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大附中 2022-2023 学年初三一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同时 填写考点考场号、座位号,再用 2B 铅笔把对应这两个号码的标号涂黑。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 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 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
2、.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Zn-65 Fe-56 S-32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2 分)1.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蕴含很多化学知识。下列文中描述的内容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浪淘沙:“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B. 石灰吟:“千凿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C. 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D. 抱朴子:“丹砂(HgS)烧之成水银”2.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经自制简易净水器净化后的山泉水是纯净物B. 过滤除去水中含有
3、的少量泥沙,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C. 地球上总水储量很大,淡水却很少D. 电解水实验中水分子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3.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第 9页/共 11页A. 选用红磷的目的是反应消耗 O2,生成固态物质,装置压强变小B. 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或木炭C. 红磷燃烧产生黄色的光、白色的烟雾D. 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中含有 N2、O2、稀有气体4. 铷原子钟是一种计时装置,精度可达每 2000 万年误差 1 秒,广泛用于全球导航系统上。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与铷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中 m=37,铷原子核内有 37 个中子B
4、. 铷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85.468gC. 铷原子核外共有 6 个电子层D. 铷元素是一种金属元素5. 化学学习者常用化学思维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下列选项正确的是点燃A. 变化与守恒:依据化学方程式 X+2O22CO2+2H2O,可推测 X 的化学式为 C2H4OB. 模型与推理: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 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 宏观与微观:CO 和 CO2 虽然元素组成相同,但二者性质不同,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D. 探究与创新:探究氧化铜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只需设计实验证明氧化铜能否改变反应速率即 可6.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以下对所学物质进行分类,全部正确的是选
5、项单质氧化物碱盐混合物A黄铜冰水消石灰Na2SO4稀硫酸BO2P2O5火碱NH4Cl波尔多液CC60SO3纯碱粗盐生理盐水DHe过氧化氢石灰浆胆矾大理石A. AB. BC. CD. D7.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操作现象结论A将一根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熄灭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B向一未知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并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固体一定是碳酸钠C点燃某种气体,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小水珠,倒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D向石灰水中滴加入足量稀硝酸无明显现象两者不反应A. AB. BC. CD. D8.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
6、究所研究成果“无细胞化学酶系统催化CO2 合成淀粉”相关论文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 C3H6O3 是合成过程中的一种中间产物。下列有关C3H6O3 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该物质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312B.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12+6+316100%C. 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2:1D. 该物质有 12 个原子9. 下列对主题知识的归纳有错误的是A. 化学与能源:氢气、沼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B. 化学与安全: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氢氧化钠溶液C. 化学与生产:工业废液处理达标后再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D. 化学与生活:洗涤剂去除油污与汽油去
