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年龄特征.pptx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831631 上传时间:2024-03-27 格式:PPTX 页数:25 大小:135.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年龄特征.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年龄特征.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年龄特征.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年龄特征.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年龄特征.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十一章 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年龄特征一、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心理过程和状态心理过程和状态自我意识自我意识自身自身/主观因素主观因素活动(生活、游戏、活动(生活、游戏、学习、交往)学习、交往)胎儿经验胎儿经验二者相互作二者相互作用用家庭、同伴、教育、家庭、同伴、教育、传媒等传媒等胎内环境胎内环境社会因素社会因素生理成熟、疾病生理成熟、疾病遗传和胎儿发育遗传和胎儿发育生物因素生物因素 客客 观观 因因 素素后天因素后天因素先天因素先天因素(一)生物因素的影响作用n n遗传提供最初的物质前提遗传提供最初的物质前提n n遗传奠定个体差异最初基础遗传奠定个体差异最初基础特殊能力、特殊能力、气质气

2、质n n生理成熟使心理发展处于一种准备状态生理成熟使心理发展处于一种准备状态n n在某些年龄阶段,生理成熟状况对个体的在某些年龄阶段,生理成熟状况对个体的心理发展有特殊影响心理发展有特殊影响(二)社会环境因素(二)社会环境因素n提供使遗传所决定的发展可能性变为现提供使遗传所决定的发展可能性变为现实的必要条件实的必要条件n n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SES)n n家庭物质条件:空间、玩具和书籍家庭物质条件:空间、玩具和书籍家庭物质条件:空间、玩具和书籍家庭物质条件:空间、玩具和书籍n n父母特征:个性、社交技能、教育观念父母特征:个性、社交技

3、能、教育观念父母特征:个性、社交技能、教育观念父母特征:个性、社交技能、教育观念n n家庭结构:核心家庭结构:核心家庭结构:核心家庭结构:核心/扩展;完整扩展;完整扩展;完整扩展;完整/单亲;独生子女单亲;独生子女单亲;独生子女单亲;独生子女n n家庭关系:沟通、依恋、冲突、抚养困难、社会家庭关系:沟通、依恋、冲突、抚养困难、社会家庭关系:沟通、依恋、冲突、抚养困难、社会家庭关系:沟通、依恋、冲突、抚养困难、社会支持支持支持支持n n家庭教养方式:抚养方式、教育方式家庭教养方式:抚养方式、教育方式家庭教养方式:抚养方式、教育方式家庭教养方式:抚养方式、教育方式1.影响儿童发展的家庭因素影响儿童

4、发展的家庭因素父母教养方式的四种类型n nBaumrind接纳接纳拒绝拒绝控制控制容许容许权威型权威型权威型权威型放纵型放纵型放纵型放纵型(娇宠型)(娇宠型)(娇宠型)(娇宠型)忽视型忽视型忽视型忽视型(冷漠型)(冷漠型)(冷漠型)(冷漠型)专制型专制型专制型专制型行为控制行为控制情情绪绪态态度度2.学校教育与儿童心理发展(1)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生活条件,)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生活条件,可能加速或延缓儿童心理发展的进程可能加速或延缓儿童心理发展的进程(2)教育对儿童心理的影响不完全受教师)教育对儿童心理的影响不完全受教师的意识控制的意识控制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师期望罗森塔尔

5、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师期望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师期望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师期望与自我应验效应与自我应验效应与自我应验效应与自我应验效应校园文化与同伴影响校园文化与同伴影响校园文化与同伴影响校园文化与同伴影响(3)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独立认知的水平独立认知的水平在帮助下能达在帮助下能达到的水平到的水平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个体发展存在个体发展存在“学习的最佳期限学习的最佳期限”。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3.大众传媒与儿童发展从电视到国际互联网从电视到国际互联网:n n提供观察模

6、仿的榜样提供观察模仿的榜样n n传递知识和社会规则传递知识和社会规则n n塑造生活和娱乐方式塑造生活和娱乐方式活动状态活动状态身体健康身体健康寻求满足的途径寻求满足的途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4.同伴关系(peer relationships)n n同龄人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相互同龄人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人际关系(平行关系)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人际关系(平行关系)(1)同伴对社会化的特殊意义n n熟练掌握社交技能和策略熟练掌握社交技能和策略n n形成安全感和归属感形成安全感和归属感n n为儿童认识自我提供对照标准为儿童认识自我提供对照标准(2)同伴交往的发展n n同伴交往时间

