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453∕T 01-2024 美丽圩镇建设综合评价指南(云浮市).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829993 上传时间:2024-03-26 格式:PDF 页数:66 大小:872.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453∕T 01-2024 美丽圩镇建设综合评价指南(云浮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DB4453∕T 01-2024 美丽圩镇建设综合评价指南(云浮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DB4453∕T 01-2024 美丽圩镇建设综合评价指南(云浮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DB4453∕T 01-2024 美丽圩镇建设综合评价指南(云浮市).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DB4453∕T 01-2024 美丽圩镇建设综合评价指南(云浮市).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01.040.01 CCS A 00 4453 云浮市地方标准 DB 4453/T 012024 美丽圩镇建设综合评价指南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Guid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meili xuzhen 2024-2-26 发布 2024-5-26 实施 云浮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4453/T 012024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建设评价原则.2 5 圩镇分类.2 6 建设评价指标构成.3 共性指标.3 个性指标.3 7 建设评价数值.3 8 建设评级.3

2、硬性指标.3 美丽圩镇评定标准.3 9 建设评价程序.4 评价时间和周期.4 镇自评.4 县(市、区)初审.4 市综合评审.4 附录 A(资料性)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框架.5 附录 B(资料性)美丽圩镇建设评价共性指标体系及打分细则.11 附录 C(资料性)美丽圩镇建设评价个性指标体系及打分细则.25 参考文献.62 DB 4453/T 012024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云浮市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提出。本文件由云浮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3、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浮市乡村振兴发展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唐钰汗、刘凯丽、杨瑾、黎芷宁、彭家锋、潘东林、王春芳、张学敏、黄昌民、吴荣德、李上振。本文件为首次发布。DB 4453/T 012024 1 美丽圩镇建设综合评价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美丽圩镇建设的评价原则、评价指标、评价体系框架、评价程序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云浮市美丽圩镇的建设与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4、。GB/T 189722017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CJJ/T 85-2017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TD/T 1062-2021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 DB11/T 15032017湿地生态质量评估规范 DBJ/T 15-225-2021社区体育公园建设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圩镇 xuzhen 指各建制镇(街)范围内的镇区及紧邻的周边村庄(或社区)。城区镇 urban town 包括县(市、区)政府驻地镇和所有街道,是城区的有机组成部分,纳入城区统筹发展,按照县城和城市的标准进行建设。中心镇 center town 中心镇指区位优势特别突出,具有较强经济实力、较完备

5、基础设施、较大发展潜力,镇区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和建成区规模,对周边地区具有一定辐射带动能力的乡镇。专业镇 professional town 指主导产业特别突出,集聚度高、专业化分工协作程度高、产品技术创新活跃、产业辐射带动效应明显,在全省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乡镇。根据产业的类别,细分为工业类专业镇、商贸类专业镇、农业类专业镇。特色镇 characteristic town DB 4453/T 012024 2 指资源禀赋特别突出,特色资源较为鲜明,能支撑自身发展,并依托相关资源形成一定区域影响力的乡镇,并在创新创意、山水风光、文化旅游、绿色低碳等方面具备一定特色。根据特色资源,细分为创新创

6、意、山水风光、文化旅游、绿色低碳特色镇。普通镇 ordinary town 普通镇指为圩镇居民提供基本生产生活服务,一般以服务“三农”和生态保育功能为主的乡镇。除城区镇、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以外的乡镇划分为普通镇。美丽圩镇 meili xuzhen 指规划科学、布局集约、党建引领、产业兴旺、功能完善、美好人居、特色鲜明、治理有序的宜居宜业宜游、可持续发展的圩镇。圩镇秩序 urban order 由一定规则维系的圩镇生活和生产经营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主要包括交通秩序、经营秩序、管线秩序、建设秩序等。风貌管控 appearance control 对自然山水格局、历史文化遗存、建筑形态与容貌、公共

7、开放空间的风貌进行规划设计和管理。4 建设评价原则 美丽圩镇建设综合评价指南宜遵循下列原则。a)以人为本,城乡融合。以城乡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全面推进以“人”为核心的美丽圩镇建设。不断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供更好的教育、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完善的养老环境、更有趣的文体娱乐空间、更完善的党建治理。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同质同权、社会治理共治共享,促进城乡深度融合发展。b)统筹兼顾,创新发展。以美丽圩镇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推动美丽圩镇建设落实到位。以增强圩镇内生动力为导向,以更大力度鼓励创新实践,加强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美丽圩镇建设中的应用,以管理创新、技术