7、除油污,二者原理不同10. 下列实验的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除去 Cu 粉中的碳粉在空气中充分灼烧B分离 KCl 和 KMnO4 固体加足量水充分溶解,过滤C鉴别 CO2 和 CO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D检验 CO2 中的 HCl 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观察颜色A. AB. BC. CD. D11. 一氧化二氮和一氧化碳可在催化剂表面转化为无害气体,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的化学式为 NO2B. 生成的丙与丁的质量比为 11C. 乙在该反应中作氧化剂D. 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12. 自行车轮胎打气后,会迅速鼓起来。对此现象
8、从微观角度描述,正确的是A. 轮胎内的气体分子数目变多了B. 轮胎内的气体分子的间隔变大C. 轮胎内的气体分子种类发生变化D. 轮胎内的气体分子大小发生变化13. 已知 20C 时,NaCl 和 NaNO3 的溶解度分别为 36g 和 88g。固体序号固体种类NaClNaClNaNO3NaNO3NaNO3固体的质量/g2040204060水的质量/g100100100100100根据上述数据,下列关于所得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溶质质量:B. 溶液质量:C 溶质质量分数:D. 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3:514. 向图 1 装置烧瓶内注入体积和浓度均相同的稀盐酸,分别剪取相同尺寸形状的镁、铝
9、、锌、铜、铁金属条,打磨后投入烧瓶中,采集数据,得到图 2 所示的气压变化情况。以下表述错误的是A. 锌反应速率适中,压强变化比较平稳B. 镁反应用时最短到达反应终点C. 铁反应速率较慢,而铜无变化D. 铝反应产生压强最大,化学性质最活泼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6 小题,共 48 分。15. 绿矾(FeSO47H2O)和胆矾(CuSO45H2O)在中国古代的治金、染料等行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两者都是含结晶水的盐,为蓝绿色晶体。(1) 鉴别。绿矾和胆矾的固体以及溶液,从外观来看都不易区别。请选择能鉴别出这两种溶液的试剂 (填字母序号)。A. 铁丝B. 硫酸C. 铜丝D. 氢氧化钠(2) 用途。绿
10、矾和胆矾都可以用来制取“矾油”,即硫酸。图经本草中描述了加热绿矾制取稀硫酸的过程:取此一物(绿矾),置于铁板上,聚炭封之,嚢袋吹令火炽,其矾沸流出,色赤如融金汁。发生的化学方程式:2FeSO47H2OX+14H2O+SO2+SO3,SO3 +H2O=H2SO4 。X 的化学式是。用化学的观点看,此方法所用容器有缺陷,请指出并说明理由。(3) 转化。北宋曾大规模进行湿法炼铜和硫酸,其流程如下。该流程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步骤是。(填写“、”)东汉时期发明了水力鼓风机用于加热装置,请解释该装置提高温度的原理。根据 FeSO47H2O 溶解度曲线(如图),可推测流程中“煎熬”的方法是:将溶液升温至 C,蒸
11、发浓缩,然后迅速,得到绿矾晶体。物质NiONi(OH)2NiCl2NiSO4NiCO3Ni(NO3)2溶解性难溶于水难溶于水的浅绿色固体可溶于水的绿色溶液易溶于水难溶于水的浅绿色固体易溶于水16. 已知镍(Ni)的金属活动性与铝、锌相近,镍元素在化合物中常显+2 价。查阅资料,镍的化合物的相关信息如下:(1) 向氢氧化镍固体中滴加足量稀盐酸,现象为。(2) 根据本题镍元素的信息,下列预测合理的是。(填字母序号)A. 镍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B. NiO 可与酸反应制得 NiSO4C. 氯化镍中的氯化锌可用铜粉除去D. NiCO3+2HCl=NiCl2+H2O+CO2(3) 设计 NiO 转化为 N
12、i(OH)2 的一种方案。(依次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7.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开展了实验探究活动。【实验探究】为证明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反应,三位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1) 测定溶液 pH 变化的方法甲同学在实验过程中测得 pH 变化如图 1 所示。O 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2) 测混合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乙同学在实验过程中测得反应混合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 2 所示,说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发生的反应是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图 2 中 B 点表示的含义是。(3) 借助于酸碱指示剂丙同学通过图 3 所示实验,他观察到溶液由,也证明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化学反
13、应,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提出问题】针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大家提出了猜想【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只有K2SO4 ;猜想二:。(用化学式填空)【进行实验】为了验证想,学习小组选用 CuO 粉末、Ba(NO3)2 溶液,进行如下探究: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小组结论方案一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 加入 CuO 粉末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变成蓝色猜想二正确方案二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 Ba(NO3)2 溶液 猜想一正确【实验结论】通过探究,同学们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评价与反思】(4) 针对上述方案提出疑问,认为方案二是不合理的,理由是。(5) 方案一中的 CuO 粉末可以用下列的
14、某些物质代替,也能得到同样的实验结论。请你选出可用药品的字母序号。A. MgB Fe2O3C. CaCl2D. NaHCO3E. Ba(OH)218. 某制碱工厂以海水中提取的粗盐水为原料制纯碱,部分工艺流程如图。粗盐水主要含有氯化镁、硫酸钠、 氯化钙等杂质。(1) 流程中,依次加入三种试剂,其中加入过量 Na2CO3 溶液的目的是,过滤 1 后的溶液中阴离子成分,固体的成分(填化学符号)。(2) 流程通过氨化、碳酸化后得到的碳酸氢钠,与过滤 1 后溶液的主要成分发生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3) 流程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4) 若向滤液 NH4Cl 中加入熟石灰,可获得一种该流程可循环使用
