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四章服务性园林建筑.docx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825872 上传时间:2024-03-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7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服务性园林建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四章服务性园林建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四章服务性园林建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四章服务性园林建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四章服务性园林建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四章 服务性园林建筑 服务性园林建筑是现代园林的组成要素,包括餐厅、茶室、接待室、小卖部、厕所等不同功能的建筑。此类建筑一般体量不大,功能相对简单,占园林用地的比例很小(一般约28)、但因处于公园或风景区内,直接服务于游人,因而建筑物的选址和设计是否得当、功能是否合理,对增添景区与公园的优美景色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设计时需谨慎对待。第一节 概述一、 选址1、位置对选址的影响服务性建筑需均匀地分布在游览线路上,与各风景点穿插布置。因其自身在景区环境组织中亦起了控制和点景的作用,所以原则上要“巧于因借,精在体宜”。过于庞大或沉重的建筑会破坏风景的连续性和氛围,宜置于景区外围。 基址的选择要反复推

2、敲,衡量利弊,在选择最佳视点和对景区环境造成的影响两方面做出准确的评价。通常各服务点水平间距为l00m左右,高差以10m以内为宜(地形杂或景区面积大的可适当增大。2场地1) 一般要求。工程地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房屋安全、基建投资和进度。在景区服务性建筑的基地,土质要坚实干爽,要充分利用原地形合理组织排水,在朝向上要尽量避免冬天的寒风吹袭或夏日的炎阳直照。建在险峻悬崖、深渊狭谷间的各项服务性建筑要注意游客的安全,妥善安排各项安全措施,以防止失足、迷向或暴风雨吹袭等所产生的种种意外。在平缓斜坡上营造建筑物的方法是: 可将地面构筑成梯田状,建筑物所处地坪实际仍为平地。是构筑台阶地形,建筑本身会有高差变

3、化,与前法相比可减少挖土和填土。 是使用支柱结构,适用于坡度过陡或较难平整的基地。建筑物悬空能造成一种独特的景现。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坡度缓急,都需在基地周边一定范围内的地面上,设置排水坡或开挖排水沟,便于截流。2) 环境景观。优美的环境景观会引起游客的关注,服务性建筑在布点时应尽量发挥环境的优越条件,仔细分析所在环境的景观资源及其性质,使建筑本身与环境相辅相成,并能表达所在环境景观的特有风貌。园林服务性建筑既为景观添景,又为游客提供较佳的赏景场所,因而在建筑选址时对建筑可借之景如何与建筑基址配合须反复推敲,衡量利弊。当建筑朝向和视野有矛盾时,可采用遮阳、隔热和其他技术手段来尽量满足视野的要求。

4、3、建筑空间组织与环境 1)总体布置 服务性园林建筑大部分是分散设置,穿插在各风景点或游览区中,也有把功能不同的几幢建筑串联起来,组成若干个建筑空间;这种处理方式有利于节约用地,创造较丰富的庭园空间,同时也便于经营管理。 服务性园林建筑在功能上不仅要满足游客在饮食和休息等方面的要求,同时它们往往也是园中各景区借景的焦点和赏景的较佳地点。因此这些风景建筑无论在体型、体量和风格等方面部要从全园的总体布置出发,在空间组织上使之能相互协调,彼此呼应。 些属营业性建筑的辅助用房,如厨房、堆场、杂务院等在总体布置时要注意防止对景观的损害,并要妥善解决好后勤、交通、噪音、三废等问题,不要污染风景区。 风景区

5、各种服务性建筑一股分布在游览线上或离游览线不远的地方。游览线是组织风景的纽带,建筑则是纽带上的各个环节,彼此需相互衬托,互为因借。 2)、建筑从后属于环境 服务性园林建筑除考虑其本身使用功能外,还要注意建筑在园林景区序列空间中所产生的构图作用,处理好与园林景观的主从关系,应明确以环境为主,衬托环境,建筑宜起点缀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讲,服务性园林建筑存在的目的首先是衬托主景,突出主景,装点自然,然后才是个体形象的建筑处理。在园林景区中出现压倒周围环境的建筑物,不论其自身形象处理得如何成功,从总体景效来说,终属败笔。如广州七星岩新建的一座旅游建筑,由于其体量过大,损害了毗邻岩区的景致。杭州西湖“西