7、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多同伴交往时间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多n n 幼儿同伴交往幼儿同伴交往游戏社会性水平的发游戏社会性水平的发展变化展变化2岁主要为单独游戏和平行游戏岁主要为单独游戏和平行游戏4岁主要是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和合作游戏岁主要是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和合作游戏 联合游戏联合游戏多个儿童一起游戏,有多个儿童一起游戏,有交流但缺少分工合作。交流但缺少分工合作。合作游戏合作游戏多人共同参与、分工合作地活动多人共同参与、分工合作地活动 无所事事无所事事 旁观:与游戏同伴有一些交流旁观:与游戏同伴有一些交流 平行游戏平行游戏儿童彼此并排,玩相儿童彼此并排,玩相似的玩具,相互间无直接交互作用。似的玩具,相

8、互间无直接交互作用。单独游戏单独游戏独立玩,不注意他人独立玩,不注意他人 童年期和青少年n n同伴交往日益频繁同伴交往日益频繁n n关系越来越持久、亲密关系越来越持久、亲密n n对同伴文化的遵从逐渐增加对同伴文化的遵从逐渐增加n n同伴群体开始形成同伴群体开始形成同伴接纳的类型n n受欢迎型(受欢迎型(受欢迎型(受欢迎型(popular childrenpopular children)+高高高高 -低低低低n n被拒斥型(被拒斥型(被拒斥型(被拒斥型(rejected childrenrejected children)+低低低低 -高高高高n n矛盾型矛盾型矛盾型矛盾型 (controve

9、rsial childrencontroversial children)+高高高高 -高高高高n n被忽视型(被忽视型(被忽视型(被忽视型(neglected childrenneglected children)+低低低低 -低低低低n n一般型(一般型(一般型(一般型(average childrenaverage children)居中居中居中居中 被拒斥型的稳定性比较大。被拒斥型的稳定性比较大。同同伴伴提提名名得得分分同伴接纳的相关因素n n年龄年龄n n名字:是否常用、好听名字:是否常用、好听n n身体吸引力:相貌、身材、运动表现等身体吸引力:相貌、身材、运动表现等n n行为特征:

10、社交主动性、行为倾向等行为特征:社交主动性、行为倾向等n n认知能力:问题解决、言语交际、观点采认知能力:问题解决、言语交际、观点采择、自我期望和自我评价等择、自我期望和自我评价等n n成人的态度成人的态度例:儿童的同伴接纳n n社会测量法社会测量法同伴提名法(现场、照片、凭记忆)同伴提名法(现场、照片、凭记忆)同伴提名法(现场、照片、凭记忆)同伴提名法(现场、照片、凭记忆)n n正提名(正提名(正提名(正提名(+):同伴愿与之一起玩耍):同伴愿与之一起玩耍):同伴愿与之一起玩耍):同伴愿与之一起玩耍n n负提名(负提名(负提名(负提名(-):同伴不愿与之一起玩耍):同伴不愿与之一起玩耍):同

11、伴不愿与之一起玩耍):同伴不愿与之一起玩耍同伴评定法同伴评定法同伴评定法同伴评定法(三)儿童自身(主观)作用n n儿童有选择地(主动)接受环境影响儿童有选择地(主动)接受环境影响n n儿童特点对环境影响方式有一定制约作用儿童特点对环境影响方式有一定制约作用n n先前形成的心理特征成为随后学习和发展先前形成的心理特征成为随后学习和发展的条件或障碍的条件或障碍1.示例:性别化的影响因素示例:性别化的影响因素(1)生物因素)生物因素荷尔蒙(激素)荷尔蒙(激素)荷尔蒙(激素)荷尔蒙(激素)染色体遗传特性染色体遗传特性染色体遗传特性染色体遗传特性(2)认知因素(心理因素)认知因素(心理因素)性别图式理论

12、(性别图式理论(性别图式理论(性别图式理论(Martin Martin 和和和和HalversonHalverson)自居自居自居自居-模仿模仿模仿模仿(四)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3)社会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教养因素教养因素教养因素教养因素父母和教师对待男孩和女孩的父母和教师对待男孩和女孩的父母和教师对待男孩和女孩的父母和教师对待男孩和女孩的态度和行为自儿童出生(甚至出生前)就表态度和行为自儿童出生(甚至出生前)就表态度和行为自儿童出生(甚至出生前)就表态度和行为自儿童出生(甚至出生前)就表现出差异现出差异现出差异现出差异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不同文化赋予男性和女性不

