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8300738 上传时间:2025-02-09 格式:DOC 页数:107 大小:3.6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一、课型:新授 (3课时)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2)了解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2、过程与方法通过一些典型的事例和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体会到自然界和生活的神奇,通过解释一些神奇现象,让学生知道通过学习科学,这些神奇是可以得到解释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物理学家的科学精神与伟大情怀三、教学重点记住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四、教学难点还是要注意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调控学生活动从茫茫的星空到辽阔的大地,从高耸的雪峰到澎湃的江河,神奇无处不在。 生活中的神奇演示实验1、 倒饮料的诀窍2、 被水折断的筷子3、 圆珠笔笔尖朝上

2、是否能写出字4、 漏斗吹乒乓球5、 小试管会从大试管中掉出来吗6、 沸腾的水会烫手吗7、 小灯泡的亮度为什么会变化8、 惯性球实验古文明中的科学思索以及物理学的主要发展历程:文字、图画到文物古迹等。物理学的进步之阶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玻尔。站在巨人的肩上硕果累累:宇航员太空自由行走,激光刀,集成电路芯片,超导磁悬浮。科学探究主要环节:1、 提出问题2、 猜想与假设3、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4、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5、 分析与论证6、 评估7、 交流与合作科学精神布置作业:给老师写一段话,可以说出对老师的希望、要求,或自己的表态。对书上图片教师补充、评价。教师介绍看书,提出问题简单介绍

3、评价看书,简单介绍简单解释介绍科学家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学生猜想实验现象,学生演示思考回答课前查资料,汇报举例理解记忆介绍自己熟悉的科学家的故事六、教学反思: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第一节 动与静一、课型:新授(2课时)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运动形式,知道自然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2、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二)过程与方法1、创设相对运动或静止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会知识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学习物理的志向。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三、教学重点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四、教学难点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五、教

4、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调控学生活动引课:展示几幅图片、诗句、音乐、画新课教学概念:机械运动理解运动的相对性 解释几个典型实例,补充例子:1、 乘电梯上升的乘客,选择地面为参照物时,乘客是运动的;但选择电梯为参照物时,乘客却又是静止的。2、 人们利用同步卫星转播电视节目3、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课堂练习课堂反馈见试卷布置作业:导航P7-4、5、1、2 P8-3、4、5 1、2、3、4、5提出问题:从几幅图片中,你能找出它们共同之处吗?评价得出运动的概念怎样理解一个物体和另一个物体得出参照物概念简单分析同步卫星相对谁下运动的相对谁是静止的表扬为主分析、回答问题理解讨论、回答

5、问题思考、回答思考回答六、教学反思: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一、课型:新授(2课时)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2、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3、 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4、 会选用适当工具测量长度(二)过程与方法经历测物体长度和时间的过程,体验通过日常经验粗略时间和长度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实事求是,热爱科学的精神.三、教学重难点:如何换算长度单位以及时间单位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调控学生活动引课:估测时间和长度新课教学1、 时间工具展示测量工具单位2、 长度工具展示测量工具刻度尺的正

6、确使用方法单位3、 减小误差的方法补充:特殊测量方法积累法、辅助法、测跑道、小结布置作业利用秒表给出一段时间,让学生估测给出一个具体物体,让学生估测长度总结估测的准确度估测是不可靠的需要进行测量提问:测时间和长度的工具?提问:测量时间的工具?展示测量工具评价介绍测量工具个量程、分度值、零刻线。时间单位都有哪些?单位换算用手表测量时间提问:测量长度的工具?展示测量工具介绍几个新的测量工具评价、介绍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长度单位都有哪些?补充:光年、纳米(分子原子的直径)单位换算测量物理书的长度根据汇报结果评价,给出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看、放、靠、垂直、估读再次测量物理书的长度多次测量选择合适测量

7、工具估测,交流测量时间的方法估测,交流测量长度的方法回答学生回答回答测量方法学生回答回答测量学生回答回答测量方法学生回答回答测量汇报结果练习估读测量汇报结果六、教学反思第三节 快与慢一、课型:新授(2课时)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绘物体的运动2、了解测量速度的一些方法,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二)、过程与方法1、会用实验方法科学地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通过探究活动,掌握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解决问题的喜悦,培养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三、教学重点应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四、教学难点

