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毕业论文(设计)关于高校就业政策的变革.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826542 上传时间:2024-03-26 格式:PDF 页数:44 大小:2.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设计)关于高校就业政策的变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毕业论文(设计)关于高校就业政策的变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毕业论文(设计)关于高校就业政策的变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毕业论文(设计)关于高校就业政策的变革.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毕业论文(设计)关于高校就业政策的变革.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第n页摘 要伴随着国家治理战略的转变,基于长期人力资本而形成的高端劳动力群体大学 生将成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但是,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大学生 就业在长期需求不足的条件下出现了短期紧张状态。大学生就业问题,尽管涉及的面很复杂,需要从各个不同的学科来进行分析才能使 我们得到比较全面的理解和认识,但是,就业问题首先是经济领域的问题。本文从经济 学的角度,对高校就业政策的相关资料数据进行收集、汇总、整理出本文所需资料,为 使论文脉络更清晰、明确,故对其进行分门别类的分析。在高等教育发展的背景下梳理 大学生就业政策从行政安置到市场选择的变迁过程,用相关就

2、业数据对高校就业政策的 效果进行实证分析和检验。最后,对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变迁整体情况加以总结,并提出 完善政策的设计建议。关键词:政府政策、大学生就业、自主择业、政策转型、权力下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第in页The employment of University policy evolutionAuthor:xxxxxxxxTutor:LIU Mei-FangAbstractIs following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strategy transformation,will form the high-end labor force communit

3、y-university students based on the long-term human capital to become the country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key forces.But,is following higher educations development and the reform,the university student got employed under the condition which the long-term demand was insufficient had the short-t

4、erm nervous state.The university student gets employed the question,involves freely the surface is very complex,needs to carry on the analysis from each different discipline to be able to enable us to gain the quit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and the understanding,but,the employment question first

5、is the economic domain question.This article plans from the economic angle,carries on the collection to the university employment policys correlation data data,to compile,to reorganize this article to need the material,to cause the paper vein to be clearer,to be clear,therefore carries on analysis a

6、ccording to groups to it.Combs the university student employment policy under the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background to place from the administration to the market choice vicissitude process,carries o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and the examination with the related employment data to the university

7、 employment policys effect.Finally,summarizes to the university student employment policys vicissitude overall situation,and proposes the consummation policy design proposal.Keywords:The government policy,the university student get employed,the independent choosing profession,policy reforming,the au

8、thority release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第IV页目 录-绪论.1(一)选题背景及意义.1(二)论文结构和主要内容.2(三)文献综述.3二行政安置阶段的高校就业政策.7(一)行政安置阶段就业政策概述.71、新中国成立初期.72、改革开放后.83、市场选择的初期阶段.8(二)行政安置阶段就业数据分析.91、宏观就业背景.92、整体就业情况分析.10三双轨并行阶段的高校就业政策.14(一)双轨并行阶段高校就业政策概述.14(二)政策的特点及效果.15(三)双轨并行阶段宏观就业背景.16(四)双轨并行阶段就业数据分析.16四 市场选择阶段的高校就业政策.19(一)高校就业政策深化

9、改革前(20012004).19(二)高校就业政策深化改革以来的就业政策(2005今).201、就业政策概述.202、政策分类梳理.23(三)市场选择阶段数据分析.271、整体分析.272、分类数据分析.30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第V页结论.32致谢.33参考文献.34附录A.37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第1页-绪论(-)选题背景及意义人力资源,特别是高层次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与否,是关乎一国政治、经济、科技 及文化诸方面事业能否健康发展的问题;是关乎一国社会安定团结的问题;是关乎人民 生活水平高低的民生问题。就针对大学毕业生而言,目前现状不容乐观。从市场的角度来看,随着我国改

10、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 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已逐步从国家统包统分过渡到实行双向选择的个人自主择业。这 种就业制度的改革,一方面给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可供选择的就业途径和机遇另一方面,越来越激烈的人才竞争也对大学生就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基层人员匮乏;高校办学没有充分了解市场需求,造成一些学科的毕业生就业困难;人 事与就业制度相对落后,企业要求限制于本地户口等;全球经济危机使得很多公司纷纷 倒闭,下岗人员普遍增多,市场人才供给大于求的形势更加严峻。虽然形式严峻但仍存 在转机。奥运的后续效应,奥运之后,给旅游和其相关产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专家预 言,这种效

