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湘市一中2015-2016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高一 生物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人:李姣龙)第卷 选择题(共50分, 每小题2分)注意: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后面的答题卡。1RNA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 ( )A氨基酸、葡萄糖、碱基 B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C核糖、碱基、磷酸 D脱氧核糖、碱基、磷酸2下列各项不可以通过质壁分离实验加以证明的是( )A.成熟植物细胞的死活 B.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C.成熟的植物细胞能进行渗透失水 D.蛋白质、淀粉、纤维素的吸水性依次递减3下列动植物糖类、脂肪的分类与比较正确的是( )4关于叶肉细胞在光照条件下产生ATP的描述,
2、正确的是( )A.无氧条件下,光合作用是细胞ATP的唯一来源B.有氧条件下,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都能产生ATPC.线粒体和叶绿体合成ATP都依赖氧D.细胞质中消耗的ATP均来源于线粒体和叶绿体5将置于阳光下稳定进行光合作用的盆栽植物,如果突然中断CO2气体的供应和突然移至黑暗处,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变化分别是( )A增多、减少 B增多、增多 C减少、增多 D减少、减少6假定将甲、乙两个同种植物的成熟细胞分别放入蔗糖溶液和甘油溶液中,两种溶液均比细胞液的浓度高,蔗糖分子不能透过膜,甘油分子可以较快的透过膜。在显微镜下连续观察,甲、乙两细胞的变化是( )A.甲、乙两细胞发生质
3、壁分离,不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B.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但乙细胞随后又发生质壁分离复原C.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但甲细胞随后又发生质壁分离复原D.甲、乙两细胞均发生质壁分离,后又均发生质壁分离复原7甲、乙、丙三图是细胞的部分结构或细胞的模式图,下列对有关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A图中甲、乙、丙分别是线粒体、细胞核、细菌 B三种结构中都有由DNA和蛋白质构成的染色体C从结构上看,甲和乙的相同点是都具有双层膜D从功能上看,甲和丙都能进行有机物的氧化分解8下列关于用高倍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线粒体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牙签消毒和实验前漱口都是为了保证该实验的准确性B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一滴
4、0.9的NaCl溶液,目的是保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C在高倍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活细胞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D高倍镜下观察可以看到线粒体有2层膜组成9以下叙述与细胞呼吸原理无关的是()A在光照充足的大棚温室中,适当增加空气中CO2的浓度B稻田要定期排水,否则水稻幼根会变黑、腐烂C手指受伤时,选择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 D利用葡萄、粮食和酵母菌酿酒10在培养玉米的溶液中加入某种负离子,结果发现玉米根细胞在吸收该种负离子的同时,对Cl的主动吸收减少时,而对K的主动吸收并没有影响,原因是 ()A该种负离子妨碍了能量的生成 B该种负离子抑制了主动运输C该种负离子抑制了细胞呼吸 D该种负离子载体
5、和Cl的相同11下列物质进出细胞的过程与线粒体密切相关的是 ()酒精被胃黏膜吸收 氧气进入细胞肾小管管壁上皮细胞吸收原尿中的Na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A B C D12若要在普通显微镜下观察到质壁分离、线粒体和脂肪,下列四组材料中选择正确的是( )A口腔上皮、洋葱鳞片叶、花生子叶 B根尖分生区、花生子叶、洋葱鳞片叶C洋葱鳞片叶、口腔上皮、花生子叶 D根尖分生区、口腔上皮、花生子叶13下图为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结构A中的能量变化是光能转变为ATP中的化学能B. 供给14CO2放射性出现的顺序为CO2C3甲C. 结构A释放的O2可进入线粒体中 D. 如果突
6、然停止CO2的供应,短时间内H的含量将不变14细胞内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如图1表示真核细胞中4种生物膜上发生的化学变化示意图1,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内质网膜 B是高尔基体膜 C是叶绿体内膜 D是线粒体内膜15在a、b、c、d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CO2和O2体积变化的值如右表。若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a条件下,呼吸产物除CO2外还有酒精和乳酸Db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多Cc条件下,无氧呼吸最弱Dd条件下,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16已知1个葡萄糖分子经过彻底氧化分解可产生36或38个ATP。1 mol ATP的高能磷酸键储存能
