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学概论记分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学正式出现于(C)A.人类社会出现时B.十三世纪C.十九世纪三十-四十年代D.二十世纪三十年代2社会学的创始人:(A)A.奥古斯特孔德B.斯宾塞C.马克思D.马克斯韦伯3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B)A.人类历史的全过程B.现实的、详细的社会整体C.过去了的社会D.当今世界上还存在的各种原始部落4马克思主义者以为,社会的本质是(C)A.个人的集合,只是个空名B.客观存在的实体C.社会关系的总和D.聚集到一起5中国古代儒家所传说和向往的最高社会理想是:(A)A.大同社会B.小康社会C.理想国D.友好社会6初次提出实证一词的思想家:(C)A.孔子B.马克思C.孔德D
2、.韦伯7第一次使用社会学一词是在(A)一书中A.实证哲学教程B.社会学原理C.社会学措施论D.经济与社会8自杀论的作者是(C)A.奥古斯特孔德B.斯宾塞C.迪尔凯姆D.马克斯韦伯9结构功效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是(B)A.迪尔凯姆和马克斯韦伯B.帕森斯和默顿C.科赛和达伦多夫D.库利和米德10社会学在中国的恢复和重建工作在(D)A.1952年8月B.1958年6月C.1978年12月D.1979年3月11社会学在中国的恢复和重建后,对中国社会学产生较大影响的社会学家是(B)A.晏阳初B.费孝通C.李景汉D.孙本文12下列属于评选性文化的是(D)A.庆典方式B.造访方式C.礼仪禁忌D.科学技术13组
3、成文化的最小的单位是(A)A.文化特质B.文化特质丛C.文化丛D.文化模式14文化发展和演进的主流应当是(C)A.文化的冲突B.文化相对论C.文化的融合D.文化暴力15文化冲突论的代表人物是(B)A.鲁思本尼迪克特B.塞缪尔亨廷顿C.玛格丽特米德D.博厄斯16下列不属于亚文化的是(D)A.自然主义者B.哥特人C.计算机黑客D.一夫一妻制17文化模式研究最具备代表性的人物是(A)A.鲁思本尼迪克特B.塞缪尔亨廷顿C.玛格丽特米德D.博厄斯18文化往往具备比较广泛的意义,这重要是指文化的(A)A.象征性B.复合性C.传递性D.变迁性19“性善论”是由(A)提出的。A.孟子B.荀子C.孔子D.老子2
4、0“镜中我”这一概念是由(B)提出的。A.G米德B.C库利C.布鲁默D.戈夫曼21在社会化的所有场所中,最重要、最为直接、最为持久的是(A)。A.家庭B.同辈群体C.学校D.大众传媒22专门为社会化目标而建立的社会化机构是(C)。A.家庭B.同辈群体C.学校D.大众传媒23同辈群体的影响在(B)达成最高峰。A.小朋友期B.青春期C.中年期D.老年期24在所有的大众传媒中,影响最大的是(D)。A.报纸B.杂志C.广播D.电视25在青年时期,影响人们社会化的重要是原因是(D)。A.学校B.同辈群体C.小区D.工作单位26个人开始直接、全面的学习和负担成人责任和权利一般发生在(C)。A.小朋友时期B
5、.青少年时期C.青年时期D.中年时期27“亲密与孤单”在埃里克森的理论中重要是指(C)时期的特性。A.婴儿B.学龄C.青年D.中年28依照人们取得社会角色的方式不一样能够将社会角色划分为:(A)A.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B.要求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C.功利性角色和体现性角色D.内在角色和外在角色29、中国老式社会网络的核心格局是:()A.面子B.同心圆C.团体格局D.差序格局30、社会制度最核心的组成系统是()A.理念系统B.规范系统C.设备系统D.制度系统31、城市小区的社会关系以()为主。A.血缘关系B.地缘关系C.业缘关系D.混合关系32、如下哪种方式能够体现社会角色?()A.角色实践B.角色
6、期待C.角色领悟D.布景与道具33、互换理论研究的主题是()A.合作关系B.冲突关系C.强制关系D.互换关系34、初级群体的概念最早是由()提出的A.霍曼斯B.米德C.库利D.默顿35、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或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这是:()A.角色冲突B.角色不清C.角色中断D.角色失败36、当一个人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并按照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时就是:()A.社会角色确实定B.社会角色的体现C.社会角色的扮演D.社会角色的失调37、把社辨别为城市小区和农村小区是依照()而进行的划分。A.地区型小区划分法B.功效型小区划分法C.区位体
