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家”何以促进德性的生长.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28168 上传时间:2024-03-2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739.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何以促进德性的生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家”何以促进德性的生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家”何以促进德性的生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育理论与实践圆园23 年教育理论与实践圆园23 年*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2021 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新时代儿童格局培育的时空路径研究”(课题编号:BEA210111)的研究成果。作者简介:赵亚婷(1997-),女,山东临沂人,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德育原理研究。人一出生就置身于家中。家始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家是血缘之家,也是伦理之家、宇宙之家、心灵之家。古时家国同构、天下一家的思想延续着中华文化包容、开放的基因,也涵养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家国天下情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为探究具有“中国底色”的哲学理论,家作为哲学问题开始登场。在中西比较的视野下,笑思提出

2、,与中国文化相比,西方思想始终是无家的 1,这是西方文明的重大盲点,并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基于此,笑思主张应以家作为人类思想的核心。笑思的发现引导着学界开始深入思考家的哲学性,围绕着儒家思想中家的进路以及家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在中国思想中的地位,家的问题上升到本体论层面,“亲亲”与“个体”被视为是“双重本体”2,由亲子之爱衍生出的仁爱网络可以看作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方式3。在家的哲学本体地位得到辩护后,家的伦理性也应该被敞开。本研究在已有家哲学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家”的伦理本性以及“家”对道德发生所起的本源性作用,通过时间性、空间性以及时空交织产生的“在家感”,敞开“家”在人的道德成长中的重要性,

3、并将这一带有“中国性”的“家”在同西方黑格尔、海德格尔、列维纳斯的思想对话中,力图超越文化差异更好地认识“家”。一、“家”的内涵与伦理功能人始终浸润在家的环境中,这是一种生存论的基本事实。而“家”不应只停留在日常经验层面,探究它的哲学意蕴与伦理特性,还需要厘清它的基本内涵与特点。(一)“家”的内涵与特点如果按照笑思所言,西方文化是“无家性”的,那么中国文化则可以称为“泛家性”的。首先,家从宀,宀为房子,这意味着家与物理空间上的居所相关,但家不只是遮风避雨的房子,否则所有的“室”“宅”都可以称为家;其次,家从豕,豕即猪,猪只能为人养、为人所用,这意味着家必然与人相关,但此处的人并不只是生物体的集

4、合,而是指男女之间形成婚姻并有子诞生,有了父母、孩子,才具备了完整意义上的家,家才能够在世代“家”何以促进德性的生长*姻赵亚婷摘要:家哲学的研究开启了关于“家”的本体论研究转向。“家”不仅指涉家庭这一伦理实体,更辐射至民族、国家、天下,因此家不仅是伦理之家,也是空间上不断扩展的宇宙之家,更是个体精神世界的心灵之家。“家”具有重要的伦理功能,是实现个体德性生长的原初机构,其伦理道德的发生机制是代际时间中的双向回旋、伦理空间的螺旋延展以及时空交织而成的“在家感”。从时空性的发生机制出发,借助现象学的方法论,教育首先应引导人们回望过去,在伦常明察中直观“家”的本质;其次要聚焦当下,在情感感受中激发学

5、生的“在家感”,并以构建道德地图的方式,实现精神世界的层级提升。关键词:家;个体德性;代际时间;伦理扩展;双向回旋;伦理空间;在家感;道德发生机制引用格式:赵亚婷.“家”何以促进德性的生长 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34):44-50.中图分类号:郧410文献标识码:粤文章编号:员园园源原远猿猿载穴圆园23雪34原园044原园7第 43 卷(圆园23 年)第 34 期第 44-50 页灾燥造.43(圆园23)晕燥.34孕44原孕50教育理论与实践栽澡藻燥则赠 葬灶凿 孕则葬糟贼蚤糟藻 燥枣 耘凿怎糟葬贼蚤燥灶第 34 期的绵延中得以延续,此谓家的基本含义,但中国文化中的“家”并不停留于此。

