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碗扣式脚手架搭设方案.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826859 上传时间:2024-03-26 格式:PDF 页数:39 大小:1.4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碗扣式脚手架搭设方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碗扣式脚手架搭设方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碗扣式脚手架搭设方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碗扣式脚手架搭设方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碗扣式脚手架搭设方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总则1.0.1为了在碗扣式脚手架的设计与施工中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规,做到技术先进、经 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中脚手架及模板支撑架的设计、施工和使用。其它 用途如:烟囱、水塔等一般构筑物以及道路、桥梁、水坝等工程可按照本规范的原则执行。1.0.3落地碗扣式脚手架当搭设高度H020m时可按普通架子常规搭设,当搭设高度H20m及超 高、超重、大跨度的模板支撑体系必须制定专项施工设计方案,并进行结构分析和计算。1.0.4与碗扣式脚手架结构类型相似的其他脚手架可参照本规范的原则执行。1.0.5碗扣式脚手架的设计与施工除应执行本规范外,

2、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术语、符号2.1术语2.1.1 碗扣式脚手架 CuplokScaffolding采用碗扣方式连接的钢管脚手架。2.1.2 碗扣节点 Cuplok Joint脚手架碗扣连接的部位。2.1.3 立杆 Standing Tube碗扣脚手架的竖向支撑杆。2.1.4 上碗扣 Bell Shape Cap沿立杆滑动起锁紧作用的碗扣节点零件。2.1.5 下碗扣 Bowl Shape Socket焊接于立杆上的碗型节点零件。2.1.6 立杆连接销Pin立杆竖向接长连接专用销子。2.1.7 限位销 limitPin焊接在立杆上能锁紧上碗扣的定位销。2.1.8 横杆 Flat

3、 TubeCross碗扣式脚手架的水平杆件。2.1.9 横杆接头Spigot焊接于横杆两端的连接件。2.1.10 专用斜杆:Special Batter Tube带有旋转横杆接头,提高框架平面稳定性的斜向拉压杆。2.1.11 水平斜杆 Horizontal SlantTube钢管两端焊有插头的水平连接斜杆。2.1.12 十字撑 CrossBracing用作双排脚手架竖向加强支撑的构件。2.1.13 八字斜杆 Splayed Slant Strut斜杆八字型设置方式。2.1.14 间横杆:Intermediate Flat Tube钢管两端焊有插卡装置的横杆。2.1.15 挑梁:Bracket脚

4、手架作业平台的挑出构件,分宽挑梁和窄挑梁。2.1.16 连墙杆 ConnectedAnchor in Wall脚手架与建筑物连接的构件。2.1.17 可调底座:JackSupport可调节高度的底座。2.1.18 可调托撑:U-Jack立杆顶部可调节高度的顶撑。2.1.19 梯架 Stair脚手架上施工人员上下通行的梯子。2.1.20 脚手板 Scaffold Board施工人员在脚手架上行走及作业用平台板。2.1.21 廊道 Corridor Way双排脚手架内外立杆间人员上下行走和运输施工材料的通道。2.1.22 几何不变性 Geometrical Stability杆系结构构成几何不变的

5、性能。2.2符号2.2.1荷载和荷载效应M横杆弯矩;Mw单肢立杆弯矩;N-立杆轴向力;No 连墙件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NG1脚手架结构自重;NG2 脚手板及构配件自重;Ne-欧拉临界力;N q 1-施工荷载轴向力;ENcm施工荷载轴向力总和;Ns 风荷载作用下连墙件的轴向力;Nw 风荷载作用下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P 作用在立杆上的垂直荷载;Pc作用在横杆上的集中荷载;Q1支撑架模板自重标准值;Q2 新浇位及钢筋自重标准值;Q3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q4 振捣硅产生的荷载;Wj一节点风荷载;wk风荷载标准值;W 0-基本风压;ws一节点风荷载的斜杆内力;Wv 节点风荷载的立杆

6、内力;g 2-脚手板自重;。横杆抗弯强度。2.2.2 材料、构件设计指标E钢材的弹性模量;Q b碗扣节点极限抗剪强度值;Q c扣件抗滑强度设计值;?钢材的抗拉、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B横杆允许挠度;Umax-横杆最大挠度;?g地基承载力设计值。2.2.3 几何参数A 立杆截面面积;Ac 连墙件的净截面面积;Ag 单肢立杆底面面积;H架体高度;H1连墙件水平间距;I钢管截面惯性矩L支座跨度;Li连墙件竖向间距;Lx、Ly一支撑架立杆纵向、横向间距;W截面模量;a双排脚手架立杆纵距;c梁至支座边距;m 一脚手板层数;n施工层数;h步距;i回转半径;lo计算长度。2.2.4 计算系数B有效弯矩系数;

