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高校创建探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24742 上传时间:2024-03-2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1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高校创建探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高校创建探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卷 第 期 西 南 林 业 大 学 学 报(社 会 科 学).年 月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高校创建探析张波亮 祝建兵(西南林业大学社科办 云南 昆明)摘要:在阐述云南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学校创建意义的基础上 论述了云南高校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创建过程中要遵循的原则、处理的关系、把握的重点工作 提出云南高校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创建路径思路 遵循基本创建规律 发挥民族地方的资源优势 形成云南高校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创建特色和有效经验 力争创建活动能够在全国产生示范效应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云南高校 民族团结 示范学校 创建工作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

2、文章编号:()():.:年 月 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发出 关于在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通知 要求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开展好民族团结教育 年 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 要求要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年 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 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 要求深化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按照中央文件精神 云南省颁布 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条例 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的意见 明确了要加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 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高校肩负着科收稿

3、日期:第 作者:张波亮()男 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生态法学研究:.通信作者:祝建兵()男 教授 主要从事研究行政法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学研究、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创新、服务社会、国际交流合作的职责 在把握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的同时 党和国家又赋予了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的光荣任务一、加快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高校创建的现实意义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 把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等内容融入云南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学校创建全过程中 这既是党和国家交给边疆高校的光荣任务 也是时代赋予边疆高校的神圣职责(一)筑牢边疆高校师生民族团结

4、进步意识的时代需要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证明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 民族团结之本 精神力量之魂 是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政治基础党的十九大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 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族人民团结进步 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为云南高校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积极培育边疆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了明确要求 在云南高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学校创建过程中 让示范学校创建带动师生的民族团结实际行动 让高校师生的民族团结实际行动影响边疆各族人民的民族团结行动 通过培养广大师生民族团结情感、增进民族团结友谊、体会

5、民族团结进步带来的成果 铸牢边疆高校师生民族团结进步意识 通过回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边疆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取得的成绩 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强化边疆高校广大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通过对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的深入学习领会 坚定边疆高校广大师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信念 通过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学习和把握 强化边疆高校广大师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责任意识 通过深入挖掘和广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事迹 激发边疆高校师生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使命感 并为边疆建设付诸实际行动(二)边疆高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举措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灿烂文明的伟大民族 是一个勤劳

6、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光明前景 对个人而言 梦想是人活着、奋斗着的重要精神动力 失去了梦想 人们也就没有了精气神 也就失去了精彩的人生 对民族而言 梦想是自立自强的依托 失去了梦想 民族也就没有了未来 在高校积极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学校创建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事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 事关国家的繁荣发展 在民族团结示范学校创建过程中学校挖掘和弘扬边境地区各民族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尊严、反抗外来侵略的爱国主义资源 并融入学校相关教学活动中 以增强爱国主义教育鲜活力 通过梳理和挖掘云南不同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民族英雄事迹 对这些

7、民族英雄所表现出的爱国主义情怀、爱国主义气概、爱国主义风骨进行学习和宣传 以增强爱国主义教育说服力 通过组织师生参观中国共产党在云南领导开展的革命斗争留下的红色文化遗址、遗迹 感受中国革命成果的来之不易 增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感染力(三)维护边疆稳定和祖国统一的有力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关怀着云南边境地区建设 年和 年两次考察云南 对边境地区的发展稳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云南与缅甸、老挝和越南 国接壤 边境线长 共有 个边境州(市)、个边境县(市)是我国毗邻国家较多、国境线较长的省份之一 纵览中华民族的历史 千百年来之所以具有超强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就在于各民族的

8、共同追求和精神依归 中华民族是一个血脉相通的共同体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 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正是各族人民的同心共济、团结奋斗 凝聚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浇铸了亿万人民美好安康的幸福大厦“合则俱荣 分则俱损”对于中华民族而言 什么时候团结一致 什么时候就众志成城、兴旺发达 什么时候不团结 什么时候就一盘散沙、任人欺凌 这是历史的结论 也是现实的召唤 边疆高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长期的基础工程抓紧抓好 对做好新时代云南边疆工作至关重要 在民族团结示范学校创建过程中 通过深入开展云南地方和祖国关