6、家因有“伦”而成为伦理之家。伦理之家体现在家庭伦理以及由此衍生出的社会伦理中,易经 中有“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中庸 称“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另有“人伦之始,莫若夫妇”等,都说明夫妇伦理的肇始性,由夫和妻柔为伦理原型,逐渐有了家庭伦理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以及更广泛地强调和合的社会伦理。“天人合一”意味着家也是宇宙之家。在中国文化视域下,天道与人道是同源的。孟子首先谈及“万物皆备于我”,而后张载在 西铭 中阐释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思想,程颢也有“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观点,王阳明在此基础上也论述到“人心与物同体”,诸如此类的“天人合

7、一”“万物一体”的观点实际上蕴含着“家天下”的思想,即人所面对的宇宙并非是陌生的外在于我的世界,而是具有温情的、与我一体的家,由此由身而家、由家而国、由国而天下成为中国文化中构建伦理秩序的主要路径。以上关于家的基本内涵中,暗含着“家”本身的时间性与空间性。家的时间性是一种生生的历时性,家的内部生长出“代际”“世系”,这一独特的伦理谱系随着时间的延续在横向上展开“亲亲”之情,在纵向上生发“尊长”之统。同时,谱系在空间上呈现出由近及远、由亲到疏的阶梯性结构,它不仅关涉小家与家族,更延展到国家与天下。(二)“家”的伦理功能家作为伦理之家、宇宙之家和精神之家,对于塑造个体的德性具有独特的地位与功能,这

8、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家”作为伦理共同体能够抵御“个体本位”的消极影响。在中国文化中,人总是关系中的存在,譬如,当孟子强调“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时,我们的预设是“人心同然”,因此不会去追问这颗恻隐之心究竟出自我之中还是你之中,可见人总是在关系中被定义,伦理也就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然而时代的发展一方面使人获得了主体性,另一方面也造就了原子式的个体。当每个个体的轴心围绕着自身而转,个体本位的价值取向也由此而生,这不仅会导致个体心灵的孤独与虚无的价值倾向,也将产生一系列道德失范问题并瓦解伦理共同体的可能性。家是最小的伦理共同体,按照舍勒的划分,家、家族、氏族等都属于生命共同体。它因血缘、亲缘、

9、共同生活、共同利益凝结而成,但在舍勒看来,家并不是一个具有完全凝聚性的共同体,在家中尚不存在个别人格与总体人格,但在我们看来,这一划分只是最低级的生命共同体的表现形态,家完全可以上升至人格共同体。家中不仅有对道德规范的遵守,也有自身人格的独立意识感受,如 伦理 孝经 中多次谈及孝子应当劝谏、纠正父亲所犯的伦常错误,“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这说明在家这一伦理实体中,儿子能够因为察觉到“义”的价值而与父亲争论,这样的孝子明显具有人格,正是因为人格的存在,儿子才能走出自身去关心父亲的人格,在这种相互的关心与责任中,人得以与共同体共同亲历生活。因此,家的存在使人第一次融入一个伦理共同体,在这一共

10、同体中,人走出自身,能够在“伦”与“伦”的差序中,学会如何过一种伦理生活。其次,“家”内含着价值指向,是实现从“小家”到“大家”的价值中介,也是调节个体与共同体关系的中介。相比更高的伦理共同体,家可能会具有不稳定性,但是家也成为从家庭的小家走向更高的国家、天下的“大家”的中介。传统儒家以家为起点建构起理想化的先验秩序,人类生活的空间可以以距离为坐标轴被区分为“零距离”的个人、“近距离”的家庭、“中距离”的国家和社会以及长距离的“天下”。个人只有进入到家庭,才能从个别人格朝向总体人格转变,家作为伦理实体因此成为了走向社会、国家、天下的重要前提。这一思想不仅具有“中国性”,也具有普遍性,在黑格尔看