7、%阵风系数;y截面塑性发展系数;k脚手架风荷载体型系数;风压高度变化系数;(P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挡风系数;X-长细比。3主要构、配件3.1 碗扣节点构成:由上碗扣、下碗扣、立杆、横杆接头和上碗扣限位销组成(图3.1)。连接前连接后图3-1碗扣节点构成图3.2 脚手架立杆碗扣节点应按0.6m模数设置。3.3 立杆上应设有接长用套管及连接销孔。3.4 构、配件种类、规格及用途(表3.4)表3.4碗扣式脚手架主要构、配件种类、规格及用途名称型号规格(mm)市场重量(kg)设计重量(kg)立LG-120$48x 3.5x 12007.417.05LG-180*48x 3.5x 180010.671

8、0.19杆LG-240$48x 3.5x 240014.0213.34LG-300$48x 3.5x 300017.3116.48HG-30$48x 3.5x 3001.671.32横HG-60$48x 3.5x 6002.822.47HG-90$48x 3.5x 9003.973.63杆HG-120$48x 3.5x 12005.124.78HG-150$48x 3.5x 15006.285.93HG-180$48x 3.5x 18007.437.08间JHG-90巾48x 3.5x 9005.284.37JHG-120$48x 3.5x 12006.435.52横JHG-120+30巾48

9、x 3.5x(1200+300)7.746.85杆JHG-120+60(H8x 3.5x(1200+600)9.698.16专XG-0912$48x 3.5x 1507.116.33XG-12120 48x 3.5x 1707.877.03用XG-1218$48x 3.5x 21609.668.66斜XG-1518巾48x 3.5x 234010.349.30XG-18184)48x 3.5x 255011.1310.04杆专ZXG-0912$48x 3.5x 12705.89ZXG-1212$48x 3.5x 15006.76用8.73斜ZXG-1218巾48x 3.5x 1920杆十XZC

10、-0912$30 x 2.5x 13904.72XZC-1212巾30 x 2.5x 15605.31字XZC-1218$30 x 2.5x 20607撑窄挑梁TL-30宽度3001.681.53宽挑梁TL-60宽度6009.308.60立杆连接销LLX6120.18可调KTZ-45可调范围03005.82KTZ-60可调范围“507.12底座KTZ-75可调范围06008.5可调KTC-45可调范围03007.01KTC-60可调范围“508.31托座KTC-75可调范围06009.69脚JB-1201200 x 27012.8JB-1501500 x 27015手JB-1801800 x

11、27017.9板架梯JT-2552546x 53034.73.5 构、配件材料、制作要求3.5.1 碗扣式脚手架用钢管应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92)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2)中的Q235A级普通钢管,其材质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的规定。3.5.2 碗扣架用钢管规格为48x 3.5mm,钢管壁厚不得小于3.5-0.025mm。353上碗扣、可调底座及可调托撑螺母应采用可锻铸铁或铸钢制造,其材料机械性能应符合GB9440中KTH330-08及GB11352中ZG270-500的规定。3.5.4 下碗扣、横杆接头、斜杆接头

12、应采用碳素铸钢制造,其材料机械性能应符合GB11352中ZG230-450的规定。3.5.5 采用钢板热冲压整体成形的下碗扣,钢板应符合GB700标准中Q235A级钢的要求,板材厚度不得小于6mm。并经 600-650-C的时效处理。严禁利用废旧锈蚀钢板改制。3.5.6 立杆连接外套管壁厚不得小于3.5-0.025mm,内径不大于50 mm,外套管长度不得小于160mm,外伸长度不小于 HOmmo357杆件的焊接应在专用工装上进行,各焊接部位应牢固可靠,焊缝高度不小于3.5mm,其组焊的形位公差应符合表3.5.7 的要求表3.5.7杆件组焊形位公差要求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1杆件管口平面与钢

13、管轴线垂直度0.52立杆下碗扣间距13下碗扣碗口平面与钢管轴线垂直度14接头的接触弧面与横杆轴心垂直度15横杆两接头接触弧面的轴心线平行度13.5.8 立杆上的上碗扣应能上下串动和灵活转动,不得有卡滞现象;杆件最上端应有防止上碗扣脱落的措施。3.5.9 立杆与立杆连接的连接孔处应能插入12mm连接销。3.5.10 在碗扣节点上同时安装14个横杆,上碗扣均应能锁紧。3.5.11 构配件外观质量要求:1钢管应无裂纹、凹陷、锈蚀,不得采用接长钢管;2铸造件表面应光整,不得有砂眼、缩孔、裂纹、浇冒口残余等缺陷,表面粘砂应清除干净。3冲压件不得有毛刺、裂纹、氧化皮等缺陷;4各焊缝应饱满,焊药清除干净,不

