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连申线东台段航道整治工程
LSXDT-SG-HD1合同段
临时围堰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无锡市航道工程有限公司
连申线东台段航道整治工程LSXDT-SG-HD1项目经理部
2011年8月
目 录
一、工程介绍 1
二、自然条件 1
1、降水 1
2、水文 1
三、制定原则 2
四、实施范围 2
五、管理体系 2
六、临时围堰 3
七、围堰结构 4
八、施工安全方案 4
1、施工前准备 4
2、围堰施工 4
九、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5
十、临时围堰安全应急预案 6
一、工程介绍
连申线东台段起自泰东河口(0K+000),终点为东台段与海安分界点(25K+732),整治里程长25.732km,按III级航道标准整治。
我项目部施工段落为LSXDT-SG-HD1标段:起讫桩号K0+000-K10+043;
工程主要内容为:土方工程、疏浚工程、护岸工程、停泊去、地基处理、下河阶梯、渡口、相关临时工程(不含环保绿化、导助航工程)、相关结构物拆除工程的施工和工程保修(桩号范围内新建、改建桥梁中心轴线沿航道中心线方向上、下游各50m长度的航道工程量不在招标范围)。
二、自然条件
1、降水
沿途多年平均年降雨量:900~1050mm,但降水量年内分布很不均匀,6~9月是主要的降雨季节,降水量约占全年总量的60~70%左右。
正常年景少雨雪。春季雨量偏少,夏季多暴雨,夏秋有台风,受台风影响7~9月多暴雨。
2、水文
沿线特征水位表(85国家高程)
航道起讫点
最高通航水位
(m)
最低通航水位
(m)
常水位
(m)
0K+000至 10K+043
2.97
0.70
1.20
三、制定原则
本方案的制定,坚持以“安全第一,保证本工程中的临时围堰部分顺利施工 ,预防为主”为原则,确保在施工中出现紧急情况时,应急救援工作能迅速有效,最大限度地保障人员、设备和工程的安全。
四、实施范围
本预案是针对临时围堰施工中各种不同的安全措施问题及紧急情况所制定的,保证临时围堰施工安全进行及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而且可以指导应急行动按计划有序进行,防止因行动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混乱而延误事故应急,从而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施工中的紧急情况是指具有突发性,造成或可能造成较多人员伤亡、较大经济损失的各类建筑工伤事故。
五、管理体系
成立施工紧急情况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指挥、协调工作。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成员联系方式如下:
组总指挥由项目经理负责落实,若总指挥外出,由项目副经理担任副总指挥给予落实,当副总指挥不在的情况下,由项目总工进行落实,实施救援工作的展开。
六、临时围堰
结合现场水文、地质、原材料等实际情况,方案优选,全线采用土围堰施工,长度约15371米,围堰土方15.5万方。
七、围堰结构
围堰顶宽3米,平均高1.5米,迎水面坡比为1:2.5,背水面坡比为1:2。围堰顶高程高于常水位(▽1.2m)0.5米为1.7米。
八、施工安全方案
1、施工前准备
1)、对工人进行三级安全教育;
2)、进行围堰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3)、对机械设备和管线进行检查,并试运转正常后才可施工。
2、围堰施工
由于基坑开挖土质以1-2层淤泥质粉质粘土为主,故在构筑围堰时对堰体的土源选择尽量采用1-2层以上粘土,用挖掘机分层压实。
挖掘机开上围堰前需用抓斗平面拍击围堰顶部,试探前进,以防围堰塌方。
迎水面用防水土工布做防淘刷层,坡脚用块石压住,土工布搭接长度不小于1米。
九、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建立岗位责任制,认真贯彻执行当地有关部门所制定的安全规章制度及安全生产的操作规程,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2、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健全项目经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专职安全员——班组安全员的三级机构。所有进场施工人员都必须进行施工前的安全生产教育,明确责任,并应有记录。
3、所有施工机具均应在显眼位置挂设安全守则,班前必须检查机具、设备的安全装置是否可靠。施工管理人中必须经常性地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做到人人懂安全,人人讲安全。
4、正确使用安全“三宝”: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穿工作鞋,安置机械必须注意地面垫层铺设质量,保证机械稳定行走。
5、机械操作人员经过严格培训,充分了解机械性能和操作方法,而且必须坚决服从指挥和遵守操作规程。施工机械用电必须接地、接零、电器设漏电开关。
6、施工用电采用三相五线制。禁止使用破损或绝缘性能不良的电线,严禁电线拖地走。开关箱必须有防雨装置,施工机具均应做到“一机一闸一箱一漏”。