11、应将持续4年之久。产业信息化会带动工业化,据预测,信息化每年要增加 5万人才的需求;积极发展小城镇、农村城镇化,等等,都会增加对大学生的需求量。从大学生个体角度来看,高校不断扩招造成生源总体水平下降与教学质量降低已逐 渐形成共识。止匕外,大学生就业难,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他们期望值偏高,自身定位 不准,理想与现实脱节。一些学生认为读了大学就理所当然当国家干部,就应该有一份 待遇丰厚的固定工作,片而认为留在大城市、大单位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实 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一味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重地位,重名利,轻事业,轻奉 献,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从政府角度来看,近几年来,我国

12、政府不断鼓励扩大招生,高校毕业生队伍迅速增 大,用人单位有了充分选择余地,这是就业难的直接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扩招同就 业难之间确实存在关系,中国大学生表面上看起来过剩了,但这种过剩并不是大学生 总量过剩,而只是一种结构性过剩,其实社会对高技能、高层次的人才需求量还相当大。与其他国家相比,有13亿人口基数的我国高教的发展还是远远不够。同时,由于我国 高校真正意义上的就业指导工作尚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与社会经济发达国家相比,存 第2页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在着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内容 上单调、无针对性;缺乏专业性;存在开环封闭性。根据以上就业背景,本人在借鉴各方著作的同时做以对比、

13、参考、增加数据,更详 实的反应我国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我国大学生就业状况,为进一步完善现有 的就业政策起到抛砖引玉的参考价值。1、目前其他有关高校就业问题的研究方法目前,随着大学生就业问题不断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对此方面的研究也 越来越具体,越来越细化。从经济学的视角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研究非常重要,我国 多位学者采取实证分析方法和规范分析方法,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了经济分析和制度 分析。这些研究有的从经济学理论角度分析大学毕业生需求和供给以及大学生市场均衡 问题;有的运用人力资本理论及其相关的人力资本信号理论、投资理论、产权理论研究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有的利用人力资本理论

14、以及教育经济学和家庭经济学等进行研 究;还有的延伸到发展经济学,从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关系角度对大学生就业展开研究。()论文结构和主要内容1、本文结构本论文共四章六部分内容(章节划分见目录)。第一部分,绪论;第二部分,行政安置阶段的高校就业政策及特点分析;第三部分,双轨并行阶段的高校就业政策及特点分析;第四部分,市场选择阶段的高校就业政策及特点分析;第五部分,结论、论文特色、论文意义简述;第六部分,致谢,参考文献,附录。2、课题主要研究内容(1)、建国以来我国高校就业政策的内容;(2)、高校毕业生人数、高校招生人数、失业人数、新增就业人员数、大学生初次就业 率、大学生就业供需比等数据变化情况;(

15、3)、行政安置、双轨并行、市场选择阶段政策的影响因素和特点;(4)、现阶段就业政策分类内容并用相关数据和对比法加以分析落实情况;(5)、总结整体高校就业政策变化情况、现阶段政策落实情况;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第3页3、设计达到目标(1)、对建国以来的高校就业政策加以系统梳理。(2)、分析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政策特点、倾向性,和政策对就业问题的解决效果。(3)、特别针对现阶段的各个方面的就业政策效果进行总结。(三)文献综述1、国外文献综述根据遵循希金斯的论文结构,国外大学生就业的促进措施可以归纳为三大类:需求 促进措施、供给促进措施与供求匹配促进措施。需求促进措施的关键在于鼓励创业精神,