8、判断匀速直线运动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调控学生活动引课:提出两种情况:百米赛跑,甲同学用了18秒,乙同学用了19秒,谁快?甲同学一分钟跑了400米,乙同学一分钟跑了450米,谁快?提出特殊情况:甲同学一分钟跑了400米,乙同学40秒跑了260米,谁快?引出速度概念,给出速度公式由公式给出速度单位例题练习,熟悉速度公式及解题过程会看出租车发票匀速直线运动特征:快慢不变,方向不变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必须强调哪段时间或哪段路程的作业:书后两道题叙述第一种情况,提问怎么判断的第二种情况,提问怎么判断的设疑解释公式讲解单位的含义写法和读法讲解速度单位的换算提问几个单位换算问题介绍几个物体的速度强调解题

9、过程,给出解题格式给出一道练习题评价结果讲解讲解匀速含义,强调任何一段相等时间的意义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适用速度公式判断几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典型事例:传送带上的物体由匀速直线运动的轨迹和速度让学生自己提出与之相对应的运动讲解变速运动的速度即平均速度给出一段路程回答回答思考会换算单位回答掌握人步行速度再老师指导下完成例题独立完成会求出租车平均速度举例匀速直线运动思考,回答,在老师指导下得出变速直线运动算出书2-26的每段的速度算出速度六、教学反思:第三节 快与慢(习题课)一、课型:习题(1课时)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2、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过程与方法:利用

10、各种例题练习速度公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解决问题的喜悦2、培养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三、教学重点速度公式应用四、教学难点解题步骤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调控学生活动复习怎样利用公式计算1.上海金茂大厦主楼高88层,乘坐运行速度为9m/s的直达电梯到达主楼顶层需要45s的时间,请估计主楼约高多少?2.用激光测距仪测量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激光的传播速度为3X108m/s,在激光从地球发射到月球后再反射回地球的过程中,所需时间为2.56s,求地球到月球的距离?3.一货车第一小时行驶20千米、第二小时行驶30千米、第三小时行驶40千米。求前两小时、后两小时、全程的平均速度。4.长江大桥正桥1600m求一

11、列长250m的火车以25m/s匀速行驶通过正桥的时间为多少?5.一火车以54千米/时的速度通过一个1100米长的铁桥用时1分20秒。求这列火车的长度。6.甲乙二人分别用跑步和慢跑绕操场一周,速度之比4:1,则时间之比是7.匀直运动的AB二车它们通过路程比2:3,时间比4:3 ,速度比为小结:布置作业:提出问题速度及速度公式变形公式注意解题格式看板书,有无问题(注意88层无用,要认真审题,不是所有的条件都有用.)分析:从地球发射到月球后再反射回地球的过程所通过的路程和地球到月球距离的关系。若利用时间2.56s求出的路程是什么?否则怎样求板书有无问题画图、标出已知条件、分析题意补充学生的回答。画图

12、、标出已知条件、分析题意补充学生的回答。画图、标出已知条件、分析题意补充学生的回答。利用公式直接代数。让学生分析思考回答解题 板书找问题改错误理解、分析回答分析、回答解题、板书观察、回答、改正错误。提出不懂之处,学生解决。提出不懂之处,学生解决。提出不懂之处,学生解决。分析、理解分析、回答解题方法六、教学反思:第四节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一、课型:科学探究(2课时)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将物体运动所经历的时间或路程分解为若干段,测量不同阶段物体的运动速度(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测量数据,会正确记录数据(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个人见解的正确与否必须通过实验来证明,树立不迷信权威、不迷信书

13、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三、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测量数据四、教学难点会正确记录数据分析数据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调控学生活动复习:速度及公式新课教学:例:甲同学参加百米赛跑,乙同学说他由于体能消耗速度是越来越慢的,甲同学却认为自己跑的越来越快斜面小球实验:测量小球通过前半段路程需要的时间测量小球通过全程的时间计算出小球通过后半段的时间利用公式计算前半段的速度,后半段的速度,全程的速度测量百米赛跑的速度:测量跑过前三十米的时间测量前六十米的时间测量全程的时间提出问题:速度及公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根据学生设计的实验计划给出评价,并指导正确实验方法实验室中进行讲解秒表使用讲解测量方法

14、指导实验评价结论:全程的速度大于前半段的速度小于后半段的速度操场进行分配实验工作,讲解测量方法评价结论分析、回答提出问题:到底是越来越快了还是越来越慢了有的说快有的说慢设计实验两人一组练习秒表使用用秒表测量记录数据测量计算记录前半段路程,后半段路程及全程长度根据结果给出结论六人一组一人测长度,一人发令,一人跑,三人测量记录记录记录利用公式得出各段速度根据结果给出结论六、教学反思第三章 声的世界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课型:科学探究(2课时)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而真空不能传声。3、知道声音的传播过程。(二)过程与方法运用观察