7、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技术负责人为副组长,各主办施工员、质量安全员及各专业负责人为组员的项目安全领导小组,在项目内实施安全施工管理。逐级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形成有力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杜绝一切不安全因素。
8、工人班组长、班组安全员负责本班组作业区的安全生产,做好班前班后的检查交接工作,对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指令有权拒绝,项目现场技术负责人和安全监督员将直接负责整个现场的安全生产工作。
9、施工安全措施所有的“临边”等必须及时封闭或设置防护围栏。
10、现场施工机械,操作者必须持证上岗操作。
11、机具设备及其安全技术措施施工机械安装验收应由有相应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各种机具应经验收后方能交付使用。机械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加强机械的维修保养,不得带病作业。每台设备应实行“一机一闸一箱一漏”制度,采用三相五线制,配电箱必须配锁,作好标识。
12、围堰顶部每隔50米设置一盏红色警示灯。
十、临时围堰安全应急预案
1、目的
为降低围堰坍塌等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给人员带来危害及对财产造成损失,避免由于突发事件造成混乱或由于职责不清造成指挥失灵、事态失控,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项目工程施工发生围堰坍塌等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的应急处理。
3、编制依据
(1)、《安全生产法》
(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4)、《建筑工程预防坍塌事故若干规定》
(5)、 本项目工程施工设计图纸
4、应急预案组织机构
组长:周少敏(项目经理)
职责:接到警报后,应迅速了解事故情况,作出指示决策,下达应急抢险命令。
副组长:张建伟(项目常务副经理) 钱涯(项目总工)
职责:根据组长下达的抢险命令,组织各专业抢险队开展抢险工作,并做好事故通报和事故处理工作,负责各抢险专业队之间的组织协调工作。
成员:马子超(项目常务副总工) 方正东(工程部部长)
游栩之(安全综合部部长) 倪茂爱(专职安全员)
姜立忠(专职安全员) 蔡军 (专职安全员)
职责:现场具体指挥各专业队的抢修和救援工作。
5、应急措施
(1)、预防措施
a、确定汛期基坑开挖地段,察看地形地貌,反复计算推敲后制定切实可行的围堰构筑施工方案,报项目总工审批,一旦批准后各施工队必须严格执行,不得任意改变。
b、为防止船舶撞击围堰,围堰两端应各设置“前方施工、减速慢行、禁止追越、禁止停靠”航行警示标牌一块,白底红字,围堰每隔50m设置红色信号灯一盏,同时设专人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抢修和处理。
c、平时加强预案的演练
(2)、抢险物资的配备
1)、通讯器材:应急指挥部事先制定通讯联络方法,配备和设置通讯器材,如对讲机、移动电话,并要求有人员熟悉使用方法;
2)、辅助工具:应急照明、移动照明、雨具等其他工具。事先配置并有适当数量的储存;
3)、抢修材料:木桩100根、草袋1000只、编织袋1000只、材料布1000平方米;
4)、急救设备:随时能投入抢修的挖掘机2台、推土机2台;汽车1辆,船舶1艘,急救器材、药品若干;
(3)、紧急情况处置程序
发现事故和事故征兆→报警→接报→发出抢修和救援命令→开始抢修和救援→现场处置→结束紧急状态。
现场处置:
1)、管涌的处置
管涌在基坑开挖的过程中随时可能发生,但管涌没有流砂危险性大,主要是现场观察和掌握,一旦管涌有冒混水的情况就必须立即停止基坑开挖,对管涌现场观察和掌握,一旦管涌有冒混水的情况就必须立即停止基坑开挖,对管涌位置进行覆盖,并用挖掘机或挖泥船在围堰外围切断渗流路径。
2)、流砂的处置
一旦发生流砂导致围堰垮塌,首先采用液压抓斗挖泥船切断渗流路径,然后再重新进行围堰构筑,最后进行排水和清淤。
3)坍塌处理(包括船舶碰撞)
——清理坍塌现场,抢救人员,对坍塌范围前后进行支护加固,以防止坍塌扩大,必要时立即拨打当地海事部门电话,请求现场协助,帮助维护船舶通航秩序。
——排水和清淤。
4)、人员伤害的急救措施:
——拨打“120”;
——采用加压包扎止血法等方法进行止血,防止过多出血;
——采用三角巾、四头带或专用绷带等进行包扎,防止感染、压迫止血、固定骨折;
——采用夹板等进行骨折固定,防止骨头错位;
——采用担架或徒手进行伤员搬运,及时送附近医疗机构进行救治。
6、事故调查
1、事故调查处理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严肃处理不放过;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不放过。
2、事故调查组根据所发生事故的具体情况由事故发生单位的归口管理部门、工会派员参加(有人员伤亡发生时),必要时聘请专家技术人员参与,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事故调查报告。
7、值班制度
项目部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人员接到紧急情况或事故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同时向项目部、监理组和指挥部报告,并随时报告救援进展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