14、得有未焊透、夹砂、咬肉、裂纹等缺陷;5构配件防锈漆涂层均匀、牢固。6主要构、配件上的生产厂标识应清晰。3.5.12可调底座及可调托撑丝杆与螺母捏合长度不得少于4-5扣,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得小于150mm。4荷载4.1 荷载分类4.1.1 作用于脚手架和模板支架上的荷载,可分为永久荷载(恒荷载)和可变荷载(活荷载)两类。4.L2脚手架的永久荷载,一般包括下列荷载:1组成脚手架结构的杆系自重,包括:立杆、纵向横杆、横向横杆、斜杆、水平斜杆、八字斜杆、十字撑等自重;2配件重量,包括:脚手板、栏杆、挡脚板、安全网等防护设施及附加构件的自重;设计脚手架时,其荷载应根据脚手架实际架设情况进行计算。4.1.

15、3 脚手架的可变荷载,包括下列荷载:1脚手架的施工荷载,脚手架作业层上的操作人员、器具及材料等的重量。2风荷载。4.1.4 模板支架的永久荷载,一般包括下列荷载:1作用在模板支架上的结构荷载,包括:新浇筑混凝土、钢筋、模板、支承梁(楞)等自重。2组成模板支架结构的杆系自重,包括:立杆、纵向及横向水平杆、水平及垂直斜撑等自重。3配件自重,根据工程情况定,包括:脚手板、栏杆、挡脚板、安全网等防护设施及附加构件的自重。4.1.5 模板支架的可变荷载,包括下列荷载:1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2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3风荷载。4.2 荷载标准值4.2.1 脚手架结构杆系自重标准值,可按本规范表3.4采

16、用。422脚手架配件重量标准值,可按下列规定采用。1脚手板自重标准值统一按0.35KN/m2取值。2操作层的栏杆与挡脚板自重标准值按0.14KN/m取值。3脚手架上满挂密目安全网自重标准值按0.01KN/m2取值。4.2.3 模板支撑架荷载标准值:1模板支撑架的自重标准值Q1:应根据模板设计图纸确定。对一般肋形楼板及无梁楼板模板的自重标准值,可按表4.2.3-1 采用。表4.2.3-1水平模板自重标准值(KN/m2)序号模板的构件名称竹、木胶合板及木模板定型钢模板1平面模板及小楞0.300.502楼板模板(其中包括梁模板)0.500.752新浇筑混凝土自重(包括钢筋)标准值Q2:对普通钢筋混凝

17、土可采用25KN/m3,对特殊钢筋混凝土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3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Q3:取2KN/m2。424脚手架的施工荷载标准值,可按下列规定采用:1操作层均布施工荷载的标准值,应根据脚手架的用途,按表4.2.4采用。表4.2.4操作层均布施工荷载标准值脚手架用途荷载标准值(KN/m2)结构脚手架3.0装修脚手架2.02脚手架的操作层层数按实际计算。4.2.5 模板支撑架的施工荷载标准值1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按均布活荷载取L0 KN/m2。2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可采用2.0 KN/m2。426作用于脚手架及模板支撑架上的水平风荷载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Wk=0.7%出-

18、W。(4.2.6)式中:Wk风荷载标准值(KN/m2);心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规定采用,见附录A表A;出风荷载体型系数,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规定的竖直面取0.8;Wo基本风压(KN/m2),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规定采用,见附录A图A;4.2.7 满挂密目安全网的脚手架挡风系数(p宜取0.8。4.3 荷载的分项系数4.3.1 计算脚手架及模板支撑架构件强度时的荷载设计值,取其标准值乘以下列相应的分项系数:1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取1.2;计算结构倾覆稳定时,取0.9。

19、2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取1.4。432计算构件变形(挠度)时的荷载设计值,各类荷载分项系数,均取1.0。4.4 荷载效应组合4.4.1 设计脚手架及模板支架时,其架体的稳定和连墙件承载力等应按表4.4.1的荷载组合要求进行计算。表4.4.1荷载效应组合序号计算项目荷载组合1立杆稳定计算永久荷载+可变荷载永久荷载+0.9(可变荷载+风荷载)2连墙件承载力计算风荷载+3.0KN3斜杆强度和连接扣件(抗滑)强度计算风荷载5.结构设计计算5.1 基本设计规定:5.1.1 本规范的结构设计依据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1和钢结构设计 规范GB50017-2

