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动物微生物与免疫》课程“岗课证”融通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30171 上传时间:2024-03-27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微生物与免疫》课程“岗课证”融通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动物微生物与免疫》课程“岗课证”融通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经济师 2023 年第 12 期融合内蒙古广播电视台三档综艺节目的启示J.新闻论坛,2023,37(01):38-39.6 黄楚新,陈玥彤.全媒体传播体系建构与多维边界拓展2022 年我国媒体融合发展年终盘点 J.中国报业,2023(01):18-20.7 郑保卫,尹延永.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建构主流舆论新格局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新闻宣传工作论述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2(12):24-27.8 杨晓琴.新时代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实践路径探析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04):40-45.(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新闻中心山东青岛266100)作者简介:刘邦华(1971),男,山东济

2、南人,副编审,硕士,从事高校新闻宣传、新闻摄影与新闻传播研究;左伟(1983),女,山东青岛人,副编审,硕士,从事思政教育与新媒体研究。(责编:若佳)摘要:为提高畜牧兽医专业核心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更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文章以动物微生物与免疫 课程为例,将课程与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大纲、动物检疫检验岗位技能要求融通,对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体系进行了重构,探索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促进“岗课证”融通发展的教学模式。关键词:“岗课证”融通动物微生物与免疫教学模式高职教育中图分类号:F061.3;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23

3、)12-169-022021 年 10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 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提出关于“岗课证”综合育人的意见。实施“岗课证”融通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使其更满足企业岗位的要求。高职院校应“以岗定课、以课育人、以证验课”1,其中,课程是融通的核心和载体2。本文以动物微生物与免疫 课程为切入口,探究此课程在“岗课证”融通教学模式下的改革和实践应用。一、基于“岗课证”融通的动物微生物与免疫课程内容的构建(一)构建项目化课程,促进“岗课”融通以就业为导向,适应企业要求,实施“岗课”融通,以此培养符合职业岗位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是职业院校办学的宗旨3。动物微

4、生物与免疫 课程内容对应的典型工作岗位有动物检疫检验员、兽医化验员、动物疫病防疫员等,其工作内容涉及动物传染病的检测和防控,这不仅关系到畜牧业的稳定发展,也涉及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因此,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密切相关。根据动物传染病发生发展的整体脉络4,以动物检疫检验员等岗位群工作任务为驱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化模块化设计教学和实践内容,如表 1 所示。(二)优化教学内容,促进“课证”融通“证”是检验课程教学效果的行业标准,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认可凭证。执业兽医资格证是兽医行业的准入性资格证书,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规定,我国实行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

5、规定从事动物诊疗的从业人员必须持有证书方可进行动物诊疗及开具兽药处方等活动5。该证的考试内容包括基础、临床、预防和综合应用四个科目,其中,动物微生物与免疫 考查内容贯穿预防和综合应用两个科目,分值占比最大,可见该课程在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证书考试中占有重要地位6。目前,部分高职院校 动物微生物与免疫 课程的教学内动物微生物与免疫 课程“岗课证”融通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究陈曦钟金凤文野表 1 动物微生物与免疫 课程内容分配表模块 项目(教学情境)学习任务 模块一:细菌与病毒 1.细菌的形态学检查 1)使用显微油镜观察细菌;2)革兰氏染色;3)细菌的结构 2.细菌的培养 4)培养基制作;5)细菌生长繁殖;

6、6)细菌人工培养 3.动物细菌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 7)细菌性感染病料的采集与保存;8)细菌的分离鉴定 4.细菌致病性 9)分析细菌致病因素 5.认识病毒 10)病毒的结构;11)病毒的增殖;12)病毒的感染 6.动物病毒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 13)病毒性感染病料的采集与保存;14)病毒的分离鉴定 7.消毒与灭菌 15)无菌观念与无菌操作;16)常用的物理和化学灭菌法 模块二:常见的动物传染性疾病/人畜共患传染病 8.人畜共患传染病 17)认识引发人畜共患传染病的细菌和病毒;9.多种动物共患传染病 18)认识引发多种动物共患传染病的细菌和病毒;10.猪、禽的传染病 19)认识引发猪、禽传染病的细菌

7、和病毒;11.牛、羊的传染病 20)认识引发牛、羊传染病的细菌和病毒;12.其他动物的传染病 21)认识引发犬、猫、兔等动物传染病的细菌和病毒 模块三:其他病原微生物 13.真菌、支原体、螺旋体等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 22)常见真菌、支原体、螺旋体等导致的疾病;模块四:抗感染免疫 14.免疫机理 23)认识免疫系统及免疫应答;24)认识常见的超敏反应性疾病;15.免疫应用 25)生物制品与使用;26)免疫学实验室诊断 荫创新创业169要要经济师 2023 年第 12 期容和职业资格证考试要求掌握的内容存在一定差异,导致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难度提高,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执业兽医资格证考试涉

8、及的内容多,覆盖面广,具有一定的考试难度。通过分析其考试大纲发现,每年考点变动幅度很小(1%5%)7,因此根据其考试内容范围、知识点考试频次对原有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了调整,对课程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把知识点分为了 3 个层次,分别为了解、熟悉和掌握8,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同时,学院依托 动物微生物与免疫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项目,创建了大量微课视频、教学课件、课堂测验等基础教学资源,以及支撑“岗课证”融通教学的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大纲、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真题库和模拟题库、企业案例教学资源、职业标准等,使课程所有基本知识点、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内容、岗位基本技能点都被覆盖。动物微生物与免疫 是一门