15、和实验来探究声音产生的实质,以及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通过学习活动达到: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抽象能力。2、使学生掌握初步的研究问题的能力,培养认真、科学、严密的操作技能。(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中师生互动,利用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学习科学探究方法,逐步养成自觉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原理的科学态度。2、通过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三、教学重点声音的发生四、教学难点声音的传播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调控学生活动导入:播放流水声、动物的叫声、音乐引入课题。新课教学:1、声音的产生学生实验:发出“啊”的声音,同时用手

16、接触喉咙,让学生说出感觉。学生实验:观察下列两种情况下泡沫球跳动的情况。将悬吊着的泡沫球接触不发声的音叉。将音叉敲响,再使悬吊着的泡沫球接触音叉。学生实验: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槽里的水面,可见水面的显著振动。学生实验:鼓面上放一些碎纸屑,敲击鼓面,使其发声,观察纸屑的运动。总结2、声音的传播同学们可以听到远处传来的声音,这个声音是怎样传播过来的呢?实验猜想:声音要传播出去,可能需要什么东西来做媒介大家已经知道了气体能够传声,那么固体和液体是否也能传声呢?请同学们设计说明。固体能够传声:实验结论:固体能够传声。3、液体能够传声:演示实验:真空中能传播声音吗?3、声音的传播速度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关

17、键:振动学生实验:关键:振动学生实验:关键:振动学生实验:关键:振动声音的产生条件:振动我们已经知道振动的物体能发声,振动物体通过什么把振动传给我们的耳朵引起听觉呢气体能够传声:以“听到飞机声”为实例, 实验设计:把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一个同学轻敲桌面,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两张桌子离开一个小缝,再试一试。学生实验:在盛水的水槽中,用两个石块互相敲击,你能听到石块的敲击声吗?师生共同总结得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实验:将一只小电铃放在玻璃钟罩内。可清楚地听到铃声。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钟罩内的空气,铃声会有什么变化? 实验结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发出“啊”的声音,同时用手接

18、触喉咙,让学生说出感觉。学生实验学生说出现象。分析结论学生实验学生说出现象。分析结论学生实验学生说出现象。分析结论分析回答让学生做出“空气是传声介质”的假设,并让学生设计出检验假设的实验。实验分析:课桌紧挨在一起时,轻敲桌面能听到较大的声音。课桌分开后,用同样的力量轻敲桌面,听到的声音很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由此证实了猜想。学生分组探究实验,并相互讨论、交流学习。观察现象分析结论补充内容:1、简介:回音壁、三音石、圆丘等建筑,扩展知识,激发兴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铁道游击战中,战士们趴在铁轨上听鬼子是否来了,说明铁轨(固体)可以传声。音叉被敲响,右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生将小球弹起启

19、发学生说出右边音叉的发生是靠空气传播的叉股振动压缩周围空气振动空气发生疏密变化形成声波向远处传播六、教学反思: 第二节 乐音与噪声一、课型:新授(2课时)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常识性了解音调、响度和音色是乐音的三个特征。2、了解音调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频率决定的,响度的大小跟物体振动的振辐和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二)过程与方法1能从物理学的角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认识噪声。2知道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通过学习,培养热爱科学,热爱世界,以及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三、教学重

20、点了解乐音的特性及噪声的来源和危害,知道防止噪声的途径四、教学难点弄清乐音与噪声的区别;噪声的防治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调控学生活动复习:导入新课:课件放音乐我们听着优美的音乐进入了新的一课课件放噪声新课教学一、乐音1、乐音的特征一 响度2、乐音的特征二 音调3、乐音的特征三 音色总结乐音的三大特征四大污染二、噪声减小噪声的方法小结:1、乐音的特征2、减小噪声的方法布置作业;导航提出问题1、 声音产生的原因2、 声音传播的条件评价放音乐放噪声两种声音的区别演示:拍手(大声、小声)说话(大声、小声)有什么区别课件展示结论演示:梳子疏、密时产生的声音有什么不同之处?男、女生说话的不同点课件展示结

21、论我与你们班主任老师说话你是否能区别开为什么?课件展示结论平常人们常说:“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就是根据各人声带振动发出的声音不同,即各人的音色不同分辨是谁的声音的。由学生总结看书提出问题:1、听觉效果中的正常和安静指的是多少?2、了解大提琴的最低音调和标准音调。提出问题总结四大污染噪声为什么成为影响人们生活的一大公害课件展示几幅图片总结减小噪声的三种方法看书 :环境噪声标准思考、回答问题听、欣赏音乐听噪声思考、回答注意听,思考、分析、回答注意观察,思考、分析、回答思考、分析、回答回答问题看书、回答问题思考、回答问题看书、找原因,回答问题看图片、观察、思考、回答问题六、教学反思:第三节 超声与次