6、泠印社”原是一群小品建筑,依山而建,富有情趣。近年在山麓“西泠印社”旁新建餐馆“楼外楼”,巨大的体量对孤山轻盈的体态亦不相称。 建筑空间的处理,无论在体型选择、体量大小、色彩配置、纹样设计以至线条方向感等各方面都要与所在基址协调统一,浑成一体。如新建筑毗邻旧建筑,则须注意新旧建筑间的间距,以保持原有环境的气氛与格调。如在景区中确需兴建较大规模的建筑,则应遵循“宜小不宜大,宜散不宜聚,宜藏不宜露”等原则,切忌损害环境,压倒自然。如因某种功能需要而兴建较大规模的服务性建筑时,其基址一般应选在景区外,既可避免大体量建筑倾压景观,又可减小彼此间的干扰。 3)、有利于赏景 服务性园林建筑在起点景(添景)

7、作用的同时,也要为游客赏景创造一定的条件。所以在设计前要详细踏勘现场,对基址布置作多方案比较,既要反复推敲建筑体型、体量,也要创造良好的视野,包括对不同景象的视距视角的分析。 此外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一定要树立全局观念,不能顾此失彼,只注意创造新建筑的赏景条件,却忽略了自身对毗邻景点视线的障碍。如广州西樵山主要景区白云洞,瀑布“飞流千尺”即在这洞天胜地深处。昔日从这危石凌空,飞瀑溅响的洞天往外眺望,视野开阔。洞内外动静对比、明暗对比异常强烈,倍添“飞流”磅礴的气势和洞天的挺拔幽深。但后来在洞口不远处修建了一座体量较大的“龙松阁”,尽管“龙松阁”有较佳的赏景条件,但是它的存在既破坏了原来洞天的视野,

8、又堵塞了洞天的空间,也削弱了飞瀑的气势。4)保持自然环境,防止损害景观 较佳的服务性园林建筑应巧妙结合自然,因地制宜。如能充分利用地形、地物,就能借景,以衬托建筑和丰富建筑的室内外空间。第二节 接 待 室 一、贵宾接待室 1、功能作用 规模较大的风景区或公园多设有一个或多个专用接待室,以接待贵宾或旅行团。这类接待室主要是供贵宾休息、赏景,也有兼作小卖(包括:工艺品和生活用品)和小吃的功能,2、位置 贵宾接待室的位置多结合风景区主要风景点或公园的主要活动区选址:一般要求交通方便,环境优美而宁静。即使在周围景观环境欠佳的情况下,也需营造一个幽静而富于变化的庭园空间。 3、组成 一般包括入口部分、接

9、待部分和辅助设施部分。4、建筑处理 成功的贵宾接待室建筑大多因地制宜,天然成趣。例如桂林芦笛岩接待室筑于劳莲山陡坡之上,建筑依山而筑,高低错落,颇有新意。主体建筑为两层,局部三层,每层均设一个接待室,可以同时接待数批来宾。一、二层均有一个敞厅,作为一般游客休憩和享用小吃的场所。登接待室,纵目远眺,正前方开阔的湖山风光,两山间飞架的新颖天桥,山麓濒池的水榭,遥遥相对的洞口建筑以及四周的田园风光诸般景色均为接待室创造了良好的赏景环境。 在构筑上,接待室底层敞厅筑小池一方,模拟涌泉,基址岩壁则保留天然原样,建筑宛似根植其上。这样的处理,不仅使天然的片岩块石成为室内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且与室外重峦叠嶂

