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4年公务员考试环境保护类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8226945 上传时间:2025-02-08 格式:DOC 页数:74 大小:116.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公务员考试环境保护类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2024年公务员考试环境保护类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2024年公务员考试环境保护类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2024年公务员考试环境保护类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2024年公务员考试环境保护类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公务员考试环境保护类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1)-06-29 11:56起源: 我要纠错|打印|收藏|大|中|小一、 单项选择题:1、地方环境质量标准由()制定。A、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 B、省级环境保护专门机构 C、国家环境保护局 D、省级人民政府2、为了填补国家或有关单位为保护、管理自然资源所支出的费用是()A、保护管理费 B、处罚性收费 C、赔偿费 D、开发使用费3、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首创于()A、中国 B、美国 C、日本 D、瑞典4、(),扩大了“三同时”的合用范围。A、 1973年有关保护和改进环境的若干要求B、 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C、 1981年国务院有关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加强环

2、境保护工作的要求D、 1984年国务院有关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5、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将来报告中,为世界各国的环境政策和发展战略提出了一个基本的指引标准即()。A协调发展B、可连续发展 C、预防为主 D、综合利用6、我国目前的环境污染破坏,重要来自()A、居民生活活动 B、商业活动 C、交通运输活动 D、经济生产活动7、狭义的环境与资源污染破坏,重要来自()A、污染防治 B、污染控制 C、自然保护 D、水土保持8、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环境与资源管理经历的第二个阶段,是()时期。A、综合防治 B、早期限制 C、保护大自然,全面调整人类同环境的关系 D、治理9、1974年5月,国务院建立了由

3、20多个有关部、委组成的(),下设办公室。A、环境保护局 B、国家环境保护局 C、环境保护领导小组 D、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10、环境科学重要研究()。A、第一环境问题 B、科学技术问题 C、环境与资源问题 D、第二环境问题11、人类环境的中心事物是()。A、人类 B、人类和其他生物 C、人类、其他生物和无生命物质 D、其他生物、无生命物质和外部空间12、在各种环境破坏和污染中,故意的收理状态在()中较为常见。A、自然资源的破坏 B、环境污染行为 C、噪声污染行为 D、水污染行为。13、在行政责任的组成要件中,()判断行为者行为是否违法的界限,是负担行政责任的第一个必要条件。A、危害成果 B、

4、行为人的过错 C、行为的违法性 D、违法行为与危害成果之间的因果关系14、我国草原法、渔业法要求的诉讼时效为()。A、10日 B、15日 C、30日 D、45日15、如下有关无过错责任标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无过错责任是指因污染环境而给他人导致财产或人身损害的单位或个人虽然主观上没有故意或过错也要对导致的损害负担赔偿责任。B、在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诉讼中,无过错责任是一项普遍合用的民事归责标准。C、无过错责任标准体现了公平标准D、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要求,在遭遇不可抗力的情况下即免去排污单位的民事责任1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环境污染防治专门法律的是()。A、水土保持法B、海洋环境保护法C、固

5、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D、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7、我国初次以法律的形式对大气污染防治作出了标准性要求的法律是()。A、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B、环境保护法(试行)C、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D、有关防治煤烟型污染技术政策的要求18、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开始施行的日期是()。A、1995年8月29日 B、1987年9月5日C、1991年5月24日 D、1996年8月29日19、在我国负责主管预防船舶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的环境保护工作的机关是()。A、军队环境保护部门 B、国家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C、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 D、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城市污水的最佳处理措施是()A、排放

6、出城区 B、各排污单位建造处设施 C、集中处理 D、回灌地下水21、制定环境质量标准必须以()为基础。A、区域环境功效 B、环境基准 C、国家经济技术条件 D、环境法的基本标准22、自然资源所有权中,依法对自然资源进行处置,从而决定自然资源命运的权能是()。A、占有权 B、使用权 C、收益权 D、处罚权23、我国国家自然资源所有权取得的最重要方式是()。A、法定取得 B、强制取得 C、天然孳息 D、自然添附24、长江入海口逐年淤积出大片土地,从而使得国家所有的土地面积增加,这些土地是()。A、法定取得物 B、强制取得物 C、天然孳息物 D、自然添附物25、确认环境是否已被污染的依照是()A、环

