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组织改革“预期—收益—代价”综合平衡问题探析——基于非均衡治理理论.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23180 上传时间:2024-03-2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4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改革“预期—收益—代价”综合平衡问题探析——基于非均衡治理理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组织改革“预期—收益—代价”综合平衡问题探析——基于非均衡治理理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组织改革“预期—收益—代价”综合平衡问题探析——基于非均衡治理理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领导科学2023 5中外管理中国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战略,目前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作为改革开放战略组成部分之一的组织改革也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但这一领域依然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如何实现“预期收益代价”综合平衡,能否有效解决其相关问题,对当代中国能否继续有效推进组织改革进程具有重要影响。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国内外一些研究者基于一些实例分析了组织改革的现状及问题等,但是,这些研究均未专述组织改革过程中的“预期收益代价”综合平衡问题。从理论层面来看,非均衡治理理论与组织改革的综合平衡问题高度契合,鉴于此,有必要在阐述非均衡治理理论的基础上,运用这一理论分析组织改革的

2、综合平衡问题的成因及消除途径。一、非均衡治理理论与组织改革非均衡治理理论与组织改革的综合平衡问题高度契合,运用这一理论对组织改革展开分析能够构建“预期收益代价”模型。(一)非均衡治理理论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不平衡发展理论等生成的非均衡治理理论,是指在执政党(领导者)的正确领导下,借助多元主客体的合力,运用先进的治理技术,在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中因需制宜地实施烈度适中的非均衡政策,优化金字塔形治理结构,以求消除治理领域的“低水平锁定”状态,基于“非均衡均衡”动态有效地提升治理水平。1非均衡治理理论的内容可划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宏观层面的内容是:非均衡治理普遍存在于治理过程中,提升治理水

3、平须打破“低水平锁定”状态,打破“低水平锁定”状态的非均衡手段须烈度适中。中观层面的内容是:需要通过不断制造非均衡打破“低水平锁定”状态,这种“低水平锁定”状态由不良的“执政党(领导者)政府市场社会”金字塔形治理结构和不良治理体系等催生;打破“低水平锁定”状态的总途径是不断制造非均衡。微观层面的内容是:制造非均衡以有效优化多元主体之间的关系,借助非均衡手段强化整合程度、提升系统性,因需制宜地制造非均衡,逐渐提升对数字治理的重视程度,制造非均衡过程中不可危及治理体系的稳定运行。2(二)组织改革“预期收益代价”模型组织改革过程中必然存在预期和实际,这两者都由收益与代价共同组成,即预期收益、预期代价

4、、实际收益、实际代价,这四者共同对组织改革产生重大影响。这四者的关系如图1所示。图1中:X轴(横轴)是时间轴,且表示组织改革方向,此轴由Y轴分为左右两部分,左边为预期值,右边为实际值。Y轴(纵轴)表示收益和代价,此轴被 X轴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为收益,下半部分为代价。X轴和Y轴划分出四个区域:A点所处区域为预期收益区,B点所处区域为实际收益区,C点所处区域为预期代价区,D点所处区域为实际代价区。组织改革的最佳结果是:实际收益大于预期收益,而且实际代价小于预期代价。从Y轴上的数值来看,即B点高于A点,而且D点高于C点。从图中四个点与X轴的关系来看,确定组织改革的预期时,即意味着预估了组织改革

5、的收益和代价,因此从时间轴上来看,A点和C点基本上是同时出现的,在X轴上的数值大致相同;组织改革完成时,某些实际收益、代价会在较长时间内才呈现出来,因此实际收益与代价会在相近(不必然相同)时间内呈现,在X轴上的数值也就不一定完全相同。(三)非均衡治理视角下组织改革的“预期收益代价”1.良好组织改革的“预期收益代价”。将非均衡治理理论运用于分析组织改革能够发现,良好的组织改革是指在组织领导者的正确领导下,借助组织成员的合力,运用先进的技术,在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中因需制宜地实施烈度适中的非均衡政策,优化组织结构,以打破组织中的“低水平锁定”状态,基于“非均衡均衡”动态有效地提升组织运行水平。在组织

