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9 - 政治经济学原理笔记依据教材政治经济学原理卫兴华、顾学荣主编 经济科学出版社笔记依据目录第一篇政治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和范畴 第一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一节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三节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与阶级性 第四节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第二章物质资料生产和社会生产方式 第一节物质资料生产 第二节社会生产力 第三节社会生产关系 第四节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 第五节经济规律 第三章社会再生产与经济增长 第一节社会再生产及其类型 第二节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和产业结构 第三节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第四章商品经济和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 第一节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
2、 第二节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第三节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的二重性 第四节商品价值的形成和创造 第五节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第六节货币的产生和职能 第七节价值规律 第五章市场经济和资源配置方式 第一节资源配置方式 第二节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 第三节市场机制和市场调节 第四节市场体系和市场秩序 第二篇资本主义经济嗣度 第六章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第一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 第二节货币转化为资本 第三节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第四节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第五节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 第六节资本积累 第七章资本的流通过程 第一节资本的循环 第二节资本的周转 第三节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 第四节资本主义的经济
3、危机 第八章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第一节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第二节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第三节借贷资本和利息 第四节资本主义地租 第五节资本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 第九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第二节垄断在经济生活中的统治地位 第三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第十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关系和经济全球化 第一节垄断资本主义的对外经济扩展 第二节垄断资本国际化与经济全球化 第三节经济一体化和地区经济集团化 第四节当代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关系 第十一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第一节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趋势 第二节垄断资本主义是过渡的资本主义 第三节资本主义在全世界
4、被社会主义代替 是一个历史过程 第三篇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第十二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的本质 第一节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第二节社会主义的本质 第三节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 第十三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第一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 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二节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内容和实现形式 第三节我国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调整及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第四节非公有制经济 第十四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与消费 第一节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 第二节按劳分配为主体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多种分配制度 第三节多种分配方式的调节和理顺分配关系 第四节社会
5、主义初级阶段的消费 第四篇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 第十五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一节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 第二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三节我国的渐进式改革 第十六章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和现代企业制度 第一节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的地位 第二节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 第三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第十七章社会主义的商品流通和市场 第一节社会主义的商品流通 第二节社会主义市场 第三节社会主义的货币流通 第四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价格 第十八章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 第一节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第二节社会主义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 第三节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第十九章社会主义经济运
6、行中的宏观调控 第一节社会主义宏观调控及调控体系 第二节宏观调控的任务与目标 第三节宏观调控方式和手段 第四节宏观调控政策 第五篇社会主义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第二十章社会主义经济增长 第一节社会主义经济增长速度 第二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提高经济效益 第三节社会主义的产业结构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二十一章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第一节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和经济现代化 第二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战略 第四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二十二章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 第一节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客观必然性 第二节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 第三节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技术交