16、创造新的工作岗位;供给促进措施的核心在于提供市场激励,鼓励大学生从事特定的职 业,改进教育培训体系,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而供求匹配促进措施重点关注大学职 业指导体系的完善。美国是鼓励创业精神的典型代表。根据2002年哈佛大学的LaPorta与Shleifer耶 鲁大学的Lopez-de-Silanes和世界银行的Djankov教授对85个国家和地区成立新公司所 需步骤的情况所作的系统统计表明,在美国,从公司注册到开业所需要经过的审批步骤 为4步,从开始中请注册到开业新公司所需要等待7天,而为完成公司注册和各种审批 步骤所需支付的官方费用仅相当于人均年薪的1%,成立新公司(有限公司)的注册资

17、金底线在美国是零;而且美国风险投资行业发达,为创业者解决了资金短缺的“瓶颈”。这些数据清晰地说明美国在企业创立上各种限制措施是非常少的。止匕外,在美国,创业 教育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有些学校甚至以专注创业领域的研究和教学,作为学校的 策略重心及竞争优势。著名的哈佛商学院甚至将必修的“一般管理学”改为创业精神管 理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创业相关课程更已经高达24门,其他如芝加哥大学、麻 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著名大学,目前都倾力专注于此领域,以求在新经济的趋势 里站稳脚跟。创业激励与创业教育的有机结合不仅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也鼓 励更多的大学生加入了创业者的行列。在大学毕业生的供给

18、促进方面,美国的就业激励措施最为完善,而加拿大的就业能 力提升措施更具特色。美国联邦政府为了鼓励大学毕业生到特定的地区或从事特定的职 第4页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业,采取了许多激励措施,其中最为常见的做法是免除学生的贷款义务。美国政府贷款 大体有两类:FFEL/直接贷款与联邦帕金斯贷款。就FFEL/直接贷款而言,除了借款者 完全和永久性残疾或死亡等原因之外,对于连续5年在指定的小学或中学作为全职教师 从事低收入家庭学生的教学服务工作的大学生,可以享受贷款免除的政策,最高免除额 可达完成5年教学工作后未偿总额中的5000美元。就联邦帕金斯贷款而言,在就业方 面的条件是:在指定的小学或中

19、学作为全职教师从事低收入家庭学生的教学服务工作;全职特殊教育教师(包括在公立或其他非盈利的小学或初中从事残疾儿童教学);从事 残疾人早期干预服务的全职注册专业职业;在教师短缺地区全职从事数学、科学、外语、双语教育或其他领域的全职教师;作为全职雇员在公共或非盈利的儿童/家庭服务机构为 来自低收入社区的高风险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服务;全职护士或医疗技术人员;全职的法 律执行官员或教养官员;在HSP(Head Start Program)项下的教育机构作为全职成员。在以上条件下,大学生最高可以免除100%的贷款。此外,如果大学毕业生成为 Vista/Peace Corps志愿者,最高可免贷款70%。如果

20、毕业生参加美国军队并在敌对或高 危险地区的服役,最高可见贷款50%。除了联邦政府的贷款减免政策之外,各州还有不 同的政策规定。劳动力市场的效率损失主要源于信息不对称与对信息的有效运用,大学生就业匹配 措施的核心就在于向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接受职业指导,进行有效的职 业决策,这是因为“伴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和高等教育的扩展,许多学生在从高等教 育到就业的转换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许多国家的毕业生失业率很高,从而,雇主、政治家和媒体都要求帮助学生改进就业能力并为他们进入劳动力市场提供支持。”英国的高等职业服务被公认为是全球的领导者,对许多国家的影响很大,特别是澳 大利亚与新西兰,最近

21、,欧盟成员国和中东欧国家开始为大学生提供职业指导和信息服 务并寻求英国的帮助。在英国,国家并没有立法要求大学提供职业信息、建议与指导,但大多数大学均设立了专职的职业服务部门,提供大量的职业服务。除了帮助毕业生找 工作,还为那些难以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毕业生提供特别服务。他们帮助学生开发职业管 理技巧,提供建议,甚至在学生毕业两年之后还为他们提供这些服务。为适应新形势的 变化,英国职业指导服务的变革战略是将职业指导融入大学课程设计之中并广泛使用需 要解释技术。第5页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设计(论文)2、国内文献综述陈岩松认为目前国内现状劳动力市场供给与需求的总体不平衡是造成大学生就业 难的主要外部因素