9、重要的桥梁课程,将基础兽医学与临床和预防兽医学紧密联系,其有关动物传染病病原的知识涉及到后续临床和预防课程的学习,而这两部分内容也属于执业兽医资格证考试科目。然而,由于部分授课老师未充分考虑相关课程间的联系性,导致 动物微生物与免疫 与其他关联课程内容衔接不连贯,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综合性理解和应用。因此,以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常见动物传染病和人畜共患传染病为引导,重构课程内容体系,将有关知识点碎片化分解至课程内容教学过程中,形成 15 个教学情境(见表 1),制定以执业兽医资格证考试为导向的高职畜牧兽医 动物微生物与免疫 课程标准,从而实现融“证”入“课”。二、基于“岗课证”融通的 动

10、物微生物与免疫 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一)丰富教学评价内容,科学评价教学效果课程评价为课程的开发、实践、改革指引了方向,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9。部分院校 动物微生物与免疫 课程考核内容与执业兽医资格证的考核内容相比有所欠缺,且未充分融入企业岗位任务要求,导致老师对学生能力获取程度缺乏全面性的评价。传统的课程考核环节主要包括课堂出勤、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考核内容比较单一,学生的课堂获得感不高。为了培养“岗课证”融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在原有基础上丰富了教学评价内容,另外增加了证书考核内容。无论学生今后是否想考取执业兽医资格证,证书的考核内容都可以检验学生对动物微生物与免疫相关知识和技能

11、的学习和掌握情况,与课程教学目标并不冲突。同时,可以提升学生的课堂获得感,巩固知识,让他们感到考核不仅能获得较高的平时分,还有助于将来证书的考取10。另外,在课程的每个项目内容学完后布置一份实践任务,模拟企业工作任务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分工合作完成相应的实践任务。通过增加此考核内容可让老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和实践操作水平,同时,也能及时检验“岗课”融通教学模式的效果,有利于后续探索出更适应企业岗位需求的教学模式。(二)优化教学评价方法,突出评价的激励作用执业兽医资格证考试主要以案例的形式进行考核,考查考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与企

12、业岗位的要求是一致的。但传统的课程考试以理论性知识考核为主,与执业兽医资格证考试和企业岗位要求都相差较远11。以“岗课证”融通为契机,对课程教学评价方法进行优化。以执业兽医资格证考试题型为标准,以岗位工作要求为指导,对 动物微生物与免疫 的期中、期末考试题和日常测试进行了题型和内容的改革,增加了案例分析题型,以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收集近几年执业兽医资格证考试的真题和模拟题,建立动物微生物与免疫真题库和模拟题库,对学生进行日常测试,其成绩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激励学生主动学习证书考核内容,让学生提前了解和熟悉证书考试的题型和难度,同时可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

13、便任课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及时调整12。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评价的激励作用,在课程的每个项目内容学完后组织学生以小组闯关游戏、打擂台等多样化形式对学生进行学习效果考核。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评价主体由传统模式中单一的教师角色转变为教师评价、企业导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弥补了课程评价中教师主观分比重大的缺点13,也增加了学生的课程参与感。三、结语“岗课证”融通教学模式的改革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更有利于培养符合企业岗位要求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本文以畜牧兽医专业核心基础课程 动物微生物与免疫 为例,根据岗位任务及执业兽医资格证书考试要求,将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体系进行

14、了重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专业技能水平,有利于培养更符合人才市场需求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基金项目:2022 年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专项“以执业兽医资格证为导向的 动物微生物与免疫 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G2022-02)。参考文献:1 程智宾,李宏达,张健.岗课赛证融通培养模式的价值追问、学理依凭和实践创新J.职教论坛,2021(11):68-74.2 和光.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J.职业技术教育,2021(32):1.3 张树琳,张颖梅,欧丽红.高职药学专业“岗课证”融合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22,40(13):

15、13-15.4 李永鑫,王焕春,王英南.“德、技、课、证、岗”五维融通的“病原生物学”在线课程立体化建设实践 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2,36(05):591-596.5 刘兴国,任禾,冯学俊,于自强.我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进展状况与成效分析J.中国动物检疫,2016,33(08):59-62.6 朱钱龙等.执业兽医背景下高职 动物微生物 教学改革与实践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19(04):14-16.7 廖晓萍等.基于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兽医药理学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兽医杂志,2016(05):123-125.8 安芳芳等.基于兽医师资格制度下的动物病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J.河南农业,20

16、20(10 下):43-44.9 张培,高艳平,邹阳.“归因自组织”模式下高职课程评价体系改革与实践研究以电工技术课程为例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35(01):88-90+94.10 刘晓丽.课证融通背景下 航空货运代理实务 课程过程性评价方法探讨J.物流科技,2022,45(04):180-182.11 郑家三,等.基于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兽医外科学与兽医外科手术学课程教学改革J.现代农业科技,2018(06):274-276.12 丁月霞等.执业兽医资格考试驱动的动物生理学教学改革J.当代畜牧,2020(02):35-37.13 辛改芳,朱俊,唐静.智能制造类专业“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的探索以“数控机床电气传动”课程为例J.南方农机,2022,53(24):163-167.(作者单位: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湖南衡阳421000)第一作者简介:陈曦(1994),女,湖南郴州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动物微生物与免疫。(责编:建峰)荫创新创业170要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