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让预设与生成共同演绎课堂精彩内容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课 堂教学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语文本身的丰富性使得语文课 堂教学具有生成的多种可能性。我们应预设学生的已知、预 设学生的未知。我们可以创设教学情境、引导体验、提升教 育智慧中生成。从“预设“走向“生成“,关键是把学生看成一种 教育资源。倡导生成的课堂教学,需要重建课堂教学效率观。关键词:预设;生成“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行,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 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 没有激情的行程。”(叶澜语)它告诉我们:课堂上学生学习 是个学生与教师、同伴、作者“思维碰撞、心灵沟通、情感融 合”的“动
2、态”过程,会有许多意外与惊喜。在这一过程中,预 设与生成是相互联系的。就对立而言,课前细致的预设使本 该动态生成的教学变成了机械执行教案的过程;就统一而 言,预设与生成又是相互依存的,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 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又往往是低效的。因此,在新课程 背景下,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 关键所在。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用智慧将课堂演绎得更加精彩!一、精心预设,为生成启航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有预设的一面,预设是教 学的基本要求,因为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 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 安排。一切的预设了然于胸
3、,做到胸中有丘壑,这样才能很 好地驾驭新课程的课堂。1、预设学习的“已知”。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他的作品中有过这样 的一段经典表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 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 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对此 进行教学。”可以说这段话道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 教学的起点”这样一个教学理念。而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在原有 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这是新 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基础理论,因此,我在进行课堂预设 的时候,分外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看王松舟老师圆明园的毁灭中的一个小片断.师:同学们,你
4、们读到、看到的一切早已不复存在,早 已化为灰烬、烟消云散了。请你再自由快速地默读课文,想 一想:对咱们的圆明园你还想知道些什么?生:谁设计的?这么大的一个圆明园要造多少年呀?生:英法联军为什么要如此破坏?怎么没有一点同情心 呢?生:老师,强盗来了,我们的政府在干什么?我们的军 队在干什么?都到哪里去了呢?师:好,我搜集了一份资料,读了以后,你能明白一部 分心中的疑惑,我相信你也一定会被它深深地震憾。师:读完这则短短的材料,你的心震憾了吗?你震憾了 吗?是什么让你震憾?生:我被圆明园的大震憾了。640个足球场,这是多么巨 大的园林呀!生:园内藏着不计其数的珍宝,每一样都价值连城。我 被这个震憾了
5、。“对咱们的圆明园你还想知道些什么?”王老师这一质 疑,断然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个性化的疑惑由此生成。这些生成(无论学生有什么疑惑)都是教师课前充分料想 的,不然怎么会有资料圆明园之最的恰到好处的拓 展延伸呢?何况这补充的圆明园之最本身就是充分预设 后的补充(对教材的超越)。当然,课在展开中的一切,尤其是一些具体而微的细 节,不是都能预约到的。但由于教师的弹性设计已经为这些“可能”和“不确定”的发生留下了足够的时空教师已经有足够 的思想和智慧的准备,当这些“可能”和“不确定性”发生时,老 师就不会惊慌失措,乱了方寸,他依然能够引导学生创造出精彩来,但归根结底,这种精彩仍是预约的。如果一味强调