7、境保护措施标准 B、污染物排放标准 C、环境质量标准 D、环境基准26、我国环境保护法要求,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A、1年 B、2年 C、3年 D、27、确认某排污行为是否合法的依照是()A、环境保护措施标准 B、污染物排放标准 C、环境基准 D、环境质量标准28、目前我国针对矿产品和生产盐的开采采取的收费方式是()A、生态税 B、开发税 C、自然资源税 D、排污费29、我国城镇居住用地的出让期限是()年。A、70 B、50 C、60 D、8030、西方国家为加强环境管理而采取的一个卓有成效的行政管理制度是()A、许可证 B、“三同时”制度 C、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D、征收排

8、污许可证制度31、排污单位都应依照本地环境保护部门的缴费通知单,在()天向指定银行缴付排污费。A、10天内 B、15天内 C、20天内 D、25天内32、我国开展综合利用的潜力本来很大,综合利用的产业应当有更大发展,但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的问题。A、资金不足 B、科技水平不高 C、认识不足 D、管理体制上33、最早在环境法中使用“公害”一词的国家是()A、 中国 B、美国 C、日本 D、英国34、世界各国都将环境污染损害作为一个()行为来看待,中国的立法也不例外。A、一般侵权行为 B、特殊侵权行为 C、刑事犯罪行为 D、特殊违约行为35、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是()A、二

9、氧化碳 B、甲烷 C、二氧化硫 D、氮氧化合物36、大气污染防治法要求,被裁减的设备,()。A、转让给他人使用的,不得收费 B、转让给他人使用的,应当预防产生污染C、 未经有关部门同意,不得转让给他人使用 D、不得转让给他人使用37、目前我国的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主管机构是()A、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 B、国家环境保护总局C、国务院发展计划委员会 D、国土资源部38、生态学研究的中心课题是()A、生态系统 B、生物圈 C、食物链 D、生态平衡39、生态系统能量的流动就是通过()进行的。A、消费者 B、食物链和食物网 C、生产者 D、分解者40、在环境保护单行法规中,要求了多个行政处罚形式,其中使

10、用最为普遍的是()A、警告 B、罚款 C、责令限期治理 D、缴纳排污费41、在环境污染行为中,行为者的心理状态大多属于()A、故意 B、直接故意 C、过错 D、疏忽大意42、有关海洋环境污染,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海洋环境污染是危害海洋环境的最紧迫问题B、我国公害史上有名的“水俣病”,就是汞污染损害人体健康的明显例子C、我国近年来近岸海域的水质污染的情况相称严重D、虽然在杳无人迹的南北极地区海域,也存在某些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43、在我国环境立法中,“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这种表述源于()A、1978宪法 B、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C、1982年宪法 D、1989年环境保护法44、下列

11、有关大气污染的说法正确的是()A、环境污染防治立法中所称的大气污染既包括人为原因引起的大气污染,也包括自然在自身的变化过程中所发生的大气污染。B、按大气污染的范围,可将大气污染分为煤烟型污染、石油型污染、特殊型污染等C、大气污染物专指复合导致大气污染的物质D、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重要受排放总量的影响,除此之外还与排放源的高度、气象和地形等原因亲密有关45、我国大气污染的最重要类型是()A、煤烟型 B、石油型 C、特殊型 D、油烟型46、在中国,海洋环境污染防治的第一个规范性法律文献预防沿海水域污染暂行要求制定于()A、1964年 B、1974年 C、1978年 D、1982年47、中国的领海宽度