6、改革过程中,第一,领导者的正确领导是组织改革“实际收益大于预期收益,而且实际代价小于预期代价”的根本保障。第二,有效形成组织成员的合力是良好组织改革的重要实现条件,能够规避组织改革过程中的风险(削减代价),提升组织改革的收益。第三,运用先进的技术在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中因需制宜地实施烈度适中的非均衡政策,能够使组织变革同时在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中展开而最大限度地扩大收益,使组织改革不被烈度过高的政策破坏(引致重大代价),使组织改革呈现为非均衡政策的重点,并基于呈现出倾向性的改革政策最大限度地增加收益。第四,基于以上举措优化组织结构,以打破“低水平锁定”状态。优化组织结构是通过组织改革打破“低水平锁

7、定”状态的重要保障,打破这种状态能够有效增加组织改革的收益。第五,不同阶段的组织改革目标有可能存在差异,不同组织的改革目标通常也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催生了倾向性不同的政策。尽管存在这些不同,但组织改革过程中必须注意,改革不能导致组织内部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状态,否则会因为收益未能有效惠及最广大组织成员而导致一些组织成员对改革产生不满,产生一些原本不应出现的代价。2.组织改革宏观层面内容中的“预期收益代价”。第一,非均衡政策普遍存在于组织改革过程中。组织开启改革进程之时,通常难以具备“全面推进所有领域改革进程”所需要的资源,因而必须将资源集中于某些领域,由此生成具有明显倾向性的非均衡政策。当最初重点

8、关注的领域已经在改革过程中取得明显成效时,应该将资源转向此前尚未推进改革进程的领域,由此形成新的非均衡政策。普遍存在于组织改革过程中的非均衡政策能够为改革过程中“实际收益大于预期收益”“实际代价小于预期代价”目标的实现创造条件;能够在某个时间点上呈现出非均衡状态,在组织改革的整个过程中却呈现出综合平衡状态。第二,提升组织运行水平须打破“低水平锁定”状态。组织改革的最大目标是提升组织运行水平,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借助改革举措打破存在于组织内部的“低水平锁定”状态。组织依托一定的结构和制度等运行,这些结王少泉曹冬英组织改革“预期收益代价”综合平衡问题探析【摘要】非均衡治理理论与组织改革的综合平衡问题相

9、关度最高,运用这一理论对组织改革展开分析,构建“预期收益代价”模型,可以发现:当组织过程中的预期收益及代价与实际收益及代价之间的比值超出适度范围,对组织运行或组织改革形成明显负面影响时,就意味着出现了“预期收益代价”综合平衡问题。解决综合平衡问题的途径包括:优化领导者的改革理念,强化组织改革过程中的正确领导;有效整合组织成员的力量;运用先进的技术在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中因需制宜地实施烈度适中的非均衡政策;有效优化组织结构助力打破组织中的“低水平锁定”状态;基于“非均衡均衡”动态有效防范或解决“预期收益代价”综合平衡问题。【关 键 词】组织改革;领导者;“预期收益代价”综合平衡;非均衡治理理论【作

10、者简介】王少泉(1983),男,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公共治理、比较政治与比较行政;曹冬英(1982),女,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公共治理、比较政治与比较行政。【基金项目】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数字政府治理研究”(项目编号:19FGLB032);2022年度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项目“从 数字福建 到 数字中国 的治理变迁研究”(项目编号:FJ2022XZB026)【中图分类号】C9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606(2023)05-0056-05基于非均衡治理理论56领导科学2023 5收

11、益实际代价预期YX0ABCD图1组织改革“预期收益代价”模型理过程中,提升治理水平须打破“低水平锁定”状态,打破“低水平锁定”状态的非均衡手段须烈度适中。中观层面的内容是:需要通过不断制造非均衡打破“低水平锁定”状态,这种“低水平锁定”状态由不良的“执政党(领导者)政府市场社会”金字塔形治理结构和不良治理体系等催生;打破“低水平锁定”状态的总途径是不断制造非均衡。微观层面的内容是:制造非均衡以有效优化多元主体之间的关系,借助非均衡手段强化整合程度、提升系统性,因需制宜地制造非均衡,逐渐提升对数字治理的重视程度,制造非均衡过程中不可危及治理体系的稳定运行。2(二)组织改革“预期收益代价”模型组织