22、,当今我国劳动力市场上的供给出现了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三峰叠 加”的态势,即应届大学毕业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下岗职工再就业共同构成了 劳动力市场上的庞大供给流,这些集中到来的供给在短时间内给我国的就业市场带来了 较大的压力。陈建辉博士和崔鹏博士 2007年人科院课题高校毕业生就业理论与就业问题研究 的部分内容也对大学生就业相关理论做以综述分析。高校毕业生是就业群体的一个组成 部分,因此可以用一般就业理论解释毕业生就业问题。与毕业生就业相关的经济学理论 主要有:一,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非同步理论;二,就业能力不充分理论;三,人力资 本理论与保留工资;四,劳动力市场分层理论;五,工作搜寻理论;

23、六,筛选理论(教 育信号模型理论);七,补偿性工资差别理论和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八,国内外学者 关于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分析结论为我国总体的劳动力供大于求局面在短期内无法 改变,供求失衡的严峻局面构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基本背景。具体来说,供给与需求的 结构错位构成大学生就业中的结构性矛盾,进而影响其就业,这种错位主要表现在对就 业地理及行业选择上。可细分为:一,总体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失衡;二,高等教育的有 效供给不足与结构性失衡;三,人力资本存量的信号功能反映;四,高等教育投资收益 率下降,五,大学生人力资本产权未得到充分保障;六,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对就业吸 纳能力有差异;七,大学生自愿失业是理

24、性选择。杨伟国在2007年所著的转型中的中国就业政策一书中也部分提及大学生就业 政策并对其分为行政安置阶段、双轨并行阶段、市场选择阶段三个阶段。特别是2004 年后的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短期紧张和结构缺口,并分析了政策转型的路 径选择以及政策设计,即取消户口限制政策、创业激励政策、动态就业政策、就业准入 政策、就业见习政策、财政支持政策。本文借鉴了目前对大学生就业政策变迁的三个阶段,对不同时期不同政策导向进行 梳理、概括、及背景分析,再加入同时期的毕业生人数、高校招生人数、失业人数、新 增就业人员数总量、大学生初次就业率、大学生就业供需比例等作为参考指标采用图形 数据分析法、比较法及

25、等定量研究方法与途径开展研究.作图并观察其中数据的相关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第6页点、相关性、变化情况及趋势。最后观察此期间的就业政策落实收效是否良好,存在的 问题。再将三段时期的结论加以汇总,形成我国长时期的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第7页二 行政安置阶段的高校就业政策(-)行政安置阶段就业政策概述1、新中国成立初期大学生就业政策的第一个阶段是纯粹的行政安置阶段。行政安置不仅是计划经济体 制下必然的人力资源配置方式,而且即便是改革开放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行政安置仍然 是主流政策,它甚至还有一些要素仍然遗留在今天基于市场选择的大学生就业政策中。1950年6月

26、22日,在政务院(后为国务院)发出的为有计划的合理分配全国公 私立高等学校今年暑期毕业生工作的通令中规定,从毕业生人数较多的华东、中南、西南三个大区抽调部分毕业生支援重点工业建设区东北区,另从华北抽调部分毕业 生充实中央党政机关。显然,我们可以从这个通令作为我国大学生就业的行政安置阶段 开始的标志。尽管当时存在着公立和私立的高等院校,但都在“有计划的合理分配”之中,并且作为“通令、各高校只有执行的义务。随后的政策发展主要是进一步明确行政安置 的责任主体以及行政安置的形势与程序,尽管主体与程序也在不断的变化之中。1951年10月,政务院在发布的关于改革学制的规定中明确规定了“高等学校毕 业生的工

27、作有政府分配”的制度原则。1952年7月19日,政务院又在关于1952年暑 期全国高校毕业生统筹分配工作的指标中进一步指出:“高等学校毕业生工作有政府 分配,这是完全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的发展与需要的。”1962年,周恩来总理在总结新 中国成立以来12年间毕业生分配情况时指出:“教育部门不但应该负责培养,还应该负 责毕业生的调配,并且负责向计委提供毕业生情况,协同做好毕业生分配计划、并建 议将“内务部负责高等学校毕业生调配工作的人员全部调给教育部,以便进行调配工 作。”从1964年开始,内务部又重新参与到毕业生分配工作中来,形成了两家共管的格 局,直到文化大革命开始前的时期,负责和参与高等学校毕