12、为()A、3海里 B、6海里 C、12海里 D、200海里48、海洋倾废管理条例要求,境外的废弃物()A、不得运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倾倒B、不得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运输C、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倾倒的应当事先取得尤其许可证D、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倾倒的应当事先取得紧急许可证49、我国对水污染防治实行统一监督管理的机关是()A、各级交通部门的航政机关 B、各级人民政府的水利管理部门C、各级人民政府的卫生行政部门 D、各级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50、在管理措施和伎俩中,尤其是()伎俩的综合利用在环境与资源管理中,起着核心性的作用。A、行政和经济 B、法律和经济 C、法律和科学技

13、术 D、法律和宣传教育51、环境管理上升为国家的一项基本职能是在()A、19世纪50年代 B、20世纪初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52、下列有关水污染的危害错误的说法是()A、水污染对人体健康的损害也许是急性的,也也许是长期累积的B、水污染也许导致整体生态环境系统的平衡C、农业浇灌用水被污染会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但不影响粮食的食用用途D、水污染使本来就相对短缺的淡水资源更显不足5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要求居住、文教区合用的声环境质量标准为()A、昼间70分贝,夜间60分贝 B、昼间60分贝,夜间50分贝C、昼间55分贝,夜间40分贝 D、昼间55分贝,夜间45分贝54、()

14、制度被称为污染控制法的“支柱”,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被广泛采取。A、“三同时” B、许可证 C、征收排污费 D、经济刺激55、我国对预防为主的真正重视,大体也是在()A、70年代初到80年代末 B、80年代初 C、80年代末D、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56、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于()召开的。A、1979年 B、1983年 C、1987年 D、1989年57、“我们祈求,把每个人享受的健康和福利等不受侵害的环境权和当代人传给后裔的遗产应是一个富有自然美的自然资源的权利,作为一个基本人权,在法律体系中确定下来。”是在()中提出的。A、人类环境宣言 B、东京宣言C、北京宣言 D、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

15、言58、低位营养级生物向上一位营养级生物提供的能量,一般只有()能为其所用。A、1/2 B、1/5 C、1/10 D、1/1559、我国行政机关对环境纠纷当事人之间就赔偿责任的争议作出的处理意见的性质是()。A、行政命令 B、行政仲裁 C、行政调解 D、行政裁决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 2、A 3、B 4、D 5、B 6、D 7、B 8、D 9、C 10、D 11、A 12、A 13、C14、C 15、D 16、A 17、B 18、A 19、C 20、C 21、B 22、D 23、A 24、D25、C 26、C 27、B 28、C 29、A 30、A 31、C 32、D 33、C 34、B

16、 35、A36、D 37、B 38、A 39、B 40、B 41、C 42、B 43、A 44、D 45、A 46、B47、C 48、A 49、D 50、B 51、C 52、C 53、D 54、B 55、D 56、B 57、B58、C 59、C公务员考试科技类模拟试卷及答案(科技环境保护技术监督等)共1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写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20分。)1.下列有关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论述,正确的是()。A.在当今应用高科技的时代,各国应逐渐减少对基础研究的投人B.在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上,应用研究要不小于基础研究C.我国将增加基础研究的经费

17、投人,并激励科学家自主选择研究课题D.应用研究没有商业目标,以创新探索知识为目标2.()制度被称为污染控制法的“支柱”,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被广泛采取。A.“三同时”B.许可证C.征收排污费D.经济刺激3.判断排污者是否应负担民事责任的依据是()。A.环境保护基础标准B.环境质量标准C.污染物排放标准D.环境基准4.县级以上地方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依照本地区的需要,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经()主持考核合格后使用。A.国务院B.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C.同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D.上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5.我国要进行科技体制改革,重要是因为()。A.人力资源开发不够B.科技创新成果少C.科技成果转化慢

18、D.科技体制不合理6.长江入海口每年淤积出大片土地,从而使得国家所有的土地面积增加,这些土地是()。A.法定取得物B.强制取得物C.天然率息物D.自然添附物7.生态学研究的中心课题是()。A.生态系统B.生物圈C.食物链 D.生态平衡8.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于1985年9月6日,()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A.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9.地球上的生命大约起源于()年前。A.两百万B.1亿C.l0 亿 D.45亿10.制定环境质量标准必须以()为基础。A.区域环境功效B.环境基准C.国家经济技术条件D.环境法的基本标