7、量约3054kJ;1 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后共释放28722 kJ的能量。则细胞中能量的转化率最低为( )A25 B30 C38 D4617水稻根尖细胞呼吸过程中,若单位时间内CO2的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的比值大于1,可能是( ) A分解了脂肪 B有氧呼吸强度大于无氧呼吸C只进行无氧呼吸 D出现了无氧呼吸18大豆根尖细胞所含的核酸中,含有碱基A、G、C、T的核苷酸种类数共有:()A、8 B、7 C、5 D、419松树和松鼠的体细胞中都可能含有的结构是:( ) 细胞壁 细胞膜 线粒体 叶绿体 中心体 核糖体 内质网 染色体A. B. C. D.20科学家进行如图所示的变形虫的切割实验,这个实
8、验最能说明:( ) A.细胞核控制细胞的遗传 B.细胞质控制细胞的遗传C.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 D.细胞质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21下表是为了认识酶作用的特性,以20%的H2O2溶液为反应底物的一组实验。本实验结果不支持下列哪项结论( )分组方 法结 果1常温下自然分解氧气泡少且小2常温下加铁离子氧气泡稍多且小3常温下加鲜肝提取液氧气泡极多且大4常温下加入煮沸后冷却的鲜肝提取液氧气泡少且小A酶的催化条件具有温和性 B酶的催化效率具有高效性C酶的催化对象具有专一性 D高温会导致酶的活性丧失22一同学将下图乙伞藻的细胞核与伞部去掉,并将甲伞藻的细胞核移入乙中,则存活下来的乙伞藻其外形是()23
9、将长势相同的三盆麦苗分别置于钟罩内如图,甲、乙两盆分别罩绿色、红色透明膜,预计长势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丙乙甲 D丙甲乙24如图所示实验中属于因变量和自变量分别是( )A催化剂不同、试管中的过氧化氢溶液的量B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的大小、催化剂不同C试管的大小、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的大小D试管中的过氧化氢溶液的量、试管的大小25关于下列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五种结构广泛地存在于各种细胞内B.上进行的反应都需要提供能量C.观察活细胞中的常用染色D.与间的相互转化能体现生物膜的流动性临湘市一中2015-2016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答卷 第卷 非选择题(共4题,50分)
10、26.(6空,共12分)下图表示细胞膜亚显微结构模型,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科学家经历了长久的探索,才认识生物膜的结构,如图,该模型叫 模型,其基本骨架是图中的标号 所示结构。(2)图中表示的化学物质是 。(3)细胞膜具有识别功能,与图中标号 所示的物质有关。(4)这种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其生理功能特性是 。27.(7空,共14分)下图是人体甲状腺细胞摄取原料合成甲状腺球蛋白的基本过程,试回答(中填序号,上填写名称):(1)若含18O的氨基酸在甲状腺细胞内合成甲状腺球蛋白过程中产生了H2O,则H2O的生成部位是;水中的18O最可能自于氨基酸的(基团)。(2)用含18O标记的氨基酸培养上
11、图细胞,则出现18O的部位依次为 (用图中序号回答)。(3)其中碘和水进入细胞的运输方式依次为和;细胞合成的甲状腺球蛋白运出细胞的方式为。(4)细胞中的等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称为 。28(5空,共10分)某同学在缺少实验仪器的情况下,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生鸡蛋大头的蛋壳去掉,保留壳膜完好,将小头打破,让蛋清和蛋黄流出,如图所示。然后,在蛋内灌上清水,把它放在O.3 gmL的蔗糖溶液中,并且用铅笔在鸡蛋壳上标上最初的吃水线,半小时后,他发现鸡蛋上浮,原吃水线高出水面。请分析:(1)鸡蛋壳上浮的原因是 _。(2)如果里面是蔗糖溶液,外面是清水,蛋壳将会 _。 (3)典型的渗透装置必
12、须:具有 ;在其两侧的溶液具有_(4)成熟的植物细胞中相当于半透膜的结构是 。29.(7空,共14分)右图是高等生物细胞有氧呼吸过程的图解,据图回答: (1)图中、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是_、_。(2)、代表能量,其中最多的代号是_。(3)H与O2结合生成的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4)有氧呼吸的反应式: 。(5)人体肌细胞内如果缺氧,C6H12O6氧化的最终产物是_ _。(6)贮藏时间久了的苹果内部的细胞进行呼吸时,消耗一定量的葡萄糖可以产生A摩尔的CO2,其植物体叶片在正常生长时消耗同样数量的葡萄糖可产生CO2_摩尔。选择题填涂区:(每小题2分,共50分。)(注意:用2B铅笔将正确答案的序号涂黑,
13、在序号上打“”的不计分。)1、A B C D2、A B C D3、A B C D4、A B C D5、A B C D6、A B C D7、A B C D8、A B C D9、A B C D10、A B C D11、A B C D12、A B C D13、A B C D14、A B C D15、A B C D16、A B C D17、A B C D18、A B C D19、A B C D20、A B C D21、A B C D22、A B C D23、A B C D24、A B C D25、A B C D生物答案110CDABC BBDAD 1120BCDCD CDBBC2125CBCBD26. (每空2分,共12分)(1)流动镶嵌 (2) 糖蛋白 (3) 一定的流动性 选择透过性27. (每空2分,共14分)(1)核糖体COOH(或羧基)(2)(或等,合理即可)(3)主动运输、自由扩散胞吐(外排) 生物膜系统28(每空2分,共10分)(1)因壳内清水通过壳膜渗透进入蔗糖溶液,壳内水减少,重量减轻(2)下沉 (3)半透膜 浓度差 (4)原生质层29. (每空2分,共14分)(1)丙酮酸 CO2 (2) (3)线粒体内膜(4) (5)乳酸 (6)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