15、的物质是。(5) 求算粗盐水中 NaCl 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需要的数据组合是。(填字母序号)A. 纯碱的质量B. 加入 NaOH 溶液的溶质质量C. 加入 Na2CO3 溶液的溶质质量D. 加入 BaCl2 溶液的溶质质量E. 过滤 1 得到的固体加酸充分溶解后剩下固体的质量F. 粗盐水的质量编号颗粒大小实验温度稀盐酸的质量分数加入稀盐酸体积时间粗颗粒207.1%25133粗颗粒20W2512619. 某实验小组进行影响化学反应速串因素的探究。每次都加入相同质量的大理石(足量)和 25 mL 的稀盐酸,并记录收集到 100 mL 二氧化碳气体所需要的时间。下表是实验的记录:粗颗粒357.3%
16、256l细颗粒2014.5%2579(1) 实验和研究了某因素对实验速率的影响,则 W=。(2) 影响上述实验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分析数据可知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最大。(3) 为完成上述探究实验,从下图 A-D 装置中选出最适宜的发生装置 (填字母),写出该反应方程式。(4) 实验小组使用排水法收集定量的二氧化碳。如图所示,请补充完善该实验设计图片。集气瓶中植物油的作用是。20. 某学校为开展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探究,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活动。(1) 配置 100 g 质量分数 9.8%稀硫酸溶液计算:需要 98%浓硫酸 mL,水 90 mL。(保留一位小数)(浓硫酸密度1.84 g mL-1 ,稀硫
17、酸密度近似看作1.0g mL-1 )量取:除图外,还需要的仪器是。溶解:如图量筒中的液体是,玻璃棒搅拌的目的。(2) 制备氢气:实验室制备氢气的化学方程式。(3) 对废液样品进行探究制备 H2,配制的稀硫酸全部用完。现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 10%的碳酸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和碳酸钠溶液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结合图示,往一定量的废水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废液中溶质有 (填化学式),其中 A 点数据应该是 g。广大附中 2022-2023 学年初三一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同时 填写考点考
18、场号、座位号,再用 2B 铅笔把对应这两个号码的标号涂黑。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 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 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Zn-65 Fe-56 S-3
19、2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2 分)1.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蕴含很多化学知识。下列文中描述的内容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浪淘沙:“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B. 石灰吟:“千凿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C. 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D. 抱朴子:“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答案】A【解析】【详解】A、“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是描述淘金的过程,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 理变化,符合题意;B、“千凿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是描述碳酸钙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过程中有新物 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
20、“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涉及物质的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丹砂(HgS)烧之成水银”,过程中有新物质 Hg 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 A。2.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经自制简易净水器净化后的山泉水是纯净物B. 过滤除去水中含有的少量泥沙,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第 19页/共 22页C. 地球上总水储量很大,淡水却很少D. 电解水实验中水分子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答案】C【解析】【详解】A、经自制简易净水器净化后的山泉水仍然含有可溶性离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B、过滤操作中玻璃棒起到引流的作用,不符合题意;C、地球上的
21、总水储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 2.53, 其中大部分还分布在两极和高山的冰雪及永久冻土层中,难以利用,符合题意;D、水在通电作用下可以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是化学变化,在反应中水分子分解成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 其化学性质发生改变,不符合题意;故选 C。3.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选用红磷的目的是反应消耗 O2,生成固态物质,装置压强变小B. 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或木炭C. 红磷燃烧产生黄色的光、白色的烟雾D 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中含有 N2、O2、稀有气体【答案】A【解析】【详解】A、选用红磷的目的是反