7、流与合作 第四节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单项选择题1.1经济学的出现是在(B)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1.2经济学最初是指(A)A对奴隶制的家庭管理B时国民经济的管理C对社会经济的管理D对商品经济的管理1.3政治经济学一词最早出现在(B)A16世纪初B17世纪初C18世纪初D19世纪初1.4政治经济学最初研究的内容是(C)A家庭管理经济B庄园经济C国民经济D商品经济1.5我国现在将政治经济学作为(A)A理论经济学科B应用经济学科C管理经济学科D技术经济学科1.6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D)A古典政治经济学B庸俗政治经济学C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D无产阶
8、级政治经济学1.7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理论基石是(B)A劳动价值论B。剩余价值学说C空想社会主义D阶级矛盾1.8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主要是(D)A原始社会经济B奴隶社会经济C封建主义经济D资本主义经济1.9人类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B)A家庭关系B生产关系C政治关系D宗教关系1.10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应是(C)A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B研究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C在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同时研究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D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毫无差异1.11下列各项中属于与历史发展规律相悖的经济思想的是(C)A古典政治经济学B庸俗政治经
9、济学C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D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1.1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A)A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紧密统一B只具有阶级性而不具备科学性C只具备科学性而不具备阶级性D既无阶级立场又无科学性2.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C)A社会生产力B生产关系C物质资料生产D生产工具2.2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D)A认识自然B改造自然C生产力D物质资料生产2.3下列属于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获取必需的物质资料的社会经济活动的是(A)A物质资料生产B消费C交换D分配2.4下列属于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对于其他一切活动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A)A物质资料生产B消费C交换D分配2.5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所
10、必须具备的各种条件和因素是(B)A生产资料B生产要素C生产力D生产工具2.6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也就是把人的劳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的物件是(B)A劳动者的劳动B劳动资料C劳动对象D劳动工具2.7劳动资料中最主要的是(A)A生产工具B劳动者C劳动对象D劳动方法2.8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是(A)A生产资料B生产要素C生产力D生产工具2.9表明人类在生产过程中征服和改造自然界,并获得适合自己需要的物质资料的能力的是(C)A生产资料B生产要素C生产力D生产工具2.10生产力体现的是”(B)A生产过程中动物与自然的关系B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C交换过程中动物与自然的
11、关系D交换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2.11在生产力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起着最根本的作用的是(A)A、人的因素B物的因素C劳动的因素D资本的因素2.12生产力中物的因素是(A)A生产资料B生产工具C劳动资料D劳动对象2.13既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力性质的最主要的标志,也是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的是(B)A生产资料B生产工具C劳动资料D劳动对象2.14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A)A科学技术的应用B劳动者水平的提高C劳动工具的改进D劳动对象的发展2.15生产力的性质取决于(A)A劳动资料的性质B生产资料的性质C劳动对象的质量D劳动者的素质2.16劳动者生产某种产品的生产效率或能力是
12、(C)A劳动能力B劳动效率C劳动生产率D劳动速度2.17劳动生产率与生产力(A)A成正比B成反比C不相关D无法判断2.18人类最早出现的和最简单的分工是(D)A、社会分工B、性别分工C年龄分工D自然分工2.19许多劳动者共同参加同一生产过程,或分别参加彼此有密切联系的不同生产过程,相互紧密配合,进行协同劳动是(B)A分工B协作C劳动D分配2.20在人们的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D)A血缘关系B政治关系C宗教关系D生产关系2.21社会生产关系又称(D)A行政关系B政治关系C宗教关系D经济关系2.22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是(D)A行政关系B政治关系C宗教关系D生产
13、关系2.23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着整个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从而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社会性质的是(B)A、生产资料B生产资料所有制C生产工具D生产力2.24社会的生产方式是(C)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D生产资料2.25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C)A对立的B统一的C对立统一的D不相关的2.26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最根本的方面是(A)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C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D生产力反作用于生产关系2.27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D)A生产资料B生产关系C生产工具D生产力2.28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
14、联系,体现着经济过程的必然趋势的是(D)A经济本质B经济现象C经济过程D经济规律2.29在一个社会形态的经济规律体系中,起着主导作用的经济规律是(C)A主要经济规律B重要经济规律C基本经济规律D首要经济规律. 如需完整版请QQ:1273114568 手机:13182225331.多项选择题1.1马克思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区分为(AB)A古典政治经济学B庸俗政治经济学C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D大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E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1.2、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DE)A亚当斯密B李嘉图C萨伊D酉斯蒙第E普鲁东1.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是(ABD)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已经成熟