19、准11.确认环境是否已被污染的依照是()。A.环境保护措施标准B.污染物排放标准C.环境质量标准D.环境基准12.企业、事业单位依照需要,能够建立本单位使用的计量标准器具,其各项最高计量标准经()主持考核合格后使用。A.国务院B.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C.同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D.上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13.信息技术以()为基础。A.电波技术B.电子计算机技术C.微电子技术D.激光技术14.我国对水污染防治实行统一监督管理的机关是()。A.各级交通部门的航政机关B.各级人民政府的水利管理部门C.各级人民政府的卫生行政部门D.各级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15.生态系统能量的流动就是通过()进行的。

20、A.消费者B.食物链和食物网C.生产者D.分解者16.计量检定人员是指经(),持有计量检定证件,从事计量检定工作的人员。A.考核合格B.计量行政部门同意C.培训D.授权17.光年是()单位。A.时间B.长度C.光学D.面积18.中国的领海宽度为()。A.3海里B.6海里C.12海里D.200海里19.我国开展综合利用的潜力本来很大,综合利用的产业应当有更大发展,但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的问题。A.资金不足B.科技水平不高C.认识不足D.管理体制上20.下列有关大气污染的说法正确的是()。A.环境污染防治立法中所称的大气污染既包括人为原因引起的大气污染, 也包括自然在自身

21、的变化过程中所发生的大气污染B.按大气污染的范围,可将大气污染分为煤烟型污染、石油型污染、特殊型污染等C.大气污染物专指复合导致大气污染的物质D.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重要受排放总量的影响,除此之外还与排放源的高度、气象和地形等原因亲密有关二、多项选择题(下面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最少有两个正确,对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每题1.5分,共30分)1.19 世纪三大科学发觉是()。A.电磁理论B.细胞学说C.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E.元素周期律2.如下有关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污染物排放标准是为污染源要求的最高允许排污限额B.排污者以符合排污标准的方式排放污染物

22、是合法行为C.合法排污者在其排污行为导致环境污染损害时仍要负担民事责任D.我国法律明确要求超标排污行为属违法行为E.违法排污行为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3.在环境纠纷中,合法的证据必须与()中所列的限额数值具备可比性。A.环境质量标准B.环境保护措施标准C.污染物排放标准D.环境保护基础标准4.量值传递的方式有()。A.用实物标准进行逐层传递B.用传递标准全面考核进行传递C.用发放标准物质进行传递D.用发播标准信号进行传递5.动物细胞的结构包括哪几部分?()A.细胞膜B.细胞壁C.细胞质D.细胞核E.细胞液6.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的管理程序包括下面()阶段。A.排污申报登记B.确定本地区污染物总量

23、控制目标和分派污染物总量削减指标C.排污许可证的审批发放D.排污许可证的监督检查和管理7.我国征收排污费的目标是为了()。A.促进企业加强经营管理B.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C.治理污染D.改进环境8.下列()必须执行国家强制检定。A.社会公用计量标准B.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C.用于贸易结算的工作器具D.用于安全防护的工作计量器具E.用于医疗卫生的卫生计量器具F.用于环境监测方面的工作计量器具9.技术创新具备()。A.创新收益的非独占性B.创新的不确定性C.创新确实定性D.创新的系统性E.创新的市场性10.环境权理论指的是()。A.企业排污权论B.环境公共财产论C.国家管理权论D.

24、公共委托论。E.公民环境权论11.自然资源费包括()。A.开发使用费B.赔偿费C.保护管理费D.处罚性收费E.行政管理机关带有制裁性质的费用12.计量法规有()。A.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行细则)C.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明细目录D.国务院有关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13.有关知识产权制度,下列哪些论述是正确的?A.知识产权制度构建了知识经济的法律环境B.知识产权制度促进了知识经济的发展C.知识产权制度确立了知识经济的运行规则D.知识经济的发展推进着知识产权制度不停完善E.提升知识产权的社会管理、社会服务水平,是保护我国知识产权的重要伎俩14.三

