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鹤岗一中2009-2010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物理试题一、 选择题(本题为不定项选择,共10个小题,每题4分,共40分。选对为4分,选错为0分,选不全为2分)1关于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变化的越多,加速度就越大B速度变化的越快,加速度就越大C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D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2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研究金属的遏止电压与入射光频率的关系,描绘出图乙中的图象,由此算出普朗克常量。电子电量用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入射光的频率增大,为了测遏止电压,则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向M端移动B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光电子
2、的最大初动能也增大C由图象可知,这种金属的截止频率为D由图象可求普朗克常量表达式为3三个原子核X、Y、Z,X核放出一个正电子后变为Y核,Y核与质子发生核反应后生成Z核并放出一个氦核,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X核比Z核多一个原子 BX核比Z核少一个中子CX核的质量数比Z核质量数大3 DX核与Z核的总电荷是Y核电荷的2倍4.在宏观世界中相互对立的波动性和粒子性,在光的本性研究中却得到了统一,即所谓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下列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大量光子产生的效果显示出波动忡.个别光子产生的效果展示出粒子性B.光在传播时表现出波动性,而在跟物质作用时表现出粒子性C.频率大的光比频
3、率小的光的粒子性强,但波动性弱D.频率大的光较频率小的光的粒子性及波动性都强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力只是质子与中子之间的作用力B原子核的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 C核内中子可转化为质子D对于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最大波长”,入射光的波长必须大于这个波长,才能产生光电效应6.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下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t图象。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t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B. 在0-t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 的大C. 在t1-t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大D. 在t3-t4
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速运动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都不会发生偏转B射线比a射线更容易使气体电离C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源于重核裂变D核反应堆产生的能量来自轻核聚变8. 在氢原子中,电子绕核在各个可能轨道上运动的能量,包括电势能和动能两部分,当电子从离核较近的轨道向离核较远的轨道跃迁过程中( )A.电势能增大,动能减小,原子能量不变 B.电势能增大,动能减小,原子能量减小C.电势能增大,动能减小,原子能量增大 D.电势能增大,动能增大,原子能量增大9. 下面列举的事例中正确的是( )A.居里夫妇用粒子轰击铝箔时发现了正电子B.卢瑟福的原子结构学说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的发光现象C
5、.普朗克的能量子的引入,破除了“能量连续变化”的传统观念,成为新物理学思想的基石之一D.玻尔建立了量子理论,解释了各种原子发光现象10水平传输装置如图所示,在载物台左端给物块一个恒定的初速度,当传输带顺时针方向转动时,通过传输带所用时间为t1;当传输带逆时针方向转动时,通过传输带所用时间为t2;当传输带不动时,通过传输带所用时间为t3.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一定有t1t2 B一定有t2t3t1C可能有t1t2t3 D一定有t1t2t3二、填空题(本题共5道小题,11题6分,12、13、14、15每题4分,共22分)11某学生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
6、Hz的交流电源上,实验时得到一条纸带。他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一个计时点,在这点下标明A,第六个点下标明B,第十一个点下标明C,第十六个点下标明D,第二十一个点下标明E。测量时发现B点已模糊不清,于是他测得AC长为14.56cm、CD长为11.15cm,DE长为13.73cm,则打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大小为_m/s2,AB的距离应为_cm。12一个氡核衰变成钋核并放出一个粒子,其衰变期为3.8天。1kg氡经过7.6天衰变掉氡的质量为_g, 以及衰变成的过程放出的粒子是_13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一群氢原子处于n=3的激发态,在向基态跃迁的过程中所发的光照射逸
7、出功为2.49eV的金属钠,则从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_ eV。(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14.如图所示,当双刀双掷电键悬空时,若用一平行单色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发生了光电效应,现将双刀双掷电键拨向bb,用同样的光照射光电管,并使变阻器的片P自左向右移动,当电压表示数为3.1V时,电路中的电流恰为零,若将电键拨向aa并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变为4.5V,此时电子到达A极的最大动能为_ J。15.一物体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运动,它在第n秒内的位移是S,则其加速度大小为_.三、计算题(本题共4道小题,16题6分,17题8分,18题10分,19题14分,共38分)16.一小球
8、从楼顶边沿处自由下落,在到达地面前最后1s内通过的位移是楼高的,求楼高.(重力加速度g取10m/s2)17.一个氢原子的质量为1.673610-27kg,一个锂原子的质量为11.650510-27kg,一个氦原子的质量为6.646710-27kg。一个锂核受到一个质子轰击变为2个粒子,写出核反应方程,并计算该反应释放的核能是多少?1mg锂原子发生这样的反应共释放多少核能?(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18在真空中,氢原子从能级A跃迁到能级B时,辐射出波长为l的光子;从能级A跃迁到能级C时,辐射出波长为2的光子。若12,真空中的光速为c,那么氢原子从能级B跃迁到能级C时是辐射光子还是吸收光子,这个光子
9、的波长为多少?19 4100m接力赛是奥运会上最为激烈的比赛项目,有甲乙两运动员在训练交接棒的过程中发现,甲短距离加速后能保持9m/s的速度跑完全程为了确定乙起跑的时机,需在接力区前适当的位置设置标记,在某次练习中,甲在接力区前s0 处作了标记,当甲跑到此标记时向乙发出起跑口令,乙在接力区的前端听到口令时立即起跑(忽略声音传播的时间及人的反应时间),已知接力区的长度为L=20m,设乙起跑后的运动是匀加速运动,试求:(1)若s0 =13.5m,且乙恰好在速度达到与甲相同时被甲追上,完成交接棒,则在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为多大?(2)若s0 =16m,乙的最大速度为8m/s,并能以最大速
10、度跑完全程,要使甲乙能在接力区完成交接棒,则乙在听到口令后加速的加速度最大为多少?(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姓名: 班级: 考号(10位): 学号(2位): 鹤岗一中2009-2010年度下学期期末 考试高二物理试题答题卡二、填空题:11、( ),( ),( )12、( ),( )13、( )14、( )15、( )三、计算题:16.17.18.19.高二物理答案(高考资源网)一、选择题:1、B 2、CD 3、CD、 4、ABC 5、C6、BD 7、A 8、C 9、C 10、ABD二、填空题:11、 0.986 , 2.58, 5.9912、 750 , a粒子(或He的原子核)13、 9.6
11、0eV (凡是写9.6的一律按错误处理)14、 1.21610-18.15、 三、计算题:16: 解:设楼高为h,运动总时间为t 2分 2分解得 h=125m 2分 (方法不唯一,可酌情给分)17: 解:H+Li 2He 2分由质能方程E=mc2得释放核能E=2.7610-12J 2分1mg锂原子含锂原子个数为10-611.650510-27,每个锂原子对应的释放能量是2.7610-12J,所以共释放2.37108J核能 4分18:解:(1) 辐射光子 3分(2)由能级关系有: 4分解得辐射光子的波长= 3分19: 解(1)设经过时间t甲追上乙,根据题意有vtvt/213.5m 1分将v9m/s代入得到:t3s, 又 vat 解得:a3m/s2 2分 在追上乙的时候,乙走的距离为s则:sat2/2 1分代入数据得到s13.5m 1分所以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为s20m13.5m6.5m 1分(2)由题意可知,乙的加速度越大,在完成交接棒时走过的距离越长当在接力区的边缘完成交接棒时,乙的加速度最大 2分设乙的加速度为a2运动的时间t= 1分乙加速的时间t1= 1分L=a2t12+v乙(t- t1) 2分a2=m/s2=2.67 m/s2 2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