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总述,医院是一个传染病源相对密集场所,医疗设施和环境中存在着一定危险,医护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常与被病源微生物污染物品接触,从而可直接或间接,即刻或潜在地受到感染伴随当代医学技术逐步发展,抗菌药品在临床大量应用,耐药菌株快速变迁,各种侵入性操作增多,其工作环境中存在着很多危险原因,采取科学有效办法,控制医院感染危险原因,预防医院感染发生,保护医务工作者身心健康,是非常主要而且十分必要。,医院感染危险因素,2/74,1年纪及易感部位,1.1.1老年人为易感人群,尤以下呼吸道感染老年患者感染率为
2、高。伴随年纪增加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纤毛功效减退,纤毛运动去除功效下降,咳嗽反射减弱,痰不易咳出,造成防御机能减弱。,医院感染危险因素,3/74,年纪及易感部位,1.1.2同时老年患者因为其组织器官发生退行性改变,机体防御机能与抵抗力均显著下降,尤其是原发疾病侵入与损害,不能防范病菌感染,这时极易被细菌和病毒侵袭,所以医院感染率较高。,医院感染危险因素,4/74,免疫抑制剂长久使用,1.2能够造成免疫功效低下即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受损,细胞表面纤维连接素丧失,极易被细菌或病毒侵袭而发生感染。,医院感染危险因素,5/74,麻醉和手术,1.3麻醉和手术均可影响肺部功效,做过手术病人可使其正常吞噬功效及
3、呼吸道去除机制不全,细菌进入并存留于下呼吸道,引发感染;术后长久卧床和活动降低均可造成下呼吸道感染。,医院感染危险因素,6/74,使用呼吸道器具,1.4如吸氧,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侵入性操作易引发感染,故应注意呼吸道器具无菌操作。,医院感染危险因素,7/74,住院天数,1.5因为医院是病原微生物集中场所,故住院天数越长,医院感染几率就越高,二者呈正相关。所以,缩短住院天数,对于提升疾病确诊率和预防医院感染都含有主要意义。,医院感染危险因素,8/74,季节性,1.6经过观察3,6,9,12月份感染情况,以3月和12月感染机会较多,可能是因为气温改变,身体会有一些不适应,这时有些细菌或病毒会乘机侵
4、入引发感染。要在此时加强消毒隔离,采取对应办法,控制感染发生。,医院感染危险因素,9/74,抗生素,1.7.1因为抗生素长久使用,使正常菌群有所降低,造成耐药菌株繁殖,这是引发下呼吸道感染有一原因。有些人认为,预防和控制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最有效方法是在于限制广谱抗生素利用。,医院感染危险因素,10/74,抗生素,1.7.2广谱抗生素利用能够改变患者正常微生物寄生,引发正常菌群失调,使一些原来不敏感条件致病菌和非致病菌现在有机会快速繁殖,从而引发新感染。而且还很易招之真菌感染。,医院感染危险因素,11/74,抗生素,1.7.3正确使用抗生素标准是(1)要慎用,能不用就不用;(2)能用窄谱,就不用
5、广谱;(3)要注意联适用药,严格控制预防用药。,医院感染危险因素,12/74,送检率,1.8我院这几年对医院感染患者送检率大大低于卫生部送检率50%要求。假如送检率低,就轻易遗漏医院感染患者。细菌学检验及其药敏试验是合理使用抗菌素先决条件,所以,要加强广大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知识认识,对可疑感染患者在治疗前应采集标本,进行细菌学检验,然后再依据药敏结果进行合理用药。,医院感染危险因素,13/74,病原菌,1.9医院感染病菌主要为条件致病菌,其中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但值得注意是,近几年真菌感染有所增加,它也将成为医院感染主要致病菌,这可能与当前广泛使用和联合使用抗生素相关。,医院感染危险因素,14
6、/74,2侵袭性操作,包含各种插管,导管,引流管增加,内镜检验增多,以及微创外科手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增加了病原菌侵入人体机会,增加了病人发生医院感染危险性。,医院感染危险因素,15/74,侵袭性操作,侵入性诊治伎俩增多据统计,美国每年因使用医疗器械而发生感染者占医院感染45%。如内窥镜、泌尿系导管、动静脉导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吸入装置、脏器移植、牙钻、采血针、吸血管、监控仪器探头等侵入性诊治伎俩,不但可把外界微生物导入体内,而且损伤了机体防御屏障,使病原体轻易侵入机体,医院感染危险因素,16/74,3医院感染管理重点部门,重点科室包含,重症监护室,手术室,供给室,血液透析室,内镜室,口腔