7、系划分法D.历史划分法38、依照群体组员之间关系的亲密程度,能够将群体划分为()A.首属群体和次属群体B.所属群体和参考群体C.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D.血缘群体、地缘群体和业缘群体39、严格限制农村农业户口居民迁入城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是在()年开始实行的。A.1951年B.1954年C.1956年D.1958年40、为小区这一概念加上地区含义的学者是()。A.滕尼斯B.帕克C.费孝通D.韦伯41、霍桑试验提出了()A.“经济人”假设B.“社会人”假设C.“自感人”假设D.“自我实现人”假设42、有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儿女生活在一起而组成的家庭称这为()A.核心家庭B.主干家庭C.联合家
8、庭D.丁克家庭43、研究表白,一个群体的组合式的规模是()A.两个人B.三个人C.五个人D.十个人44、社会制度最基本的特性是()A.强制性B.社会性C.历史性D.约定性45、在当代社会中,()处在主导地位A.血缘群体B.地缘群体C.志缘群体D.业缘群体46、社会制度最基本的组成要素是()A.理念系统B.规范系统C.设备系统D.制度系统47、截止到,我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达成()。A.28.9%B.41.8%C.52.3%D.70.6%48、邻里群体的结成是以()为基础的。A.血缘B.业缘C.地缘D.姻缘49、建立在下级对上级的个人效忠、服从和信赖基础上的管理方式是()A.封建制B.科层制C.家长
9、制D.民主制50、社会制度最具革命性的特性是()A.强制性B.社会性C.历史性D.约定性51、人类历史上古老而又重要的地区性共同体是()A.农村小区B.城市小区C.部落D.原始社会52、希望工程属于()A.政治组织B.经济组织C.政府组织D.非政府组织53、一个社会制度的正功效发挥最高的阶段是()A.开始期B.形成期C.效能期D.形式主义期54、依照社会角色的规范化程度能够将社会角色分为()A.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B.要求性角色和开放角色C.功利性角色和体现性角色D.内在角色和外在角色55、社会制度的核心特性是()A.强制性B.社会性C.历史性D.约定性56、组织、协调志愿者活动的民间组织是()
10、A.政府组织B.非政府组织C.社会团体D.志愿者协会57、下列属于本原性社会制度的有()A.政治制度B.经济制度C.文化制度D.宗教制度58、美籍日裔学者威廉大内在阐明美国的企业界应当向日本学习时提出了()。A.Z理论B.Y理论C.X理论D.权变理论59、社会学创建于(C)A.人类社会出现时B.十三世纪C.十九世纪三十年代D.二十世纪三十年代60、对解释的准确了解:(B)A.描述事物的本来面貌B.由成果找原因C.由所懂得的过去找将来的趋势D.探索改造社会和处理社会问题的对策61、对全体调查对象逐一进行调查是(C)A.个案调查B.抽样调查C.普遍调查D.经典调查62、为了处理某一问题,而对特定的
11、个别对象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措施是(D)A.抽样调查B.经典调查C.重点调查D.个案调查63、抽样调查中所说的“总体”是指(B)A.抽取出来要进行调查的单位B.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C.统计出来的所有调查成果D.调查资料的汇总64、社会学家(C)最先将社会角色一词利用到社会心理学领域。A.芝加哥学派B.斯宾塞C.米德D.林顿65、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稳定的社会形式是(A)A.核心家庭B.主干家庭C.联合家庭D.扩大家庭66、社会组织的非正式结构概念是(C)在通过霍桑试验后提出来的。A.马斯洛B.泰罗C.梅奥D.西蒙67、对社会制度提出中观层面功效分析的重要代表人物是(D)A.马克思B.尼采C.韦伯
12、D.默顿68、社会制度最基本的组成要素是(A)A.理念系统B.规范系统C.设备系统D.制度系统69、如下属于人文性社会科学的学科是:(D)A.政治学B.经济学C.教育学D.人类学70、从调查对象中有目标、故意识地选择若干具备代表性的单位来进行调查,以认识同类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这种调查措施是(D)A.个案调查B.经典调查C.重点调查D.抽样调查71、古典的文化进化论重要产生于(D)A.16世纪B.17世纪C.18世纪D.19世纪72、同辈群体的影响在(B)达成最高峰。A.小朋友期B.青春期C.中年期D.老年期二、多项选择题1、按照区位体系划分法,能够将社辨别为()。A.基本服务小区B.