10、遥相呼应,深得因地制宜、景致天成的效果。 桂林伏波山接待室筑于陡坡悬崖,它借岩成势,因岩成屋,楼分两层供贵宾休息和赏景用。建筑室内空间虽然比较简单,但利用山岩半壁,与入口前之悬崖陡壁相互渗透,颇富野趣。由于楼筑山腰,居高临下视野开阔,凭栏可远眺漓江,秀美山水得以饱览无遗。 贵宾接待室应发挥环境优势,创造丰富空间,如广州华南植物园临湖的接待室。室的南面虽靠近园内主要游览道,但由于为竖向花架绿壁所障,游人虽鱼贯园道也无碍室内的宁静。接待室采用敞轩水榭形式濒湖开展。此接待室不仅充分发挥其较佳的环境优势,错落安置水榭、敞厅、眺台和游艇平台,同时极力组织好室内外的建筑空间,如通过绿化与建筑的穿插,虚与实

11、的适宜对比,达到敞而不空的效果。又采用园内设院、湖中套池的方法增添景色层次,使规模不大的小院空间朴实自然而富有变化。 南京中山植物园的前身为孙中山先生纪念馆,建于1929年,为我国著名植物园之一。该园地处紫金山南麓,背山面水,丘陵起伏,为南京主要风景点之一,园内的“李时珍馆”以接待、会议和陈列中草药物为主。该馆设计吸取了江南园林的处理手法,采用我国传统建筑形式,较好地结合基地的周围环境。建筑体型和空间显得朴实而丰富。 有些接待室环境虽平庸,但只要善于构思,经营得体亦可创造出较佳的内部空间。二、综合接待室 1、功能作用 这类接待室面向大众开放,服务内容较贵宾接待室多,主要供游客们休憩、赏景,一般

12、会有小卖和简单的饮食服务。 2、位置 应选择在人流集中的地段,适当靠近游览路线;同时要考虑到建筑本身的景观效果应对环境有好的影响,以及建筑周围的环境条件能满足接待室的观景功能。 3、组成 综合接待室多和工作间、行政用房等统一安排,也有兼设小卖、小吃或用餐等内容。由于其组成部分较贵宾接待室复杂,在设计中将各个组成部分统筹安排、合理组织是个关键性的问题。 综合接待室内小卖、进餐等人流较多的部分,多设在人口附近。行政办公等可邻近入口,但宜偏置隅以方便联系工作及减小相互之间的干扰。厨房等辅助用房应隐蔽,并另设供应入口。接待部分作为主要的功能部分则应安置在视野较佳、环境较安静的地方。4、建筑处理 单层接

13、待室系通过水平方向组织功能分区,为使各区能够获得较好的空间环境,多采用庭园设计手法,穿插大小院落,以丰富空间层次。这也有利于分区管理和保证建筑功能分区的合理性。 多层的综合接待室则多采用垂直和水平综合分区的手法,往往把人流较多、要求交通联系方便的组成内容置于首层,如小卖、冷饮、餐厅、厨房、仓库等。而人流较小、要求环境较宁静的功能部分则安排在楼上,如接待室及其工作间等。为方便来宾也可在楼上设置小卖、小吃或餐厅等。三、附后接待室 除上述两类接待室外,尚有一种接待室是附设在专业性展室范围内的,如桂林花桥展览馆、桂林佳海碑林、上海复兴公园展览温室、济南大明湖花展室等。这类展览馆(室)一般设有专用接待室

14、,供贵宾休息用,其中也兼设小卖、有些园林亦利用较高档次的茶室兼作接待室用,如桂林七星岩盆景园接待室、广州兰圃阴生植物棚接待室、广州文化公园品石轩接待室,这些接待室既是展览场所又是贵宾品茗憩息的好地方。第三节 茶 室一、茶室的功能茶室是为游人提供饮料、品茶、休息、赏景、交往的场所。饮茶是我国人民的爱好和生活习惯,尤其是饮茶传统深厚的地区显得更为重视,它是体现园林服务功能的重要建筑。游人在游览过程中,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品茶小憩更是别有一番风趣,对茶的品味过程,也是一个心理意识的积淀、融汇及升华的过程。此外,茶室是园林中发展第三产业,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项目之一。二、茶室的设计要点茶室的设计必须从满足