12、改革过程中必然存在预期和实际,这两者都由收益与代价共同组成,即预期收益、预期代价、实际收益、实际代价,这四者共同对组织改革产生重大影响。这四者的关系如图1所示。图1中:X轴(横轴)是时间轴,且表示组织改革方向,此轴由Y轴分为左右两部分,左边为预期值,右边为实际值。Y轴(纵轴)表示收益和代价,此轴被 X轴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为收益,下半部分为代价。X轴和Y轴划分出四个区域:A点所处区域为预期收益区,B点所处区域为实际收益区,C点所处区域为预期代价区,D点所处区域为实际代价区。组织改革的最佳结果是:实际收益大于预期收益,而且实际代价小于预期代价。从Y轴上的数值来看,即B点高于A点,而且D点高于

13、C点。从图中四个点与X轴的关系来看,确定组织改革的预期时,即意味着预估了组织改革的收益和代价,因此从时间轴上来看,A点和C点基本上是同时出现的,在X轴上的数值大致相同;组织改革完成时,某些实际收益、代价会在较长时间内才呈现出来,因此实际收益与代价会在相近(不必然相同)时间内呈现,在X轴上的数值也就不一定完全相同。(三)非均衡治理视角下组织改革的“预期收益代价”1.良好组织改革的“预期收益代价”。将非均衡治理理论运用于分析组织改革能够发现,良好的组织改革是指在组织领导者的正确领导下,借助组织成员的合力,运用先进的技术,在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中因需制宜地实施烈度适中的非均衡政策,优化组织结构,以打破

14、组织中的“低水平锁定”状态,基于“非均衡均衡”动态有效地提升组织运行水平。在组织改革过程中,第一,领导者的正确领导是组织改革“实际收益大于预期收益,而且实际代价小于预期代价”的根本保障。第二,有效形成组织成员的合力是良好组织改革的重要实现条件,能够规避组织改革过程中的风险(削减代价),提升组织改革的收益。第三,运用先进的技术在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中因需制宜地实施烈度适中的非均衡政策,能够使组织变革同时在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中展开而最大限度地扩大收益,使组织改革不被烈度过高的政策破坏(引致重大代价),使组织改革呈现为非均衡政策的重点,并基于呈现出倾向性的改革政策最大限度地增加收益。第四,基于以上举措

15、优化组织结构,以打破“低水平锁定”状态。优化组织结构是通过组织改革打破“低水平锁定”状态的重要保障,打破这种状态能够有效增加组织改革的收益。第五,不同阶段的组织改革目标有可能存在差异,不同组织的改革目标通常也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催生了倾向性不同的政策。尽管存在这些不同,但组织改革过程中必须注意,改革不能导致组织内部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状态,否则会因为收益未能有效惠及最广大组织成员而导致一些组织成员对改革产生不满,产生一些原本不应出现的代价。2.组织改革宏观层面内容中的“预期收益代价”。第一,非均衡政策普遍存在于组织改革过程中。组织开启改革进程之时,通常难以具备“全面推进所有领域改革进程”所需要的资

16、源,因而必须将资源集中于某些领域,由此生成具有明显倾向性的非均衡政策。当最初重点关注的领域已经在改革过程中取得明显成效时,应该将资源转向此前尚未推进改革进程的领域,由此形成新的非均衡政策。普遍存在于组织改革过程中的非均衡政策能够为改革过程中“实际收益大于预期收益”“实际代价小于预期代价”目标的实现创造条件;能够在某个时间点上呈现出非均衡状态,在组织改革的整个过程中却呈现出综合平衡状态。第二,提升组织运行水平须打破“低水平锁定”状态。组织改革的最大目标是提升组织运行水平,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借助改革举措打破存在于组织内部的“低水平锁定”状态。组织依托一定的结构和制度等运行,这些结57领导科学2023

17、 5构和制度等在构建之初通常能够支撑组织在运行过程中扩大收益、降低成本,但在组织所处环境不断演进之后,这些结构和制度与组织环境之间会出现失衡状态,导致组织的收益下降、成本上升,这种情况表明组织出现了“低水平锁定”状态,即陈旧的组织结构和制度等将组织锁定于低水平运行状态。通过组织改革打破这种状态,能够提升组织运行水平,防范组织运行过程中收益和成本明显失衡。第三,打破“低水平锁定”状态的非均衡手段须烈度适中。在组织改革过程中,为了打破“低水平锁定”状态而实施的非均衡政策烈度必须适中,烈度太低难以产生改革收益,导致实际收益明显低于预期收益;烈度过高容易导致组织不稳定,增加组织变革的代价,使得实际代价