28、业生分配工作的部门先后有 政务院、教育部、内务部。这个时期大学生就业的行政安置程序是:由政务院批准下达 有毕业生分配主管部门编制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分配计划,中央各部门、各省市、自治区 按照国家下达的计划层层分解,直到具体的学校和用人单位。学校根据分配计划派遣毕 业生,用人单位接收毕业生;毕业生本人凭分配通知到用人单位报到M21。新中国成立后 第8页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的十几年间,大学生就业遵循的实验各的行政安置模式,国家决定一切,尽管具体承担 行政安置责任的部委不断变化,但是,不变的是高等学校、用人单位乃至省级以下的毕 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无权参与计划的制定,毕业生就更不用说了。2、改革

29、开放后我国于1977年恢复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制度,高等学校等到逐步恢复与发展。与此 同时,国家调整了高等院校的行政隶属关系,确定了国家、部门、地方三级办学的体制。既便如此,大学毕业生的计划性行政安置模式仍没有改变,只是从形式上按照行政隶属 关系确定了国家统一计划下的大计划与小计划。1981年2月,国务院批转国家计委、教 育部、国家人事局关于改进1981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工作的报告,把毕业生 的分配纳入国家统一计划,实行“抽成调剂、分级安排”的办法。具体分三类院校进行分 级安排:(1)教育部直隶院校面向全国培养人才,毕业生由国家本着“加强重点,调剂质 量”的原则统一分配,对学校所在地区需要的

30、毕业生,给以适当留成;(2)中央其他部 门下属的院校主要为本系统、本行业培养人才,毕业生原则上在本系统、本行业内分配,根据需要,部分毕业生也可实行国家抽成分配,同时适当照顾学校所在地方的人才需求;(3)省、市、自治区主观的院校毕业生,原则上由地方自行分配。国家根据需要对某 些专业的毕业生,适当抽调口。3、市场选择的初期阶段无论是谁去安置大学生,一个基本的问题是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双方无权对自己的供 求行为作出决策。劳动力资源完全依赖于“有形之手”的配置,匹配不当在所难免。早在 1962年国家就有规定大学生分配计划确定后,“由教育部根据分配计划进行调配“。这表 明政府已经意识倒毕业生分配中的不当安置

31、问题。因此,1983年,国务院批转了国家计 委、教育部、劳动人事部关于1983年全国毕业研究生和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的报告,决定实行学校与用人单位直接见面的就业办法,是培养、分配与使用更好的结合起来。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毕业分配办法,实行 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由本人选报志愿,学校推荐,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制度”。作为国 家最高管理层面的意愿表达,首次以公开文件的形势对建国30多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 第9页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分配制度做出了重大突破,并为以后进一步深化改革并逐步过渡到“自主择业”的就业制 度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因。但是,严格的说,

32、这里的突破是技术性的,或者说是为 了改进行政安置,而不是为了放弃它。因为国家仍然强调“毕业分配”与“国家计划”。真正的突破隐约的体现在1986年之后的政策中。但是,可能因为条件还不成熟,这些政策真正进入实施层面已经是很久之后的事情了。1986年,国家教委所属高校和部 分部委院校对毕业生分配计划采取了“切块儿”的办法,由学校和有关部委及地方主管部 门协商落实专业和具体用人单位的调配方法。国家教委及主管部委只向学校下达一定数 量的重点计划(指令性计划),以保证国家重点项目的急需。同时,允许学校有一定自 主分配的权力。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了高校学生应当按照国家规 定缴纳学费。198