15、游人的使用功能出发,以经营、赏景、休息为主并且要结合园林环境,进行综合考虑。(一) 位置选择人们常说,“水”、“茶”、“景”三者结合为天下之绝,犹如中国传统文化中诗、书、画的统一。品茶需要有诗意的环境,中国园林素有“立体诗画”之称,所构筑营造的“诗山画水”,正是品茶者所要寻觅的氛围。中国的诸多茶室设在园林风景区,且处于观景点上。游人到杭州西湖孤山西冷印社游赏,拾级而上,登四照阁,选一临窗坐位,泡一杯龙并,凭窗眺望,湖中景物历历在目。龙井为圆形泉池,清冽甘美的泉水从山岩间涓涓流出,汇集于井中;清乾隆年间,龙井茶也被列为贡品,其中尤以“狮峰龙井”为上品,具有色绿、香郁、形美、味甘的特点;在明净的湖

16、中,西堤三岛仿佛绿玉雕成,南屏山和英山,犹如翠屏锦幛,呈现在眼前,顿觉开朗许多,难怪历来茶家对品茶的环境选择很重视。可谓“名泉”“名茶”“西湖美景”称作天下一绝。因此,原龙井寺改建为龙井茶室,是国内外游客休息、品茗的好场所。 造园家们着力于把自然山水当做情感的载体,寄情山水。品茶和品园的共同点,就在于都非常注重情景交融,这正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光彩照人之处。因而茶室应结合园林规模与总体布局,设在环境优美、有景可赏、富有持色的地方。要求交通方便,游人易于到达,便于物品的运输;游人活动较集中的景区或景点附近;安静休息区或园路一侧;游人需就坐边休息,边饮茶(饮料),边聊天,边赏景的地方大型园林可分区

17、设置,并将茶室地平高出路面标高,便于游人产生远眺、安静、整齐的感受。建筑外观轮廓和装饰要美观,能够作为一个景,供游人欣赏。 园林茶室基址设置很重要。布置在山地上,为游人品茶过程中创造出瞻高望远的效果;布置在水体上,使游人产生宽阔舒展、恬静、幽深的效果;布置在平地上,给游人产生坦荡通畅的感受。 为使游人享受休闲的乐趣,尽情地品茗,应保证茶室内外空间的清洁卫生,要有合理的排污设施、方便的排污路线等。这样既能保证卫生,又不影响茶室建筑的景观。(二)室内外空间结合与调整利用室内外空间相互结合利用,对荼室来说非常重要,园林因季节的变化,而有淡旺季之分,利用室外空间来调节更适合园林的特点。冬季气候寒冷,为

18、游览淡季,游人可在室内饮茶,喝热饮及驻足休息;夏季天气炎热,游人较多,可在室内或室外品茶或喝饮料,结合当地风景特色,既可休息,又能观赏园林风景。室外空间设计时,要尽可能利用花架、亭、廊等建筑设置茶室,从而丰富茶室造型。如上海植物园茶室利用游廊设置茶室,既遮阳又避雨,还可休闲、聊天、饮茶,给游人带来无穷的乐趣;室外简易茶室可利用大片空地搭凉蓬形成茶室空间,或布置在高大乔木下就坐休息、饮茶。如四川乐山风景区就是搭凉蓬来设置室外茶室;杭州太子湾公园茶室利用塑木亭廊;广州雕塑公园室外设计成多种形式的帆布亭。(三)建筑造型的处理茶室的建筑风格,体量大小,要与整个园林环境及当地的风格相协调。美观而不落俗套

19、,体量不宜过大,易于赏景,又自成一景,宜藏不宜露。如山西晋祠博物馆历史悠久,内部建筑都为古典式建筑,其茶室的造型风格非常符合古典式园林环境。园林荼室不仅需要满足使用功能要求,而且造型要优美。应因地制宜,利用不同的地形地貌来设置,可设置在山上、平地上、水边等,使之各具特色,创造出不同特点的景观。香港大帽山郊外公园,利用山林设置茶室,游人在高山云彩的自然环境中驻足品茶,真正地享受和体验到大自然的美感;杭州龙井因当地所产龙井名茶而设茶室。可结合水榭、舫、沿水亭等水上建筑来设茶室,如广州白云山凌香饮冰室结合水榭建成,使园林茶室在景观上室内外互相渗透,互为景观。当茶室缺少外景时,可在室内利用山、石、水景

