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经济学模拟试卷一、名词解释(4题,共20分)1、 教育需求:2、 教育经济效率:3、 教育成本:4、 教育供应:5、二、简答题:(4题,共40分)1、影响个人教育需求的原因有哪些?2、教育经济效益的特点有哪些?3、影响教师工资水平的原因包括哪几个方面?4、 影响教育经费使用的级类分派结构的重要原因?三、论述题:(20分) 谈谈我国教育投资体制的改革。四、计算题:(20分)舒尔茨计算美国1929年-1957年初等教育收益率为35%,中等教育收益率为10%,高等教育收益率为11%,又采取初等、中等、高等三级教育投资百分比为27:45:28作为权数,请计算美国社会平均教育收益率。教育经济学模拟试
2、卷参考答案一、 名词解释1、指人们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是取得教育服务的愿望与对教育的支付能力的统一。2、指在一定社会的条件下,为取得同样的教育效果,教育资源的占用和消耗程度。3、指培养每名学生所花费的社会劳动,其货币体现为培养学生由社会和受教育者个人直接和间接支付的所有费用。4、指教育机构为学生提供教育机会和为社会各行业提供教育产品。二、简答题:1、(1)天赋与智慧 (2)谋求职业 (3)教育成本与家庭及个人经济条件 (4)家长对儿女的影响 (5)教育预期收益率2、(1)间接性 (2)迟效性 (3)长期有效性 (4)多效性 (5)流动性 (6)近似性 (7)条件性3、(1)教育结构 (2)
3、生均培养费用 (3)教育发展政策原因 (4)社会经济发展水平4、(1)宏观经济发展水平 (2)政府的宏观政策 (3)教师的供求关系 (4)教师的工资制度 (5)教师个人条件 (6)地区原因以及学校条件三、论述题:(仅供参考)1、 问题与不足:(1)投资主体单一,政府包揽现象仍然存在。(2)集中统一管理的特性十分明显(3)政府缺乏对义务教育投资的宏观调控。2、改革:(1)提升全社会尤其是政府的教育投资理论认识。(2)通过立法保障教育经费起源。(3)调整教育经费分派结构,建立科学的教育经费分派制度。(4)完善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收费和学生资助制度。(5)深化高等教育拨款制度改革。四、计算题:级别 占教育投资的比重(权数) 收益率 对教育总收益的贡献初等 28% 35% = 9.8%中等 45% 10% = 4.5%高等 27% 11% = 2.9%社会平均教育收益率=9.8%+4.5%+2.9%=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