33、8年4月29日,李鹏总理主持召开的总理办公会议在研究人事部、航 天航空工业部”三定”方案时明确:“大学毕业生的分配,实际上是个就业问题,要改革 统一分配制度,按社会就业对待。今后,要逐步过渡到由劳动部管理,请劳动部会同国 家教委、人事部研究拟定改革方案。目前仍有教育部门负责分配,需要调整的二次分配 有人事部负责。”这其中出现了市场选择的萌芽,或者说是为市场选择准备了政策基础。第一,学校作为大学毕业生的“制造商”有权利也有责任关心“产品”的去向,也会因此强 化学校的教育责任;第二,高校学生缴纳学费确定了人力资本投资的主体,这会导致人 力资本配置的主体产生一致性的要求,为大学生自主决定劳动力供给奠

34、定基础;第三,在劳动力市场的宏观管理领域,国家劳动部门归口管理业顺理成章。但是,要真正实现 大学生就业的市场选择还有很长的“双轨并行阶段“需要跨越。(-)行政安置阶段就业数据分析1、宏观就业背景对于上述大学生就业政策的阶段性阐述,不难看出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对高校毕 业生的急切需求。这种硬性的就业分配模式解决了市场选择时所出现的明显优胜略汰的 客观法则和满足计划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明确、充足的原动力。更何况在当时的 时代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对于整个“就业大军”来说之可谓凤毛羚角了炙手可热,更何来 失业一说。但同时这种机制又阻碍了人才流动的潜在推力,使人力资源配置方面出现瑕 疵,从而形成致命弊

35、端。而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在整体就业转轨初期(1978-1992),国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第10页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私营个体经济的萌芽,推动了就业人数的快速增加,因此失业问题 比较缓和,而各单位仍对大学生迫切需求使得高校就业问题在整体还算平和的就业环境 下更显得微不足道。2、整体就业情况分析为了更生动形象的描述这一阶段的大学生就业状况,以下运用当时的整体就业方面 数据对于当时的就业状况做以参考。(见图1.1)行政安置阶段就业状况年份招生人数毕业生失业人数新增就业人员图L1行政安置阶段大学毕业生基本就业状况如图1.1,不难看出,此阶段的就业情况比较混乱,数据起伏变化大,并且受到改

36、革开放教育体制改革等外宏观政策影响严重再加上数据较少,因此运用计量经济学中的 线性回归法出现异方差修正困难,影响推测结论的准确性,故暂用图标解析说明的方法 对当时大学生就业的基本情况作以简要剖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第n页此时期,大学生对于整体的新增就业人员来说,真可谓是微不足道。特别是建国初 期全国大学毕业生为3.2万人,占当年新增就业人数的635万人的近0.5%。因此对于当 时的国民整体素质来说,各个行业对大学生的需求都是求之不得的。国家对大学生的就 业进行政府行政安置也是考虑到完成计划经济建设的首要任务,若任由其自行选择我国 的大型国有企业,特别是第一产业中的部分福利待遇较低

37、、竞争力较弱的企业就会对于 引进人才产生困难,导致企业间的人才资源分配不均,因此国家进行干预是必须的,也 是有时代意义的。所以不能将此阶段的大学生就业政策一概归为落后的、不完善的、缺 乏主动性的。由于以上原因,才会有在1952年7月19日,政务院又在关于1952年暑期全国 高校毕业生统筹分配工作的指标中进一步指出:“高等学校毕业生工作有政府分配,这是完全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的发展与需要的。”就当时的国情看来,的却需要国家定 向统一分配大学毕业生,到1957年,我国的大学毕业生仍极其匮乏,仅占新增就业人 口的0.74%。随着这种低迷的缓慢发展,却潜伏着一场致命的危机。直到1962年,表面上看,我国

38、的大学毕业生人数才得到明显改善。大学毕业生为 17.7万人,占新增就业人数320万人的5.53%。大学生的就业比例明显的扩大了一位数,这是不争的事实,但伴随着大学毕业生在政策引导下人数的明显增多新增就业总量却骤 减,仅占去年人数的42.5%。这是一个喜忧参半的尴尬结果。大学毕业生缺乏随着第一、二个五年计划的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数量明显增多,由1952年的201所猛增到1962年 的610所增长了两倍多,可见国家对教育方向的政策是有成效的,且补充了我国各个行 业对大学生人才的渴求,使大学生在整个就业大军中的比例得以改善。但同时,由于当 时大跃进的国情,是一次理论超越实践的较失败的探索经历,各地区各