11、来,“家”是伦理的起源,家体现为直接的自然的伦舍勒在其著作 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与质料的价值伦理学 中论及人格的划分,他将人格分为个别人格与总体人格,个别人格与总体人格并不是特殊与普遍的关系,而是共属于一个人格。对于总体人格,舍勒将与其对应的社群单位划分为四种类型,即大众、生命共同体、社会和人格共同体,其中家处于生命共同体中。舍勒认为大众、生命共同体处于较低等级,尚不具有人格,人格只有到社会中才出现。总体人格是舍勒提出的概念,舍勒针对个体主义的“单元论”以及普遍主义泯灭人格主体性的谬误,创造性地提出人格中既具有个体人格具有总体人格,两者均属于一个人格,个别人格在本己行为中实现,总体人格则在社群(

12、比如民族、国家)行为中实现。赵亚婷:“家”何以促进德性的生长45教育理论与实践圆园23 年教育理论与实践圆园23 年理精神 4,家的逻辑无法被还原为个体的逻辑,家的伦理性原则只能够延伸到“市民社会”和国家中。与儒家文化中家国同构的思想相一致,黑格尔也看到了家国之间天然的亲缘性,将国家看作是家庭扩张的结果,但这不是要实现父权式的国家,他所主张的是“家庭是国家的伦理根源”,当个体或社会与国家发生冲突时,家可以作为中介进行调节,这时候家的伦理实体性对于个体道德的影响就表现了出来。因此,家的源初的交往形式与理性结构所铸就的伦理关系,可以辐射到更高的国家共同体、天下共同体之中,并作为调节机制继续起作用。

13、最后,家作为价值共同体最终朝向人的精神的生成。近代以来,因掺杂法律和财产等问题,家常被界定为一种契约精神。当以契约来理解家的本质的时候,就是用外在的、孤立的联系去框定家的独特性,它排斥掉了家最为核心的本质精神。家是一种价值单位和价值共同体,这种价值以伦理性的方式表现出来。黑格尔论述伦理时曾提出,“考察伦理只有两种可能,或者从实体出发,或者原子式地进行探讨。后者是没有精神性的,只能做到集合并列,但精神不是单一的,而是单一物与普遍物的统一”4。在黑格尔的思想中,家、国家等都是客观精神的体现,家的客观精神性作用于人的主观精神性之中,由此表现为人的情感与德性。因此,家以亲亲之爱为本质规定性,婚姻超越契

14、约并因爱的精神性而结合,亲人之间超越契约也因爱的精神性而在一起,整个国家、世界也因亲亲之爱衍生出的大爱而凝聚。可见,家的统一性在于情感、在于对伦理共同体的人格和精神之爱。二、“在家”的伦理道德发生机制家的意义与功能最终作用于人的精神性的生长,伦理就是精神性的统一。从现象学的本质还原可以直观了解到人的生活世界的感受性,感受性有赖于时间性与空间性的双重作用,在“家”中体现为代际时间的回旋结构以及伦理空间的螺旋延展,两者不断交汇出“在家感”。(一)代际时间中的双向回旋在时间的哲学史中,物理时间或客观时间成为主要面向。物理时间观将时间精准地切割为过去、现在和将来。时间之流永远向前,过去的已经过去,而现

15、在也只是现在,人在物理化时间的裹挟中不断向前。柏格森的绵延说以及现象学的内时间观敞开了时间的本真意涵。时间并不是那不断流淌着的永不交织的存在,相反,时间是“活时间”,是人的生存时间、意义时间,它可以表现为人的内意识性或感受性。在这种滞留原时间印象前摄构成的意义时间的晕圈中,人的生存才有了叠加性与回溯性。“家”的意义生发机制就体现在这种“活时间”中,它的表现形式为代际时间。慈爱与孝爱的回旋构筑了代际时间的基本结构。如前所述,孩子的存在让男女两性的结合有了完整的家的意义。每个孩子从诞生起就活在他(她)与父母构成的生生时晕中,随着他(她)的第一声啼哭宣告生命的来临之后,他(她)被抛入父母的慈爱之中,