25、项建设做到三同时,是协调发展的详细要求。其中有两个重要步骤是()。A.同时规划B.同时实行C.同时建设D.同时发展15.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政策的重要措施包括()。A.实行区域综合规划、预防为主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B.从污染物的浓度控制改为总量控制C.采取无毒、低害和闭路循环等先进工艺D.把污染物的排放量减少到最低程度后。再净化16.污染者治理,是指对环境导致污染的(),有责任对其污染源和被污染的环境进行治理。A. 单位B. 组织C. 团体D. 个人17.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内容是()。A. 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科研单位和企业之间的关系B. 科技发展综合化,促进经济发展C. 以促进创新为核心,

26、建立对应的机制D. 以市场为导向,重塑科技创新与应用的主体E. 适时进行配套改革,为科技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18.环境保护法要求的行政处罚有()。A. 罚金B. 责令赔偿损失C. 停产治理D. 罚款19.按污染物的特性划分的污染类型包括如下的()。A.大气污染B.放射污染C.生物污染危害D.化学污染危害20.下列哪些全球性的大气污染直接影响整个生物圈的机制和平衡?()A.酸雨B.气候变异C.臭氧层的破坏D.热带雨林的减少E.温室效应三、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每题1分,共20分)l.“863”计划是依托科技振兴农村经济的计划。2.环境保护部门和其他监督管理部门有权对管

27、辖范围内的排污单位进行现场检查被检查单位必须如实反应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3.从预防的角度看,环境保护行政是国家实行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防治以及进行环境管理的重要伎俩。4.我国目前实行的环境污染防治法律,是1989年制定的环境污染防治法。5.为规范有关有毒有害物质的安全管理行为,我国已经制定了有毒有害物质管理法。6.在我国,自然资源所有权的客体是无限制的,国家能够取得任何自然资源的所有权。7.对已经产生、也许产生酸雨的地区和其他二氧化硫污染严重的地区,经省级地方政府同意后,能够划定为酸雨控制区或者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8.我国法律要求,在城市被裁减的,能够转让给乡村其他企业使用。9.环境污染防治法

28、并不是指单独存在的一部法律,而是环境法体系内同一类法律的总称。10.只要环境内存在有害物质,虽然这些物质的数量、浓度、种类等均未超出环境的自净能力,且没有给人身或财产导致实际损害,也应算作环境污染。11.环境标准是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中一个独立的。特殊的、重要的组成部分。12.环境质量标准反应了人群、动植物和生态系统对环境质量的综合要求,也标志着在一定期期国家为控制污染在技术上和经济上也许达成的水平。13.标准化法律体系由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组成。14.计量法是调整计量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15.我国计量立法遵照的是“统一立法,区分管理”的标准。16.标准的实行程序大体

29、可分为准备。实行、检查等三个步骤。17.代表国家进行监督,称为国家监督。18.企业对不合格产品经返工后,便可出厂。19.同一产品,能够有多个合格证书。20.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项统一的自然资源档案立法,因此各类自然资源档案制度的要求极不一致。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1.对可连续发展概念的了解包括哪些方面?2.简述环境科学的重要任务。3.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什么意义?4.标准化违法行为的体现形式重要有哪些?五、论述题(16分)我国为何要进行科技体制改革。六、作文题(40分)试以“科技是第毕生产力”为题,撰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论文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 2.B 3.B4.D 5.D6.

30、D7.A 8.B 9.D 10.D11.B2.C 13.C 14.D 15.C 16.A 17.B 18.C 19.D 20.A二、多项选择题1.BCD 2.ABCE 3.AC 4.ABCD 5.ACD 6.ABCD 7.ABCD 8.ABCDEF 9.ABDE 10.BDE 11.ABCDE 12.BCD 13.ABCDE 14.AC 15.BCD 16.BD 17.ACDE 18.BCD 19.BCD 20.ACE三、判断题1. 2. 3. 4.X 5.X 6. 7.X 8.X 9. 10.X11. 12. 13.X14. 15. 16.X 17. 18.X 19.X 20.四、简答题1.

