生关系的另一个新颖指出在于其教育观念新。在当前学校教育中,新型师生关系新在教师与学生必须有一系列科学的教育观念。新的教育观要求:一、尊重学生的生命尊严。生命是一个过程,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学校教育过程是其生命历程的重要阶段。尊重学生的生命尊严,使学生倍加珍视学校生活。二、尊重教育教学规律。教育作为一项社会活动,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只有不断探索、认识和把握气教育规律,才能有效地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对于教师而言,不断加深对于规律的深刻认识,是
5、贯穿于整个职业生涯的重大任务。对学生而言,要不断开发自我完善自我,认识到学习的重要以及必要。三、学生全面发展。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学校教育的根本宗旨。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协调统一和充分自由的发展。其中既有身体的健康发育和成熟,也有知识技能的获得和认知能力的提高,此外,还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等。新型师生关系的第三个新颖之处在于其特征新。 在西方国家,由于主张个性自由、人人平等,反映在教育教学上表现为:师生平等,在角色上学生便是发现问题、学习知识、求得知识、接受信息的探求者与摸索者;教师年长,经验丰富,是学生的“学长”,是他们真诚的知识兄长。因此,我们耳闻目睹的便是西方
6、国家课堂轻松、活跃、自由的气氛,灵活多变教学形式。课堂上,教师离开讲台,有意与学生闲谈、聊天,有的教师把学生带到野外、图书室、市场去学习。亲切、平和与自由的学习氛围,怎能不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怎能不焕发出童心深处的奇思异想?所以,我们需要建立一种“民主、平等、融洽、开放的新型师生关系”。这也是我们新型师生关系特点。新课改从“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出发,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性,那么与之相适应的师生关系的特征应是: 理解、尊重。相互理解、尊重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保证。教师理解、尊重学生是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前提。教师只有体验学生的内心世界的喜、怒、哀、乐,尊重学生的权利,让学生在成长中去判断
7、、选择、思考、探索,才能做到“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平等。教师与学生的人格是完全平等的。教师不再居高临下地教导学生,而是学生的引路人、朋友、合作者、谦虚的倾听者、真诚的赏识者、个性张扬的促进者。教师可以批评学生的种种错误,而学生也可以对老师的失误给予指正。民主合作的氛围使学生自主自信、独立思考、健康发展。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关系的建立使课堂的活力得以恢复,师生之间在没有专制、压力、戒备、怀疑、阻抗的情绪中交往和沟通,可以共同探究、合作讨论、彼此争辩、畅所欲言。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中,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和权利展示自我,从而保证每个学生都有相对于个体的进步和创新。平等对话使思维的开放、智慧的碰
8、撞成为可能,学生在课堂上不但可以得到教师和其他同学的评价,也有权利参与课堂评价,评价自己也评价别人,评价的效度得以提高。 和谐融洽、充满感情色彩。卢梭说的好“只有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才能做一名真正的教师”。是教育首先应是温暖的、有人性味的,爱心、热心是责任心的源泉,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使师生心灵相通,才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良好情感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润滑剂、学生学习活动的催化剂,是促进师生性情和灵魂提升的沃土。 教学相长。“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教师可以凭借自己的知识经验引导、帮助学生,学生也可以凭借自己的敏锐、朝气影响教师。师生之间互相学习、真诚相待、共同成
9、长。三、新课改中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与人之前的民主平等的关系为建立新的师生关系提供了社会基础。虽然事实上,师生关系在一定的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的旧的模式,局面有所改观,但由于封建残余未能彻底肃清,师道尊严的思想仍然存在较大的比重;教师说了算的权威地位依旧难以动摇,新课改中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还存在,主要有:1、学生与老师对立。教师简单、粗暴;学生畏惧,情绪不愉快,师生关系相互疏远,紧张对立。教师不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意见,往往以教师的主张、决定为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压抑,独立思维受阻。它使师生之间教和学所维系的基本关系到受到破坏,易发生冲突,形成对立的双方。2、学生对老师依
10、赖。教师习惯以领导者自居,学生习惯采取服从的态度。师生之间的关系平稳,无冲突。教师包揽一切活动,学生跟着教师设计的路子走,明显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虽然有一定的教育效果,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差。3、学生过分“自由”。教师对学生没有严格要求,放松指导。学生对学习采取自由态度。由于造成师生间的感情交流缺乏,情感淡化。由于教师对学生的生活、学习等方面不能给及时正确的指导,不认真检查教育的效果,造成你教我学的简单职业关系。可以看到,新型师生关系的大浪潮下,还是有许多不良师生关系存在,而我们必须扫除这些旧的,不良的师生关系,真正在教育过程中形成建立一个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这有赖于教师、学生,以至于学校的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并且,还要依靠家庭和社会方面的有力配合。虽然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确面临诸多挑战,未来之路任重道远。但一个民主、自由、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必将给教育带来崭新的面目,给社会带来崭新的面目。参考资料:李宏昇 新课改后新型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中国期刊网 魅力中国 2009年第7期朱慕菊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王竹清 新课改与良好师生关系 攀枝花日报 2010年12月20日余新梅 略论新课改条件下如何创建新型师生关系 昌吉学院学报2007年1月丁云 新课改中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福州市洲边小学 2006年3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