16、并且在对父母的依恋中反向参与着亲亲之爱构筑的时晕。时晕的光轮流转使孩子从非独立状态逐渐成长到可以脱离父母而成家,当成立了自己的家庭之时,彼时的亲亲之时并未中断,相反,当下所拥有的对下一代的生养经验激活着内时间意识中滞留着的孝意识。正是在代际的时间差中,过去父母的养育与当下自己为人父母的养育在代际时间中得以感通,人开始不断反向回溯父母对于自己的生养与亲亲之爱,这种回溯越多,所叠加的孝意识也越强烈。慈爱与孝爱的时晕不断交汇成流,过去父母与现在自身以及将来子代都在双重的慈爱与孝爱中交织互补,回旋推移,构成了人的意义和存在的发生源头5。在列维纳斯关于家与时间的论述中,特别谈及子代的存在所带来的父代的延

17、续性,“非连续时间中的重现开端带来青春,也带来时间的无限化”6,“生衍”所带来的代际时间朝向无限的特性,使得这种回旋结构得以在“生生”中不断实现超越性。慈爱与孝爱的代际回旋作为原型可以辐射到任一德性之中。“亲代的过去时相与子代的将来时相交织成生动的现时家庭生活晕圈,构造出共有的人生意义和命运,共同面对生死荣衰。”3当从家庭共同体进入到更高层次的“大家”式的共同体之中,亲亲之爱都会在“时机”中绽出。他者表现出来的友爱、勇敢等德性将激活我们在最初的伦理之家所感受到的滞留着的伦理经验,于是在切身的反转中,当下感受到的美好德性将作为一个原有印象叠加过去的潜意识域,促使我们返回到他者中去回馈这种友爱,晕

18、圈的滚动与叠加将不断扩展为“仁爱网络”,此谓“亲亲而仁”。可见,亲亲之爱不止于血缘或亲情,它能使人的道德意识绽开,若让这亲亲之爱自然生长,它便会在生命之流的历时性中不断生发出美好德性。46第 34 期(二)伦理空间的螺旋延展代际时间强调纵向的世代关系对于道德之爱的双向回旋的有效性,空间性指向爱的横向延展,这份爱从我到他,从他再到共同体,层层扩展使亲亲之爱光被四海、无限扩充。中华文化一直强调“天下一家”,也就是说,无论人的肤色、习俗、信仰、语言有多么不同都可以视为一家人。如果说代际时间中是家世代的父子伦理在起作用,那么伦理空间的延展则要追溯到家中的兄弟伦理。“四海之内皆兄弟”是“天下一家”得以可

19、能的基基。兄弟意味着骨肉、手足,对于骨肉亲情与手足之谊,古时有“兄弟既翕,和乐且湛”7“兄弟相顾,当如形之与影,声之与响”,这将兄弟之间的亲密性描绘得淋漓尽致;对于兄弟的伦理关系,古时亦有“兄友弟恭”之规范,其中一方面展现出兄长的长我、伴我、助我、爱我,另一方面是对兄长的知恩之情,两者的感通交织成兄弟之情深。兄弟不仅指血缘同胞兄弟,也囊括非同胞兄弟,兄弟之间平等的身份使其延伸到“朋友”之义中,兄弟之情由此可以理解为朋友之间的友谊,当兄弟与朋友失其界限,乃至四海之内都可以称为兄弟,这就是张载所说的“民吾同胞”,也是王阳明所说的“视天下为一家”的根本指向。从兄弟、朋友衍生出的天下一家的价值指向不仅