20、003及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等国家标准的规定。采用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 状态设计法,以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5.1.2 脚手架的结构设计应保证整体结构形成几何不变体系,以“结构计算简图”为依据进行结构计算。脚手架立、横、斜 杆组成的节点视为“校接”。5.1.3 脚手架立、横杆构成网格体系几何不变条件应保证(满足)网格的每层有一根斜杆(图5.L3)。图5.1.3网络结构几何不变条件5.1.4 模板支撑架(满堂架)几何不变条件应保证(是)沿立杆轴线(包括平面x、y两个方向)的每行每列网格结构竖向每 层有一根斜杆(图5.L4),也可采用侧面增加链杆与结构柱、墙相连

21、(图5.14 1所示)或采用格构柱法(图5.14 2)。1r图5.1.4满堂架几何不变体系b)图5.1.41侧面增加支撑链杆法 图5.1.42格构柱法5.1.5 双排脚手架沿纵轴x方向形成两片网格结构的几何不变条件可采用每层设一根斜杆(图5.1.5),在y轴方向应与连墙件支撑作用共同分析:1当两立杆间无斜杆时(图515a),立杆的计算长度10等于拉墙件间垂直距离;2当两立杆间增设斜杆(图5.1.5b)则其立杆计算长度10等于立杆节点间的距离。3无拉墙件立杆应在拉墙件标高处增设水平斜杆,使内外大横杆间形成水平桁架(图5.L5AA剖面)。图5.1.5双排外脚手架结构计算简图5.1.6 双排脚手架无

22、风荷载时,立杆一般按承受垂直荷载计算,当有风荷载时按压弯构件计算。5.1.7 当横杆承受非节点荷载时,应进行抗弯强度计算,当风荷载较大时应验算连接斜杆两端扣件的承载力;5.1.8 所有杆件长细比X=10/i不得大于250 o5.1.9 当杆件变形有控制要求时,应按照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其变形。5.L10脚手架不挂密目网时,可不进行风荷载计算;当脚手架采用密目安全网或其他方法封闭时,则应按挡风面积进行 计算。5.2施工 设计5.2.1 施工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1工程概况:说明所服务对象的主要情况,外脚手架应说明所建主体结构高度,平面形状及尺寸;模板支撑架应按 平面图说明标准楼层的梁板结构。2架体

23、结构设计和计算:第一步:制定方案;第二步:荷载计算;第三步:最不利位置立杆、横杆、斜杆强度验算,连墙件及基础强度验算;第四步:绘制架体结构计算图(平、立、剖)。3确定各个部位斜杆的连接措施及要求,模板支撑架应绘制顶端节点构造图;4说明结构施工流水步骤,编制构配件用料表及供应计划;5架体搭设,使用和拆除方法;6保证质量安全的技术措施。5.2.2 架体的构造设计尚应符合本规范第六章的有关规定。5.3双排脚手架的结构计算5.3.1 无风荷载时,单肢立杆承载力计算1立杆轴向力按下式计算:N=1.2(NGi+NG2)+1.4ZNQi(5.3.1-1)式中:NG1 脚手架结构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KN/

24、m2);NG2 脚手板及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KN/m2);ENqi 施工荷载产生的轴向力总和,分双排脚手架与模板支撑架两种情况(KN/m2)。2单肢立杆稳定性按下式计算:N(pAf(5.3.12)式中:A立杆横截面积;(P 轴心受压杆件稳定系数,按细长比查本规范附录C;f 钢材强度设计值,查本规范附录B表B2。5.3.2 组合风荷载时单肢立杆承载力计算:1风荷载对立杆产生弯矩按下式计算:Mw=1.4al02WK/10(53.2-1)式中:Mw 单肢立杆弯矩(KNm);a立杆纵矩(m);Wk风荷载标准值(KN/m2);lo-立杆计算长度(m);2单肢立杆轴向力按下式计算:Nw=L2(N

25、gi+Ng2)+0.9x1.4SNQi(5.3.2-2)3立杆压弯强度按下式计算:NW/OA+0.9pMw/yW(l-0.8Nw/NE)f(53.2-3)式中:P 有效弯矩系数,采用L0;Y 截面塑性发展系数,钢管截面为1.15;W立杆截面模量;Ne-欧拉临界力,NE=7i2EAA2(E为材料弹性模量,九为压杆长细比)。5.3.3 连墙件计算1在风荷载作用下连墙件的轴向力应按下式计算:Nc=L4 Wk Li Hi(5.3.3 1)式中:Nc 风荷载作用下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KN);Li、Hi 连墙件竖向及水平间距(m)。2连墙件强度及稳定应按下式计算:Nc+No 纯Acf(5.3.32)式中:

26、No 连墙件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取3KN;Ac-连墙件的毛截面积(mm2);3当采用钢管扣件连接时应验算其抗滑承载力。5.4 双排外脚手架的搭设高度5.4.1 双排外脚手架的搭设高度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1最不利立杆的单肢承载力(应为立杆最下段);2施工荷载及层数及脚手板铺设层数;3立杆的纵向和横向间距及横杆的步距;4拉墙件间距;5风荷载等的影响。5.4.2 最不利立杆的单肢承载力的计算,应根据5.1.5条的两种情况确定最不利单肢立杆的计算长度;确定单肢立杆承载 能力:N(pAfo5.4.3 计算立杆的轴向力,根据施工条件确定荷载等级和层数以及脚手板的层数,计算立杆的轴向力(图5

27、43)。图5.4.3搭设高度计算图1脚手板荷载对立杆产生的轴向力:层数m;脚手板自重载荷G2。NG2=mG2x a b/2(5.4.3 1)2施工荷载:层数n;施工荷载Q3。.Nqi=nQ3x a b/2(5.4.32)5.4.4 计算每步脚手架自重NGi=h t 1+0.5 t 2+t 3+t 4(5.4.4)式中:h-步距(m);t 1-立杆每米重量(KN);t 2-廊道横杆单件重量(KN);t 3纵向横杆单件重量(KN);t 4 内外立杆间斜杆或十字撑重量(KN)。5.4.5搭设高度计算不组合风荷载时按下式计算:H=Ns-(L2Nq2k+L4Nqk)h/1.2NQ1(5.4.5)式中:N

28、s 单肢立杆承载力,按(5.3.12)式计算。组合风荷载时的H值应按(5.323)立杆压弯公式验算。5.5 地基承载力计算5.5.1 立杆最小底面积的计算Ag=N/(5.5.1)式中:Ag-支撑单肢立杆底座面积(m2);区一地基承载力设计值(Kpa)按地勘报告选用,当地基为回填土时乘以地基承载系数5.5.2 当地基为岩石或混凝土时,可不进行计算,但应保证立杆底座与基底均匀传递荷载。5.5.3 当地基为回填土时,必须分层夯实,并应考虑雨水渗透的影响。地基承载系数:对碎石土、砂土、回填土应取0.4;对粘土应取0.5o5.5.4 当脚手架搭设在结构的楼板、挑台上时,立杆底座应铺设垫板,并应对楼板或挑

29、台等的承载力进行验算。5.6 模板支撑架计算5.6.1 单肢立杆承载力的计算1单肢立杆轴向力计算公式N=1.2Qi+1.4(Q3+Q4)JLy+1.2 Q2V(5.6.11)式中:Lx、Ly单肢立杆纵向及横向间距(m);VLx、Ly段的混凝土体积(m3)。2单肢立杆承载力计算公式同(53.12)o5.6.2 横杆承载力及挠度计算1当横杆支撑梁时(图562),横杆弯矩按下式计算:应对横杆进行抗弯强度计算,可将作用在横杆上的均布荷载转化为两集中荷载P。横杆弯矩按下式计算:M=Pc C(5.6.2-1)式中:M横杆弯矩(KN-m);Pc-梁碎重量及模板重量的1/2;C-梁边至立杆之间距离。2横杆抗弯

30、强度按下式计算:M/Wf(5.6.22)式中:W-钢管的截面模量。图5.6.2横杆弯矩计算简图3横杆的挠度应符合下式规定:以S一=蠢(32一4)JU(5.6.3-3)式中:Umax-横杆的最大挠度;1)容许挠度,应按设计要求确定。5.6.3 碗扣节点承载力按下式验算:PcQb(5.6.3)式中:Qb 下碗扣抗剪强度设计值,取60KN。5.6.4 当模板支撑架高度大于8米并有风荷载作用时,应对斜杆内力进行计算,并验算连接扣件的抗滑能力(图564)。图5.6.4斜杆内力计算简图1当对架体内力计算时将风荷载化解为每一结点的集中荷载W;2W在立杆及斜杆中产生的内力WV、Ws按下式计算:Wv=W(5.6

31、.4-2-1)aW5=二甲(5.6.4-2-2)a3自上而下叠加斜杆最大内力为EnlW s,验算斜杆两端连接扣件抗滑强度:2nxWs 0,否则应采取措施保证架体整体稳定。相应风荷载在另一侧立杆中产生的压力,应叠加到立杆轴向力中并验算 其强度。5.6.6 当采用缆风绳维持架体整体稳定时,缆风绳的初始拉力在立杆中的数值应叠加到立杆轴力中;缆风绳的拉设与拆除 应对称,否则应计算其偏心作用。6构造要求6.1 双排外脚手架61.1双排脚手架应根据使用条件及荷载要求选择结构设计尺寸,横杆步距宜选用1.8m,廊道宽度(横距)宜选用1.2m,立杆纵向间距可选择不同规格的系列尺寸。6.1.2 曲线布置的双排外脚