6、生成“无法预约”,它就会变得不可捉摸,虚无飘缈,也将会对教师产生误导,盲目追求生成,忽视教 育的价值引导。所以,一句话,生成是一种充分预约的精彩.2、预设学生的“未知”。教师不但要预设学生的“已知”,还应该注重预设学生的“未知”。对于一篇文章,学生可能知道了什么,知道了多少,又有哪些是有可能不知道的,“未知”的,教师应该“心中有 数”,因此,在教学方案设计中要有“弹性区间”,为学生的主 动参与留出时间与空间,对过程要多作假设:学生会如何 说?我又该如何引?不妨多模拟些情境,多估计些情况,使 预设更有宽度、厚宽、深度和广度,在横向、纵向相结合的 预设中追求课堂教学的精彩。这样,教师才能从容不迫地
7、面 对学生,才能胸有成竹地进行对话,也才有可能收到许多预 约的精彩。也只有这样,当课堂出现未曾或无法预见的情况 时,教师才有足够的智慧去应对,从而将课堂引向精彩,而不至于听这任之,甚至手足无措,方寸大乱。在捉迷藏一课,学到“李四光蹲在小溪旁研究石头,裤脚被溪水打湿了也没发觉”这里李四光的研究精神正感动 着大家,忽然,在教室后头的东墙边冒出了一句:“李四光不 是位好爸爸,我不喜欢他。”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纷纷对这 位插话同学的观点进行了指责,但也有不少的同学发出了窃 笑。何不把这插话设为疑点,让学生多元体验文本的情感 呢?于是,学生就围绕“李四光是不是一一位好爸爸”这个疑点展开了自由辩论:生1:
8、我认为李四光不是一位好爸爸。女儿玲玲和他捉迷 藏,等了好久,还不见爸爸来找,只好从大树后面走出来,去找爸爸。既然和女儿玩游戏,就要把这件事坚持到底,可他却做不到。生2:我认为李四光是一位好爸爸,因为文中第2自然段 讲到他带着女儿玲玲到郊外玩捉迷藏游戏。他的工作虽然很 忙,但还是有心带女儿出去玩,从中看出李四光是关心女儿 的,是位好爸爸。生3:我不同意你的看法,既然是带女儿到郊外去捉迷 藏,又为什么只见他拿着望远镜?正在全神贯注地观察石头 呢!他违反了游戏规则。生4:从课文的第1自然段可以知道,李四光是我国著名 的地质学家。他的工作忙,他知道轻重,地质研究工作很重要,陪女儿玩却是私事。我认为他是
9、位好爸爸。生:等了好久也不见爸爸来找,玲玲确实很不高兴,但 是文中的最后一句讲到,望着爸爸那专心致志的样子,也就不生气了,说明玲玲已经没有责怪爸爸的意思了。师:李四光是不是一位好爸爸,大家可以保留自己的观 点,但老师提醒你们从“和女儿捉迷藏重要,还是研究石头重 要”这方面多多去想。这样的课堂,学生的质疑是我始料不及的,但由于 我在课前解读课程标准,钻研教材,以生为本,在预设中充 分的尊重学生,提供学习探索“未知”的时间与空间,因此,这全方位的预设就能使在课堂上左右逢源,适时关注课堂生 成的新情景(问题)、新内容、新方法、新过程,关注学生 在课堂中个性化的生命活动,体现真正意义上的以学定教。从而
10、也使课堂精彩纷呈。二、不拘预设,为生成导航。著名教授叶澜先生也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课堂应是向未 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 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能预见课堂上可能 出现的很多情况。若教师敢于突破预设的教案,抓住课堂生 成的教学资源,课堂就能成为学生主动探究的新天地,这样的课堂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丰富而又具体的综合。1、创设教学情境,生成动态资源。教师要努力构建一种开放、和谐、愉快的,使学生的主 体意识得到直正凸现的新型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创造一个学 习知识的平台,唤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激起学生学习的欲
11、望,从而让学生能在课堂上不断生成促进课堂发展的教学资 源。教学案例:我校的一位教师在教江畔独步寻花时,事先设定的程序是:读诗题,了解背景;想诗境,体会感情;诵诗篇,赏析特色。可刚一上课,便有一位学生站起来发问:“诗中写的花是什么花?”其余学生也在下面议论纷纷。教师 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普遍关注的问题。于是,甩开预设的 教案,让学生讨论这个问题。学生说有桃花、李花、水仙 花教师就随机问诗中写的花可能有水仙花吗?并让学 生读读诗句想一想。这时一位学生回答:没有。因为诗中所 写花“千朵万朵压枝低”,水仙花是草本植物,不可能压枝低。教师又启发学生继续想象,诗中的花还可能是什么花?学生 胸有成竹地回答说
12、有桂花,可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 恰恰啼”的诗句看出。接着教师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来体会,可以为诗配画,也可以用一段话来描绘,还可以找找相关的 文章来体会。突然有一位学生(私下小声说)可以出去看看 学校的花园吗?教师提议学生可以仔细观察学校的花园,对 照着来理解这首诗。学生经这么一说,便来劲了。于是,教 师根据学生的需要,把他们分成五个学习大组,一组为诗配 画,一组改写,一组到网络教室查寻相关资料,一组在班组 小书库去查找,一组外出观察,每组选出一位小组长,组织 各个小组学习。在这堂课上,老师以其睿智的眼光敏锐的发现这一动态 的教学资源,并及时营造宽松平等的教学环境,因势利导,创造性的组织