22、应消耗 O2,生成固态物质,使装置内压强变小,测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故 A 符合题意;B、硫或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硫或二氧化碳气体,装置内压强几乎不变,不能用来测定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 B 不符合题意;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光、产生大量的白烟,故 C 不符合题意;D、该实验中红磷与氧气反应,能证明空气中含有氧气,不能证明空气中含有 N2、稀有气体,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4. 铷原子钟是一种计时装置,精度可达每 2000 万年误差 1 秒,广泛用于全球导航系统上。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与铷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中 m=37,铷原子核内
23、有 37 个中子B. 铷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85.468gC. 铷原子核外共有 6 个电子层D. 铷元素是一种金属元素【答案】D【解析】【详解】A、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m=37,中子数 相对分子质量-质子数=85-37=48; 故选项错误。B、铷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85.468,单位不是“g”,故选项错误。C、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铷原子核外共有 5 个电子层;故选项错误;D、铷元素是一种金属元素,故选项正确。故选:D。5. 化学学习者常用化学思维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下列选项正确的是点燃A. 变化与守恒:依据化学方程式 X+2O22CO2+2H2O,可推测 X 的化
24、学式为 C2H4OB. 模型与推理: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 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 宏观与微观:CO 和 CO2 虽然元素组成相同,但二者性质不同,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D. 探究与创新:探究氧化铜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只需设计实验证明氧化铜能否改变反应速率即 可【答案】C【解析】【详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则每个 X 分子由 2 个碳原子、4 个氢原子和 2 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 X 的化学式为 C2H4O2,故选项说法错误;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 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说法错误
25、;C、CO 和 CO2 虽然元素组成相同,但二者性质不同,原因是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D、探究氧化铜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需设计实验证明氧化铜能否改变反应速率、反应前后质量和 化学性质是否发生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 C。【点睛】催化剂的特征(一变二不变)。6.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以下对所学物质进行分类,全部正确的是选项单质氧化物碱盐混合物A黄铜冰水消石灰Na2SO4稀硫酸BO2P2O5火碱NH4Cl波尔多液CC60SO3纯碱粗盐生理盐水DHe过氧化氢石灰浆胆矾大理石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详解】A. 黄铜是锌、铜的合金,属于混合物;冰
26、、水是同种物质,冰水属于纯净物;消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属于碱;Na2SO4 属于盐;稀硫酸是硫酸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不完全正确,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 O2 属于单质;P2O5 属于氧化物;火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属于碱;NH4Cl 属于盐;波尔多液是硫酸铜与氢氧化钙的混合溶液,属于混合物。完全正确,此选项符合题意;C. C60 属于单质;SO3 属于氧化物;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属于盐;粗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属于混合物; 生理盐水是 0.9%的氯化钠溶液,属于混合物。不完全正确,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 He 属于单质;过氧化氢属于氧化物;当石灰水中存在较多未溶解的熟石灰时,就称为石灰乳或石灰
27、浆, 所以石灰浆属于混合物;胆矾是五水硫酸铜的俗称,属于盐;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大理石属于混合物。不完全正确,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B。7.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操作现象结论A将一根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熄灭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B向一未知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并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固体一定是碳酸钠C点燃某种气体,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小水珠,倒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D向石灰水中滴加入足量稀硝酸无明显现象两者不反应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详解】A、将一根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熄灭,说明