7、科,产房,新生儿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17/74,重在何处,医院感染率发生高,医院感染危险原因多,一旦发生问题,包括面广,潜在发生医院感染步骤多,医院感染危险因素,18/74,医院感染管理关键步骤,手卫生,隔离技术规范,医疗器械、用具质量(清洁,消毒,灭菌),无菌操作技术,医院感染危险因素,19/74,各重点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医院感染危险因素,20/74,手术室,术前办法:,1)术前皮肤准备:术前最好用消毒肥皂淋浴;如不影响手术,可不去除毛发;严格进行手术区域皮肤消毒;铺无菌巾单,2)手术室人员准备,3)预防性使用抗菌药品,医院感染危险因素,21/74,手术室,手术室工作人员准备,着装,手
8、消毒,患有疖,湿疹,感冒鼻及咽部,肠道感染者不得进入手术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22/74,手术室,手术中办法,熟练地手术技巧,缩短手术时间,正确放置引流,处理污染物品,严格控制人员,注意职业安全,医院感染危险因素,23/74,手术室,手术后办法,切口缝合后应覆盖吸附能力好敷料,敷料渗湿后马上更换,表面不平部位可用绷带包扎,四肢损伤区和肢体远端应加压包扎,并固定和抬高患肢,检验伤口,清创,换药注意无菌操作,引流,医院感染危险因素,24/74,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25/74,ICU人员管理和培训,1.对ICU全体人员进行医院感染控制技术培训,提升认识,落实技术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做到规范
9、化,制度化,2.提升手卫生依从性最主要,医院感染危险因素,26/74,ICU人员管理和培训,3.严格执行隔离制度:适时使用帽子,口罩,手套和隔离衣,4入室人员管理:,规范着装,建立探视制度,限制入室人员,医院感染危险因素,27/74,ICU人员管理和培训,物品清洁消毒管理,物品固定专用,用后消毒,重复使用医疗物品固定专员使用,室内地面湿拖每日2次,家俱及监护仪表面每日用消毒液擦拭,医院感染危险因素,28/74,新生儿室,布局与环境,人员管理,工作人员健康,洗手与着装,限制人员流动,做好病区环境物品清洁与消毒,新生儿护理,母婴同室感染预防,医院感染危险因素,29/74,血液透析室,制订感染控制管
10、理制度,合理布局,严格分区,严格执行水处理系统,透析治疗血管通路及输送管路管理与消毒,严格透析机设备管理与清洁消毒,严格执行透析液质量监控,医院感染危险因素,30/74,血液透析室,严格透析器管理与清洁消毒,加强环境及空气消毒监测管理,加强各种物品及设施消毒监测管理,加强防护意识,预防医护人员感染,医院感染危险因素,31/74,医院内感染,感染部位,全身各个器官、各个部位都可能发生院内感染。,医院感染危险因素,32/74,病原体起源,1内源性感染:又称本身感染,是指各种原因引发患者在医院内遭受本身固有病原体侵袭而发生院内感染。病原体通常为借居在患者体内正常菌群,通常是不致病,但当个体免疫功效受
11、损、健康情况 院内感染有不一样分类,不佳或抵抗力下降时则会成为条件致病菌发生感染。,医院感染危险因素,33/74,病原体起源,2外源性感染:又称交叉感染,是指各种原因引发患者在医院内遭受非本身固有病原体侵袭而发生感染。病原体来自患者身体以外个体、环境等。包含从个体到个体直接传输和经过物品、环境而引发间接感染。,医院感染危险因素,34/74,病原体种类,可将院内感染分为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支原体感染、衣原体感染及原虫感染等,其中细菌感染最常见。每一类感染有可依据病原体详细名称分类,如柯萨奇病毒感染、爱柯病毒感染、铜绿假单孢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等。,医院感染危险因素,35/74,特
12、殊表现,1因为医院是各种疾病集中场所,所以其病原体自种类比较繁多,且起源也比较广泛;2医院中流行菌株大多为耐药性菌株,甚至为多重耐药菌株,感染后可给临床治疗带来相当困难;3污染步骤较多,控制难度大;4易感人群集中,抗病能力差,感染后病死率较高。,医院感染危险因素,36/74,原因,交叉感染,1病人入院时正处于某种传染病潜伏期,入院后发病,此时病人就是该病传染起源。与其同室居住 医院是关键,病人,就有被传染发病可能,尤以呼吸道传染病为甚。如胃溃疡病人入院时正处于流行性感冒潜伏期,入院后发病,则同室病人即可感染流感。2不一样传染病,收容在同一病区,假如消毒、隔离不严,则易发生交叉感染。,医院感染危