32、手架组架时,应按曲率要求使用不同长度的内外横杆组架,曲率半径应大于2.4米。6.1.3 双排外脚手架拐角为直角时,宜采用横杆直接组架(图6.1.3a);拐角为非直角时,可采用钢管扣件组架(图6.1.3b)。(a)横杆组架(b)钢管扣件组架图6.1.3拐角组架图6.1.4 脚手架首层立杆应采用不同的长度交错布置,底部横杆(扫地杆)严禁拆除,立杆应配置可调底座(图6.1.4)。图6.1.4首层立杆布置图6.1.5 脚手架专用斜杆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斜杆应设置在有纵向及廊道横杆的碗扣节点上;2脚手架拐角处及端部必须设置竖向通高斜杆(图6.1.5);3脚手架高度020m时,每隔5跨设置一组竖向通高斜

33、杆;脚手架高度大于20m时,每隔3跨设置一组竖向通高斜 杆;斜杆必须对称设置(图6.L5);4斜杆临时拆除时,应调整斜杆位置,并严格控制同时拆除的根数。图6.1.5专用斜杆设置图6.1.6 当采用钢管扣件做斜杆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斜杆应每步与立杆扣接,扣接点距碗扣节点的距离宜150mm;当出现不能与立杆扣接的情况时亦可采取与横杆扣接,扣接点应牢固;2斜杆宜设置成八字形,斜杆水平倾角宜在45。60。之间,纵向斜杆间距可间隔12跨(图6.1.6);3脚手架高度超过20m时,斜杆应在内外排对称设置。图6.1.6钢管扣件斜杆设置图6.1.7 连墙杆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连墙杆与脚手架立面及墙体应保持

34、垂直,每层连墙杆应在同一平面,水平间距应不大于4跨;2连墙杆应设置在有廊道横杆的碗扣节点处,采用钢管扣件做连墙杆时,连墙杆应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杆连接,连接 点距碗扣节点距离应口 50mm;3连墙杆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压荷载的刚性结构。6.1.8 当连墙件竖向间距大于4m时,连墙件内外立杆之间必须设置廊道斜杆或十字撑(图6.1.8)。图6.1.8廊道斜杆及十字撑设置示意图6.1.9 当脚手架高度超过20米时,上部20米以下的连墙杆水平处必须设置水平斜杆。6.1.10 脚手板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脚手板的挂钩必须完全落在廊道横杆上,并带有自锁装置,严禁浮放;2平放在横杆上的脚手板,必须与脚手架连接牢

35、靠,可适当加设间横杆,脚手板探头长度应小于150mm;3作业层的脚手板框架外侧应设挡脚板及防护栏,护栏应采用二道横杆。6.1.11 人行坡道坡度可为1:3,并在坡道脚手板下增设横杆,坡道可折线上升(图6.1.11)。3姿-.T而3训图6111人行坡道设置图6.1.12 人行梯架应设置在尺寸为L8x 1.8m的脚手架框架内,梯子宽度为廊道宽度的1/2,梯架可在一个框架高度内折线上升。梯架拐弯处应设置脚手板及扶手(图6.1.12)。图6.1.12人行梯架设置示意图6.1.13 脚手架上的扩展作业平台挑梁宜设置在靠建筑物一侧,按脚手架离建筑物间距及荷载选用窄挑梁或宽挑梁。宽挑梁可铺设两块脚手板,宽挑

36、梁上的立杆应通过横杆与脚手架连接(图6.1.13)。图6.1.11扩展作业平台示意图6.2 模板支撑架6.2.1 模板支撑架应根据施工荷载组配横杆及选择步距,根据支撑高度选择组配立杆、可调托撑及可调底座。6.2.2 模板支撑架高度超过4m时,应在四周拐角处设置专用斜杆或四面设置八字斜杆,并在每排每列设置一组通高十字 撑或专用斜杆(图622)。图622模板支撑架斜杆设置示意图6.2.3 模板支撑架高宽比不得超过3,否则应扩大下部架体尺寸(图623),或者按有关规定验算,采取设置缆风绳等加 固措施。图6.2.3扩大下部架体示意图6.2.4 房屋建筑模板支撑架可采用立杆支撑楼板、横杆支撑梁的梁板合支

37、方法。当梁的荷载超过横杆的设计承载力时,可采取独立支撑的方法,并与楼板支撑连成一体(图624)。6.2.5 人行通道应符合下列规定:1双排脚手架人行通道设置时,应在通道上部架设专用梁,通道两侧脚手架应加设斜杆。(图625-1)。图6.2.5-1双排外脚手架人行通道设置图2模板支撑架人行通道设置时,应在通道上部架设专用横梁,横梁结构应经过设计计算确定。通道两侧支撑横梁的立杆根据计算应加密,通道周围脚手架应组成一体。通道宽度应S4.8m(图625-2)图625-2模板支撑架人行洞口设置图3洞口顶部必须设置封闭的覆盖物,两侧设置安全网。通行机动车的洞口,必须设置防撞设施。7搭设与拆除7.1 施工准备