28、该气体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而满足该条 件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氮气、稀有气体等物质,故 A 错误;B、向一未知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并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固体能和盐酸发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碳酸盐和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而碳酸氢盐也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则该固体不一定是碳酸钠,也可能是碳酸氢钾等物质,故 B 错误;C、点燃某种气体,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小水珠,倒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物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而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则说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可能含有氧元素,故 C 正确;D、向石灰水中滴加
29、入足量稀硝酸,氢氧化钙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钙和水,该反应过程无明显现象,不能 说明二者不反应,故 D 错误;故选 C。8.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成果“无细胞化学酶系统催化CO2 合成淀粉”相关论文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 C3H6O3 是合成过程中的一种中间产物。下列有关C3H6O3 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该物质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312B.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12+6+316100%C. 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2:1D. 该物质有 12 个原子【答案】B【解析】【详解】A、该物质的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312B、碳元素的质
30、量分数为312+6+316100% ,符合题意;C、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12):(1 6):(316) = 6 :1: 8 ,不符合题意;D、该物质的一个分子有 12 个原子,不符合题意。故选:B。9. 下列对主题知识的归纳有错误的是A. 化学与能源:氢气、沼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B. 化学与安全: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氢氧化钠溶液C. 化学与生产:工业废液处理达标后再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D. 化学与生活:洗涤剂去除油污与汽油去除油污,二者原理不同【答案】B【解析】【详解】A.氢气可由水通电产生,沼气是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下,经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而生成的,氢气、
31、 沼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故 A 正确;B. 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 3%5%的碳酸氢钠溶液,不能涂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腐蚀性太强,故 B 错误;C. 工业废液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故 C 正确;D. 洗涤剂去除油污是利用乳化原理,汽油去除油污是利用溶解原理,二者原理不同,故 D 正确。故选:B。10. 下列实验的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除去 Cu 粉中的碳粉在空气中充分灼烧B分离 KCl 和 KMnO4 固体加足量水充分溶解,过滤C鉴别 CO2 和 CO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D检验 CO2 中的 HCl
32、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观察颜色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详解】A.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Cu 粉和碳粉的混合物,反应到最后,碳粉转化为气体,Cu 粉转化为氧化铜, 不符合除杂原则,故 A 错误;B. KCl 固体和 KMnO4 固体都可溶于水,用溶解、过滤方法无法分离,故 B 错误;C. 鉴别 CO2 和 CO,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CO2,无明显现象的是 CO,故 C 正确;D. CO2 和 HCl 的水溶液都显酸性,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无法检验 CO2 中的 HCl 气体,故 D 错误。故选:C。11. 一氧化二氮和一氧化碳可在催化剂表面转化为无害气
33、体,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的化学式为 NO2B. 生成的丙与丁的质量比为 11C. 乙在该反应中作氧化剂D. 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答案】D【解析】【分析】由图可知,甲、乙、丙、丁分别为 N2O、CO、N2 和 CO2,该微观示意图表示一氧化二氮与一氧化催化剂碳在催化剂表面转化为氮气和二氧化碳,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N2O+CON2+CO2。【详解】A、分析可知,甲为 N2O,错误;B、分析可知,生成的丙与丁的质量比为(142):(121+162)=711,错误; C、分析可知,C 的化合价由 CO 中的+2 升为 CO2 中的+4,作还原剂,错误;
34、 D、分析可知,该反应前后的分子总数不变,正确。故选 D。12. 自行车轮胎打气后,会迅速鼓起来。对此现象从微观角度描述,正确的是 A. 轮胎内的气体分子数目变多了B. 轮胎内的气体分子的间隔变大C. 轮胎内的气体分子种类发生变化D. 轮胎内的气体分子大小发生变化【答案】A【解析】【详解】A. 自行车轮胎打气后,会迅速鼓起来,是自行车轮胎内气体增多,从微观上看,是轮胎内的气体分子数目变多了,此选项正确;B. 自行车轮胎打气后,会迅速鼓起来,是自行车轮胎内气体增多,从微观上看,是轮胎内的气体分子数目变多了,此选项错误;C.轮胎内的气体分子种类不变,此选项错误; D.分子大小是不变的,此选项错误。