8、创新、制度创新等各领域的全面创新,提升美丽圩镇创新发展能力,全面提升美丽圩镇建设发展水平。c)分类引导,示范带动。坚持分类指导和差异化发展,充分挖掘地域特色,分类施策,推动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因地制宜推进美丽圩镇建设乡土化、特色化、品质化。d)政府引导,共同缔造。坚持政府在美丽圩镇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参与美丽圩镇建设,有序推进美丽圩镇建设重点项目建设,逐步破解美丽圩镇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和发展障碍。坚持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美丽圩镇创建全过程。5 圩镇分类 将市内所有圩镇按照自身区位、资源禀赋、发展特色划分为城区

9、镇、中心镇、专业镇(工业类专业镇、商贸类专业镇、农业类专业镇)、特色镇(创新创意特色镇、山水风光特色镇、文化旅游特色镇、绿色低碳特色镇)、普通镇五大类。DB 4453/T 012024 3 6 建设评价指标构成 设置共性指标、个性指标两种评价指标。共性指标 共性指标旨在体现美丽圩镇建设的基本要求和目标,其内容包括“一强五美”,即党建强、产业美、生活美、环境美、人文美、治理美六大方面的指标。个性指标 个性指标旨在突出各镇的特色发展,是引领加分项指标。7 建设评价数值 根据评价指标的重要性、难易程度综合赋值,其中共性指标满分100分,个性指标满分40分。美丽圩镇发展评价数值=共性指标得分+个性指标

10、得分。8 建设评级 评级分为美丽圩镇示范镇、美丽圩镇一般镇和不达标美丽圩镇,所获美丽圩镇示范镇荣誉为市级荣誉。硬性指标 美丽圩镇必须要达到的指标,任何一项未达标则被评定为不达标美丽圩镇。文中以突出表示硬性指标。美丽圩镇评定标准 美丽圩镇示范镇、美丽圩镇一般镇和不达标美丽圩镇评定以共性指标、个性指标得分作为评价基础,具体内容如下。a)美丽圩镇示范镇:城区镇类美丽圩镇示范镇共性指标得分须达到 80 分及以上,同时个性指标得分须达到 20 分及以上。中心镇类美丽圩镇示范镇共性指标得分须达到 70 分及以上,同时个性指标得分须达到 20 分及以上。专业镇类和特色镇类美丽圩镇示范镇共性指标得分须达到 6

11、5 分及以上,同时个性指标得分须达到 20 分及以上。普通镇类美丽圩镇示范镇共性指标须达到 65 分及以上。b)美丽圩镇一般镇:城区镇类美丽圩镇一般镇共性指标得分须达到 60-80 分,同时个性指标得分须达到 0-20 分。中心镇类美丽圩镇一般镇共性指标得分须达到 60-70 分,同时个性指标得分须达到 0-20 分。专业镇类和特色镇类美丽圩镇一般镇共性指标得分须达到 60-65 分,同时个性指标得分须达到 0-20 分。普通镇类美丽圩镇一般镇共性指标须达到 60 分及以上。c)不达标美丽圩镇:DB 4453/T 012024 4 不达标美丽圩镇共性指标低于 60 分或硬性指标有未达标项。9

12、建设评价程序 评价时间和周期 所有美丽圩镇每三年开展一次评选。镇自评 各圩镇按照广东省乡镇(街道)分类办法(粤建村202361号)分类结果,根据明确的圩镇类型开展自评,并形成自评报告报县(市、区)美丽圩镇领导小组初审。县(市、区)初审 县(市、区)美丽圩镇领导小组组织开展美丽圩镇建设初审,对各镇美丽圩镇建设自评报告进行规范性核查及勘误,审查通过的报市美丽圩镇领导小组进行综合评审。市综合评审 市美丽圩镇领导小组组织专家进行综合评审,评选出“美丽圩镇示范镇”、“美丽圩镇一般镇”和“不达标美丽圩镇”名单,报市委市政府同意后对美丽圩镇示范镇以适当方式褒扬奖励,并公布评选结果。DB 4453/T 012

13、024 5 A A 附录A (资料性)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美丽圩镇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见表A.1。表A.1 美丽圩镇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内容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序号 三级指标 共性指标 党建强 构建党群服务阵地 1 建设标准化党群服务阵地 2 发挥基层党组织堡垒作用 3 发挥基层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产业美 产业发展 4 主导产业数量 5 主导产业产值 培育新业态 6 商贸物流业发展 生活美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7 完善优质文体设施供给 8 加大优质商贸设施配置 9 加大优质医疗健康服务设施供给 10 加大优质养老托幼服务设施供给 11 促进优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完善市政基础设施 12 实现安

