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中语文必修五古诗文情境默写检测 班级_ 姓名_ 得分_归去来兮辞(陶渊明)1.归去来兮辞中诗歌正文照应小序中“皆口腹自役”的一句是“ 。”2.归去来兮辞诗中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两句诗“ , 。”3. 归去来兮辞诗中陶渊明用“ , ”对历史和现状进进行对比,否定了过去肯定了现在。4、归去来兮辞用“ , ”表现归程的轻松愉快,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5、归去来兮辞写陶渊明回家后看到的自然环境的两句是“ , ”。6、归去来兮辞中写陶渊明回到家中精神得到了自然的寄托身形得到了得到了很大的安慰的两句是“ , 。”7、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回到田园后谈及劳动内容的两句是“ , 。“8陶渊明归去来
2、兮辞起笔二句“ ,_”表达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9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10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两句写诗人问道于行人,恨晨光微弱,不见前路,见出还家之归心似箭。1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两句写诗人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畅享自然风景。1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两句省察生命之有限,生年无多,何不顺从心愿而行?13归去来兮辞中“_,_。”以云鸟自喻,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鸟倦飞而知还。14归去来兮辞中描绘了作者顺随自然的变化走到生命的尽头,点出“乐天安命”的思想,卒章显志的两句是“_,_!”滕王阁序(王勃)1王勃
3、在滕王阁序一文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天阔水远、孤鹜高飞、晚霞绚烂的秋景图:“ , ” 。此两句化用自庾信的马射赋“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两句。2王勃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这两句是“ , ”3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里用“ , ”的诗句形象地表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渔舟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4王勃滕王阁序用“ , ”写出了滕王阁四周人烟繁盛,富庶繁华的气象。5傍晚时分,一叶叶小渔船飘荡在鄱阳湖的水面上,船歌相呼应和,悠长而辽远。此景此情正应了王勃滕王阁序中的两句:“ , 。”6范
4、仲淹有词云:“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其中关于“衡阳雁”的意象在王勃的滕王阁序中“ ,_”也曾出现过。7滕王阁是唐高祖的儿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修建的,旧址在今江西南昌赣江之滨,高宗时,洪州都督阎某重修此阁,并于上元二年(675)的重九日,在滕王阁欢宴群客。技压群雄,总述其事,写作了千古名篇 留下千古名句“ , 。”逍遥游(庄子)1在逍遥游中开篇描绘鲲体形硕大无比的句子“ , 。”2把旋风比作羊角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的一句是“ ”3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 _。”4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说明舟的浮动对水是有依赖性的,从而得出结论
5、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 , 。6庄子对现实社会的四种人做了具体描述,他们分别能“效”“比”“合”“征”,却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 , , , 。7作者在彻底否定了“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才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三类人的句子是: , , 。8面对高远蔚蓝的天空,作者不仅想到如果大鹏鸟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向下看会是什么样的呢,会不会也像我们看天空一样呢,而且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这两句是:“ ? ?”9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 。10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
6、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 , , , ,_?11做到“无待”即“ , ” ,才能达到逍遥游。 12庄子点明小与大是有区别的,他的观点是“ , 。”陈情表(李密)1李密概括写出自己幼年不幸遭遇,奠定文章悲凉基调的句子是 “ , 。”2形象地描写李密孤独的处境的句子是“_ _,_ _。”3描述朝廷多次征召自己进退两难的尴尬处境的句子“_,_,_,_”。4比喻的手法描写祖母年老病危的句子是“_,_,_,_”。5李密申述亡国之臣不敢盘桓的忠心的句子是“_,_,_,_,_,_。”6李密申言自己的苦衷是人神共鉴的句子是“_,_,_。”7.陈情表中晋成公绥序中的典故写明人因尽孝心的两句是是“_,_。”_8.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表达他将不惜为国出力和报答皇帝大恩德两句是“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