13、险因素,37/74,原因,3即使一病室收容同一个传染病病人,但假如感染病原体型别不一样,也会发生交叉感染,如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等。4入院时诊疗错误,如把一个传染病误诊为另一个传染病,也会发生交叉感染。如把猩红热病人误诊为麻疹,而入麻疹病房;把传染病误诊为非传染病,均可造成院内感染,医院感染危险因素,38/74,原因,5住院病人或医院工作人员是病原携带者,患某种疾病人,同时又是另一个疾病病原携带者,如癌症病人携带肺炎克雷伯杆菌,可引发肿瘤病房内肺炎暴发。这类感染难以查明,因为极少对住院人做系统带菌检验。医院工作人员若为结核、痢疾病原体携带者,可引发住院病人感染、甚而暴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14、39/74,管理不妥,探视制度不严对探视者不加管理,随意出入病房,可由探视者带入污染食物、物品等而引发医院感染。2医院内隔离、消毒制度执行不严格如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医护人员接触污染物后不洗手消毒而又去处理其它病人;食品、食具被污染未处理等都轻易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危险因素,40/74,客观原因,环境污染严重医院中因为传染源多,所以环境污染也严重。其中,污染最严重是感染患者病房,厕所污染也很严重,抽水马桶每抽一次水都可能激起大量微生物气溶胶。病区中公共用具,如水池、浴盆、便器、手推车、拖布、抹布等,也常有污染。,医院感染危险因素,41/74,医源性传输,1经医疗器械和设备传输:医疗器械消毒
15、不严格,在使用过程中被污染都能够造成医源性传输。2经血液及血制品传输:可经此传输疾病主要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其中乙型肝炎和艾滋病是防治重点。3经药品及药液传输:各种输液制品在生产过程或使用过程中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多数微生物能在溶液中生长,从而造成医源性传输。,医院感染危险因素,42/74,主要原因,1医务工作者对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主要性缺乏足够重视;2医院内交叉感染;3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抗菌制剂;4医院消毒隔离和灭菌操作不严格;5临床治疗方式改变。,医院感染危险因素,43/74,医院感染危险原因,皮肤黏膜破损暴露:医护人员在医疗活动中面正确是各种不一样患者,接触各种病原体概率远远高
16、于普通人群,皮肤黏膜破损,就暴露在患者血液或体液当中,带有病毒物质就有与破损皮肤黏膜直接接触可能,对医务人员来说是一个极其危险原因。,医院感染危险因素,44/74,医院感染危险原因,针刺伤或锐利器损伤:针刺伤是一个皮肤深部足以使受伤者出血意外伤害,被病原体污染血液或体液接种到受伤者体内,从而发生感染。手术或其它操作中使用各种锐利器,损伤医护人员皮肤,同时接触到血源性病毒患者血液或体液,一样可造成经血液传输疾病发生。,医院感染危险因素,45/74,医院感染危险原因,手污染:医务人员在繁忙医疗活动中,绝大多数工作是经过手完成,手微生物污染相当严重,各种细菌数量往往比其它人群多。如各项操作前后不洗手
17、或洗手不规范 感染疾病机率就会大大增加。,医院感染危险因素,46/74,医院感染危险原因,空气污染: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排泄物等,干燥后形成菌尘,经过讲话、喷嚏、咳嗽、病房人员走动而污染空气 病原体经空气传输疾病也是医院感染主要路径之一,医院感染危险因素,47/74,常见感染,肺部感染常发生在一些慢性严重影响病人防御机制疾病,如癌、白血病、慢性阻塞性肺炎,或行气管切开术、安置气管导管等病人中。判断肺部感染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X线透视或照片,其发生率在医院感染中约占23.3%42%。肺部感染对危重病人、免疫抑制状态病人及免疫力衰弱等病人威胁性大,病死率可达30%50%。,医院感染危险因素,48/74
18、,1尿路感染,病人在入院时没有尿路感染症状,而在其住院期间24小时后出现症状(发烧、排尿困难等),尿培养有细菌生长,或虽无症状,但尿标本中白细胞在10个/ml以上,细菌多于105/ml,都可判为尿路感染。我国统计,尿路感染发生率在医院感染中约占20.8%31.7%,66%86%尿路感染发生与导尿管使用相关。,医院感染危险因素,49/74,2伤口感染,伤口感染包含外科手术及外伤性事件中伤口感染,判断伤口感染主要看伤口及附近组织有没有炎性反应或出现脓液,更确切是细菌培养。据统计伤口感染发生率在医院感染中约占25%。,医院感染危险因素,50/74,3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不但在健康人中能够传染,在病