14、全供水 13 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14 整治提升电力通信设施 完善现代化交通布局 15 畅达对外交通 16 优化圩镇内部交通 17 实现公交内外便捷接驳 环境美 营造优质的卫生环境 18 推进环境整治 19 加强公共厕所建设管护 塑造特色圩镇风貌 20 加强风貌的协调有序及特色化 21 开展碧道建设 人文美 彰显人文特色 22 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提升公民素养 23 创建精神文明 提升文化服务 24 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 提升文明实践 25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 治理美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26 建立圩镇长效管控机制 27 建立统筹城乡一体化机制 提升“综合网格”建设水平 28 建立网

15、格员上报机制 29 鼓励小程序应用监督 30 推进视频监控入格 个性指标 根据不同特色类型设置不同内容和分值,详见表A.2到表A.10。注1:共性指标中加为硬性指标,任何一项未达标则被评定为不达标美丽圩镇。DB 4453/T 012024 6 城区镇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见表 A.2。表A.2 城区镇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内容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序号 三级指标 个性指标 产业美 经济发展 1 人均GDP 特色产业 2 创新创业 产业平台 3 产业园区 企业培育 4 龙头企业 5 高新技术产业 生活美 高品质居住服务 6 邻里中心 高品质商贸服务 7 综合商贸设施 8 品牌连锁商业 高品质文体服务 9

16、文体设施 10 文体活动 高品质医养服务 11 综合医疗设施 12 养老服务 高质量联动发展 13 城区统筹协同 高质量交通服务 14 公交线网 15 交通换乘 16 慢行交通 高标准数字化服务 17 网络电视 18 网络覆盖 环境美 风貌品质 19 圩镇风貌 有机更新 20 整治提升 环境品质提升 21 实行垃圾分类 22 建设污水零直排区 23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人文美 高标准文明实践 24 思想理论学习 25 文化品牌营建 治理美 智慧治理 26 智慧圩镇 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27 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中心镇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见表 A.3。表A.3 中心镇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内容 一级指标 二级

17、指标 序号 三级指标 个性指标 产业美 产业发展 1 工业园区建设 2 主导产业发展 3 产业协作 4 产业数字化水平 5 产业辐射带动 DB 4453/T 012024 7 表A.3 中心镇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续)内容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序号 三级指标 个性指标 产业美 企业培育 6 龙头企业 7 高新技术企业 生活美 商贸服务 8 综合商贸设施 文体服务 9 文化设施 10 体育设施 医疗服务 11 医疗设施 交通服务 12 公交设施 13 公交线网 数字化服务 14 网络电视 15 5G网络覆盖 环境美 居住环境 16 品质居住 17 品质建筑 风貌品质 18 公园绿地 环境品质提升 1

18、9 实行垃圾分类 20 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 人文美 历史文化保护 21 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 治理美 智慧治理 22 智慧治理 工业类专业镇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见表 A.4。表A.4 工业类专业镇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内容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序号 三级指标 个性指标 产业美 工业产业 1 工业产值 2 工业增加值 3 投入产出比 4 规模化水平 5 产业发展 工业生产 6 工业智慧化管理 7 科技创新 工业经营 8 企业培育 绿色发展 9 绿色生产 10 资源利用 城乡融合 11 工业协同 生活美 配套服务 12 生活配套 13 生产服务 14 服务设施 15 物流设施 DB 4453/T 01202

19、4 8 商贸类专业镇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见表 A.5。表A.5 商贸类专业镇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内容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序号 三级指标 个性指标 产业美 商贸产业 1 生产总值 2 商贸产业增加值 3 产业收入 4 商贸平台 商贸生产 5 智慧商贸 商贸经营 6 商贸主体 7 企业培育 支持保障 8 政策保障 9 服务监管保障 生活美 配套服务 10 住宿设施 11 商务设施 12 物流设施 13 服务设施 农业类专业镇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见表A.6。表A.6 农业类专业镇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内容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序号 三级指标 个性指标 产业美 农业产业 1 农业产值 2 规模化农业 3 产业平台