20、具有“中国性”,也应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这一点在亚里士多德以及列维纳斯那里有所体现。亚里士多德强调兄弟之间友爱的平等性8,并基于此设想产生一种轮流执政的城邦体制,这就从亲亲的友爱关系扩展为国家;列维纳斯走得更为深远,他认为,人类来自同一个“父”,世界就是“兄弟”构成的大家庭,这从亲亲走向了博爱,在根源上将天下定为了一家。从延展特点上看,天下一家的逻辑蕴含着“否定之否定”的规律,这不仅使伦理空间从“家”不断螺旋上升,而且成为个体德性与精神得以提升的机制。“家”具有“家族相似性”,其成员之间具有类似性,并且这种类似性只能举例不能定义,它所遵循的是类推的软范式9,由此,家哲学反对同一性的本质主义说

21、,主张一种家族相似的立场,以天下一家为价值指向,这样就从家逐渐类推至伦理同构性的国家与天下,伦理层级也构成了“家国天下”的螺旋上升的圆圈。其中,个体德性或心灵秩序的扩展方式为:个体首先从家际的非血亲的夫妇关系,经过父子间的血亲关系,通过否定之否定的方式返回自身,看到自身现有德性的局限性,进一步通过“善兄弟为友”的方式,走出小家,通达整个民族;然后再通过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实现普天下众生为一家,这就从家庭和家族的“亲亲”螺旋上升至民族与国家的“仁民”,最后上升至“众生平等”,即个体的德性逐渐从爱有等差过渡到普遍的仁爱与平等。(三)时空交织而成“在家感”人与生俱来具有“回家”的本能,在中国文化中,

22、人始终具有叶落归根的追求,“在家”的感觉成为了永恒的乡愁,当然这里的家不仅意味着自己的家庭、家族,也可以扩展为国家、民族与世界。不同文化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但也具有普遍性。海德格尔将此在沦为常人的状态称为“在家”,他认为“在家”的此在丧失了本真自我,只有当良知的呼声响起,此在下决心与过去决断并朝着存在去筹划之时,此在才回到了本真的自我,这时的此在是一种“不在家”的状态,可见在 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对于家的描述是具有负面性的。然而海德格尔对家的看法始终具有矛盾性,这表现在前期他所摒弃的家却成了他后期作品中所积极寻求的家园。“家园意指这样一个空间,它赋予人一个处所,人唯有在其中才能有 在家 之感,

23、因而才能在其命运的本己要素中存在。”10由此可以看出,对于精神上的“在家感”的追寻不仅是中国人的特有情愫,也是人类普遍的向往。代际时间与伦理空间的延展在个体身上得以产生德性的重要结构与表现就是“在家感”。首先,“在家”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是一种源初关系的呈现,相较于个体的“我”的单独存在,“在家”的方式体现出了作为“关系整体”的优越性,其中夫妻关系、父子关系以及广义上可以囊括天下的兄弟关系都可以在相互关系中定义自身,由此,“在家感”弥补着原子式个体的脆弱性,使一个完整的人得以以多重面向呈现。其次,“在家感”代表着在情感上有所依托,从最源初的“亲亲”开始,家就构成了一个情感结构,其中父辈对子辈

24、的慈爱、子辈对父辈的孝爱,兄弟之间的友悌,以及由此产生出的仁爱的结构,不断生成着个体的德性系统,并进一步产生出没有任何意图与欲求的纯粹的情感与德性,这种情感并非是康德那里所谓的杂多的质料,而恰恰如舍勒所言,人在情感中能够直观感受到价值本身,正是价值本身的存在给予了这些情感以应然性和正当性,也进而使得彼此都能够融为一体。赵亚婷:“家”何以促进德性的生长47教育理论与实践圆园23 年教育理论与实践圆园23 年最后,“在家”是人理解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在家感”型塑着人与世界的“家园”关系。当以“家”的方式来理解人与万物的关系时,人就不再是高傲的存在者,万物也不再是对象化的形态;相反,世界成为我们赖

