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一种教育叫做放手演讲稿 XX市东郊学校 2013年青年教师“成长杯”演讲稿 有一种教育叫做放手 季万鹏有一种教育叫做放手 季万鹏 大学毕业,我怀揣教育理想,带着我的教育信念,走向了三尺讲台,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了我的工作。脑海中时常浮现出教学中的问题,常常为这些问题而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但我很享受这种感觉,因为有问题就会去思考,问题想明白了,自己也就进步了。 就在第一学期后半学期,我遇到了教学中的第一个瓶颈:带的两个班,一个班上课纪律特别好,学生回答问题很积极而且学生非常喜欢学数学,但另一个班却是截然不同的状态:上课纪律很差,经常乱成一锅粥,往往维持纪律就要花很长时间,在那个班学习一节课内容,在
2、这个班就需要更多时间。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长时间,我一直在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两个班如此明显的差异。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越来越觉得老师怎么这么难当呢。我忽然灵光一闪,何不让学生来当一次老师,体验当老师的不容易呢。正好第二天是一节练习课,我便让学生来当小老师,我在旁边适时的给予帮助。结果那一节课效果特别好,学生当小老师的积极性很高,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走上讲台来当小老师。快下课时我让学生谈当小老师的感受,学生有的说很有趣,有的说当老师不容易,我也借此发挥,跟学生们交流了当老师的不容易,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学生们听得很专注,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另一个班我也采用相同的方法,放手让学生去当小老
3、师,孩子们同样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 以后的教学中,练习课我经常采用这种形式,让学生走上讲台来当小老师,我在旁边给予帮助和适时的补充,及时给孩子们合理的建议和肯定的评价。学生们当小老师当得越来越棒,有时候比我讲的还好,看到孩子们绘声绘色的讲完,我和其他学生都会报以热烈的掌声。以前不爱举手发言的孩子也争当起了小老师,孩子们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语言也得到了发展,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再后来,我看书以探寻这种教学方式的理论依据,看到了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提出的“生本教育”思想,以及生本教育的理想: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这也与苏格拉底的阿卡德米学园和亚里士多德的吕
4、克昂学园崇尚自由的教育精神相吻合。 学生成长的道路不会很平坦,早点放手,早点独立,早日拥有自己的人格。作为老师,该放手的时候一定要放手,孩子的成长需要磨砺,他们需要从困难中得到锻炼,在挫折中增长勇气,在失败中积累经验,这是生活,也是教育。粗放细养,放手不代表不闻不问,任其发展,必要时,细心修正。这样才能让孩子在正确的道路上自我实践,健康成长。 “放手”就是放开手,让他自行活动。就像孩子刚学走路一样,要学会放开手,让他感受不到束缚。这样,他会放开手脚,跨出具有非凡意义的一步,即使摔跤,你也不要心疼,因为,那也是一种成功的体验,它将为前面的路打下基础。我觉得教育也一样,这和孩子学走路是一码事,学生行动也好,思维也好,都需要一个充分自由的“个人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他们将会无拘无束的表现自己,放开手脚,大踏步向前,展现出一个个的“真我”。所以,作为教师,应该学会放手,因为放手也是一种教育。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年多的教学经历,让我成长了很多,也让我收获了很多。有时可能会有“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迷茫,需要我们用“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才能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顿悟。第3页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