13、同文化赋予男性和女性不同文化赋予男性和女性不同文化赋予男性和女性不同的角色期待和要求不同的角色期待和要求不同的角色期待和要求不同的角色期待和要求2.2.各因素相互作用在活各因素相互作用在活各因素相互作用在活各因素相互作用在活动中实现动中实现动中实现动中实现 各阶段主导活动各阶段主导活动各阶段主导活动各阶段主导活动 婴儿:生活婴儿:生活婴儿:生活婴儿:生活 幼儿:游戏幼儿:游戏幼儿:游戏幼儿:游戏 学龄期:学习学龄期:学习学龄期:学习学龄期:学习3.3.各影响因素的相对作用各影响因素的相对作用各影响因素的相对作用各影响因素的相对作用在不同年龄阶段有差异在不同年龄阶段有差异在不同年龄阶段有差异在不

14、同年龄阶段有差异 各阶段的主导因素各阶段的主导因素各阶段的主导因素各阶段的主导因素 婴幼儿:生理、家庭婴幼儿:生理、家庭婴幼儿:生理、家庭婴幼儿:生理、家庭 学龄初期:学校、大众学龄初期:学校、大众学龄初期:学校、大众学龄初期:学校、大众传媒传媒传媒传媒 青春期:生理、主观因青春期:生理、主观因青春期:生理、主观因青春期:生理、主观因素、大众传媒素、大众传媒素、大众传媒素、大众传媒三、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n n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在一定的社会和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在一定的社会和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在一定的社会和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儿童发展的各个年龄

15、阶段上教育条件下,在儿童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上教育条件下,在儿童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上教育条件下,在儿童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上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n n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变性(一)年龄阶段的一般划分(二)发展的关键期和敏感期n n儿童发展的儿童发展的儿童发展的儿童发展的关键期关键期关键期关键期:在某个发展时期,儿童最容易:在某个发展时期,儿童最容易:在某个发展时期,

16、儿童最容易:在某个发展时期,儿童最容易形成某种知识或技能,由错过该时期带来的发展障形成某种知识或技能,由错过该时期带来的发展障形成某种知识或技能,由错过该时期带来的发展障形成某种知识或技能,由错过该时期带来的发展障碍将来难以弥补。碍将来难以弥补。碍将来难以弥补。碍将来难以弥补。n n儿童发展的儿童发展的儿童发展的儿童发展的敏感期敏感期敏感期敏感期或或或或最佳期最佳期最佳期最佳期:在某个发展时期,某:在某个发展时期,某:在某个发展时期,某:在某个发展时期,某种知识或技能的形成比较容易,某种心理的发展和种知识或技能的形成比较容易,某种心理的发展和种知识或技能的形成比较容易,某种心理的发展和种知识或

17、技能的形成比较容易,某种心理的发展和变化最为迅速。错过这个时期则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变化最为迅速。错过这个时期则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变化最为迅速。错过这个时期则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变化最为迅速。错过这个时期则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发展也比较缓慢。发展也比较缓慢。发展也比较缓慢。发展也比较缓慢。n n不同心理成分的发展敏感期各不相同。不同心理成分的发展敏感期各不相同。不同心理成分的发展敏感期各不相同。不同心理成分的发展敏感期各不相同。(三)儿童发展的危机期n n在发展的某些时期,儿童心理常常发生紊乱,表在发展的某些时期,儿童心理常常发生紊乱,表在发展的某些时期,儿童心理常常发生紊乱,表在发展的某些时期,儿

18、童心理常常发生紊乱,表现出各种否定或抗拒的行为。现出各种否定或抗拒的行为。现出各种否定或抗拒的行为。现出各种否定或抗拒的行为。n n“危机危机危机危机”通常发生的年龄:通常发生的年龄:通常发生的年龄:通常发生的年龄:2 2、3 3岁;岁;岁;岁;7 7岁左右;岁左右;岁左右;岁左右;1212、1313岁岁岁岁n n“危机危机危机危机”的出现不是必然的的出现不是必然的的出现不是必然的的出现不是必然的 危机期,儿童的心理需要往往表现出急剧的变化。危机期,儿童的心理需要往往表现出急剧的变化。危机期,儿童的心理需要往往表现出急剧的变化。危机期,儿童的心理需要往往表现出急剧的变化。由于周围人们缺乏相应的意识,他们的需要难以通过由于周围人们缺乏相应的意识,他们的需要难以通过由于周围人们缺乏相应的意识,他们的需要难以通过由于周围人们缺乏相应的意识,他们的需要难以通过“正常正常正常正常”途径得到满足。途径得到满足。途径得到满足。途径得到满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幼儿教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