39、行业都有着“谎 报军情,的夸大宣传,造成了形式主义的建设,而真正的经济建设却因此受到忽视,因 此至1962年,国家领导人认识到探索失误,从新制定经济建设路线布局,我国的经济 状况已处于低迷阶段,因此当时的新增就业人员骤减也体现了当时的经济状况。到1965 年第二个五年计划结束,新增就业人数得到明显改观,增加至934万人,是1962年的 2.9倍。大学毕业生人数仍徘徊在原位仅比1962年多了 0.9万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受 到第三个五年计划的鼓舞,由1962年的10.7万人仅用三年时间就增加至的16.4万人。而对于高等学校数目来说,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仅为434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40、)第12页随着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开始,我国的就业状况可谓是每况愈下,增加的项目 指标只剩新增就业人数,可见当时的文革使国民整体的文化素质不增倒减,至1970年 我国大学毕业生仅剩10.3万人,占总新增就业人数1207万人中的0.85%。更可笑的是 当年招生人数仅4.2万人,是五年前的四分之一。到1975年文革即将结束,高校数量所 受到的影响才反应出来,学校数目减至387所,数量倒退了近15年。而政府及时调整 教育扶持力度,招生人数明显增加为19.1万人,大学毕业生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缓 慢向1965年的水平恢复,约为1.49%。我国于1977年恢复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制度,高等学校等到逐步

41、恢复与发展。反映 在数据上最明显的就是普通高等学校的我招生人数暴涨至40.2万人,可见国家对高等教 育事业的重视程度。并且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转型,改革开放的引入,我国有了对失业 人群的统计。就当时的就业状况而言失业现象严重,处于混乱的调整阶段,失业人数达 到了 530万人,总新增就业人数也较低为775万人,失业人口约占总就业人数的68.4%,失业率为5.4%,达到失业率的至今以来的最高值。对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政策由于国 家经济建设的转型,也不再符合当事国情的需要了,因此国家也调整了就业政策使权力 下放,从而改变国家硬性规定中分配不均的弊端,开始了就业政策的转型。至1980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占总

42、就业人数的比例由于后者的明显增多至1337万人和毕业生却没有 明显变化为14.7万人而仅为1.1%。直至1985年恢复高考的教育制度在大学毕业生的人 数上才反映出来。毕业生人数明显增多至31.6万人,是建国以来首次通过30万大关。新增就业人数创新高达到1676万人,而失业人数也得到缓解降至238.5万人。这标志着 我国向市场经济迈进的混乱时期结束,转型已基本完成,步入正轨。而国家对于高校毕 业生的需求仍然急切,当年高校招生人数扩大到61.9万人,也说明了经济的转型在教育、就业方面也得到了稳步落实,为引入自主选择在人才培育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比例得以扩大,与国家的重视密不可分。

43、从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 的密集度明显多于改革开放前就可见一般。针对大学生就业的市场经济调整也在前期的 部署下陆续开展,开始了探索性的双轨并行阶段政策制定。1985年至1989年间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已明显带有自主就业的方向性和针对性,把大学生的就业竞争也带入市场经济。但,显而易见,这种理论是足够充足和有可行性 的,只不过为时尚早实际不够成熟,旧的分配“后遗症”仍然顽固还需较长一段适应期才 能使自主就业对市场经济的贡献凸显以及渐入佳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第13页从图2.1中不难看出,1986年起至1988年,我国的大学生就业状况已基本稳定下 来,大学生的招生、毕业生人数呈缓慢爬升趋势,

44、总新增就业人数也基本稳定在1500 万人的水平上。在1988年4月29日,李鹏总理主持召开的总理办公会议在研究人事部、航天航空工业部“三定”方案时的明确才彻底为大学生就业政策定了位划为就业问 题一并处理。这才明确开启了双轨并行阶段的序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第14页三双轨并行阶段的高校就业政策(-)双轨并行阶段高校就业政策概述严格的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完全由国家投资,所有的机构也都是全民 所有制单位,因此,国家统一掌握对大学生进行行政安置无可厚非。关键的问题是匹配 不当这对于国家、高校、用人单位几个人都是最坏的结果。所以,1989年的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才是真正的突破。