38、7.1.1 脚手架施工前必须制定施工设计或专项方案,保证其技术可靠和使用安全。经技术审查批准后方可实施。7.1.2 脚手架搭设前工程技术负责人应按脚手架施工设计或专项方案的要求对搭设和使用人员进行技术交底。7.1.3 对进入现场的脚手架构配件,使用前应对其质量进行复检。7.1.4 构配件应按品种、规格分类放置在堆料区内或码放在专用架上,清点好数量备用。脚手架堆放场地排水应畅通,不 得有积水。7.1.5 连墙件如采用预埋方式,应提前与设计协商,并保证预埋件在混凝土浇筑前埋入。7.1.6 脚手架搭设场地必须平整、坚实、排水措施得当。7.2 地基与基础处理7.2.1 脚手架地基基础必须按施工设计进行

39、施工,按地基承载力要求进行验收。7.2.2 地基高低差较大时,可利用立杆0.6m节点位差调节。7.2.3 土壤地基上的立杆必须采用可调底座。7.2.4 脚手架基础经验收合格后,应按施工设计或专项方案的要求放线定位。7.3 脚手架搭设7.3.1 底座和垫板应准确地放置在定位线上;垫板宜采用长度不少于2跨,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垫板;底座的轴心线应 与地面垂直。7.3.2 脚手架搭设应按立杆、横杆、斜杆、连墙件的顺序逐层搭设,每次上升高度不大于3m。底层水平框架的纵向直线 度应WL/200;横杆间水平度应WL/4 00。7.3.3 脚手架的搭设应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的摆底高度一般为6 m,搭设后必

40、须经检查验收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7.3.4 脚手架的搭设应与建筑物的施工同步上升,每次搭设高度必须高于即将施工楼层1.5 m。7.3.5 脚手架全高的垂直度应小于L/500;最大允许偏差应小于100mm。7.3.6 脚手架内外侧加挑梁时,挑梁范围内只允许承受人行荷载,严禁堆放物料。7.3.7 连墙件必须随架子高度上升及时在规定位置处设置,严禁任意拆除。7.3.8 作业层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必须满铺脚手板,外侧应设挡脚板及护身栏杆;2护身栏杆可用横杆在立杆的0.6m和1.2m的碗扣接头处搭设两道;3作业层下的水平安全网应按安全技术规范规定设置。7.3.9 采用钢管扣件作加固件、连墙件、斜撑时应

41、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2的有关 规定。7.3.10 脚手架搭设到顶时,应组织技术、安全、施工人员对整个架体结构进行全面的检查和验收,及时解决存在的结构 缺陷。7.4 脚手架拆除7.4.1 应全面检查脚手架的连接、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构造要求,经按技术管理程序批准后方可实施拆除作业。7.4.2 脚手架拆除前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应对在岗操作工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7.4.3 脚手架拆除时必须划出安全区,设置警戒标志,派专人看管。7.4.4 拆除前应清理脚手架上的器具及多余的材料和杂物。7.4.5 拆除作业应从顶层开始,逐层向下进行,严禁上下层同时拆除。7.4

42、.6 连墙件必须拆到该层时方可拆除,严禁提前拆除。7.4.7 拆除的构配件应成捆用起重设备吊运或人工传递到地面,严禁抛掷。7.4.8 脚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必须事先确定分界处的技术处理方案。7.4.9 拆除的构配件应分类堆放,以便于运输、维护和保管。7.5 模板支撑架的搭设与拆除7.5.1 模板支撑架搭设应与模板施工相配合,利用可调底座或可调托撑调整底模标高。7.5.2 按施工方案弹线定位,放置可调底座后分别按先立杆后横杆再斜杆的搭设顺序进行。7.5.3 建筑楼板多层连续施工时,应保证上下层支撑立杆在同一轴线上。7.5.4 搭设在结构的楼板、挑台上时,应对楼板或挑台等结构承载力进行验算

43、。7.5.5 模板支撑架拆除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中混凝土强度的有关规定。7.5.6 架体拆除时应按施工方案设计的拆除顺序进行。8检查与验收8.1 进入现场的碗扣架构配件应具备以下证明资料:1主要构配件应有产品标识及产品质量合格证2供应商应配套提供管材、零件、铸件、冲压件等材质、产品性能检验报告。8.2 构配件进场质量检查的重点:钢管管壁厚度;焊接质量;外观质量;可调底座和可调托撑丝杆直径、与螺母配合间隙及材质。8.3 脚手架搭设质量应按阶段进行检验:1首段以高度为6米进行第一阶段(播底阶段)的检查与验收;2架体应随施工进度定期进行检查;达到设计高度后