31、对可连续发展概念的解释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可连续发展的前提是发展,其目标是为了促进人类的福利,改进人类的生活质量。第二,要实现发展以满足需要,但同时应当为维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而限制某些行为,不至于因为当代人类的发展而危害满足后裔人类发展所需的物质基础。第三,应当把经济发展与生态的可连续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人类发展的基础环境和资源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应当维持和建立在利用效率最大化和废弃(污染)物质最小化的条件之上。并且,人类的发展和生活品质的改进,必须控制在地球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之内。2.环境科学的重要任务包括:(1)探索全球环境的演化规律,包括环境的基本特性、结构、演化机理和规律,目标在于使

32、人类改造环境的活动符合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使其朝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防止向不利方向发展。(2)研究人类活动同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重要是研究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同环境的物质循环怎样保持动态平衡,使人类与环境能够协调发展。(3)研究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包括环境退化的原因、污染物对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的影响。这些研究能够为维护环境质量。制定各种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提供科学依据。(4)研究区域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综合防治措施,包括技术的、经济的、管理的等等。这些研究能够为国家制定环境规划、环境政策以及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提供依据。3.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意义有:(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对老式

33、经济发展方式的改革,它能够把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起来。(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落实“预防为主”标准和合理布局的重要法律制度。(3)从法理上说,把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为一个强制性的法律制度,是民事侵权法律标准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里的利用。4.中华人民共和国家标准准化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家标准准化实行细则所要求的标准化违法行为的体现形式重要有:O)生产、销售和进口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的。(2)企业未按要求制定产品标准的。(3)已获质量认证证书的产品,不符合认证标准后而使用认证标志出厂销售的。(4)产品未经认证或者认证不合格而私自使用的。(5)在新产品或改进产品试制过程中,未提出产品标准草案的。五、论

34、述题我国科学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仍然比较落后,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科技体制不合理。因此,我们需要在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对现存科技体制进行大力改革。我国现存科技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逐渐形成的。这种科技体制在过去几十年里对于提升我国科技发展水平,促进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过,伴随时间的推移和外部条件的变化,这种体制的弊端体现得越来越明显。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政府就对科技体制进行改革。1985年,我国颁布了有关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对已经有的科技管理体制。科技拨款制度、国家重点项目管理、科研机构的组织结构、人事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改革。通过十数年

35、的探索实践,改革取得了某些成效。但因为符合我国国情的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建立起来,有关制度、机制远不完善,某些关系尚未理顺,因此,原有的科技体制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变化,许多弊端仍然存在,并且在新的形势下,体现愈加突出。第一,科研单位与市场隔绝。长期以来,我国从事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的主体是作为政府事业单位的科研院所。这些科研单位一般依照国家计划开展项目研究,其人员工资收入和科研经费重要依托国家财政拨款,因而无需面对市场的需要,不能感受来自市场的压力。另首先,科研成果上报中央或地方主管部门,而不是通过市场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科研单位不能享受其科研成果也许带来的回报,因而,缺乏积极创新的动力。这种科研主体

36、与市场隔绝的情况极大地影响了科技创新及其成果的合用性。第二,科研单位与企业脱节。科研单位与应用科研成果的企业之间缺乏直接联系,也缺乏成熟、规范的中介组织机构。科研单位对企业的科技需求不了解,因而某些科研成果不合需要;而另某些合乎需要的科研成果,则因为缺乏信息沟通和联系不被企业所了解,因而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应用到企业的生产过程中。第三,科技创新和投资主体错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直接面对市场,它们对市场的技术需求最了解,也能直接享受科技创新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应是科技创新和投资的主体。在发达国家,开展研究与开发的人员和经费中,企业所占的百分比较大。但在我国,因为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