35、故选 A。13. 已知 20C 时,NaCl 和 NaNO3 的溶解度分别为 36g 和 88g。固体序号固体种类NaClNaClNaNO3NaNO3NaNO3固体的质量/g2040204060水的质量/g100100100100100根据上述数据,下列关于所得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溶质质量:B. 溶液质量:C. 溶质质量分数:D. 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3:5【答案】C【解析】【详解】A、根据 20C 时,NaCl 和 NaNO3 的溶解度分别为 36g 和 88g 判断溶质质量:=20g=40g;A 正确;B、根据 20C 时,NaCl 和 NaNO3 的溶解度分别为 36g 和 8
36、8g 判断溶液质量:=100g+36g=136g=100g+40g=140g;B 正确;C、根据 20C 时,NaCl 和 NaNO3 的溶解度分别为 36g 和 88g 判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20g= 20g +100g100% 16.7% ;=20g20g +100g100% 16.7% ;即=;C 不正确;D、根据 20C 时,NaNO3 的溶解度为 88g,判断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60g:100g=3:5。D 正确。综上所述:选择 C。14. 向图 1 装置烧瓶内注入体积和浓度均相同的稀盐酸,分别剪取相同尺寸形状的镁、铝、锌、铜、铁金属条,打磨后投入烧瓶中,采集数据,得到图 2 所
37、示的气压变化情况。以下表述错误的是A. 锌反应速率适中,压强变化比较平稳B. 镁反应用时最短到达反应终点C. 铁反应速率较慢,而铜无变化D. 铝反应产生压强最大,化学性质最活泼【答案】D【解析】【详解】A、根据曲线可知,相同情况下,锌的压强变化曲线斜率几乎不变,说明其反应速度适中,所以压 强变化较为平稳,故 A 正确;B、根据曲线可知,相同情况下,镁反应完全所用时间最短,则其反应速率最快,故 B 正确;C、根据图像可知,铁和酸反应时气压变化速率很慢,说明铁和酸反应速率很慢;铜的曲线为水平,说明铜 和酸没有发生反应,所以铜无变化,故 C 正确;D、根据曲线可知,相同情况下,铝产生的气体最多,且铝
38、和酸开始反应时气体产生速率较小,随后随着反 应的进行,反应速率逐渐增大;相同条件下,镁反应完全所消耗时间最短,所以镁的化学性质最活泼,不是铝,故 D 错误;故选 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6 小题,共 48 分。15. 绿矾(FeSO47H2O)和胆矾(CuSO45H2O)在中国古代的治金、染料等行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两者都是含结晶水的盐,为蓝绿色晶体。(1) 鉴别。绿矾和胆矾的固体以及溶液,从外观来看都不易区别。请选择能鉴别出这两种溶液的试剂 (填字母序号)。A. 铁丝B. 硫酸C. 铜丝D. 氢氧化钠(2) 用途。绿矾和胆矾都可以用来制取“矾油”,即硫酸。图经本草中描述了加热绿矾制取稀硫
39、酸的过程:取此一物(绿矾),置于铁板上,聚炭封之,嚢袋吹令火炽,其矾沸流出,色赤如融金汁。发生的化学方程式:2FeSO47H2OX+14H2O+SO2+SO3,SO3 +H2O=H2SO4 。X 的化学式是。用化学的观点看,此方法所用容器有缺陷,请指出并说明理由。(3) 转化。北宋曾大规模进行湿法炼铜和硫酸,其流程如下。该流程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步骤是。(填写“、”)东汉时期发明了水力鼓风机用于加热装置,请解释该装置提高温度的原理。根据 FeSO47H2O 溶解度曲线(如图),可推测流程中“煎熬”的方法是:将溶液升温至 C,蒸发浓缩,然后迅速,得到绿矾晶体。第 30页/共 22页【答案】(1)AD
40、(2). Fe2O3. 不能使用铁板,因为反应生成了硫酸,铁会与硫酸发生反应(3). . 以水力传动机械,使鼓风机连续开合,将空气送入,提供充足的氧气使充分燃烧, 用来提高温度. 60. 降温结晶【解析】【小问 1 详解】绿矾(FeSO47H2O)和胆矾(CuSO45H2O)形成的溶液分别为硫酸亚铁溶液和硫酸铜溶液;A、铁丝与硫酸亚铁不反应,铁丝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故若无明显现象则是硫酸亚铁溶液,铁 丝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的是硫酸铜溶液,现象不同,可以鉴别,符合题意;B、硫酸与硫酸亚铁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均不反应,均无明显现象,不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 C、铜与硫酸亚铁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均不
41、反应,均无明显现象,不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D、氢氧化钠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是白色的氢氧化亚铁沉淀和硫酸钠,白色的氢氧化亚铁沉淀很快会被氧化, 最终会转化为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沉淀,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现象不同,可以鉴别,符合题意;故选 AD;【小问 2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有 2 个铁原子、2 个硫原子、22 个氧原子,28 个氢原子,反应后已知物中有 2 个硫原子、19 个氧原子,28 个氢原子,则 X 中有 2 个铁原子、3 个氧原子, 即为 Fe2O3;由于反应生成了硫酸,铁会与硫酸发生反应,所以不能使用铁板;【小问
42、3 详解】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中反应物为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中为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属于置换反应;中中为硫酸亚铁溶液蒸发结 晶得到绿矾,不属于置换反应;绿矾煅烧得到硫酸,反应物为一种,不属于置换反应,故属于置换反应的为;水力鼓风机用于加热装置,以水力传动机械,使鼓风机连续开合,将空气送入,提供充足的氧气使充分 燃烧,用来提高温度;根据 FeSO47H2O 溶解度曲线(如图),可推测流程中“煎熬”的方法是:将溶液升温至 60C,此时溶解度最大,蒸发浓缩,然后迅速降温结晶,得到绿矾晶体。物质NiONi(OH)2NiCl2NiSO4NiCO3Ni(NO3)2溶解性难溶于水难溶于水的浅绿色固体可溶于水的绿色溶液易溶于水难溶于水的浅绿色固体易溶于水16. 已知镍(Ni)的金属活动性与铝、锌相近,镍元素在化合物中常显+2 价。查阅资料,镍的化合物的相关信息如下:(1) 向氢氧化镍固体中滴加足量稀盐酸,现象为。(2) 根据本题镍元素的信息,下列预测合理的是。(填字母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