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三单元练习题.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8268409 上传时间:2025-02-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三单元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三单元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三单元练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三单元练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三单元练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来宾高级中学高一历史必修2第二、三单元检测题(本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所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1右图为点石斋画报快枪述奇描绘的洋务企业“金陵机器制造局”试验武器的情景。图中三人为:官员郭月楼和徐仲虎,工首唐履堂。图中文云:“工首匠心运用,造成快枪。”从图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 晚清官府推动洋务军事工业 洋务产品足令洋人为之汗颜 “师夷长技”思想的具体实践 标志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 A B C D2、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以下材料可以作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

2、“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齐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3近代前期,一些商办企业往往向外商支付一笔费用,然后以他们的名义注册,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各省的商办小轮船公司几乎都采取这种做法。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资本依附外国资本 B民族资本受外国资本控制C民族资本受本国官府压制 D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

3、利益一致4我国早期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州、天津等沿海城市,这客观上反映出( )A这些地方地理位置优越 B外资和洋务派企业的刺激作用C清政府扶植沿海企业 D受西方入侵最早,自然经济解体的程度较深5、某年,清政府明令各省督抚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促成这一政策出台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6、“嗣后所有公共机关日用消耗各品,除特种无国货可代用者外,务请专购国货以示提倡。”该文告发布时间最可能是在( )A、戊戌变法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民国初年 D.新中国成立初期7研究中国问题的美国知名专家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

4、途的经济奇迹”。这主要是因为( ) A工业结构搭配不合理 B地区分布不平衡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军阀间割据混战8“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帝国主义的经济扩张使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促使新的政治力量的壮大为民主革命的新发展创造条件( ) A B C D9、据统计,1936年中国工业总产值比1927年增加80。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B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形成和发展 C西方列强因受经济危机打击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D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的统一推动了经济发展10. “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

5、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厂、火柴原料厂及在兰州办的西北毛纺织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此材料说明他遭受的排挤和打击主要来自( )A.官僚资本 B.外国资本 C.封建官府 D.买办资本11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此,我们( )A推行了土地改革 B组织了人民公社 C实施了“一五”计划 D发动了“大跃进”12. “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是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其中“不折

6、腾”是吸取了建国以来哪些历史事件的教训( )农业合作化运动 大跃进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 文化大革命A. B. C. D.13右图是山东省(19591965)年国内生产总值统计图。图中经济指标的变化反映了(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影响“一五”计划的实施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落实 中共八大会议精神的正确指导A B C D14右图是四川宁江机床厂的一则广告,发表在1979年6月25 日的人民日报上。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该报首次刊登推销产品的广告。这一现象的积极作用包括( )促进企业技术革新,提高企业产品质量 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实现中外合作生产鼓励企业大胆探索,变革企业经营模式 突破计划

7、经济体制,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A B C D15. 农民与土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核心问题。下列三幅图反映的是中共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其共同点叙述正确的是( )农民在分配土地 人民公社社员在集体劳动 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A保护了农民利益 B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C改变了经营方式 D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16有人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在20世纪90年代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其主要依据应该是( )A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获得重大突破C确定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始形成17、美国时代周刊杂志的封面是对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个不同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对比,一面是游行的队

8、伍高举着马克思的画像,农民在田地里插秧;另一面是忙碌的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标题是美国人“担心”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是因为他们错误地认为( )A中国不再是农业大国 B中国人不再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C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 D高档消费使人们滋长资产阶级享乐思想18、20世纪80年代前期,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说,“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终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总之,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的。”上述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A、必须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B、由于“人家封锁”,给中国带来困难C、建国后曾长期实行“闭关自

9、守” D、关起门来搞建设是发展不起来的19.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中,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本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是( )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对资本家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 建立“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 B. C. D.20中共八大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是因为( ) 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 提出尽快使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的任务 提出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A . B. C. D.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19

10、111919年间,建成厂矿470多个,投资近一亿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万以上,八年相当于过去全部投资总额。1919年随着帝国主义列强的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走向萧条。 中国近代经济史材料二1922年民族资本家张謇说“百里一税,二百里再税,道路梗阻,节节为历,行之愈远,则商品货成本愈重,是禁止商货之流通,迫其近售,而罚其远行者也。”另一资本家又写道“我之廉价工人,(日本)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的制造,运费即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彼之便利。况彼来者皆是该国一流工厂,资本较吾雄厚,技术较吾高深,对工厂管理经营,亦皆养之有素,吾更何恃而不恐,吾将何术而善后。” 中

11、国近代经济史材料三材料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19111919年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出该时期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障碍。(不得摘抄原文) (4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这时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有何意义? (4分)(4)材料四中反映出我国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4分) (5)从材料一和材料四反映的我国不同时期工业的不同发展状况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2分)22、近代以来,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艰辛探索,走上了民族复兴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17年1919

12、年,孙中山在上海写成实业计划一书规划了一条中国工业化的道路。他认为,交通运输必须放在近代工业首位还提出建立北方、东方、南方三大海港,疏通内河水道,发展内地交通。同时,他又主张在不损害中国主权条件下,引进外资和技术,以便在最短时间内迅速赶超外国,从而改革中国落后的手工业生产方式。材料二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我们在制定对内经济搞活这个方针的同时,还提出对外经济开放。当然,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

13、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根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为实现中国工业化的主要经济主张。结合当时我国的内外环境,分析实业计划是否有实现的可能。(8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建国后我国经济落后的原因。分析改革开放之前我国有利的国内外形势,指出“对内经济搞活这个方针”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8分)(3)综合材料,概括孙中山和邓小平在国家经济发展主张上的共同之处。(4分)来宾高级中学高一历史必修2第二、三单元检测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ACCDC 6-10 CCBAA 11-1

14、5 CCCCC 16-20 DCABA二、材料题21、(共20分)特点:发展迅速而短暂(2分)原因: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的侵略,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辛亥革命的推动;南京临时政府保护工商业;北洋政府振兴实业等。(4分,任意两点) 军阀割据,关卡林立,税收沉重。外国资本主义企业在资金、技术及管理方面的竞争优势。(4分) 原因:建国之初,党和国家的重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意义: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4分) 变化: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 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4分)认识:国家的独立是民族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正确

15、的政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2分) 22、(共20分)(1)主张:把交通运输建设放在工业化的首位;主张引进外资和技术;改革中国落后的手工业。(3分)不可能实现。(1分)原因:中国政局混乱,缺乏稳定的政治环境;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艰难,缺乏资金;近代科技落后人才缺乏;(2分,任意一点)西方列强不断侵略中国。(2分)(2)落后的原因: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我国自身的闭关自守。(2分)有利形势:国内,文革结束,政局稳定;通过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国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掀起与中国建交的热潮;第三次科技革命正在进行。(2分)内容及意义: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在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了企业活力,推动经济的发展。(4分) (3)共同之处:注重经济建设,制定经济发展计划;坚持在维护国家主权的前提下,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和技术。(4分)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