20、 农业生产 4 农业机械化 5 农业智慧化 6 农业科技化 农业经营 7 农业主体 8 企业培育 9 品牌培育 产镇融合 10 新业态发展 生活美 配套服务 11 生产设施 12 现代设施 13 物流服务设施 创新创意特色镇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见表A.7。表A.7 创新创意特色镇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内容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序号 三级指标 个性指标 产业美 创新创意产业 1 产业培育 DB 4453/T 012024 9 表A.7创新创意特色镇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续)内容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序号 三级指标 个性指标 产业美 创新创意产业 2 创意产品 3 高新技术产业 4 研发投入 5 科研机构 6

21、 特色产业投资 创新创意平台 7 产业平台 8 服务平台 9 政策制定 企业培育 10 高新技术企业 知识产权 11 获得专利 人才引进 12 创新人才引进 生活美 配套服务 13 工业邻里 14 生产服务 环境美 工业存量改造利用 15 工业用地改造 16 工业设施改造 山水风光特色镇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见表A.8。表A.8 山水风光特色镇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内容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序号 三级指标 个性指标 环境美 资源价值 1 景观评价 2 美学价值 3 科教价值 4 生态价值 5 旅游价值 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 6 生态品质 产业美 生态价值转换 7 生态产品 文化旅游特色镇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见

22、表A.9。表A.9 文化旅游特色镇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内容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序号 三级指标 个性指标 产业美 旅游产业 1 产业发展 2 旅游接待规模 3 旅游产业平台 文旅融合 4 发展思路 5 旅游项目 6 特色发展 DB 4453/T 012024 10 表A.9 文化旅游特色镇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续)内容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序号 三级指标 个性指标 产业美 文旅融合 7 智慧文旅 产业经营 8 企业培育 9 品牌培育 生活美 配套服务 10 住宿服务 11 交通服务 12 旅游咨询服务 13 旅游标识系统 绿色低碳特色镇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见表A.10。表A.10 绿色低碳特色镇建设评价

23、指标体系 内容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序号 三级指标 个性指标 环境美 绿色指标体系 1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节能减排 2 使用可再生能源 3 节水与水资源再生 4 节能建筑 5 低碳出行 产业美 绿色农业 6 绿色发展制度与低碳模式 7 绿色技术供给能力 生态农业 8 生态农业技术模式 9 生态农业扶持政策 10 生态农业监测体系 清洁能源产业 11 风力发电 12 光伏发电 13 生物天然气 生态产品的价值转化 14 林业碳汇 15 生态券 16 林下经济 DB 4453/T 012024 11 附录B (资料性)美丽圩镇建设评价共性指标体系及打分细则 美丽圩镇建设评价共性指标体系及打分细则见

24、表B.1。表B.1美丽圩镇建设评价共性指标体系及打分细则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评价要求 分值 评分标准 评价方法 1 党建强(5 分)1.1 构建党群服务阵地 1.1.1 建设标准化党群服务阵地 党群功能设施配置完善 1 服务大厅、党群会议室、便民服务设施、综合服务室、党建园廊、党员志愿者服务站等设施基本具备,且全部正常投入使用的得 1 分 查阅资料 现场检查 党群服务业务功能齐全 1 能提供区域内或周边党组织场地使用预约、党务培训、活动共办、党建联盟等党务服务,办理组织关系接转、党费收缴、政策咨询等服务,定期组织开展社会公益服务和群众文体活动,提供民事调解、法律咨询的得 1 分 查

25、阅资料 现场检查 党群中心运行良好 1 建有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以及规范完备的党员服务管理、群众日常服务、重点群体服务、特色志愿服务等工作台账,考核评价机制完善的得1 分 查阅资料 1.1.2 发挥基层党组织堡垒作用 激发基层党组织在美丽圩镇创建工作中的积极性和协作意识 1 镇、街党工委,有成立美丽圩镇创建工作小组,并出台美丽圩镇创建具体实施方案的得 1 分 查阅资料 DB 4453/T 012024 12 表B.1美丽圩镇建设评价共性指标体系及打分细则(续)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评价要求 分值 评分标准 评价方法 1 党建强(5 分)1.1 构建党群服务阵地 1.1.3 发挥

26、基层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激发基层党员、干部在美丽圩镇创建工作中的带头模范作用 1 落实党员推进美丽圩镇建设工作职责、发挥带头作用制度机制的得 1 分 查阅资料 2 产业美(4 分)2.1 产业发展 2.1.1 主导产业数量 有 1-2 个主导产业 1 具有“优质大米、特色南药、现代禽畜、岭南水果、特色蔬菜、花卉苗木、生态茶叶”等农业主导产业或具有在县(市、区)工业主导产业范畴内的工业主导产业的,每一个主导产业特色鲜明的得 0.5 分,最高得 1 分 统计年鉴、统计公报统计 2.1.2 主导产业产值 主导产值情况 1 工业主导产业产值在 5000 万元以上或农业主导产业产值在 3000 万元以上的