9、系史教育 引导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第 期 张波亮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高校创建探析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 通过把爱国主义精神贯穿高等学校教育全过程 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师生的心灵深处 通过大力宣传云南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进步的史实 增强广大师生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 促进各民族友好交流 让中华民族文化始终成为云南各民族的情感纽带、心灵归属 让云南边疆始终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思想深深扎根在师生心中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高校创建应处理的问题 在云南高校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创建过程中 我们既要遵循创建工作的有关原则 也要处理好创建中的相关关系

10、 把握好创建中的重点工作 才能有序推进创建工作并收到预期创建效果(一)创建应坚持的原则.以建促教原则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创建是要通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这个平台中各种载体、研究和活动等深入持续开展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铸牢师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因此 创建过程中我们要遵循以建促教的原则 即我们要处理好创建示范达标学校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二者的辩证关系 创建活动最终要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服务在创建活动中长期有效得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才是创建的最终目的 我们要克服为创建而创建的急功近利的思想 在创建过程中我们要克服模糊认识、短视行为 模糊认识表现为有的学校对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重要性认识不足 认为

11、上级文件未对学校是否参与创建做硬性要求自己学校各方面条件一般 把上级文件精神学习和传达好也就完成了创建任务 短视行为则表现为 学校按照上级文件要求进行创建活动 学校获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 任务也就完成了把创建工作简单理解为一项阶段性工作任务 事实上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创建是一项综合性、长期性的工作 完成申报任务是为了下步更好的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做准备 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建设和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才是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的根本目的.整体联动原则边疆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学校的创建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 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特点 创建中应遵循整体联动的原则 即需要举全校之力 各部门

12、、各院系的师生员工共同参与、相互配合才能够实施完成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首先需要做好总体规划、进度计划及相关制度的制定工作 明确学校各组织和管理部门的职责范围 调动广大师生员工参与积极性 关系到学校各方资源最终能否形成一股合力 在创建过程中 学校师生容易产生一些片面性的认识 诸如:有的师生认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学校建设是学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或者是学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职责 创建与不创建 建设好与坏与自己没有太多的关系 有的师生认为自己完成上级或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 做好规定职责范围内的事物 配合协作没那么重要 这样的认识容易导致创建主体、各创建环节之间的推诿扯皮、敷衍塞责 各创建要素的相互掣

13、肘 导致创建链条时常中断或梗阻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 中指出:“要全面深入持久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 坚持重在平时、重在交心、重在行动、重在基层 注重人文化、实体化、大众化 突出创建主题 丰富创建形式 扩大参与范围”创建合力形成既需要学校在顶层设计上下功夫 也需要学校各职能部门、全体师生在立德树人的旗帜下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视野下 增强协作意识 团结努力 将创建活动一步步引向深入.注重实效原则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学校创建工作不是简单做秀、做表面文章 需要产生实实在在的创建效果 创建中要遵循注重实效的原则 即创建工作成败不仅以是否申报成功作为衡量标

14、准还要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在广大师生中的实际收效作为衡量标准 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效性主要是看创建活动给受教育者带来的民族文化素质提升等方面的精神成果 因此创建不走过场、不搞形式主义 就需要在广大师生中扎扎实实、持续不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确保学校的目标机制 运行机制 评价机制和保障机制等能够支撑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长久持续开展 例如 云南民族大学为把创建活动引向持续和深入 制定了 关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学校的实施意见 提出在服务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云南各民族专业技术人才和少数民族干部培养、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云南民族高等教育振兴、西 南 林 业 大 学 学 报 第 卷党的

15、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咨询、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教育及创建六个方面作出示范 既确保了创建工作的持续性 又把创建工作与高校服务云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在一起 为创建工作产生社会实效奠定了良好基础(二)创建应处理好的关系.“软”与“硬”的关系“软”与“硬”是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创建的环境条件 可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硬环境”是指以物质条件为主的因素和条件的总和它主要包括创建中的校园环境、校园设施及其他有形的设施“软环境”包括创建理念、创建氛围、学校办学传统等无形的精神内涵 软环境因素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 主导着边疆高校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创建的目标 决定着创建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16、相对于校园环境建设、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等物质条件“软环境”融入了学校办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思想 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创建活动 例如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学校创建的理念、宗旨、传统和特色等等 它侧重于民族团结进步理念和价值追求 注重制度和文化层面氛围形成 它折射出高校优良传统、人文氛围和整体精神风貌 是推动创建持续发展的根本性力量 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建设中 我们要克服那种只把有限资源和注意力集中和投入到硬环境建设中 盲目追求楼宇、道路、场馆等硬环境建设 却忽视了精神层面的创建工作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 不仅需要加大硬件投入 更需要学校师生与时俱进 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