13、起适合学生参与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既让学 生学到了新的知识,更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培养了学生敢 于提问的精神,使原本尴尬的课堂又焕发出勃勃生机,收到 了不可预约的精彩。2、引导体验,挖掘动态资源新课标准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珍视学生独特 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阅读实 践,自己去感受、思考,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自我探 究,促进新的意义生成。在荷花这节课的教学中,我特 别强调教育活动的“动态生成”。一开始,我就要求学生以“读 出自己,读出问题”的态度来学习课文。如:你觉得哪个句子 写得特别美?生: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觉得这个“冒”字写得特别美。到底美在哪
14、儿,我也说不清楚。师:说不清楚是正常的,说得清楚却是不正常的。你能觉察到“冒”字特别美,就已经非常了不起。请大家想一 想,冒字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长、钻、伸、露、探、冲)师:自己用心读读前后几句话,体会一下,你觉得 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使劲地、不停地、急切地、笔直地、高高地、痛痛快快地、争先恐后地、生机勃勃地、兴高采烈地、精神抖擞地、喜气洋洋地要求学生分别把这些词填到原句中去,再来读读悟悟。)师:大家看,这就是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喜气洋 洋、生机勃勃地冒出来的白荷花。(课件播放荷花)你们想 啊,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仿佛想干些什么。组织学生想 象写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
15、来,仿佛。”写后组织全班交流。例如: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看看外面 这个精彩的世界。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深深地吸口新鲜的空气。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尽情地展 示自己的美丽。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进行时装 表演。师:多么可爱的白荷花呀!大家看,一个“冒字,不 但把白荷花写活了,而且使白荷花变得更美了。正像同学们 所讲的那样,这是一种喜气洋洋的美!这是一种生机勃勃的 美!以上案例表明那种直接的知识性教学目标不再是课堂重 点,学生个体的“生命”状态得到充分关注才是关键。3、提升教育智慧,捕捉动态资源课堂生成的动态资源具有随机性和偶发性,即在每
16、个人 身上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这就需要教师拥有一双慧眼,敏锐 的发现、捕捉、利用这些资源。当课堂上出现动态教学资源 信息时,教师的第一反应应该是辩识其价值,去伪存真,并 做出教学决策。猴子种果树这篇童话语言生动,学生百 读不厌。看到学生们神气活现地读,夸张地做着动作,我的 心中总觉得少了一点什么。难道教学只停留在“读了这篇课 文你想对小猴说些什么”这样的问题上?当教学快结束时一 位扮演小猴的孩子很激动地举起了手:“我有办法了!听了小 鸟的话,我不拔树,我再种上杏树、桃树、樱桃,这样我只要等一年,就可以吃樱桃;再等一年,就吃桃子;再等一年 吃杏子。这样多好,每年都多吃一样果子!我眼睛一亮:这 是一
17、个多好的契机!于是,我便问学生:“大家说说,这次小 猴做得怎么样?”这时学生纷纷发言:小猴没有光听别人的 话,他开始用脑子思考了;小猴有耐心了,他知道等待才能 吃到甜甜的果子我顺手在黑板上写下这样的填空:做 事有耐心,学会-。学生的回答更是让我耳目一新:做事有耐心,学会坚持;做事有耐心,学会自信;做事 有耐心,学会用智慧生活。(掌声)上面教例中我事先虽设定了教学的基本程序,但学生的 这种想法是我没预料到的。于是,我放弃了预设的框架,抓 住一次精彩回答,由此拓展下去,与学生的对话交流,完全 超出备课时的预设,孩子们的收获,当然也远远超出教学的 预定目标。学生富有个性化的丰富的生活体验、奇思妙想和
18、大胆的 探索往往是课堂中的智慧之源,为师者多么需要敏锐地捕捉 和推广“画画”这类具有生命力的学习方法“生成”。这样的课不 完全是预设的结果,在课堂上有师生之间真实的情感、智 慧、思维、能力的投入,尤其思维是相当活跃的,在整个过 程中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的生成。预设和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如果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十分精彩的生成;反 之,如果不重视生成,那么预设必然僵化的,缺乏生命活力 的。虽然预设的教学计划和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总会有着某 种偏差,但这种偏差恰恰是学生个人的知识、经验与文本碰 撞后产生的自我体验,而正是这些个性化的见解使我们的课 堂洋溢着创造的激情,弥