27、得 1 分,工业主导产业产值在 3000-5000 万元或农业主导产业产值在 2000-3000 万元的得 0.5 分,低于上述产值的不得分 统计年鉴、统计公报统计 2.2 培育新业态 2.2.1 商贸物流产业发展 建立高效的农产品商贸物流体系 1 仓储、配送等物流服务设施配套健全完善的得 1 分,较完善的得 0.7 分,一般的得 0.4 分,不具备的不得分 查阅资料 现场检查 建立电子商务服务设施 1 建有线上线下融合的电子商务服务设施,功能完善(包括日常快消品销售、农产品归集、代理营销等业务,提供生活缴费、话费充值、票务预订等日常便民服务,提供技术支持、培训孵化、产品对接、品牌建设等)的得

28、 1分,较好的得 0.7 分,一般的得 0.4 分,不具备的不得分 现场检查 DB 4453/T 012024 13 表B.1美丽圩镇建设评价共性指标体系及打分细则(续)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评价要求 分值 评分标准 评价方法 3 生活美(56分)3.1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3.1.1 完善优质文体设施供给 完善文化设施 1 建有文化活动中心(包括综合文化站、文化服务中心、配套设施等),选址符合建设标准,满足 15 分钟生活圈(即服务半径为 1000m)的得 1 分 现场检查 4 综合文化站建设符合广东省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量化标准(试行版),建筑设备、面积规模、选址达标的,得 2 分;设

29、施服务视情况酌情给分,最高得 2 分(设有多功能厅、陈列展览、辅导培训、排练演出、文体娱乐、综合阅览等功能完善的得 2 分,功能较完善的得1.5 分,功能不够完善的得 1 分,不具备的不得分)查阅资料 现场检查 实现文化设施免费向公众开放 4 文化站落实免费开放,按规定落实节假日开放服务,每周开放时长不少于 42小时的得 2 分;文化设施视开放成效酌情给分,最高得 2 分(按标准要求开设免费开放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如展览、培训、讲座等,且取得明显成效的得 2 分,较好的得 1.5 分,一般的得 1 分,不具备的不得分)查阅资料 现场检查 完善体育设施 3 建有体育健身广场,选址符合建设标准,满

30、足 15 分钟生活圈。面积不小于1500 平方米,设施配置功能(1 个灯光篮球场、2 张乒乓球台、2 个羽毛球场、一批健身器材和配套设施等)基本完善的得 3 分,较完善的得 2 分,一般的得 1 分,不具备的不得分 现场检查 DB 4453/T 012024 14 表B.1美丽圩镇建设评价共性指标体系及打分细则(续)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评价要求 分值 评分标准 评价方法 3 生活美(56分)3.1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3.1.1 完善优质文体设施供给 实现体育设施免费向公众开放 2 体育设施视使用成效酌情给分,最高得 2 分(完全独立的体育设施实现工作时间全时段免费对外开放且成效明显的

31、得 1 分,较好的得 0.7 分,一般的得0.4 分,不具备的不得分;行政单位以及学校体育场馆及设施分时段免费对外开放且成效明显的得 1分,较好的得 0.7 分,一般的得 0.4 分,不具备的不得分)查阅资料 现场检查 3.1.2 加大优质商贸设施配置 建设星级农贸市场 4 建有农贸市场。1.5 万人以上圩镇,建有用地面积1000 平方米,建筑面积800 平方米农贸市场的得 1 分;视建设使用成效酌情给分,最高得 3 分(建设分区明确,农贸功能齐全,运营良好的得 3 分,较好的得 2 分,一般的得 1 分,不具备的不得分)现场检查 2 符合消防规范各项规定,市场出入口不少于 2 个,主要出入口

32、的门宽不小于3 米,场内主通道宽度不小于 1.8 米,购物通道宽度不小于 1.5 米的得 2 分 现场检查 2 根据市场停车规范和要求,机动车停车场(库)面积满足农贸市场建筑面积在 30%以上至 50%以下的得 1 分,非机动停车场面积满足不小于农贸市场建筑面积 5%的得 1 分,否则不得分 查阅资料 现场检查 建有适宜的趁圩场所 2 视流动摊位布局情况酌情给分,最高得 2 分(圩日、节日的临时流动摊位布局合理,划有明显摊位摆卖红线区域,交通管制措施成效明显的得 2 分,较好的得 1.5 分,一般的得 1 分,不具备的不得分)查阅资料 现场检查 DB 4453/T 012024 15 表B.1