18、大于预期代价。这两种极端状态会在组织改革过程中催生“预期收益代价”综合平衡相关问题。3.组织改革中观层面内容中的“预期收益代价”。第一,组织改革过程中必须打破的“低水平锁定”状态由不良的组织结构生成。不良的组织结构容易导致组织改革的实际收益小于预期收益、实际代价大于预期代价。更为严重的是,不良的组织结构容易将组织锁定于低水平运行状态。因此,组织改革过程中必须优化组织结构,以打破“低水平锁定”状态,防范“预期收益代价”综合平衡相关问题。第二,打破“低水平锁定”状态的总途径是在组织改革过程中不断制造非均衡。组织改革过程中极难完全规避代价,但不同领域的排序不同会导致总代价大小不同。鉴于此,有必要选择

19、总代价最小的方案。这意味着,借助非均衡政策首先将资源集中于某些领域,在这些领域的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之后,再将资源集中于推进其他领域的改革,借助此类举措可以保障实际代价低于预期代价、实际收益大于或等于预期收益,提高“收益代价”的比值,防范组织改革过程中出现“预期收益代价”综合平衡问题。4.组织改革微观层面内容中的“预期收益代价”。第一,制造非均衡以有效优化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使改革成果有效惠及组织中最广大成员,有效降低某些组织成员因受益程度明显偏低而抵制改革的可能性。这本质上是削减组织改革过程中的代价。第二,借助非均衡手段提高组织的整合程度,增强系统性,使组织改革成为涉及全体组织成员的事务,防范因

20、组织整合程度低、系统性弱而导致改革过程中代价变大。第三,因需制宜地制造非均衡,适应改革需求。不同组织的改革需求不尽相同,因而需要实施的改革政策也存在差异,遵循因需制宜原则实施能够满足改革需求的政策,能够有效增加组织改革的实际收益,防范改革过程中的实际代价明显高于预期代价。这本质上是防范组织改革过程中出现“预期收益代价”综合平衡相关问题。第四,逐渐提升对数字治理的重视程度。当前的组织改革处于数字时代背景下,必须重视借助数字技术在组织改革过程中提升实际收益、降低实际代价,防止实际收益明显小于预期收益、实际代价大于预期代价。第五,在制造非均衡推进改革进程的过程中,不可危及组织的稳定运行。实施非均衡政

21、策是为了提升组织运行效能,而非颠覆整个组织,因此,组织改革过程中实施的非均衡政策不可危及组织的稳定运行。二、组织改革的“预期收益代价”综合平衡问题(一)“预期收益代价”综合平衡问题1.不平衡状态与综合平衡问题。从组织改革的收益与代价来看,一方面,预期的收益与代价通常不会完全等同,实际的收益与代价通常也不会完全等同;另一方面,预期的收益与代价不可能和实际的收益与代价完全相同。这两类情况意味着预期收益与预期代价不平衡、实际收益与实际代价不平衡、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不平衡、预期代价与实际代价不平衡。但必须注意到,这四种不平衡并不直接等同于组织改革的“预期收益代价”综合平衡问题,即不平衡状态并不直接等同

22、于不平衡问题。这种等同需要一个重要前提:不平衡状态已经超出适度范围,对组织运行或组织改革造成明显负面影响。2.综合平衡问题的含义与表现。组织改革的“预期收益代价”综合平衡,是指组织改革之前必然预估收益和代价,组织改革必然同时带来收益和代价,在组织改革过程中,预期收益、实际收益必须大于预期代价、实际代价,实际代价与预期代价大致相当,实际收益大于预期收益或与预期收益大致相当,这些比值处于适度范围内,不可对组织运行或组织改革造成明显的负面影响。当然,预期收益和代价并非一成不变,这两者会随着组织改革进程的推进而变化,并在动态中改变与实际收益和代价的比值。当上述比值超出适度范围、对组织运行或组织改革造成

23、明显的负面影响时,就意味着组织改革过程中出现了“预期收益代价”综合平衡问题。这一问题主要表现为:预期收益、实际收益等于甚至小于预期代价、实际代价,实际代价明显58领导科学2023 5大于预期代价,实际收益明显小于预期收益。3.综合平衡问题的特征。一方面,组织改革处于前述“良好的组织改革”时,并不会出现“预期收益代价”综合平衡问题,但现实中的很多组织改革难以实现良好状态,这意味着组织改革的“预期收益代价”综合平衡问题并不具有必然性,但具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综合平衡问题通常不会一直存在于组织改革过程中,组织改革的主导者发现改革过程中出现综合平衡问题后,通常会完善改革政策,解决综合平衡问题,使这一问