19、漫着生命的气息,这才是真正的精 彩!因此我要说只有预设与生成并重,课堂才能焕发出前所 未有的精彩。/阅读课堂教学设计讨论宁波.2000-84、周一贯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的“生成性”特点(小学版)2004年第3期3、王松舟:“磨”你千遍也不厌倦,教学月刊育.2004122、殷岚:突破预设/小学语文教师上海教读中国教育第16页,教育科学.,2000年10月。1、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钟启泉等主编解参考文献:在预设和生成中焕发数学课堂的生命力内容摘要: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统一体,预设是生成的 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升华,两者相辅相成。在小学数学课堂 教学中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可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
20、力,成就精彩课堂。数学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我们 不仅要精心预设、促进生成,还要机智地调整、突破预设,保证课堂的有效生成,让学生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思考、探 究、发现、体验,不断迸发创造的火花,使学生的情感得以 洗礼,态度受到熏陶,方法获得启迪,不断地全面发展。关键词:预设 生成精心 调控生命活力正文:随着课标的深入实施,人们对数学教育的价 值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数学教学不再是以“传授数学知识”为目的,而是更加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 成过程和培养思维的多样化,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 中,寻求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体验探索知识解决问题的过 程,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在
21、新课程的背景下,“生成”已成为新课程提倡的一个重要教学观念,在积极探 索生成性教学的今天,正确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精心预 设,灵活预设,使生成更加精彩,用智慧将教学演绎得更加 完美。课堂的生成需要我们用教学的机智去把握许多稍纵即 逝的生成契机。如果没有课堂生成,学生的主体性将无法体 现,学生的数学探究活动就不是真实的,从而无法让课堂焕 发出生命的活力。课程专家叶澜教授曾作过这样的精辟论 述:“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 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 没有激情的行程”。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灵 活地选择、调整乃至突破教学预设,机智巧妙地
22、生成实用有 效的教学方案,使课堂教学生机勃勃,充满生命活力。在积 极倡导生成性教学的今天,我们教师该怎么处理预设与生成 的关系呢?下面就谈一些粗浅看法。一、正确理解,预设与生成的基石所谓“预设”,简而言之就是“预先设定、计划”。生成”指事物的发生、发展形成的结果。预设和生成仿佛是 一对挛生的姐妹,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升华。预设和生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同等的价值,两者是“你中有 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的整体。预设与生成又是相互依存 的,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又往 往是低效的。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 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所在。预设是教学的基