33、美丽圩镇建设评价共性指标体系及打分细则(续)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评价要求 分值 评分标准 评价方法 3 生活美(56分)3.1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3.1.3 加大优质医疗健康服务设施供给 完善医共体医疗服务设施 2 镇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服务能力达到国家基本标准的得 1 分;服务能力达到国家推荐标准的得 2 分(卫生院国家推荐标准、国家基本标准评价参照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标准(2022 版))查阅资料 现场检查 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强,服务便捷 3.5 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床位数满足每千人常住人口 0.9 张标准的得0.5 分,否则不得分;圩镇每万服务人口卫技人员数在 13 人及以上的

34、得 0.5 分,否则不得分;每万服务人口注册全科医生不得少于 2 人,得 0.5 分,否则不得分;有设立中医科的,中医类别医师不得少于 2 名,得 0.5 分,否则不得分;规范设置发热诊室,设置 1 间诊室和 1 间留观室,得 0.5 分,否则不得分;规范设置至少 1 个专科科室,得 0.5 分,否则不得分;医护人员符合资质,得 0.5 分,否则不得分 查阅资料 现场检查 3.1.4 加大优质养老托幼服务设施供给 完善居家养老设施 1 旧城区和已建住宅区养老服务设施符合每百户不低于 15 标准的得 0.5分;新建城区和新建住宅区养老服务设施符合每百户不低于 20 标准的得 0.5分 查阅资料

35、现场检查 DB 4453/T 012024 16 表B.1美丽圩镇建设评价共性指标体系及打分细则(续)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评价要求 分值 评分标准 评价方法 3 生活美(56分)3.1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3.1.4 加大优质养老托幼服务设施供给 完善居家养老设施 3 建有养老服务中心。视养老服务中心服务能力酌情给分,最高得 3 分(养老服务中心满足生活服务、康复护理、托养服务、家庭支持服务和考虑设施适老化使用的得 3 分,较好的得 2 分,一般的得 1 分,不具备的不得分)查阅资料 现场检查 托育机构完善 0.5 建有托育机构,并满足以下建设标准的得 0.5 分,否则不得分(30 托

36、位及以下的托位建筑面积指标达到 9/托位;31-60 托位建筑面积指标达到 11/托位;61-90 托位建筑面积指标达到 13/托位;91-150 托位建筑面积指标达到 12/托位)现场检查 0.5 设置班级合理,含乳儿班(6-12 个月,10 人以下)、托小班(12-24 个月,15 人以下)、托大班(24-36 个月,20 人以下)三种班型的得 0.5 分。查阅资料 现场检查 0.5 配备保育人员,与婴幼儿的比例不低于以下标准乳儿班 1:3,托小班1:5,托大班 1:7 的得 0.5 分 查阅资料 现场检查 全面普及规范化学前教育 1 每镇至少配置一所标准化建设的公办镇中心幼儿园,若公办学

37、前学位不足的镇,至少建设一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得 1 分 查阅资料 现场检查 提升小学教育服务能力 1 建有标准化完全小学的得 0.5 分;小学学校寄宿能基本满足学生寄宿服务要求的得 0.5 分 查阅资料 现场检查 提升中学教育服务能力 1 建有标准化中学的得 0.5 分;中学学校寄宿能基本满足学生寄宿服务要求的得 0.5 分 查阅资料 现场检查 DB 4453/T 012024 17 表B.1美丽圩镇建设评价共性指标体系及打分细则(续)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评价要求 分值 评分标准 评价方法 3 生活美(56分)3.1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3.1.4 加大优质养老托幼服务设施供给 普及

38、老年、社会教育,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 2 视实名登记的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就学问题解决情况给分,优先采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方式,就近安排能接受普通教育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得 1 分;开展老年教育(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得 0.5 分;开展特色研学培训的得 0.5 分 查阅资料 现场检查 3.1.5 促进优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2 有引进立体化数字教材,整合、梳理全省优质数字资源,形成体系完善的中小学课程配套的基础性数字教学资源及“粤教翔云”教学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得 2 分,较完善的得 1.5 分,一般的得 1 分,否则不得分 查阅资料 现场检查 3.2

