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论语选读原文与译文七.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8322367 上传时间:2025-02-09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选读原文与译文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一、原文及译文1【原文】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译文】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人;经过学习以后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再去学习的,是又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还不学习的人,这种人就是下等的人了。”2【原文】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译文】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3【原文】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译文】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

2、罢了。”4【原文】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1),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2);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3);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4);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5);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注释】(1)居:坐。(2)愚:受人愚弄。(3)荡:放荡。好高鹜远而没有根基。(4)贼:害。(5)绞:说话尖刻。【译文】孔子说:“由呀,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病了吗?”子路回答说:“没有。”孔子说:“坐下,我告诉你。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受人愚弄;爱好智慧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行为放荡;爱好诚信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危害亲人;爱好直率却

3、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爱好勇敢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爱好刚强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狂妄自大。”5【原文】子曰:“恭而无礼则劳(1),慎而无礼则葸(2),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3)。君子笃(4)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5)不遗,则民不偷(6)。”【注释】(1)劳:辛劳,劳苦。(2)葸:音,拘谨,畏惧的样子。(3)绞:说话尖刻,出口伤人。(4)笃:厚待、真诚。(5)故旧:故交,老朋友。(6)偷:淡薄。【译文】孔子说:“只是恭敬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徒劳无功;只是谨慎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畏缩拘谨;只是勇猛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说话尖刻。在上位的人如果厚待自己的亲属,老百姓当

4、中就会兴起仁的风气;君子如果不遗弃老朋友,老百姓就不会对人冷漠无情了。”6【原文】子夏(1)曰:“贤贤(2)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注释】(1)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4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 (2)贤贤: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的意思。贤贤即尊重贤者。 (3)易:有两种解释;一是改变的意思,此句即为尊重贤者而改变好色之心;二是轻视的意思,即看重贤德而轻视女色。 (4)致其身:致,意为“献纳”、“尽力”。这是说把生命奉献给君主。【译文】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

5、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7【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1)有道(2)而正(3)焉,可谓好学也已。”【注释】(1)就:靠近、看齐。(2)有道:指有道德的人。(3)正:匡正、端正。【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8【原文】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1),不贰过(2),不幸短命死矣(3)。今也则亡

6、(4),未闻好学者也。”【注释】(1)不迁怒:不把对此人的怒气发泄到彼人身上。(2)不贰过:“贰”是重复、一再的意思。这是说不犯同样的错误。(3)短命死矣:颜回死时年仅31岁。(4)亡:同“无”。【译文】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呢?”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好学,他从不迁怒于别人,也从不重犯同样的过错。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没有那样的人了,没有听说谁是好学的。”9【原文】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译文】孔子说:“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而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10【原文】子曰:“弟子(1)入(2)则孝,出(3)则弟,谨(4)而信,汎(5)爱众,而亲仁

7、(6),行有余力(7),则以学文(8)。”【注释】(1)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这里是用一种意义上的“弟子”。 (2)入: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 (3)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弟,是说要用弟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人。 (4)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 (5):音,同泛,广泛的意思。 (6)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 (7)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 (8)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译文】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

8、,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11【原文】陈亢(1)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2)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3)其子也。”【注释】(1)陈亢:即陈子禽。(2)异闻:这里指不同于对其他学生所讲的内容。(3)远:不亲近,不偏爱。【译文】陈亢问伯鱼:“你在老师那里听到

9、过什么特别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呀。有一次他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我回去就学诗。又有一天,他又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礼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我回去就学礼。我就听到过这两件事。”陈亢回去高兴地说:“我提一个问题,得到三方面的收获,听了关于诗的道理,听了关于礼的道理,又听了君子不偏爱自己儿子的道理。”二、相关链接孔子把人从高到低分为四等,即生而知之者、学而知之者、困而知之者以及困而不学者。生而知之者只是一种美好的理想。从比较可靠的文献来看,孔子评论过许多著名人物,但从来

10、没说过有哪一位是生而知之者,这等于强调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孔子是我国历史上最喜欢学习也是最善于学习的人之一。他常常引以为豪的是自己比绝大多数人好学。他常常感慨系之的是人世间好学的人太少了;自己那么多弟子,只有颜回一人好学,不幸英年早逝。不过,孔子所说的“学”有特殊的含义,不只是指学习关于自然、社会的知识和技能,而主要是指人格修养。这一点,对比第四、第五则文选就可以知道(这里“学”完全是就修身而言的,而“不好学”的弊端跟“无礼”的弊端则完全一致)。学的基础内容是学礼和修身,两者密不可分,甚至可以互相包含:学礼的立足点和归属是修身,因此修身可以包括在学礼当中;修身的根本标准或规范是礼,因此学礼又可

11、以包括在修身当中。“不学礼,无以立”一句话,简洁地显示了学礼和修身的高度同一性。孔子说,那些不追求吃喝、追求安适、做事勤勉而言语谨慎、能接近有道德来匡正自己的君子,才能算得上是好学之士;还说自己只知道一个好学的学生,就是颜回,他“不迁怒,不贰过”。这几处“好学”,都是品学修养而言的。子夏是孔子著名弟子。他以“好学”推许人,也完全是着眼于修养德行。总而言之,完善品德修养是孔子赋予学习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人生意义。孔子关于学的观念显示了传统文化的基本品格。拿现代教育观念来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它有明显的不足,但是也有不可抹杀的长处。的确,培养一种健全的人格不仅需要掌握先进的知识和技能,而且需要养成良好

12、的道德品质;就这种意义上说,孔子的思想值得我们好好地借鉴。从写法上看,“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一章跟“恭而无礼则劳”一章,内涵相通,却作两样说法,互相映带,各呈其妙。“陈亢问于伯鱼”一章则颇有些戏剧性。陈亢之所以发问,是因为他用常人的心态来揣度孔子,猜想孔子是对儿子总会有些偏心。伯鱼不经意中了解了学习诗经礼的重要性,也了解了君子如何处理跟子女的关系,所以他喜不自禁,仿佛捡了大便宜,“问一得三”的自白尽显他的心态。值得注意的是,论语没写陈亢当面欢喜,而是写他“退而喜”,使表现力倍增。伯鱼的回答也极为奇妙:谁料想他在表示没有得到特殊教诲之后,忽然又说出关于学诗经、学礼的两件趣事呢?这两件事,他似乎视之为为无足轻重的家常话,有似乎觉得它们颇值得看重。这种细微的心思,表现得十分自然。而且,伯鱼又何曾料到陈亢听了自己的回答,竟如获至宝呢?真是有趣。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