23、本要求。可以这么说,预设得越充分,生成的就越精彩。因为我们在备课时,准备得越充分,设计 得越到位,考虑得越全面,就越容易抓住课堂中生成的问题。课堂上精彩的“生成”,确实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亮点,但 教学前的预设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我们的教学是集体教学,是在课程标准指引下利用现有的教材而进行的一个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 有一个理性的、清晰的思考与安排,否则课堂上的生成价值 不高。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孩子。”因而我们应 站在“生成”的制高点来优化预设,使我们的预设具有高屋 建翎的眼光,使预设成为学生生成与发展的“指南针”。二、灵活调控,预设与生成的关键(一
24、)精心“预设”,为“生成”起航教学活动是复杂多变的,需要教师课前周密的策划,这 就是对教学的预设。准确把握教材,全面了解学生,有效开 发资源是进行教学预设的重点,也是走向动态生成的逻辑起 点。1、准确把握教材。教材是“大纲”或“标准”理念的 具体体现,是学习内容的主要载体,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材 料。但教材是面向全体的,不一定完全适合教师个体的教和 学生个体的学。因此,教师在分析教材进而进行教学预设时,应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本人的教学 风格,对教材适当改编或重组。2、全面了解学生。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 原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个性特点必然影响着教学活动 的展开和推
25、进。因此,尽可能多地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 性格、喜好,预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乃是科学预设的一个重要前提。一节课教师往往要从学生熟 悉的现实出发,预设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预设精要的课 堂提问,预设若干弹性教学环节,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 创造性预留空间和提供条件。3、有效开发资源。教学活动本身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随 机开发和适时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学生一个正确或错误的 回答,都能成为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但这种开发和利用又 依赖于原有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切性。所以,教师在制定 教学方案时,要注重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教师一方 面自己进行教学资源的开发和筛选,另一方面要指导学生
26、通 过各种渠道(如上网搜索、图书阅览等)查找相关的资料,从而优化预设,收获生成。(二)不拘“预设”,为“生成”导航生成,离不开科学的预设:预设,是为了更好地生成。新理念指出: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课堂 教学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生命状态的数学学习是生成的数 学学习,它不该根据预设教案按部就班进行,而是充分发挥 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随着数学活动的展开,教师、学生的思 想和教学文本不断碰撞,创造火花不断迸发,新的学习需求、方向不断产生,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 断加深,这就是生成的课堂教学。教学是一个开放、变化、动态生成的过程,其间会有很 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而这些稍纵即
27、逝,非预期性的因素 往往拥有无穷的教育价值,利用好这些即时的生成性因素,将其变成新的教学资源,那么原先可能成为病点的问题将转 化成课堂教学的亮点。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提高生成教学的驾 驭能力,只有足够的意识加上良好的实践,才会具备随机处 理的能力;只有及时整顿课前预设,给学生腾出空间,为学 生生成提供条件,鼓励生成,才会出现更多的生成时机。1.利用“错误”资源调整预设。在教学中,学生 正确的答案、精彩的见解,常常容易引起教师给予他们极大 的关注,而受忽视的往往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以前的教师就怕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出现这样和那样错误,经常藏着、躲着、捂着。其实这种错误是一种自然现象,是 课堂