22、声一、课型:新授(2课时)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从收集的信息中了解超声的特点,了解超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2、从收集的信息中了解次声的一般特点,了解次声的应用和危害性(二)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及信息交流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科学技术的兴趣,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三、教学重点超声和次声的概念,超声的应用。四、教学难点收集与整理信息的能力。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调控学生活动超声1概念: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2 特点:频率高,能量大(强穿透力,强破碎能力)沿直线传播,可反射3 应用超声雷达(“声纳”)、 金属探伤仪、超声处理过种子缩短发

23、芽时间,提高发芽率、超声加工(利用特制的工具,做超声频率振动,通过液体中悬浮磨料加工工件,主要用于加工各种不导电的硬脆材料,例如:玻璃,石英,陶瓷,宝石等)、化工业使一般情况下不能混和液体(如油和水)混合、探测鱼群、 B超诊断与治疗,医疗设备杀菌消毒、超声洗牙其他:超声空气加湿器、犬笛次声1 概念: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2 特点:频率低,传播远能量很高的次声具有极大破坏力3 应用:预报灾害:发生前会辐射次声源医疗:人和生物对次声波反应,某些器官也会发生微弱次声源,可了解人体生物器官活动军事:核武器4 危害:使机器设备破裂,飞机解体,建筑物遭到破坏人的平衡器官的功能破坏,会产生恶心,晕眩,旋转等

24、症状,严重的造成内脏出血破裂,危及生命执导阅读教材P45信息窗,了解能听到超声与发出超声的动物讲解超声特点让学生归纳生活中超声的应用总结评价补充对于超声的应用,要求学生知道给出应用实例指导阅读教材P45信息窗,了解能听到次声与发出次声的动物讲解次声特点让学生归纳次声的应用总结评价补充对于次声的应用,要求学生知道给出应用实例学生给出次声危害的事例总结评价补充看书、了解能听到超声与发出超声的动物归纳、回答了解超声在各个行业的应用看书、了解能听到次声与发出次声的动物归纳、回答给出次声危害的事例六、教学反思:运动、声复习一、课型:复习(2课时)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掌握声现象的基础知识、实验、速

25、度计算及各种类型题。(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基本知识框架掌握基础知识,通过练习卷灵活运用知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复习中,了解自己的不足,解决以前所有没掌握的知识,提高自己,学会学习方法三、教学重点速度计算题四、教学难点速度计算公式的 运用五、教学过程一知识整理:1.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 常用的还有 、 、 、 、 和 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 1m = _Km =_dm =_cm =_ mm=_nm。2.工具: 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_ ,使用它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做到“四会”即:会放、会看、会读、会记。3._叫做误差,它是_(填“可以”或“不可以”)完全避免的。4.机

26、械运动的分类: 匀速直线运动 直线运动 机械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5. _叫机械运动;_叫参照物。6. _叫做匀速直线运动。_叫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物理学中常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_。速度的单位是_,读作_。速度的公式是: _;式中每个字母分别代表哪个物理量: _。1米/秒=_千米/时; 1千米/时=_米/秒。7.声音是由于_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_, _不能传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米/秒。8.乐音的三要素是指:_ 、_和_。_跟声源的振动的频率有关;_跟声源的振动幅度有关。减小噪音的三种方法_ 、_和_。二巩固练习:1.单位换算 0.56米=_厘米; 35毫米=_米; 1.53

27、106千米=_毫米; 4.76104微米=_米。 0.5纳米=_米=_毫米=_微米2.下列空格中填上合适的单位: 某同学身高为1.64_; 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0_; 窗玻璃的厚度为2.5_; 一号干电池的长度约为6_。3.如图: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其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4.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是_。5.运动员在跳伞过程中,选择地面为参照物时他是_的, 选择降落伞作参照物时他是_的。6.飞机作俯冲飞行时,飞行员说:“大地迎面而来”,这是以_作参照物的。7.完成单位换算: 54千米/时=_米/秒; 20米/秒=_千米/时。8.两个同学并肩走在林荫路上,若相对于路面或路旁

28、的树木来说两人都是_的;而相对于其中的一个同学另一个同学是_的。9.坐在行驶汽车上的人说路旁的树在向后退,他是以_ 为参照物的;他又说旁边座位上的乘客是静止的,他又是以_ 为参照物的。10.某人5分钟步行通过的路程是0.9千米,则此人步行时的速度为_米/秒,合_千米/时。若以这样的速度行走半小时可以通过_米的路程。11.如图: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其中准确值为_,估计值为_。12.某实验小组用同一把最小分度值为厘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在下列记录的数据中正确的是: ( ) A.6.2分米 B.6.20分米 C.62厘米 D.620.0毫米13.把闹钟放在钟罩内,在抽出罩内空气的过程中: (