19、人中更易传染。病毒性肝炎可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五种。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传染源是病人和无症状感染者,经消化道传染。病人排出带有病毒粪便,未经消毒处理,污染了水源或食物,人们误食了未煮沸水或未煮熟食物而被传染,即粪口传染。,医院感染危险因素,51/74,4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传染源是病人和病毒携带者,病毒存在于血液及各种体液中,传染性血液可透过皮肤、粘膜微小损害而感染,还可经过母婴垂直传输,或经过输注血液制品,亲密性接触而传染。,医院感染危险因素,52/74,5皮肤感染,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皮肤或皮下组织化脓、各种皮炎、褥疮感染、菌血症、静脉导管及针头穿刺部位感染、子
20、宫内膜感染、腹内感染等。住院病人中凡有气管插管、屡次手术或延长手术时间、留置导尿、应用化疗、放疗、免疫抑制剂者,以及老年病人,均应视为预防医院感染重点对象。,医院感染危险因素,53/74,医院感染控制办法,1)加强管理,严格恪守各项操作规程及法规文件:完善医院感染管理机制,建立院内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业务院长、科室主任、护士长组成,领导和管理控制医院感染各项工作。医疗护理各项操作严格按工作规范进行。严格恪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和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等法规文件,医院感染危险因素,54/74,医院感染控制办法,2)医疗废物分类搜集存放及时处理:医疗活动中产生医疗废物,要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及时搜
21、集,分类存放,并做好消毒、毁形、登记等工作,对锐利器等危险性医疗废物要有警示标志。及时将医疗废物送交相关部门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预防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医院感染危险因素,55/74,医院感染控制办法,3)洗手消毒切断传输路径:医护人员手是取得医院感染主要路径,在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有效洗手是控制医院感染主要办法之一。要熟悉和掌握洗手指征及正确洗手技术,这对消毒手上暂住菌含有主要意义。在污染不严重时,普通用肥皂、清水冲洗,在污染严重时应用消毒剂洗手,洗手和消毒后防止擦手巾公用,预防再污染。,医院感染危险因素,56/74,医院感染控制办法,4)保持环境清洁,坚持消毒制度:医院各诊室、各科室物品
22、分类摆放整齐,保持清洁无灰尘,室内保持有效通风和必要呼吸道防护办法。空气、物表、用具定时消毒,定时检测消毒效果。,医院感染危险因素,57/74,医院感染控制办法,5)医务人员做好自我防护: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天天要处理各种各样感染性体液、血液、分泌物和排泄物,处于被病原感染危险之中。所以,对每个患者要详细问询病史,为住院患者及时进行肝功等必要检验。注意保持个人卫生,诊疗活动前后洗手,必要时带手套、穿着防护服等。使用锐利器械时要注意预防误伤患者及个人,对传染病患者依据病情做好消毒隔离等工作。,医院感染危险因素,58/74,重点部位医院感染控制,重点部位医院感染控制操作标准在此不赘附,重点学习一
23、下操作后预防办法,医院感染危险因素,59/74,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插管后预防办法,1、保持尿液引流系统通畅和完整,不要轻易打开导尿管与集尿袋接口;,2、如要留取尿标本,可从集尿袋采集,但此标本不得用于普通细菌和真菌学检验;,3、导尿管不慎脱落或导尿管密闭系统被破坏,需要更换导尿管;,4、疑似导尿管阻塞应更换导管,不得冲洗;,5、保持尿道口清洁,日惯用肥皂和水保持清洁即可,但大便失禁患者清洁以后还需消毒;,6、患者洗澡或擦身时要注意对导管保护,不要把导管浸入水中,医院感染危险因素,60/74,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7、不主张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品生理盐水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来预防泌尿道感染
24、;,8、悬垂集尿袋,不可高于膀胱水平,并及时清空袋中尿液;,9、长久留置导尿管病人,定时更换导尿管(1次/2周)和集尿袋(2次/周);,10、疑似出现尿路感染而需要抗菌药品治疗前,应先更换导尿管;,11、天天评价留置导管必要性,尽早拔除导管。,12、强调留置尿管固定,用气囊导尿管也要在大腿内侧妥善固定,不然可因为尿管移动损伤尿道造成感染。,医院感染危险因素,61/74,手 卫 生,注意事项,1.对部分酒精不能杀灭病原体如诺如病毒等,应采取流动水洗手为手卫生方法;,2.为了提升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尽可能选取含有护肤成份速干手消毒液;,3.不可用消毒盆浸泡做为医务人员卫生手消毒方法;,4.应加强