15、B无产阶级作为新生产力的代表登上了政治舞台,并开展了强大的工人运动C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理论来源D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理论来源E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人滞涨时期1.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的理论来源是(AD)A古典政治经济学B庸俗政治经济学C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D空想社会主义E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1.5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说法正确的是(BCDE)A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教条,是凝固不变的教义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是教条,不是凝固不变的教义C马克
16、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处于不断发展之中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出了一些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的经济思想E我们应该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1.6广义的生产关系包括(ABCD)A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关系R分配关系C消费关系D、交换关系E政治关系1.7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与资本主义部分的研究对象(AD)A相统一又有差异B无差异C相矛盾D都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利益关系E都是研究政治利益关系1.8政治经济学(BC)A在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无须进行调节和调整B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研究范围也需要有所拓宽C需要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现象、新变化与新特点D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没有改变,
17、因而在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无须拓宽研究范围E应转入研究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2.1下列关于物质资料生产说法正确的是(ABCDE)A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B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C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获取必需的物质资料的社会经济活动D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对于其他一切活动起着决定性作用E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是在人类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和存在的2.2人们为了实现物质资料的生产而进行的劳动过程,必须具备的三个简单的生产要素是(ABC)A劳动者的劳动B劳动资料C劳动对象D劳动工具E劳动目的2.3下列属于劳动对象的是,(ABCDE)A原材
18、料B开采中的石油C采伐中的原始森林D建房用的砖瓦E冶炼用的矿石2.4社会生产力(ABD)A是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B表明人类在生产过程中征服和改造自然界,并获得适合自己需要的物质资料的能力C由劳动对象和劳动者构成D由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构成E它是一成不变的. 如需完整版请QQ:1273114568 手机:13182225331简答题目索引1.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总体上说,是研究特定社会制度中的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利益关系,揭示社会历史发展中的经济规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诸方面的经济关系的总
19、和或体系。2.1简述社会生产力的构成。答:(1)生产力的构成,概括地说包括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2)人的因素是指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科学知识,并实现着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在生产力中人的因素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起着最根本的作用。(3)生产力中物的因素是生产资料,即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2.2简述分工与协作的关系。答:(1)一般来说,分工与协作是劳动过程的两个侧面,有分工就有协作,分工越是发展,生产专业化程度越高,协作也就越加发展和密切。(2)分工协作的产生和发展,意味着人们改造自然能力的加强。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从而是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3)现代
20、化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在生产过程中,既有细致的分工和高度的专业化,又有紧密的协作和相互联系,从而促进了生产力迅猛发展。2.3简述社会生产关系的内容。答:(1)社会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2)生产关系的内容,包括人们在一定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所形成的,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2.4简述社会生产总过程的四个环节之间的关系。答: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社会生产总过程内部的四个环节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在这个辩证关系中,生产居于首要地位,起着主导的决定的作用,一定的生产决定着一定的分配、交换和消
21、费;而分配、交换和消费并不是单纯消极被动地由生产所决定,它们又积极影响和反作用于生产,促进或制约着生产的发展。2.5简述生产对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决定作用的主要表现。答:(1)生产的社会性质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社会性质; (2)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对象; (3)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水平与结构; (4)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具体方式。2.6简述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答: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也起着积极的反作用。(1)分配对生产的反作用表现为,适合生产发展的分配方式,能够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的发展。(2)交换对生产的反作用表现为,随着
22、交换的发展,特别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市场交换的扩大,能够有力地推动生产的发展;反之,则会使生产的发展遇到困难。(3)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表现为,生产过程生产出来的产品只有通过消费满足了人们的某种需要,使产品的功能得到买现,生产方能继续进行。而且,消费需求的增长,还为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创造出动力。反之,则会不利于生产的发展。2.7简述经济规律的特点和类型。答:经济规律的特点包括:(1)经济规律总是和人们的经济活动相联系。(2)绝大多数经济规律不是长久不变的。(3)在阶级社会里,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总是有阶级背景的。按照经济规律依以产生和发生作用的经济条件不同,经济规律的类型包括: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