39、完善市政基础设施 3.2.1 实现安全供水 圩镇集中供水全覆盖 1 集中供水覆盖率达到 80%以上的得 1 分 查阅资料 1 饮水水质合格率达到 90%以上的得 1 分 查阅资料 3.2.2 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实现污水收集管网全覆盖 1 圩镇内污水收集管网全覆盖的得 1 分。未实现全覆盖的,以 1 分为基准,每发现 1 处社区或行政村未全覆盖的扣0.2 分,扣完为止 现场检查 实现污水全收集 1 圩镇内建筑物排出的污水均接入污水管网的得 1 分。污水直排或错接入雨水管网的,以 1 分为基准,每发现 1 处扣 0.2 分,扣完为止 现场检查 提升污水处理率 1 污水处理率达到 80%的得 1

40、 分 查阅资料 DB 4453/T 012024 18 表B.1美丽圩镇建设评价共性指标体系及打分细则(续)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评价要求 分值 评分标准 评价方法 3 生活美(56分)3.2 完善市政基础设施 3.2.2 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提升污水处理率 1 镇级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达标率 100%的得 1 分 查阅资料 实现污水处理设施规范化运维 1 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专业化运维的得 1 分,未委托专业公司运维的不得分 查阅资料 3.2.3 整治提升电力通信设施 实现电力通信线网全覆盖 1 圩镇内电力通信线网全覆盖的得 1 分。若未实现全覆盖的,以 1 分为基准,每发现 1

41、处社区或行政村未全覆盖的扣0.2 分,扣完为止 现场检查 实施电力通信杆线提升改造 1 实施电力、广电、通信管线的塔、杆、线、箱等设施“多塔合一”“多杆合一”“宏改微”“上改下”改造,视实施成效酌情给分,最高得 1 分(在“多塔合一”“多杆合一”“宏改微”“上改下”等多个方面开展改造提升且成效明显的得 1 分,较好的得 0.7 分,一般的得 0.4 分,不具备的不得分)现场检查 3.3 完善现代化交通布局 3.3.1 畅达对外交通 实现半小时内通达干线公路 2 10 分钟以内可到达高速公路出入口、高铁站、高等级(高速及一级)公路或码头等的得 2 分,1015 分钟到达的得 1.5 分,1530

42、 分钟到达的得 1分,30 分钟以上的不得分 现场检查 3.3.2 优化圩镇内部交通 路网结构合理 1 路网结构合理,运行顺畅,没有常发拥堵路段、卡脖子路的得 1 分。若发现 1 处常发拥堵路段或卡脖子路的,以 1 分为基准,每发现 1 处扣 0.2分,扣完为止 现场检查 DB 4453/T 012024 19 表B.1美丽圩镇建设评价共性指标体系及打分细则(续)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评价要求 分值 评分标准 评价方法 3 生活美(56分)3.3 完善现代化交通布局 3.3.3 实现公交内外便捷接驳 实现与县城、中心城市及圩镇所辖行政村公交联系 2 公交线路能够直达县城或中心城市的得

43、1 分;客运公交实现行政村全覆盖的得 1 分;若未实现行政村全覆盖的,以 1 分为基准,覆盖率每降低 1%扣 0.1 分,扣完为止 现场检查 4 环境美(22分)4.1 营造优质的卫生环境 4.1.1 推进环境整治 完成“六乱”整治 2 对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摆乱卖、乱停乱放、乱拉乱挂、乱贴乱画等“六乱”行为进行综合整治,实施效果明显的得 2 分,较好的得 1.5 分,一般的得 1 分,不具备的不得分 现场检查 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处置体系 2 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全覆盖的得 0.5 分;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全覆盖的得 0.5 分;实现生活垃圾分类运输全覆盖的得 0.5 分;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44、全覆盖的得 0.5 分 现场检查 4.1.2 加强公共厕所建设管护 完善公共厕所全覆盖和公共厕所建设标准化 1 实现公共厕所 500 米-800 米服务半径全覆盖的得 0.5 分;完成已建公共厕所标准化(不低于二类标准)改造的得 0.5 分 查阅资料 现场检查 DB 4453/T 012024 20 表B.1美丽圩镇建设评价共性指标体系及打分细则(续)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评价要求 分值 评分标准 评价方法 4 环境美(22分)4.2 塑造特色圩镇风貌 4.2.1 加强风貌的协调有序及特色化 保留和延续圩镇传统风貌 2 视圩镇格局、街巷肌理和空间尺度酌情给分,最高得 2 分(最大限度保