28、教学动态生成很好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教师可应用 错例,及时地放大错例,只有对“错例”进行理性反思、辨 别异同、探寻“病根”,才能对症下药,杜绝旧病复发。学 生通过亲自参与找错、议错、辨错这一动态的过程,生成的 知识、技能就更牢固。由于这种学习是学生自发产生的,所 以经常会出现激情四射的场面,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当然 课堂教学是有时间规定的活动,教师不能把学生所有的错误 的都当作资源。因此,教师要有当堂解读学生错误的性质以 及判断其与教学相关的能力。一般来说,可以作为教学资源 的错误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第一,对错误的分析具有典 型的意义;第二,对错误的分析具有反衬的意义;第三,对 错误的分析
29、具有促进生成的意义。以上这些有价值的“错 误”,都是宝贵的课堂动态资源。我们教师要组织学生围绕这 些问题进行讨论和思维碰撞,从而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 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2.推广“歧路”资源调整预设。课堂教学中学生 可能会涌现出许多新的想法,出现许多新的问题,暴露许多 新的思维。有的超常合理,有的则古怪荒谬,教师要随机应 变善于选取和利用。真实的课堂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课堂,能 够真实的反映学生的情况。对一些学生的“奇妙见解”,作为 教师,应发挥教学机智及时捕捉课堂教学中生成和变动着的 各种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活的教学资源,努力创造条件去扶 植它,栽培它,让擦出的火花熊熊地燃烧起来。如我在上认 识
30、时间一课时,让学生5分5分地数出每个数字代表的时 刻。正当学生听得认真时,忽然听到有一名学生在小声嘀咕 着:“这样数太麻烦了,只要记住四个数字就可以了。我听 了开始一楞,马上心一动,立即让他走上讲台进行讲解:“在 钟面上,12和6是对称的,分别表示整时和半时;3和9也 是对称的,分别表示15分和45分。”“多么有创意的见解 呀!我情不自禁地为他鼓掌,这样一来,其他学生也兴趣盎 然。我顺水推舟,干脆来个小组讨论。随着讨论的进行,不 时有同学举手,不时有新的想法产生。由于捕捉到的信息“价 值不菲”,从而激活了其他学生的思维,迸发了智慧的火花。可见,课堂中学生的回答往往会不经意地出现一些意外资 源,
31、是学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稍纵即 逝。我们必须用心倾听、及时捕捉和充分肯定,让智慧闪耀*坦亡(三)放弃“预设”,为“生成”创造学生的差异和教学的开放,使课堂呈现出多变性和复杂 性。教学活动的发展有时有时和教学预设相吻合,而更多时 候则与预设有差异甚至截然不同。而从某种角度讲,预设是 造成教师授课“思维定势”的原因。当教学不再按照预设展 开,教师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和艰难的抉择。此时,教师要根 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整合乃至放弃教学预设,机智生成新 的教学方案,以促进课堂教学的精彩生成,使教学富有灵性,富有智慧。如教学“认识物体”,课前,我为孩子们准备了许 多立体实物,准备上课的时候,
32、让他们分小组先观察每种立 体图形的形状、特征,知道它们的名字,然后再让他们利用 这些立体实物拼摆喜欢的作品。当我提着这些实物走进教 室,几个孩子看见了,好奇极了,因为上课铃还没响,所以 他们在征求了我的同意后,从袋子里拿出一些立体实物,饶 有兴致地拼摆起来。孩子们的行为提醒了我,爱玩、好动是 他们的天性,如果上课把学具发下去,不让他们玩,而是先 让他们观察形状和特征,可想而知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 了。于是,我马上改变了自己的教学设计,一上课就将学具 分给学生,让他们先摆、先玩,孩子们可高兴啦,玩得特别 投入!上完这节课后,我被孩子们那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震撼了!同时,我也在庆幸:我果断地放弃
33、了预设以满足学 生探究的欲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我顺应了学生 的探究欲望和学习需求,学生探究的兴趣才更加浓厚,探究 的过程才更加深入,探究的发现才更加精彩。三、有机融合,预设与生成的归宿预设和生成,并非井水不犯河水或是水火不容,而是水 乳交融、和谐共生。生成是预设的发展,是学生生命活力的 体现。课堂上不少有价值的生成就是对教师预设的突破,对 教师预设的否定、修正和补充,还表现出学生即时的顿悟、灵感的萌发和瞬间的创造,让课堂成为灵动的课堂。如:学习乘法结合律时,教师设计了“25X16”一题,引导学生观察数据特点,由于已有知识铺垫,学生很容易发 现“25”这个特殊数字,并想办法找到“4”,