29、 ) A.听到闹钟走时声不变 B.听到闹钟走时声越来越小 C.听到闹钟走时声时大时小 D.听到闹钟走时声越来越大14.用同一把刻度尺三次测量某物体长度的测量结果分别为L1 = 3.51厘米、L2 = 3.52厘米、L3 = 3.52厘米,则该物体长度应记为: ( ) A.3.51厘米 B.3.52厘米 C.3.517厘米15.一辆摩托车在平直的路上行驶,在1秒内经过1米,在二秒内经过2米,在3秒内经过3米,在4秒内经过4米,则对此摩托车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 C.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也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 D.以上说法都不对16.在匀速直

30、线运动中,下列关于公式v=S/t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 B.速度v的大小与路程S、时间t都没有关系 C.当速度v一定时,路程S与时间t成反比 D.速度v与时间t成反比17.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它在前2秒的平均速度是6米/秒,后4秒内的平均速度是3米/秒,则该物体在6秒内的平均速度是: ( ) A.3.5米/秒 B.3.75米/秒 C.4米/秒 D.4.5米/秒18.光从太阳到地球所需时间为8分20秒,求: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19.一列长310米的火车,用13米/秒的速度匀速通过一隧道需要1分10秒的时间,求隧道的长度。20.南京长江大桥,下层铁路桥全长6772米,

31、其中江面正桥长1577米。一列长300米的火车通过江面正桥用了2分钟,求:这列火车的速度是多少米/秒?以这个速度行驶,通过整个铁路桥要多长时间?六、教学反思:运动、声复习一、课型:复习(2课时)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掌握声现象的基础知识、实验、速度计算及各种类型题。(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基本知识框架掌握基础知识,通过练习卷灵活运用知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复习中,了解自己的不足,解决以前所有没掌握的知识,提高自己,学会学习方法三、教学重点速度计算题四、教学难点速度计算五、教学过程八年级物理23章练习卷1、某同学测一物体的长度时,记录的测量结果为20.26cm,它测量时所用的刻度尺的最小

32、刻度为( )A、1mm B、1cm C、1dm D、1m2、 某同学用mm刻度尺去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四次测量结果分别记录为:25.83cm,25.81cm,25.98cm,25.80cm,则物理课本的长度应记为( )A、25.81cm B、25.813cm C、25.855cm D、25.86cm 3、坐在汽车里的乘客,司机和路旁的孩子们有 图1示的对话,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孩子们认为汽车前进得快,是以汽车为参照物的 B、不论选什么参照物,乘客都是不动的 C、司机说乘客没有动,是以汽车为参照物的 图1 D、画面中的人物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来判断运动与否的4、汽车在公路上一般行驶的速度是

33、( ) A、20km/min B、2 km/h C、340 m/s D、0.015 km/s 5、某汽车在前一半的路程中速度是10 m/s,后一半路程的速度是15 m/s,该物体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10 m/s B、12 m/s C、12.5 m/s D、25 m/s6、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面对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 B、“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C、“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D、“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7、给下列数据填上适当的单位:、一支新铅笔的长度:

34、0.175 、一名同学的高度: 16.4 、一枚壹角硬币的厚度: 2.4 8、如图3示的实验可以测出细铜丝的 .9、单位换算: 150mm= m; 76m= m 1224km/h = m/s; 15 m/s= km/h 10、声音是由物体的 而产生的,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m/s,某人对高山大喊一声,0.4s后听到回声,则此人距离高山的距离是 m 。11、某同学在一根长自来水管的一端,敲一下水管,另一同学在水管另一端听到三个声音,第一次听到的是通过 传来的,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 传来的,第三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 传来的。12、通常人们称月球上一片“死寂”,它的意思是无声,其原因:月球附

35、近是 ,而 传播声音。13、如图5汽车司机看到的路边指标牌,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抵达句容至少还需要 h。 14、指出图用刻度尺测木块长度的错误是: 、 、 15、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本实验的原理是: .、在实验中,除图7所示的实验器材外,还缺少 .、图中秒表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的不同时刻每格1s用刻度尺测出S1=160cm,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1= m/s,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m/s.16、如图8,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 ,并且会出现 的现象,这是由于 将振动传给了左边的音叉。17、郑州黄河铁路桥长2.8km,一列火车长230m,问火车至少要以多快的速度才能在3min内通过全桥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