17、意识 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五个认同”促进各民族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 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 只有处理好创建的“软”与“硬”环境关系 二者相辅相成 互为依托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创建才能真正实现自身价值.有限与无限的关系有限与无限关系主要是指示范学校创建工作中对学校和社会资源条件的运用和把握能力 如果将创建工作仅仅局限在一个学校的校园内 创建资源条件是有限的 但如果把创建活动置身于云南、放眼边疆 资源条件又是无限丰富的 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 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超过 万人口的 个省、区之一 全国 个少数民族中 云南有 个 人口超过 人并有一定聚居区域的民族有 个

18、 其中白、哈尼、傣、僳僳、佤、拉祜、纳西、景颇、布朗、普米、怒、德昂、独龙、基诺等 个民族为云南所特有 是特有民族最多的省份 云南多样的少数民族、多种的跨界民族、特有民族 使得云南地区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云南治理的全局 以地方性民族传统文化为例 任何一个少数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个民族文化所蕴含的内涵和精神是这个民族的灵魂和思想、民族智慧的结晶 也是这个民族的存在特质 云南边疆得天独厚民族文化资源为边疆高校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创建提供丰富的创建资源条件的同时 也为边疆高校创建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各高校要客观清醒地认识到校园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资源的相对局限性 在充分挖

19、掘各自学校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有益的、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元素基础上 要把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放到社会大背景中 充分利用好社会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资源 增强社会教育资源共享意识 建立教育资源共享的机制 用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去弥补学校教育资源相对有限的短板.快与慢的关系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学校创建过程中有的工作需要我们讲求效率、加快速度 有的工作则需要我们耐心细致、久久为功 这里快与慢的关系是指创建气氛营造、校园环境和制度建设等工作需要加快速度和提高效率 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是一个长久的“慢活”需要我们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贯穿到创建全过程 持之以恒、耐心细致得努力工作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学校建设是

20、为了更好地推进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把它纳入高校思政教育体系中 持续发力 久久为功才能够产生应有的教育效果 创建工作需要打破当前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急功近利、注重面子工程等短视行为 最大限度地保证教育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长期稳定的受教育平台 在创建工作中我们应该提高政治站位 树立强烈的政治责任意识 增强创建工作的紧迫感 把边疆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学校创建当做边疆高校的一项紧迫任务来抓 把创建活动融入到学校的教学科研、校园文化建设、师生日常工作生活中 在深入细致上下功夫 在潜移默化中见功力 缓缓而持续地发力 在实际工作中 如果

21、我们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学校仅第 期 张波亮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高校创建探析仅作为急功近利的某个政治任务去设计和完成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就会沦为教条 创建活动必然会丧失活力 也无法完成既定的目标和任务(三)创建应把握好的重点.把握好创建目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创性理论创新 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鲜明主线和战略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鲜明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握的是几千年历史演进的客观规律 揭示的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题主线 彰显的是团结凝聚各族人民、共同实现伟大梦想的信心决心 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学校创

22、建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的根本保证 坚持党的民族工作基本理论、基本政策和基本经验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 不断完善民族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中流砥柱、增强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核心 在师生中铸牢 个民族“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意识 铸牢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共同繁荣发展意识 就是铸牢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识 铸牢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 才有前途 才有希望的团结意识 要把铸牢中华

23、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到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全过程 确保深化新时代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目标清晰、走向准确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容十分丰富 且政治性、政策性、理论性都很强 在创建活动中既要避免生搬硬套、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容机械地灌输给教育对象 也要避免为追求娱乐性 而散失了方向性和目的性的教育活动 因此 必须在认真研究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学校目标体系的基础上 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根主线贯穿在整个示范学校创建工作中 不迷失方向不偏航.凝练好创建特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学校创建指标体系虽未将创建特色单独列出 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创建过程中不需要重视创建特色 形成创建特色 打造创建品牌 关系着示范