24、题成为一种历史存在。由此可见,这一问题具有历史性。(二)“预期收益代价”综合平衡问题的成因1.组织改革缺乏正确领导。组织的领导者实施改革,通常不会出于破坏甚至颠覆组织这一目的,绝大部分领导者都是为了提升组织运行效能而实施改革。但必须注意到,组织改革的目标正确并不等同于方法、道路正确。某些领导者在组织改革过程中并未找到正确的改革方法、道路,尤其是某些领导者并未重视组织改革过程中必须有效提升收益、削减代价,在改革过程中不管预期收益、代价而肆意妄为,本质上实施的是粗放式改革,从而催生“预期收益代价”综合平衡问题。2.组织改革过程中未能有效整合成员的力量。推进组织改革不可单打独斗,而是需要有效整合绝大

25、部分组织成员的力量。一些领导者在组织改革过程中刚愎自用,导致跟随其推进改革进程的组织成员成为组织中的少部分,甚至导致领导者成为孤家寡人。在支持组织改革的人数较少的情况下,改革的实际收益极有可能小于预期收益、实际代价通常大于预期代价,这意味着组织改革过程中出现了“预期收益代价”综合平衡问题。3.未能运用先进的技术在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中因需制宜地实施烈度适中的非均衡政策。第一,先进的技术。数字时代的组织改革必须同时依托制度变革驱动和技术创新驱动展开,但很多改革者并不重视运用先进的技术推进组织改革进程,导致组织改革的收益小于预期、代价高于预期。第二,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数字时代的组织改革同时存在于实

26、体空间和虚拟空间中,但很多改革者受传统理念影响而仅在实体空间中推进改革进程,导致实体空间中的改革与虚拟空间中的改革明显失衡,这种失衡提升了组织改革过程中出现“预期收益代价”综合平衡问题的可能性。第三,因需制宜。不同组织的改革需求存在差异,因此,组织改革过程中必须做到因需制宜才能有效规避“预期收益代价”综合平衡问题。但很多改革者因能力不足或受投机取巧观念影响而不切实际地照搬某些组织改革的成功经验,在成功经验与改革需求失衡的情况下,必然导致组织改革的收益小于预期、代价高于预期。第四,非均衡政策烈度呈现极端状态。一些组织推进改革进程时,为了打破“低水平锁定”状态而实施的非均衡政策烈度太低或过大,从而

27、催生“预期收益代价”综合平衡问题。4.未能有效优化组织结构助力打破组织中的“低水平锁定”状态。组织改革过程中,一些改革者误以为无须改革原有的组织结构就能够实现改革目标。在不优化组织结构的情况下,组织改革很难获得明显收益,这意味着实际收益极有可能低于预期收益,两者之间呈现出失衡状态。除了影响改革收益,原有的组织结构还会导致须付出更大代价才能实现组织改革目标,这意味着实际代价大于预期代价,两者之间也呈现出失衡状态。在这两种情况的共同作用下,组织改革过程中会出现“预期收益代价”综合平衡问题。5.未能基于“非均衡均衡”动态有效防范“预期收益代价”综合平衡问题。某些组织在改革之初获得一定收益,一些改革者

28、受此影响而出现思维固化倾向,主要表现为倾向于在未来的改革过程中继续采用已经获得收益的改革举措。此举明显呈现出静态色彩,而非在组织改革过程中关注“非均衡均衡”动态。这一情况会带来明显问题,即组织的改革需求出现变化之后,曾经带来明显收益的改革举措不一定能够在组织改革过程中继续发挥效用,由此出现改革举措与改革需求之间的失衡,降低了改革收益,增加了组织改革过程中的代价,催生“预期收益代价”综合平衡问题。三、解决组织改革“预期收益代价”综合平衡问题的可能性与途径(一)解决综合平衡问题的可能性1.从组织改革“预期收益代价”综合平衡问题的特征来看,这一问题具有历史性和普遍性,并不具有必然性,这些特征使得解决

