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古诗两首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自学生字新词。3、能解释诗句中的关键词语,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能借助图画,相象观书有感所描绘的景象。4、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懂得不断读书,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教具准备:古诗录音、投影教学时间:2教时第一课时一、 揭示课题简介:1、两首古诗的作者;2、两首古诗都是由读书而生发的感想。二、 学习第一首古诗冬夜读书示子聿1 读通:试读,读准字音子聿(y) 遗(y)力 躬(gng)行试读古诗,不破词。2 读懂:(1) 理解字词(略)(2) 领悟句意指导
2、连词成句,理解句意。对句意的理解意会就行,不求文字的统一。组织讨论,指名试讲(3) 领悟诗旨:人们光靠读书是不够的,要获得真知,就必须亲自参加实践。3 读好: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4. 读熟:指导反复诵读,直至背诵。三、 作业:1 练字:2 背默古诗3 写同音字:yu( )闲 ( )静 ( )虑 ( )秀m( )生 ( )认 冷( ) 沉( )jin( )价 ( )议 关( ) 火( )第二课时一、 回忆第一首古诗内容,指名背诵。二、 回忆第一首古诗学习方法,引导自学: 通:正确、流利 懂:感悟、理解读 好:表情、感情 熟:背诵、默写三
3、、 学习(自学)教师相机点拨1 徘徊:原:来回走动 诗中:闪耀、浮动2 这首诗是借半亩方塘清澈明净的形象来喻读书体会的。3 诗旨:人应该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更加心智开豁。四、 点发:两首诗都是围绕读书生发一定道理的,其感想句都是诗的后两句。五、 联系实际谈读了以上两首诗的感想。六、 录音范读让学生跟读,做到口诵心悟,让学生体会到古诗的语言文字美和吟诵古诗的乐趣。七、 作业:1 将观书有感中作者所描绘的景象写下来。2 默写古诗。3 默读下面句子,在其中停顿时间较长的词语后面画上“/”(1) 我们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2) 我似乎看见/他那双被雨水打湿的眼睛/也在发光。4 请发挥想象,将“向日葵在霞光中正对着西下的夕阳”这一句改写,要将“向日葵”当做人来写,但句意不变。冬夜读书示子聿 观书有感 景无遗力 “为有源头活水来”老始成 感 终觉浅 要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