25、以存在的家园,我们与世界彼此成全、彼此温暖,世界养育着我们,给予我们生存的空间,在世代中延续着我们的存在,同样我们也在这代际时差中对赖以存在的家园负有责任。“在家感”将世间万物视为亲人一般,这生生不息的世界与我们生生不息的精神彼此相成,由此我们与万物超越生命共同体的存在样式,成为一种精神性的共同体,并在这种共同体中构造起精神性的自我超越。三、以“家”促学生德性成长的理路如何重建家的叙事,作为伦理实体的家如何能够生发出它所特有的伦理功能,使人在“家”这一原初性的场域中培养德性,是亟待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在家”的伦理道德发生机制思考这一理路。(一)回望过去,在伦常明察中直观“家”的本质在“家

26、”中产生的对伦理道德的认识是基于生活化的经验认识,遵循直观感受的原则。经验直观是中国传统哲学一以贯之的认识论,它不同于康德的理性认识论,不采用公式化或理性推导的逻辑论证方式,而是运用类比的方式,强调对生活的体验与感受,并且人能够在这种自然性的领会中看到事物的本质。基于日常生活经验对“家”的伦理本质的认识与现象学的“回到事情本身”的“现象思路”不谋而合。现象学超越以往哲学认识论的对象化的思维方式,主张回到事情本身,回到活生生的经验本身。现象学通过二次还原,悬搁我们对世界的自然态度以及已有的概念、范畴、结论等,从而使事物如其所是地呈现,使我们能够如其所是地明见到事物本质。基于这一原则,舍勒提出伦常

27、明察的认识方法,“伦常”是关于道德的或有道德的,它指向先天存在的价值。“明察”作为现象学视域中“精神性的看”,指向的是对先天本质的认识与把握。在这里我们采用伦常明察的方式就是指在直观中把握“家”的价值的先天伦理本质。在回望中前行是从代际时间的回旋机制所得出的可行路径。孝爱等德性的生成相对于慈爱所间隔的代际时间意味着德性的生发要从“遥看”的距离来回顾,即在回望中直面过往的“历史”生活,因此教育应当唤起学生有关“家”的内时间意识与记忆、提供家的范例、引导学生在回望中进行反刍。唤起学生对于“家”的内时间意识与历时记忆是直观“家”的伦常本质的前提。代际时间的存在是内时间意识作用的结果,随着过去与当下的

28、不断交织,越来越多的“家”的过去被滞留在学生的潜意识域中,教育要做的就是让内意识的滞留的当下意义得以绽出,由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悬搁书本上对于家的定义与爱的方式,回到自身“活”的经验本身,去感受每一个与众不同的关于自身的家的回忆。提供范例意味着不断加深学生对家的记忆。如前所述,孝爱的拐点出现在子女在转变为父母之际,所唤起的对于父母养育自己的本能回忆。对于学生来说,此拐点尚未到来,因此,教育应当进行应时的激发,构成孝爱等德性意识的时间触机11,而提供有关家的范例与叙事便成为可行路径。范例与叙事应当贴近生活,能够从不同面向还原出家的本质。有关家的内时间意识的回忆得到加深之后,对家的伦常本质的直观就成

29、为重要的落脚点,其中反刍构成了本质直观的重要方式。反刍不仅仅是返回过去,而是通过反刍式的累积实现意义世界的生产12,学生在返回的过程中能够通过不断地“咀嚼”感受到家所带给自己的温暖与爱,而不会产生回旋式的爱的德性。同时,在这种反刍的明察中学生也能够回到自身,明见到自身在这一环境中所产生的德性,由此在家的价值引领之下生成友爱、尊敬、诚信等德性。(二)聚焦当下,在情感感受中激发“在家感”家的意义的“绽出”体现在过去与当下的结合,这需要借助情感感受的力量。情感感受是否只是一种杂多的、混乱的质料?是否只有理性才能产生德性并激发道德行动?舍勒对此的回答是否定的。通过对情感感受的现象学分析,舍勒区分出情感