20、以及真假植物进行装饰,如广州花园酒店是利用楼内空间布置景石、水景、植物红宝石、蓝宝石、发财树、鱼尾葵)等手法,使其成为园中院的特色茶室。 图2-87 结合水榭式茶室三、园林茶室的基本组成 茶室一般由营业部分与辅助两部分组成。(一)营业部分 营业部分主要包括门厅、营业厅。 门厅:作室内外空间的过渡,缓冲人流,在北方园林还起防寒作用。 营业厅:宜布置在风景优美的一面,有景可赏。室内外营业应相结合成露天茶室更为理想。 营业部分是建筑的主要立面,要求交通方便,游人易于到达;朝向要好,面朝有景可赏的方向,可与室外空间相连接;营业厅的面积应根据日游人量来确定规模大小。一般来说,面积以每座1m计算来设置,桌

21、椅布置方式要合理、尤其是客人进出和服务人员送水、送物的通道,应尽可能避免和减少交叉的干扰。图2-88 服务通道与桌椅尺寸示意图1图2-89 服务通道与桌椅尺寸示意图2(二)辅助部分 辅助部分主要包括备茶加工间、小卖部、洗涤间、烧水间、贮藏室、办公管理室、厕所、杂务院等。可根据园林的规模、茶室的大小、周围的环境等来确定其组成部分。无论茶室冷、热饮,都需有简单的备制过程,各茶室还应有出售供应柜台。 辅助部分要求隐蔽,但又要有单独的供应道路来运输货物,最好有杂物院。 茶室实例介绍如图2-90。 塘桥公园茶室 杭州西湖边某茶馆图2-90 茶室实例第四节 园林小卖部园林中的小卖部主要为游人零售食品、工艺

22、品和一些土特产等,规模较小,独立或附设在接待室、茶室、大门建筑内,或与敞厅、过廓结合组成。二、 小卖部的含义及其功能在公园或旅游风景区,为方便游人游园,常设一些商业服务性设施,经营食品、旅游工艺纪念品和土特产等小商品,这类小型服务性建筑称为小卖部。它是现代园林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既要满足游人的消费需要,完善服务体系,提高经济效益,丰富园林景观,又要为游人提供较佳的休息、赏景、购物、休闲的场所。二、小卖部的规模与位置 在设置小卖部时要考虑全园的总体规划,进行合理安排。影响小卖部规模与数量的因素颇多,可依据公园的规模及活动设施、公园和城市关系、交通联系、公园附近营业点的质量和数量等来设计。国内活

23、动设施丰富的公园游客量一般较多、小卖部的布点亦应随之增多。这类小卖部有附设在茶室内,也有独立设置,多选择在游人较集中的景区中心。 有些公园规模较小,活动设施不多,且又在市区内,零售供应也较方便,小卖部的规模不宜过大,可考虑内外结合,兼对园外营业。有些公园离市中心较远,周围亦欠缺供应点,由于规模不大,院内活动设施较少,故所设小卖部的营业额不高,如上海南丹公园。近年来,由于旅游业的发展,不少市内公园常在公园干道入口处增设对外营业的小卖部,营业内容除一般饮料、食品、香烟和糖果外,有些还增设工艺品、花卉和盆景等项目。还有些小卖部是独立的园林建筑,周围环境景观秀美,常与庭园、亭廊以及草地、小广场等结合设

24、置。较便于经营管理,景观眺望易取得良好的效果。图2-91 园林小卖部位置选择示意图(引自卢仁园林建筑)三、建筑处理 小卖部的功能相对简单,如单独设置,建筑造型应在与周围环境景观和谐的前提下,尽量独特新颖,富有个性。组合设置时,则应以建筑的其他功能为前提,应处于从属的地位(图2-92)。 图2-92 西安大唐芙蓉园门前广场小卖第五节 园 林 厕 所 园林厕所是园林中必不可少的服务性设施之一。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知识的增进,对园林景观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设计者对景观的维护也很重视。园林厕所不论其规模大小、造型如何,均会影响园林景观效果。一般来说,厕所不作特殊风景建筑类型处理,但是,应与整个