45、1989年3月2日,国 务院批准了国家教委、国家计委和财政部提出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中期改革方案”)。该方案指出:“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在国家就业 方针、政策指导下,逐步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制度。”在这个方案中,国家回到了宏观管理的位置上,作为微观主体的用人单位与高校毕业生 互相选择。从劳动力市场角度看,它是一个理想的机制。但是,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实际上包 含着两个阶段:就业的市场化与教育的市场化。市场化强调自主权的概念,在教育方面,它包括高校自主权和学生自主权。这个政策至少从现在来看,是一个“不对称的、不完 善的市场化”方案。这个政策的

46、核心问题是,大学生毕业后,选择用人单位用人单位也 选择大学生,而劳动力市场关注的主要是专业或者说是就业能力再者说是个人的人力资 本的存量和结构问题。众所周知,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连自己调整专业的权力都没有,学生上大学之后 重新选择专业的难度也很大。实际上,这个过程是一个不对称的状况:在就业的市场化 阶段,大学生毕业后到劳动力市场上去竞争,但是其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并没有权 利去选择自己希望能够学习的专业,学校也没有权利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去调整专 业。尽管如此,伴随着就业的市场化进程,教育的市场化必然会被推翻。但是,这个阶 段的最大特点是“政策文本”进步很快”政策实践”按部就班,呈现典型的“

47、双轨并行”的特 征,也体现了大学生就业政策改革的敏感性与难度。中共十四大及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将“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写入国家宪法,进一步推动了高等教育制度的改革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第15页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改革。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随着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劳动制度的改革,除对师范学科和某些艰苦行业、边远地区 的毕业生,实行在一定范围内定向就业外,大部分毕业生实行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通过人才劳务市场,采取由主择业,的就业办法“。与此相适应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 革目标是: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统包

48、统分”和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实行少数毕业生 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实际上,高等教育就是要完成从 包上学费用、包干部身份就业的“双包”转为自费上学、自主择业的“双自、逐步开始了 向完全市场化的过渡。1995年,国家教委在关于1995年进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毕 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意见中,要求各普通高校对“并行”后所招学生,毕业时原则上在 本系统、本行业范围内自主择业,住条件成熟后逐步过渡到大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并 在2000年基本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1997年3月,国家教委发布的普通高 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进一步明确了国家教委、国务院有关部委主管部门

49、 和高等学校的职责分工及工作程序,明确了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高等学校和毕业生的权 力和义务,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走向规范化奠定了基础。(二)政策的特点及效果从我们所确定的三重视角来看,双轨并行阶段完成了两项重大突破:第一,从完全 的国家承担人力资本投资转向了国家与个人共同承担;第二,准确的界定了国家、高等 学校、用人单位、大学生等再就业中的地位,即国家承担的是宏观管理与指导职责,高 等学校在就业市场化领域承担匹配协调的职能,并因此通过就业信息反馈,以市场为导 向实施教育过程,用人单位在市场竞争中选择毕业生,而大学生则在市场竞争中选择用 人单位。但是,高等学校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的权力还没有提

50、及,尽管这对于大 学生就业的市场选择而言必不可少,而且至关重要。不过还是可以肯定,中国教育改 革和发展纲要的颁布,成为高校就业制度改革正式跨入市场经济体制下自主择业阶段 的重要标志。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第16页(三)双轨并行阶段宏观就业背景伴随改革开放嫁不进一步发展,整体就业群体也面临着转型的挑战。自1978-1996 年间中国就业增长主要有两个因素驱动:正规就业和非正规就业;1996年之后,则由双 因素驱动转变成非正规就业单因素驱动,正规就业出现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甚至 抵消了非正规就业所带来的增幅,导致总体就业增长能力下降,甚至变为负增长。并且 此阶段的经济状况一直带有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