30、感受状态与情感感受,譬如疼痛作为感受状态是一种身体的感官状态,但对于疼痛的感受却不尽相同,我们不仅可以“痛于疼痛”,而且可以“承受它”,甚至可能“享受它”13,由此,情感感受不同于感受状态。感受状态是载体,但感受则是一种心灵的反应,在这种反应中,感受指向某种价值属性,譬如“痛于疼痛“就是把握到疼痛的“坏”的价值属性,而“承受”或“享受”疼痛则是明见到疼痛的“好”的价值属性。由此,舍勒敞开了情感感受的本质,即情感感受是基于价值的感受性认识,而不是混乱无序的感受状态,同情、共感、爱、恨等构建起情感的功能与行48第 34 期为,这为作为情感感受的“在家感”的生成与体认提供了理论基础。为聚焦德性成长所

31、依赖的“在家感”。首先,“在家感”关涉的是学生切实的情感反应,教师应引导学生悬搁对于“家”的契约式理解,这里不仅涉及小单位的家庭共同体,也关涉更高层次的民族、国家、天下等“大家”式的共同体。契约作为一种外部联结,所勾连着的是利益的存在及大小,对此黑格尔直言,“契约涉及的只是物的关系,而不是自由人的关系”4,而每一个关于“家”的伦理共同体,都具有人格性的影响,这在黑格尔和舍勒那里均有所体现,所以“在家感”所体现的一定是学生精神性的人格生成,而不是契约式的为了某种利益的“在一起”。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当下的“在家感”的生成,这可以从当下的班集体入手。如前所述,每个学生都有对自己家庭的直观体悟,

32、这一点也许会略有不同,但同时学生也都存在于同一个班级之中,从班级成为班集体的过程就是学生“在家感”生成的标志,也是“家”作为伦理共同体的延伸与泛化。班级本身只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它只是按照某种规则将学生聚合在一起,使学生在班级这个共同的空间完成上课、学习的活动,如果仅处于这样的自然样态,“无家感”的学生之间只能是分离的。教师要引导学生看到班级的“共在”属性,从情感本身对班级中的人、物以及班级作为共同体本身进行体认,当学生真正地体验到“班级是我家”的情感感受时,才能基于这个“家”形成共同的理想、目标、追求以及荣誉感,也才能从班级走向凝聚性的精神性的、班集体,进而生成团结、友爱、互助等德性。除

33、此以外,与学生当下生活空间紧密相关的周围世界,如学校、社群、家乡等都能成为学生“在家感”生成的实践原型。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并整理自己与这些社群单位的温暖故事,在故事的回忆、讲述、倾听中不断让学生感悟它们的存在给我们的生命成长带来的贡献,进而潜移默化地培养起学生对它们的爱与责任,不论是与学生具有近距离的、中距离的甚至是远距离的社群单位,都可以让学生“以它们为家”,正是在这种情感的浸润中,学生得以不断地生发出平等、公正、担当等品格。(三)构建道德地图,实现精神世界的层级提升从“家”中产生的仁爱结构成为中国文化传统的道德原点 14,这意味着以此原点进行扩展,可以实现人的精神性的不断提升,这种精神现象

34、所指的就是人的价值秩序的格局的扩展。道德原点及其扩展要想发挥作用,必须使个体明晰自己所处的道德位置,清楚整个伦理空间的价值秩序等级,以及自己与更高的层次之间的距离,这就涉及到自身道德地图的建构。道德地图以人的生活世界与精神观念为总体范围,将所经验到的伦理实体包括人、事、机构等作为地标,按照价值秩序的线路不断扩展15。道德地图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认知到自己处于怎样的框架中并确立自身与善的关系,从而使学生获得方向感与自我认同感,能够在道德空间所处的位置中找到生活意义的坐标;另一方面,道德地图也有利于学生确认自己与善的距离并进行道德判断,如明晰什么是好的或坏的、什么是值得做的和不值得做的、什么是重要而有