24、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内在活力 创建特色必须具有稳定性、独特性、示范性的特点 在创建过程中 有的学校对创建特色存在认识偏差 把创建中的一些阶段性工作当做创建特色 有的学校缺乏对创建活动的特色策划 虽然提出了先进的创建理念和创建目标却无法定位创建中的特色发展方向 或选择特色发展方向后却没有切实的落实方案 与工作实际脱节 成为“两张皮”或学校已具备创建优势但将办学优势转化为办学特色的意识淡薄、能力有限 没有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创建特色培育计划缺少对优势的凝练和总结 致使创建优势无法变为创建特色 基于边疆高校独特的区位和民族资源优势 各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的特点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学校创建中如

25、何将这些资源特点转化成创建特色 需要我们认真思考总结凝练.运用好创建评价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学校创建过程中为扎实有效推进创建工作 创建学校需要在创建工作前期、中期和后期不同阶段 对创建工作进度、创建工作质量、创建工作效果以及创建中存在问题进行实时评估 为推进工作科学有序开展还应结合自身特点 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质量跟踪和考核评价体系 把创建工作与学校党建思政、意识形态等工作一起统筹 避免将创建工作简单归入学校相关党建工作中 重要性和特殊性被湮灭在其他工作中 或过分强调其特点和重要性而忽视了与学校其它相关工作的协调配合 一方面 应全面把握学校各部门和教学院系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开展情况 对教育实效进

26、行检验和客观评价 另一方面 分析方案利弊与工作得失 及时调整工作思路 总结经验教训 确保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朝着科学正确的方向前进 学校可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学校创建工作考核纳入到各基层组织意识形态考核工作中 避免走过场或流于形式 也可在年底领导班子工作目标考核中将其作为特色工作加分项 给与适当的激励三、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高校创建路径 云南高校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创建既需要遵循基本创建规律 也需要发挥民族地方的资源优势 形成云南创建特色和有效经验 力争创建活动能够在西南乃至全国产生示范效应 因此在高校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创建中我们需要转变思维 创新思路 整合力量 加快步伐西 南 林 业 大 学 学

27、 报 第 卷.转变思维方式 做好示范学校创建顶层设计工作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创建过程中 存在这样的思想认识 认为对应创建指标制定好创建工作方案 按照要求努力完成指标体系中的规定动作 接受上级职能部门评比检查、得到授牌后创建工作就完成了 事实上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特点 决定了示范学校的创建工作只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抓手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贯穿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 在创建过程中 要转变传统思维模式 做好顶层设计工作 在近期、中期和长期的创建方案中体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思想 近期方案中 学校指导各部门和院系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每年制定的学生工作要点中 并结合学生

28、特点和不同需求 分步分重点进行 中期方案应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以任务形式分解到每年的学校工作要点和学生工作要点中 明确各部门完成时限 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落实到位并坚持问题导向 聚焦目标任务 从推进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和载体建设三个方面保障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吃透国家大政方针和民族政策针对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探索解决办法并不断完善 长期方案思想应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一主题 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增强“五个认同”教育 从根本上构建全体师生对民族团结的价值认同 形成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29、、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加强理论研究 夯实示范学校创建的理论基础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离不开高水平理论指导 当前 我国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有的学校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理论研究重视不够 缺乏人才和理论成果支撑 导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始终浮于表面 无法持续深入开展 有的相关理论过于注重研究的深度 学术理论研究的普及性较低研究结果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不能较好衔接 有的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理论的宣传运用也出现偏差 要么是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容生搬硬套地灌输给教育对象 要么是教育者根据自己的爱好和专长选择自己喜欢和

30、擅长的内容传授给教育对象 前者往往不区分重点和层次 给教育对象造成了很重的负担 后者往往挂一漏万 满足不了教育对象的实际需求 学校要有针对性地将科研力量集中在认真研究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容基础上 顺应时代要求 联系具体实际 适应教育对象需要 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内涵为出发点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和归纳提炼 不断丰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理论 加强理论研究平台建设 注重理论研究骨干力量培养 形成具有边疆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理论成果为创建实践活动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营造创建氛围 建立示范学校创建有效工作机制一是要发挥学校各类媒体对创建工作的正面导向作用 努力营造创建氛围 让广大师生理解民族团