34、学生很快发 现了可以用“25X4X4”来计算,教师很满意,一切都在意 料当中。突然发现有几个学生的手高高的举着,不愿意放下,教师有点不情愿的说,“还有其他方法?”“恩!”学生很 肯定的回答。教师示意学生回答。“还可以把16看成2X8,然后用25义2得50,再乘8,也等于400!”学生很高兴表 达了自己的观点,教师及时的发现了自己的疏忽,“你的方 法也很简便,很好!”可有一个学生的手还没有放下,眼神 坚定的告诉教师还有方法。教师很惊讶学生的表现,一定在 猜测还有什么方法呢?嘴里还是不由自主的说“请你说。”“我把25拆开,就是5X5,再把16拆开,写成4义4,再用4义5得20乘4X5的积20,也是
35、400。”没等教师肯定,学生乖乖的坐下了,此时的教师已经不是惊讶,而是叹服,“好样的!老师真没有想到这样的做法!”其他学生也激动 的送出了自己的掌声,而这时,鼓掌的还有教师!“你的方 法再这里看起来有点麻烦,但你教会了我们积极思考,这样 的思维能帮我们学得更好!”学生再次真诚的鼓掌,教师投 去了赞赏的目光!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对教学预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全面了解学生和有效开发课程教学资 源,预设才能富有成效。同时,也只有在实施预设时不拘泥 于预设并能智慧地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生成才会更加 精彩。这样的教学才是一门名副其实的艺术,这样的对话 才会充满人性的光辉,这样的课堂才
36、能出现不曾预约的精 彩,涌动生命的灵性。总之,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 相辅相承的。有效的生成离不开精心的预设,而精心的预设 又必须通过课堂的生成才能实现其价值。同时,我们也知道,预设再充分,也决不可能考虑到教学生成的全部内容,课堂 上会有许多“非预设”的生成,这也正是生成课堂的魅力所在。所以我们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应变能力,培养教学机智,灵活高效地处理教学过程中生成的各种信息,去促进更多的“非预设生成”,并及时地捕捉住“非预设生成”的智慧火花,让它绽放生命活力,使课堂教学因生成而变得美丽、精彩。预设与生成相融共生By 陈华忠发表于 2006-7-24 10:39:55 月出
37、版4、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1教学价值观3、叶澜教授的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重建课堂2005.5o2、陈力,预案-生成-反思,教育实践与研究“非预设生成”,小学数学教师2004.41、俞正强,数学课中多“预设”、“预设生成”与参考文献: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是相互依存的,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 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又往往是低效的。因此,新课 程背景下,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的关键所在。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预设和生成,并非井水不犯河水或是水火不容,而是水乳交 融、和谐共生。一、精心预设,是生成的基础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它需要教师课前做出周密
38、的策 划,这就是对教学的预设。准确把握教材,全面了解学生,有效开发资源,是进行教学预设的重点,也是走向动态生成 的起点。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好的预设,也 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但要有精彩的课堂生成,我们必须作精心的预设。生成,离不开科学的预设:预设,是为了更好地生成。新理念指出: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 同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生命状态的 数学学习是生成的数学学习,它不该根据预设教案按部就班 进行,而是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随着数学活动的展 开,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不断碰撞,创造火花不断 迸发,新的学习需求、方向不断产生,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 趣盎然
39、,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这就是生成的课堂教学。在 这样课堂上,学生才有更多的机会用自己的独特方法去认识 体验所学知识,同时还伴随着许多意外的发现。如:一位教 师是这样预设“圆的周长”方案。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动画演示:蚂蚁跑步比赛,两只蚂蚁分别沿着正方形和圆的 周长跑步,在相同的时间内,两只蚂蚁都正好跑了一圈。请 学生思考:“哪只蚂蚁跑得快?”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比较 哪只蚂蚁跑得快就是比较正方形和圆的周长,从而揭示课 题。2、引导探究,学习新知(1)请学生指一指手中圆形实物或图形的周长(以四人 小组为单位组织学习材料,有一元硬币、象棋子、布剪成的 圆、画在纸上的圆各一个,另有剪刀、直尺、细绳