37、响,科技创新的主体一直是政府建立的科研机构。在科技投入方面,政府占主导地位,政府对研究与开发的经费投入一般占60左右。因为科技创新和投资主体的错位,导致我国科技创新缺乏激励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比率低。推广成本高等问题。第四,科技投资机制不健全。高科技创新往往需要投入巨额资金,且风险很高。因而需要建立适当的机制来减少风险,确保回报,才能吸引对科技创新的投资。不过,在我国,政府用以支持科技创新的投人量有限;另首先,当代企业制度尚未建立起来,企业的责、权、利等关系尚未完全理顺,因而企业的投人能力和投人动力不足。因为缺乏对应的制度和机制,起源于其他方面的科研投人则更少,导致我国总体科技投人不足。除了由政

38、府直接投资的重大项目外,其他许多科研项目难以筹集所需资金。六、作文题(略)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 多项选择题 1. 国家对环境与资源管理除了遵照国家管理的一般性标准外,还应遵守的特殊标准有( 域性标准 决定 C. 规划和协调性标准 D. 预测性标准 E. 技术性标准 2. 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标准必须( C. 体现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之中 D. 适合用于所有的法律部门 A. 综合性标准 B. 区)A. 由政府政策 E. 对环境与资源保护行为 )A. 也许导致重大环境B. 属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所特有具备普遍的指引性 3.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要求对建设项目标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

39、管理,其详细要求包括( )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B. 也许导致轻度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C. 也许导致轻度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 影响报告书 D. 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记录表 E. 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的,应当向建设项目标主管部门进行申报登记 4. 合用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固体废物包括( )A. 工业固体废物B. 城市生活垃圾 C. 置于容器中的气态废物 D. 危险废物 E. 放射性固体废物 5. 依照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要求,污染海洋环境给 国家导致重大损失,能够由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代表国家

40、对责任者提出损害赔偿要求的生态破坏情形是( ) 洋生态 B.破坏海洋工程 C.破坏海洋保护区 D.破坏海洋水产资源 E.破坏海岸工程 6. 自然资源的特性包括( )相对性 C. 整体性 D. 地区性 E. 有限性 7. 依照我国水法要求,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的水资源是( )A.破坏海 B.)A. 可使用性)A. 农村集体 D. 农村集体经济组 )A.环境标准 B.经济组织范围内的地下水B. 流经农村集体组织的河流中的水 C. 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修建管理的水库中的水织所在地的湖泊水 E.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水塘中的水 8. 国际环境法实行伎俩中的“命令-控制措施”包括( 环境影响评价 C. 风

41、险评定 D. 许可证 E. 限制或严禁性措施二、单项选择题 1.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保护的环境要素范围是()A. 与人类生存发展有直接或者间接关系的一切环境要素 B. 科学研究证明对人类生存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环境要素 C. 以整个生物界为中心、为主体的外部空间和物质组成的环境要素 D. 对人类生存发展有 影响且人类行为能够影响、调整或支配的环境要素 2. 率先提出“可连续发展”概念的文献是( )A. 里约宣言B. 我们共同的 )A. 1954将来C. 21 世纪议程D. 增加的极限3. 我国宪法第一次要求重要的自然资源为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是在( 年 B. 1972 年 C. 1978 D. 1

42、982 年4. 我国第一个综合性的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是( 合排放标准)A. 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B.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C. 污水综 )A. 海域建设D. 固体废物综合排放标准5.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要求,下列选项中属于专题规划的是( C. 城市建设规划 )A. 确认取得规划 B. 土地利用规划 使用权的方式属于( (D. 区域开发规划 6. 单位或个人通过自然资源使用权的买卖、 出租、 承包等取得自然资源 C. 转让取得 D. 开发利用取得 7. 确认环境是否已被污染的依照是B. 授予取得)A. 环境质量标准 B. 污染物排放标准C. 环境措施标准D. 环境基础标准 8. 我国环境保护法要求,环境污染危害的赔 )A. 行政仲裁 B. 行 政 处 罚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纠纷,当事人能够选择行政处理和司法处理等程序。其中“行政处理”一般是指( C. 行政调解D. 行政裁决 9. 我国侵权责任法第 65 条要求:“因污染环境导致损害的,污染者应当负担侵权责任。”这一要求体 )A. 过错推定责任标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公务员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