29、这一问题具有可能性。在改革者有效防范的情况下,综合平衡问题不会出现于组织改革过程中;组织改革过程中如果已经出现综合平衡问题,改革者借助多元举措加以应对也有希望解决。2.从历史经验来看,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的40余年间,我国持续推进改革开放,组织改革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已经在这一领域取得明显成绩和经验,具备了在组织改革过程中解决“预59领导科学2023 5期收益代价”综合平衡问题的条件,如若改革者能够在组织改革过程中具备正确的改革理念、实施正确的改革举措,必能有效增加实际收益、削减实际代价,从而防范或解决“预期收益代价”综合平衡问题。3.从当前情况来看,当代中国正在全面推进现代化进程,组

30、织改革过程中能否解决“预期收益代价”综合平衡问题,对能否稳步提升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影响。大量的组织领导者已经认识到这一点,这一情况为组织改革过程中解决综合平衡问题提供了重要保障。解决综合平衡问题的重要前提是组织的领导者认识到解决这一问题的必要性,只有具备这一重要前提条件,组织的领导者才能够制定并实施正确的改革举措,提升改革收益,削减改革过程中的代价,在组织改革过程中有效防范或解决“预期收益代价”综合平衡问题。4.从理论层面来看,当代中国的组织改革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展开,这一思想博大精深,其中涉及组织改革的内容与当代中国组织改革的理论需求高度契合,为组织改革提供了坚实的理论

31、基础。另外,一些新理论也为组织改革过程中解决“预期收益代价”综合平衡相关问题提供了具体的理论指导。人类社会演进至数字时代之后,在公共行政学界出现了一些新理论,如数字时代治理理论、非均衡治理理论等,为应对公共行政领域诸多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其他理论相比,非均衡治理理论与组织改革过程中“预期收益代价”综合平衡问题的相关度最高,能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精准的理论指导,提高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能性。(二)解决综合平衡问题的途径1.优化领导者的改革理念,强化组织改革过程中的正确领导。借助开展培训、讲座等方法,使领导者不仅具备改革理念,而且具备借助多元主客体合力、采取多元举措稳步推进组织改革的理念,尤其是使

32、领导者重视组织改革过程中“预期收益代价”综合平衡问题出现的潜在风险。在这一基础上,才有望强化组织改革过程中的正确领导,为组织改革过程中提升实际收益、削减实际代价,最终为解决综合平衡问题提供良好保障。2.有效整合组织成员的力量。在组织改革的不同阶段,组织中的不同成员会发挥不同的作用,如果某些组织成员在改革过程中的某阶段被打压,那么这些组织成员就有可能不再积极支持组织改革,从而导致组织改革过程中成员的整体力量被削弱。因此,组织改革过程中,领导者必须重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有效整合组织成员的力量,切不可因“拉一派、打一派”而导致组织改革过程中削减实际收益、付出极大代价。3.运用先进的技术在实体空

33、间和虚拟空间中因需制宜地实施烈度适中的非均衡政策。有效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的数字技术,在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助推组织改革进程。这一过程必须秉持“因需制宜”和“非均衡政策烈度适中”这两项原则,严防改革过程中实施的非均衡政策与改革需求不符,尤其是防止两种极端状态:非均衡政策烈度不足导致改革过程中实际收益明显低于预期收益,非均衡政策烈度过高导致改革过程中实际代价远大于预期代价。4.有效优化组织结构助力打破组织中的“低水平锁定”状态。打破组织中的“低水平锁定”状态是组织改革的重要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是改革过程中有效优化组织结构。要根据组织改革的实际需求调整领导者、各层级部门及组织成员的权力边

34、界,以有效优化组织结构,使这些主体能够更好地在组织改革过程中发挥作用,助推改革收益的增加、代价的削减。5.基于“非均衡均衡”动态有效防范或解决“预期收益代价”综合平衡问题。在组织改革过程中,应及时关注改革需求的最新变化,针对这些变化及时优化甚至变革改革举措,保证改革举措与改革需求相符;关注组织改革过程中的不平衡状态是否处于适度范围内,一旦发现不平衡状态有可能变为不平衡问题,就须及时调整非均衡政策,以消除风险、降低代价。实施这些举措有助于在组织改革过程中基于“非均衡均衡”动态有效防范“预期收益代价”综合平衡问题。参考文献:1 王少泉.数字时代重大危机事件的属性与应对:基于非均衡治理视角 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21,37(5):52-63.2 王少泉.数字时代政府边界的倒U型演变:基于非均衡治理视角 J.新余学院学报,2021,26(4):30-37.责任编辑姜佩亚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