25、对护工和保洁工人手卫生培训、教育和监督;,应对陪护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宣传教育,进入病室探视患者前,和结束探视离开患者时,应洗手或用速干手液消毒进行手卫生。,医院感染危险因素,62/74,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插管后预防控制办法,1、用无菌透明专用贴膜或无菌纱布敷料覆盖穿刺点;,2、定时更换穿刺点覆盖敷料,更换间隔时间:无菌纱布为2d,专用贴膜可至7d,但敷料出现潮湿、松动、沾污时应马上更换;,3、接触导管接口或更换敷料时,须进行严格手卫生,并戴手套,但不能以手套代替洗手;,4、保持三通锁闭清洁,如有血迹等污染应马上更换;,5、病人洗澡或擦身时要注意对导管保护,不要把导管浸入水中;,医院感染危险
26、因素,63/74,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6、输液管更换不宜过频,但在输血、输入血制品、脂肪乳剂后或停顿输液时应及时更换;,7、对无菌操作不严紧急置管,应在48h内更换导管,选择另一穿刺点;,8、怀疑导管相关感染时,应考虑拔除导管,但不要为预防感染而定时更换导管;,9、由经过培训且经验丰富人员负责留置导管日常护理;,10、天天评价留置导管必要性,尽早拔除导管。,医院感染危险因素,64/74,循证医学不推荐预防办法,1.不提倡常规对拔出导管尖端进行细菌培养,除非怀疑有CR-BSI(导管相关血流感染);,2.不要在穿刺部位局部涂含抗菌药品药膏;,3.不要常规使用抗感染药品封管来预防CR-BSI;,4
27、.不推荐经过全身用抗菌药品预防CR-BSI;,5.不要为了预防感染而定时更换中心静脉导管和动脉导管;,6.不要为了预防感染而常规经过导丝更换非隧道式导管;,7.不要常规在中心静脉导管内放置过滤器预防CR-BSI。,医院感染危险因素,65/74,医院内肺炎预防与控制,医院取得性肺炎(HAP),又称医院内肺炎(NP),是我国最常见医院感染类型,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尤为严重,医院感染危险因素,66/74,医院内肺炎预防与控制,1、如无禁忌证,应将床头抬高30-45;,2、对存在HAP高危原因患者,提议洗必泰漱口或口腔冲洗,每26小时一次;,3、勉励手术后患者(尤其胸部和上腹部手术)早期下床活动;
28、,4、指导患者正确咳嗽,必要时给予翻身、拍背,以利于痰液引流;,医院感染危险因素,67/74,医院内肺炎预防与控制,5、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证,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应优先考虑无创通气;,6、对气管插管或切开患者,吸痰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吸痰前、后,医务人员必须遵照手卫生规则;,7、提议使用可吸引气管导管,定时(每小时)作声门下分泌物引流;,医院感染危险因素,68/74,医院内肺炎预防与控制,8、呼吸机螺纹管每七天更换1次,有显著分泌物污染时则应及时更换;湿化器添加水可使用新制备冷开水,天天更换;螺纹管冷凝水应及时做为污水去除,不可直接倾倒在室内地面,不可使冷凝水流向患者气道;,9、对
29、于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天天评定是否能够撤机和拔管,降低插管天数;,医院感染危险因素,69/74,医院内肺炎预防与控制,10、正确进行呼吸机及相关配件消毒:,(1)消毒呼吸机外壳、按钮、面板,使用75%酒精擦拭,天天1次;,(2)耐高温物品如呼吸机螺纹管、雾化器、金属接头、湿化罐等,首选清洗消毒机清洗消毒,干燥封闭保留。,医院感染危险因素,70/74,医院内肺炎预防与控制,不耐高温物品如一些材质呼吸机螺纹管、雾化器等,应选择高水平消毒方法,如2%戊二醛、过氧乙酸或含氯消毒剂等浸泡消毒,流动水冲洗、晾干密闭保留。也可选择环氧乙烷灭菌;,(3)无须对呼吸机内部进行常规消毒。,医院感染危险因素,71/74,11、不宜常规采取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SDD)来预防HAP/VAP;,12、尽可能降低使用或尽早停用预防应激性溃疡药品,包含H2受体阻滞剂如西米替丁和或制酸剂;,医院感染危险因素,72/74,医院内肺炎预防与控制,13、对于器官移植、粒细胞降低症等严重免疫功效抑制患者,应进行保护性隔离,包含安置于层流室,医务人员进入病室时须戴口罩、帽子,穿无菌隔离衣等;,14、相关预防办法对全体医务人员包含护工定时进行教育培训。,医院感染危险因素,73/74,谢谢,谢谢,医院感染危险因素,7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