23、所共有的经济规律、几种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某种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2.8简述基本经济规律的地位和作用。答:基本经济规律,它决定着该社会形态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一切主要过程,决定着该社会生产的实质和生产发展方向。基本经济规律在一个社会形态的经济规律体系中,是起着主导作用的经济规律,它对该社会生产总过程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都起着决定的作用,该社会其他经济规律作用的范围和程度,都要服从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受基本经济规律的制约;而其他经济规律的作用,又能促使基本经济规律更好地得到实现。. 如需完整版请QQ:1273114568 手机:13182225331论述题1.1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
24、济学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是一门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又是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经济学说。它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紧密统一。政治经济学,无论是资产阶级经济学还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这是因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涉及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而经济利益关系在存在阶级关系的社会中,会表现为阶级利益关系。由于人们所处的阶级地位或所持阶级立场不同,对经济生活和经济现象所持的看法和所作的分析也不相同。对于一定性质的经济关系,包括所有制关系、分配关系等,不同的阶级会从本阶级的利益出发,采取拥护或反对的不同态度。因此,政治经济学必然具有鲜明的阶
25、级性,各个阶级都有自己的政治经济学。工人阶级和马克思主义政党,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其阶级地位和阶级利益同社会历史发展的方向相一致,它能够认识和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所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高度科学性和真理性。1.2试论述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我们认识客观世界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也是我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理论武器。具体说,(1)它是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武器。(2)它是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树立共产主义世界现的科学依据。(3)它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4)它是提高
26、马克思主义自觉性和改造世界观的指导思想。 2.1在我国目前提出了科技兴国的战略,利用有关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知识说明我国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意义。答:(1)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而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科学技术的应用。(2)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就是指科学和技术发明在生产过程中被应用后,变为巨大的物质力量。从而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3)科学技术越是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就越能提高生产力的水平。一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地增强了劳动者征服和改造自然界的能力,提高了生产的效率;。是科学材的发展,不断改进生产工具的
27、质量,用先进工艺代替落后工艺,促使生产工具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三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劳动对象质量的提高,并能促进劳动对象数量和品种的增长;四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还会引起生产过程的其他方面,如生产管理、工艺流程等发生变化。(4)我国在加速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2.2我们为什么要认识和利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答:(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归根到底,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2)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它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社会生产的发展变化,总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开始的,然后才有生产关系发生
28、相应的发展变化。生产关系不能过分长久地落后于生产力,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旧的过时的生产关系,迟早要被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建立适合生产力状况的新型的生产关系。(3)新的生产关系只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建立。(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它在一切社会形态中都存在和发生作用,它决定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发展,决定着从一种旧的生产关系向另一种新的生产关系的过渡,也决定着同一社会形态内部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展。2.3为什么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必须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同时应发挥人们主观能动性,开拓进取?答:(1)经济
29、规律就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体现着经济过程的必然趋势。(2)任何经济规律都具有客观性,这是因为:第一,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第二,任何经济规律的作用都是客观的。(3)任何经济规律都具有客观性,人们必须尊重经济规律,按照它的要求办事。人们的主现行动如果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就要受到经济规律的惩罚,遭到损失和挫折。(4)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意味着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毫无作为的,更不表明人们只能听凭经济规律的摆布,做经济规律的奴隶。人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认识和利用客观经济规律。样本与笔
30、记说明1、本文档仅为前两章样本, 如需完整版请QQ:1273114568 手机:13182225331联系2、样本和完整版笔记均严格按最新制定教材目录顺序整理,每个知识点既可以作为选择填空又可用在简答论述,而不是绝对按照考试题型总结的,因此更利于全面把握知识点或者考试时临时翻阅。 关于笔记:我们的每一份资料都凝结着专业授课老师辛勤的心血,每一份资料都是他们智慧的结晶,每一份资料都是有生命的知识系统,我们求抓使笔记覆盖到每个知识点,抓住最核心的题目,尽我们最大之力保证通过率。 笔记特点: 本站所有自考成考笔记是我们辅导班经验丰富的老师的授课笔记精心整理而成,是一套完整复习资料,内容全面,或按不同题型分类整理,或按章节顺序整理,便于打印、携带和查找。 郑重承诺:(1)每部笔记的整理严格依据最新教材和考纲;(2)力求涵盖到每个知识点;(3)知识点覆盖率80%,轻松过关。 省钱省力:(1)省时:A4纸分栏,排版精美,无需再整理;(2)省力:可直接看笔记,无需再看教材;(3)省钱:省下购买教材的费用,也免去了补考费1、淘宝店: 2、本店自考三件法宝:自考笔记、历年真题和答案、音频讲座3、无需东拼西凑,网上到处浪费时间,自考这里应有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