25、园林或风景区的外观特征相统一,易于辨认。三、 园林厕所的功能游人到园林中需用较长的时间进行游览。游人进园后先方便一下,就能轻轻松松地开展各种各样的游憩性活动,又能保证园内的清洁卫生,甚至可以减免疾病的传染,从而保持公园优美的环境。因此对园林厕所的建设应加以重视,以满足广大游人的需要。二、园林厕所的类型 园林厕所依其设置性质可分为永久性和临时性厕所,可分为独立性和附属性厕所。 (一) 独立性厕所 指在园林中单独设置,与其他设施不相连接的厕所。其他设施的主要活动产生相互干扰,适合于一般园林。 (二) 附属性厕所 指附用于其他建筑物之中,供公共使用的厕所较方便,适合于不太拥挤的区域设置。 (三) 临

26、时性厕所指临时性设置,包括流动厕所。可以解决因临时性活动的增加所带来的需求,适合于在地质土壤不良的河川、沙滩的附近或临时性人流量的场所设置。三、园林厕所的设计要点(一)园林厕所应布置在园林的主次要出入口附近,并且均匀分布于全园各区,彼此间距在200500m,服务半径不超过500m。一般而言,位于游客服务中心地区,或风景区大门口附近地区,或活动较集中的场所。停车场、各展示场旁等场所的厕所,可采用较现代化的形式;位于内部地区或野地的厕所,可采用较原始的意象形式来配合。(二) 选址上应回避设在主要风景线上或轴线上、对景处等位置,位置不可突出,离主要游览路线要有一定距离,最好设在主要建筑和景点的下风方

27、向,并设置路标以小路连接。要巧借周围的自然景物,如石、树木、花草、竹林或攀缘植物,以掩蔽和遮挡。(三) 园林厕所要与周围的环境相融合,既“藏”又“露”,既不妨碍风景,又易于寻觅,方便游人,易于发现,在外观处理上,必须符合该园林的格调与地形特色,既不能过分讲究,又不能过分简陋,使之处于风景环境之中,而又置于景物之外,既不使游人视线停留,引人入胜,又不破坏景观,惹人讨厌;其色彩应尽量符合该风景区的特色,切勿造成突冗不协调的感受,运用色彩时还应考虑到未来的保养与维护。(四) 茶室、阅览室或接待外宾用的厕所,可分开设置,或提高卫生标准。一个好的园厕,除了本身设施完善外,还应提供良好的附属设施,如垃圾桶

28、、等候桌椅、照明设备等,为游人提供较大的便利。(五) 园厕应设在阳光充足、通风良好、排水顺畅的地段。最好在厕所附近栽种一些带有香味的花木,如南方地区可种植白兰花、茉莉花、米兰等,北方地区可种植丁香、珍珠梅、合欢、中国槐等,来减免厕所散发的不好闻的气味。(六) 园厕的定额根据公园规模的大小和游人量而定。建筑面积一般为每公顷68m;游人较多的公园可提高到每公顷1525 m。每处厕所的面积约在3040 m,男女蹲位36个,男厕内还需配小便槽。(七) 园厕入口处,应设“男厕”、“女厕”的明显标志,外宾用的厕所要用人头像象征。一般入口外设1.8m高的屏墙以挡视线。(八) 为了维护园厕内部的清洁卫生,避免泥沙粘在鞋底带入厕所内,在通往厕所出入口的通道铺面稍加处理,并使其略高于地表,且铺面平坦、不宜积水。 园林厕所一般由门斗、男厕、女厕、化粪池、管理室(储藏室)等部分组成。立面及外形处理力求简洁明快,美观大方,并与园林建筑风格协调,勿太张扬个性。 园林厕所的实例如图2-93、图2-94。 图2-93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姜园公厕 图2-94 深圳市莲花山公厕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园林绿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