31、结进步教育的意义 了解其内容、明确其要求 形成创建共识 让全校师生成为创建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踊跃的建设者 要充分利用网络、图片展览、知识竞赛、主题演讲、典型事迹报告会等形式 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创建工作积累的经验、取得的成效进行宣传报道 做到校内有活动、广播有声音、电视有图像、报纸有文章、网络有信息 营造校内浓厚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氛围 二是形成协同育人、效果评价、表彰激励等长效工作机制 协同育人机制是指学校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 建立学校党委领导 各部门、学院整体联动 与社会密切配合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机制 效果评价机制是指对学校要建立评价的内容维度和具体的观测点 将

32、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有机结合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过程、结果、成效进行评价的机制 表彰奖励机制是指在全校树立维护民族团结光荣、促进民族发展人人有责的理念 并将对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和模范个人的表彰制度化、常态化的工作机制 创建过程中 我们要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各项实践活动贯穿到师生的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之中 让师生在创建活动中提高民族团结进步素养 在民族团结进步中共同成长在共同成长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队伍素质 做好示范学校创建人才队伍储备高校师生既是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学校创建活动的建设者 也是高校实施民族团结教第 期 张波亮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高校创建

33、探析育的中坚力量 学校党政管理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生工作辅导员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中坚力量 需要进一步扩大队伍规模 提升民族文化专业素养 建立起一支质量更加优良、结构更加合理的教育人才队伍 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提供坚实的人力保证 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创建过程中 一是制定本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长期规划 组建多学科交叉的专业人才队伍 在人员的选拔上要充分利用竞争机制 将真正有能力、有水平、有热情的教师吸纳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队伍中来 二是加强队伍培训力度 各高校可根据自身状况和实际要求 采取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 综合开展内部学习和外部交流两类培训活动 三是重视对少数民族教师

34、和学生干部的选拔和培养 选拔出政治品质过硬、教学科研能力较强的少数民族教师不断充实他们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本理论知识让他们成为大学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引领者 在少数民族学生中选拔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 着力对他们进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本理论知识传授 让他们成为大学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示范者.挖掘本土资源 丰富示范学校创建的教育内容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学校创建过程中一是要增强云南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意识和能力有序有效地整合有益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民族文化资源 对其进行分类、整理、筛选、融合、运用 构建民族文化资源数据库 二是要加强对云南红色资源的收集和整理 结合学校所在地区和学校性质加以选择利用 将云南

35、丰厚的红色文化融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中 三是结合云南绿色文化资源 依托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博物馆等生态教育资源进行生态文化教育 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合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中 既丰富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涵 又凸显边疆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共同团结奋斗形成的生态文明成果 让广大师生认识到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并养成良好的生态行为举止与生态生活习惯.共享创建成果 打造云南示范学校创建工作联盟在云南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学校创建过程中 可由创建成功高校牵头 创建中高校参与 共同组建云南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创新联盟 一是联盟建立定期交流机制 分享创建工作中的新理念、新思路和好经验

36、 推广先进集体、模范个人的优秀事迹和先进经验 树立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榜样示范效应 讨论典型案例和可执行方案 交流创建经验、探讨创建特色 二是在联盟下建立云南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网络资源共享库 各学校可把开发的各类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教育资源 凝练的教育特色 形成的成果进行整理和归类 通过网络技术实现民族文化资源的传递共享 让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在网络媒体中广泛传播 不断提升各自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的创建能力和建设水平参 考 文 献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洪向华 张书林.深刻把握中国梦

37、的丰富内涵和特质.人民日报().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人民日报().张应华.民族高等院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历史传承与嬗变:基于云南民族大学的调查.中国民族博览():.杨顺清.改革开放以来边疆民族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理论、实践及经验:以云南为例.云南行政学院学报():.来仪.民族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再思考.民族教育研究():.刘国建 周泽云.深化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价值意蕴、现实基础及路径选择.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韦惠文 许啸.新时代高校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研究.广西职业师范学院学报():.张博文 冯丽 刘诗伟.论普通高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路径.中国民族博览():.徐柏才.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实施路径.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覃春丽 廖壮欢 冀宁.地方高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梧州学院为例.品位经典():.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课题组.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效性研究.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责任编辑 周 莉)西 南 林 业 大 学 学 报 第 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