44、进行全面的检查与验收;3遇6级以上大风、大雨、大雪后特殊情况的检查;4停工超过一个月恢复使用前。8.4 对整体脚手架应重点检查以下内容:1保证架体几何不变性的斜杆、连墙件、十字撑等设置是否完善;2基础是否有不均匀沉降,立杆底座与基础面的接触有无松动或悬空情况;3立杆上碗扣是否可靠锁紧;4立杆连接销是否安装、斜杆扣接点是否符合要求、扣件拧紧程度;8.5 搭设高度在20m以下(含20m)的脚手架,应由项目负责人组织技术、安全及监理人员进行验收;对于高度超过20 m脚手架超高、超重、大跨度的模板支撑架,应由其上级安全生产主管部门负责人组织架体设计及监理等人员进行检查 验收。8.6 脚手架验收时,应具

45、备下列技术文件1施工组织设计及变更文件;2高度超过20 m的脚手架的专项施工设计方案;3周转使用的脚手架构配件使用前的复验合格记录;4搭设的施工记录和质量检查记录;8.7 高度大于8m的模板支撑架的检查与验收要求与脚手架相同。9安全管理与维护9.1 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在脚手架上集中堆放模板、钢筋等物料。9.2 混凝土输送管、布料杆及塔架拉结缆风绳不得固定在脚手架上。9.3 大模板不得直接墩放在脚手架上。9.4 遇6级及以上大风、雨雪、大雾天气时应停止脚手架的搭设与拆除作业。9.5 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擅自拆除架体结构杆件,如需拆除必须报请技术主管同意,确定补救措施

46、后放可实施。9.6 严禁在脚手架基础及邻近处进行挖掘作业。9.7 脚手架应与架空输电线路保持安全距离,工地临时用电线路架设及脚手架接地防雷措施等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施工 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1)的有关规定执行。9.8 使用后的脚手架构配件应清除表面粘结的灰渣,校正杆件变形,表面作防锈处理后待用。附录A:风荷载计算系数A1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对于平坦或稍有起伏的地形,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应根据地面粗糙度类别按表A1确定。地面粗糙度可分为A、B、C、D四类:一A类指近海海面和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B类指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乡镇和城市郊区;C类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

47、D类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表A1风压高度变化系数离地面或海平面高度地面粗糙类别ABCD51.1 71.0 00.7 40.6 21 01.3 81.0 00.7 40.6 21 51.5 21.1 40.7 40.6 22 01.6 31.2 50.8 40.6 23 01.8 01.4 21.000.6 24 01.9 21.5 61.1 30.7 35 02.0 31.6 71.2 50.8 46 03.1 21.7 71.3 50.9 37 02.2 01.8 61.4 51.0 28 03.2 71.9 51.5 41.119 02.3 42.0 21.621.191 0

48、 03.4 02.091.7 01.271 5 02.6 42.3 82.0 31.6 12 0 03.8 32.6 12.3 01.922 5 02.9 92.8 02.5 42.1 93 0 03.1 22.972.7 52.4 53 5 03.1 23.1 22.942.684 0 03.1 23.1 23.1 22.9 1/4 5 03.1 23.123.1 23.1 2A2阵风系数表A2:阵风系数离地面高度(m)地面粗糙类别ABCD51.6 91.8 82.3 03.2 11 01.6 31.7 82.1 02.7 61 51.6 01.7 21,9 92.5 42 01.5 81.

49、6 91.9 22.3 93 01.5 41.6 41.8 32.2 14 01.5 21.6 01.7 72.0 95 01.5 11.5 81.7 32.0 16 01.4 91.5 61.6 91.9 47 01.4 81.5 41.6 61.8 98 01.4 71.5 31.6 41.8 59 01.4 71.5 21.6 21.8 11 0 01.4 61.5 11.6 01.7 81 5 01.4 31.4 71.5 41.6 72 0 01.4 21.4 41.5 01.6 02 5 01.4 01.4 21.4 61.5 53 0 01.3 91.4 11.4 41.5 1A

50、3全国基本风压图附录C:Q 235A钢管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X012345678901.0000.9970.9950.9920.9890.9870.9840.9810.9790.976100.9740.9710.9680.9660.9630.9600.9580.9550.9520.949200.9470.9440.9410.9380.9360.9330.9300.9270.9240.921300.9180.9150.9120.9090.9060.9030.8990.8960.8930.889400.8860.8820.8790.8750.8720.8680.8640.8610.8580.8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