40、等)。(2)请学生动手测量圆形实物或图形的周长(以四人小 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预计学生能用滚动、绕绳等方法 测量出一元硬币、象棋子的周长,而测量布剪成的圆有一定 困难,也无法直接测量出画的纸上的圆的周长(3)组织反馈,激发进一步探索圆的周长计算方法的欲 望。请学生汇报测量方法与结果,有反馈过程中揭示矛盾:“用滚动、绕绳等方法直接测量画在纸上的圆的周长有较大难 度,有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呢?”(4)讨论交流,引导探究,动手实验,体验圆周长的计算 方法。(略)3、应用运用,拓展新知。(略)教学时,学生果真用滚动、线绕等方法测量出圆形实物的周 长。然而,对于教师故弄玄虚的这个”画在纸上圆”的周长,
41、却给一名学生泄露了“天机“:“老师,我只要用尺子量出这个 圆的直径,再乘3.14就可以了。”糟了,下面要探索的结论 都给他说出来了,怎么办?教师审时踱势,及时调整预定方 案。问:”3.14是什么意思?生:”3.14是圆周率。”教师追 问到:”圆周率是什么东西?”(其他学生哗然大笑)。这个学 生振振有词:”我从书上看到3.14是祖冲之发现,圆的周长 是它的直径3.14倍多一些”这时,另有一位学生站起来 补充说:我还知道这个圆周率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 间。”教师从容不迫地应对:你们俩真厉害,知道了这么多。那么周长大约是它的直径的3.14倍,这个结论可靠吗?你们 验证过吗?好!
42、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想办法验证它,小组可以 合作进行验证虽然,教师在预设教案时,并没有考虑到一些学生已经 知道了圆的周长计算方法,但他没有被自巳的预设方案所束缚,而是充分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变预设中对未知探索为对猜想的进行验证,从而激发起学生 强烈的追根究底的欲望,激活课堂教学。二、灵活调控,是生成的关键学生的差异和教学的开放,使课堂呈现出多变性和复杂 性。教学活动的发展有时和教学预设相吻合,而更多时候则 与预设有差异甚至截然不同。当教学不再按照预设展开,教 师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和艰难的抉择。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灵 活选择、整合调整教学预案,机智生成新的教学方案,使教 学富有灵性,
43、彰显智慧。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有余数除法 之后,出示一道拓展性练习题,没想到一道题却引发了近半 节课的探究过程。题目是这样的:语数老师带着24个同学 准备租船,请你帮忙设计一个租船方案,看谁的租船方案既 经济又合理。(要求:每船准乘4人)生1:用24除以4等于6,所以租6条船。师:有不同意见吗?生2:应该用26除以4等于6余2o因为两位老师也要坐船,这样共有26人,所以要租7条船。对于他的说法充分肯定后,板书:26+4=6(条)2(A)教师稍做小结后认为本题已基本解决,准备下课。这时,一 个同学举起了手:生3:老师,我知道他们怎么坐?这7条船中,有6条船,每条船上坐4人;另外1条船上坐2人。生4:
44、我不是这么想的,有5条船,每条船上坐4人;有2 条船,每条船上坐3人。生5:我们24个同学坐6条船,两位老师坐1条船,共要租 7条船。生6:我是用画图的方法表示的,你们看!(这位同学边展示 自己的图画,边进行讲解。)设计租船方案这小小的一道练习题却成为了学生思维放飞 的舞台。学生开放性的寻找租船方案,争着发表自己的见解 和意见,兴趣盎然,思维热情高涨,学生的学习在浓浓的研 讨氛围中生动活泼的进行着。这节课原先预计能按时下课,却由于这一道题生成出许多租船方案与坐船安排,出现了拖 课现象。虽然拖课,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高。他们通过一道 题的讨论,丰富了生活经验,实现了对有余数除法的深层次 的理解,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总之,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对教学预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全面地了解学生和有效地开发课程 资源,预设才能富有成效。同时,也只有在实施预设时不拘 泥于预设并能智慧地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生成才会更 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