35、意义的 16,从而使学生看到自己将走向何处,并在不断调整中朝向善。道德地图的构建与人的“在世”经验相一致,教育应当帮助学生不断构建与完善自身的道德地图。学生个体本身对道德认知以及对道德边界建立的深浅程度是不同的,从整体上来看,学生精神世界的价值排序以自己的生活世界为范围不断敞开,家与家人成为学生道德地图中的首要端点,有的学生能够扩展到学校、社区,有的能延伸到国家、民族甚至世界,但是其价值排序的方向可能并不一致,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一系列价值进行排列。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当以“亲情法律”、“法理人情”等设置两难情境时,在家人与国家法律的两难排序中,全国 77367 名学生中有不足 1/5

36、的学生会选择救助家人而罔顾国家法律,而半数以上的学生将维护国家法律看作至上的原则17,可见多数学生的精神秩序已经从家庭这一小家走向了更高的国家,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呈现更高的世界这一伦理实体,使学生不断地走向更高的价值层级,进而不仅能以国家为家,也能以世界为家。值得注意的是,以国家或世界为家并不是指回到过去那种家国同构的状态,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已经打破了诸如此类的领域合一的境况,家庭、社会、国家的相对独立性是历史的趋势。家庭的“家”作为一个出发点、源发地,其意义感需要不断在走向“大家”的国家与世界中得到充实与涌现18。因此,精神世界的发展生发出的是一种重叠式的德性结构,而不是只具有角赵亚婷

37、:“家”何以促进德性的生长49教育理论与实践圆园23 年教育理论与实践圆园23 年色上的差别,这是现代的道德思维应有的面向,也是道德教育的应然走向。参考文献:1 笑思.家哲学西方人的盲点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2 孙向晨.论家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3 张祥龙.对亲子关系的哲理讨论的说明和阐发 J.文史哲,2015(4):16-20.4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 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198.198.205.5 马戎,祝东力,陈明,等.“中国精神”笔谈 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4):23-38.6 伊曼努尔 列维纳斯.总体与无限 M

38、.朱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278.7 周振甫.诗经译注 M.北京:中华书局,2002:236.8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 M.苗力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80.9 张再林.以“家”为范式的中国传统文化 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9(5):24-30.10 马丁 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 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15.11 张祥龙.家与孝从中西间视野看 M.北京:生活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2017:106.12 孙彩平.回顾与前瞻:意义世界的时间现象及其德育意涵 J.高等教育研究,2019,40(8):18-26.13 马克斯舍勒

39、.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与质料的价值伦理学 M.倪梁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379.14 孙向晨.重建“家”在现代世界的意义 J.文史哲,2019(4):5-14,165.15 孙彩平.道德教育的空间思维伦理空间视角下的道德教育 J.教育研究,2018,39(6):33-40.16 查尔斯 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 M.韩震,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38.17 孙彩平,周亚文,司马合强.中国学生道德发展报告 202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2:174.18 孙向晨.家:厚的文化与薄的哲学对李勇教授一文的回应 J.哲学动态,2022(6):45-55,128.作者单位

40、: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江苏南京邮编210097How“Home”Promotes the Growth of VirtueZHAO Ya-ting(lnstitute of Moral Education,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Abstract:The philosophy of family has opened an ontological turn in the study of the family.“Family”not onlyrefers to the ethical entity of the family,but also radiate

41、s to the nation,the country,and the world,so that the familyis not only the home of ethics,but also the home of the universe that is constantly expanding in space,and the home ofthe soul in the spiritual world of the individual.“Family”has an important ethical function,and is the originalinstitution

42、 for the growth of individual morality,and its ethical-moral mechanism is the two-way rotation inintergenerational time,the spiral extension of ethical space,and the interweaving of time and space to form a“sense ofhome”.Starting from the occurrence mechanism of“time and space”and with the help of p

43、henomenologicalmethodology,education should first guide students to look back at the past and intuitively perceive the essence of“family”in the way of moral observation,and secondly,focus on the present,stimulate students“sense of home”inemotional feelings,and realize the level of the spiritual world by constructing a moral map.Key words:family;individual morality;intergenerational time;the spiral extension of ethical space;two-wayrotation;spiral extension;sense of home;the mechanism of moral occurrence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