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对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的建议.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8227299 上传时间:2025-02-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的建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对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的建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对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的建议张勇 镇江市第四中学 经过广泛征求意见,由刘炳昇、李容主编的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教材第三版经过修订于去年秋季学期开始使用。本人从2003年开始使用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第一版至今,对教材的内容和编排有一些自己的思考和心得,因此在苏科物理网站征求对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的建议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也得到了责任编辑陈卫春老师和主编刘炳昇及时回复和指教,并在新版教材中采纳了本人的一些建议,在此一并向两位老师表示感谢。下面是我第一次对第二版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所提的一些建议(括号内红字为刘炳昇老师的批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一、关于燃料的热值(不改,可在参考书中说明)从课本上的热值

2、表可见煤气和天然气的热值差别不大,但经历过煤气改天然气的我们都知道煤气和天然气的价格相差很大;镇江市原来煤气0.95元/m3;现在天然气2.2元/m3。这种表面的不合理实际上是由于煤气和天然气密度不同造成的。实际上日常生活中,无论是汽车所用的汽油或柴油,还是家庭所用的煤气或天然气的计量都是用体积做标准。因此建议课本对一些燃料的热值再补充一个表格,燃料热值的单位用J/m3做单位,这样更贴近生活,对煤气和天然气差价大也就不难理解了。二、电表读数(以后查一下) 九年级上课本68页图13-19电流表面板和图13-18实物电流表不一致;同样九年级上课本72页图13-28电压表面板和图13-27实物电压表

3、也不一致。建议修改。三、物距、像距定义(同意把信息快递中的“光心”删除) 课本将透镜成像规律中的物距和像距分别定义成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和像到透镜光心的距离。这可能是基于薄透镜和近轴光线的考虑。但这样很容易产生下面的问题。 如图一所示,如果物体上有A、B两个发光点,则B点成像在透镜右侧两倍焦距点;而A点到光心的距离大于两倍焦距,所成像的像距应小于两倍焦距,这和我们讲的显然有矛盾。AB图一 如果将物距和像距分别定义成物和像到透镜的距离,这个矛盾就不存在了。 建议:将物距和像距分别定义成物和像到透镜的距离。四、折射规律:“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存在科学性错误,没有考虑全反射。建议:将折射

4、规律中的斜射分成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和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两种情况。前者说明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后者则可回避这个问题。(产生全反射后,已经不再是折射了,因此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所遵循的规律不属于折射规律,所以不改。)五、八年级上课本44页图2-36“冬天,冰冻的湿衣服也能晾干”中的湿不准确,湿的意思是水,这里显然发生的是升华 。建议改成“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或“冬天,湿衣服在室外冰冻起来也能晾干”。(同意改为“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六、热传递、热膨胀部分内容(不增加) 现在的教材删除热传递、热膨胀部分的内容,不知是否出于小学科学已学过的考虑。在实际教学

5、中发现,学生对于这部份知识了解的不够,而这部份知识和日常生活很贴近,建议增加。 得到刘炳昇老师及时的回复和批复,本人在感激的同时,也得到鼓舞,又就教材编写问题,陆续向刘炳昇老师提出一些建议,并都得到及时回复。下面是我提出的一些补充建议:一、 八下托盘天平的结构:建议补充“刀口”。因为刀口也是天平的一个重要组成。二、 八下第五页图6-5和实际有差距,在“0”点处应有止动装置,阻止游码滑过“0”点。建议用一幅真正的图片。三、 八上第124页图5-45图片不清楚,建议更换。四、 八上第117页图5-26长约50cm的玻璃管建议改成长约为80100cm左右的玻璃管。因为太短的话就不太好避开起始一段的加

6、速过程。五、八下P12量筒(量杯)的使用:只有量筒的使用,对量杯既没有图,也没有使用说明。建议删除量杯。六、八下P70的WWW第二题:小明用20N的力推着小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题目中20N的力应改成20N水平方向的力。七、易拉罐透明了:九上p.42图12-19能看出易拉罐里的水和沙的多少.八、九上p.15页做功了吗?的学生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这个例子不太好,因为如果考虑到人在水平面上行走时,人的重心的变化,人对自己和书包都是做功的.建议换一个例子,另外运动员踢了足球一下,球在草地上滚动了一段距离这个例子讲的也不太明确,因为踢球时,人对球是做功的,当球和脚分离后人对球就不做功了. 最后,是拿到第三版八年级教材后,对新教材所提的建议:一、八上P.113页玻璃管中注满水,管内留一个小气泡“这两句话有点自相矛盾。建议改成玻璃管中注水,只在管内留一个小气泡”。 同时图5-25和课本对应文字不一致,建议将图中玻璃管换成和文字描述中长度一致的。二、八上P.85的两幅光路图。光线在凸透镜的左侧发生折射,从凸透镜中出来就直线传播;而对凹透镜有些光线画成在两个分界面发生两次折射,另一些光线画成在凸镜中央发生了一次折射。建议将所有光线都画成在中央发生折射。三、八下P.78图10-6的脚印不太真实(应有足弓)建议修改.。2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