45、留圩镇特色格局和肌理,未砍伐、移动本土树木,不挖山填湖,不随意改建具有历史价值公园的得 2 分,情况较好的得 1.5 分,情况一般的得 1 分,不具备的不得分)现场检查 加强沿街立面整治 2 视圩镇内主要街道建筑外墙、屋顶等外立面,沿街窗户、门等特征情况酌情给分,最高得 2 分(整体建筑沿街立面色彩、材质风格统一的得 1 分,较好的得 0.7 分,一般的得 0.4 分,不具备的不得分;沿街遮阳檐蓬与周边环境相协调,进深不超过道路红线,檐蓬干净整洁的得0.5 分;沿街空调室外机不突兀,采用百叶护栏、栅栏方式遮挡或与墙面、窗台颜色协调的得 0.5 分)现场检查 1 视圩镇内主要街道广告招牌特征情况

46、酌情给分,最高得 1 分(整体建筑广告招牌错落有序、风格统一的得 1 分,较好的得 0.7 分,一般的得 0.4 分,不具备的不得分)现场检查 1 视圩镇内主要街道建筑立面体现的本地文化特色情况酌情给分,最高得 1 分(建筑立面颜色、材质、结构、装饰图案等充分体现本地文化特征的得 1分,较好的得 0.7 分,一般的得 0.4 分,不具备的不得分)现场检查 DB 4453/T 012024 21 表B.1美丽圩镇建设评价共性指标体系及打分细则(续)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评价要求 分值 评分标准 评价方法 4 环境美(22分)4.2 塑造特色圩镇风貌 4.2.1 加强风貌的协调有序及特色化

47、 打造具有特色的门户节点 3 视高速路出入口、主干道入口门户形象塑造情况酌情给,主要道路(包括高速路和主干道)门户形象设计融入地域特色的每处得 0.5 分,最高得 3 分 现场检查 建设特色民居 1 视民居风貌酌情给分,最高得 1 分(新建民居充分体现岭南文化、地域特征和时代风貌的得 1 分,较好的得 0.7 分,一般的得 0.4 分,不具备的不得分)现场检查 4.2.2 开展碧道建设 陆上游径贯连、丰富 2 建有碧道,碧道独立(不与机动车道合并设置)且连续贯通(不存在断点、堵点)的游径占碧道游径总长度 85%及以上的得 2 分,达 70%及以上至 85%以下的得 1 分,其余情况不得分 现场

48、检查 2 碧道两侧陆域 2 公里范围内慢行系统所联通资源点(资源点包括省级、市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旅游度假区、A 级景区;省级、市级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传统村落、旅游特色村、不可移动文物、市级城市公园、文化设施、体育设施)占资源点总数量比例达 100%的得 2 分,80%及以上至 100%以下的得 1 分,80%以下的不得分 查阅资料 现场检查 景观绿化观赏性强 1 植物选择以本土植物为主的得 1 分 现场检查 1 乔灌草花、水陆植物搭配优美,观赏性强的得 1 分 现场检查 DB 4453/T 012024 22 表B.1美丽圩镇建设评价共性指标体系及

49、打分细则(续)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评价要求 分值 评分标准 评价方法 4 环境美(22分)4.2 塑造特色圩镇风貌 4.2.2 开展碧道建设 配套服务设施完善 1 配置安全防护措施、自行车停靠点、公厕、垃圾收集设施、夜景照明设施、停车场等碧道服务设施,每配置一项得 0.2 分,最高得 1 分 查阅资料 现场检查 5 人文美(5 分)5.1 彰显人文特色 5.1.1 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到位 2 视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成效酌情给分,最高得 2 分(非物质文化得到充分挖掘保护和利用的得 2 分,较好的得 1.5 分,一般的得 1 分,不具备的不得分)查阅资料

50、现场检查 5.2 提升公民素养 5.2.1 创建精神文明 开展文明实践 1 广泛开展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党的政策、核心价值观;制订体现核心价值观要求的村规民约、行业规范、家规校训,每一个案例得 0.25 分,最高得 1 分 查阅资料 现场检查 5.3 提升文化服务 5.3.1 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 促进常住居民享受文化服务 1 视常住人口公共文化服务覆盖情况酌情给分,最高得 1 分(常住人口能够享受到形式多样且内容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的得 1 分,较好的得 0.7 分,一般的得 0.4 分,不具备的不得分)查阅资料 现场检查 5.4 提升文明实践 5.4.1 建设新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