13、商业小区C.居住小区D.工业城镇E.缺乏自身明确的经济基础得小区2、一个完整的社会制度的生命周期重要包括()A.开始期B.形成期C.效能期D.形式主义期E.萎缩期3、初级群体具备如下特性()A.规模小,人数少B.目标一致,整合程度高C.群体组员难以替代D.组员间直接的、常常的面对面互动E.群体控制靠非正式伎俩4、城市小区社会关系的特点重要有()。A.具备异质性B.具备匿名性C.具备非个性化D.具备多元化倾向E.组织功效专业化5、初级群体的重要类型有()A.家庭B.小区C.邻里D.小朋友游戏群体E.非正式群体6、社会组织调动组织组员的重要伎俩有()A.组织权威B.组织目标C.组织规范D.组织机构
14、E.织资源7、小区组成的基本要素有()。A.人口B.地区C.区位D.组织结构E.共同的文化认同8、结构功效主义者帕森斯社会组织在社会中负担的功效将社会组织划分为()A.经济生产组织B.政治目标组织C.整合组织D.维模组织E.群众组织9、作为一个社会体系,一个完整的社会制度重要组成原因是()A.观念系统B.规范系统C.设备系统D.组织系统E.文化系统10、如下各种称谓在使用中有哪些与“非政府组织”的涵义相近?()A.NGOB.非营利组织C.第三部门D.民间组织E.社会团体11、按照陆学艺的观点,为了加快城市化进程、建立城镇一体化的社会,需要采取的措施有()。A.改革目前的户籍制度B.就业制度实现
15、城镇一体化C.社会保障制度上要实现城镇一体化D.进行土地制度改革E.市场实现城镇一体化12、韦伯以为,社会分层的重要影响原因包括()A.权力B.社会声望C.财富D.社会地位E.职业13、按照产生次序,社会制度能够划分为()A.本原性社会制度B.派生性社会制度C.首属性社会制度D.间接性社会制度E.次属性社会制度14、按照流动方向的不一样,社会流动能够划分为()A.水平流动B.垂直流动C.代内流动D.代际流动E.人际流动15、社会组织的基本组成要素如下()A.常常的面对互动B.一批稳定的组员C.特定的活动目标D.明确的组织章程E.正式的组织结构16、农村小区的特点重要有()。A.居民所从事的职业
16、以农业为主B.人口密度小,人口素质较高C.居民生活方式老式色彩较浓D.社会组织较简单E.社会问题较单一17、影响社会分层的重要原因有()A.社会分化的必然B.社会资源有限C.社会分工的加速D.社会组员的不平等E.社会发展的规律18、家庭结构是指家庭组员的代际与亲缘关系的组合情况,当代社会的家庭结构按照家庭的婚姻和血缘关系以及家庭人口要素等综合指标来划分,能够把家庭的结构划分为()和其他家庭。A.核心家庭B.主干家庭C.联合家庭D.单亲家庭E.丁克家庭19、社会制度的特性重要有()A.强制性B.社会性C.历史性D.约定性E.系统性20、社会学的产生的背景有:(ABCD)A.资本主义大发展,社会大
17、变革B.自然科学大发展,尤其是三大科学成果的出现C.社会调查的兴起和统计学的发展D.丰厚的思想渊源E.马克思主义的影响21、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现实前提是:(AB)A.自然环境B.人口C.文化D.社会关系E.社会制度22、社会学研究及基本程序重要包括:(ABCE)A.选题阶段B.设计阶段C.实行阶段D.观测阶段E.总结阶段23、社会化的重要内容有(ABCD)A.学习生活技能B.传递社会文化C.完善自我观念D.培养社会角色E.接收同辈群体影响24、要做到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代沟问题,就需要(ABCE)。A.要正确认识代沟问题B.要对代沟的性质进行详细分析C.思考怎样处理代沟问题D.把代沟视为洪水猛兽E
18、.思考应当把代沟控制在什么范围25、社会学的社会功效有:(ABCE)A.描述的功效B.解释的功效C.规范的功效D.推理的功效E.预测的功效26、继续社会化一般发生在(DE)时期A.小朋友时期B.青少年时期C.青年时期D.中年时期E.老年时期27、农民工的再社会化过程重要有(ABCDE)。A.谋生技能的再社会化B.价值观念的再社会化C.行为规范的再社会化D.自我意识的再社会化E.生活方式的再社会化28社会学的学科特点有:(ABCD)A.整体性B.综合性C.应用性D.重视社会调查研究E.信息性19社会的特点如下:(ABCDE)A.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B.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C.社会是有
19、文化、有组织的系统D.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E.社会有一套自我调整的机制30人类社会存在的现实前提是:(AB)A.自然环境B.人口C.文化D.社会关系E.社会制度31西方社会学的初创阶段,其代表人物是(AB)A.奥古斯特孔德B.斯宾塞C.马克思D.马克斯韦伯E.迪尔凯姆32西方社会学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到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形成时期,其代表人物是(DE)A.奥古斯特孔德B.斯宾塞C.马克思D.马克斯韦伯E.迪尔凯姆33斯宾塞以为,社会就象生物有机体同样,有三个系统,即(ACD)A.营养系统B.排泄系统C.循环系统D.神经系统E.物理系统34中国社会学界出色的代表人物有:(ABCD)A.孙
20、本文B.潘光旦C.吴文藻D.费孝通E.丁克35文化重要具备哪些特点(ABCDE)A.象征性B.复合性C.传递性D.变迁性E.共享性36文化的功效重要有(ABCE)A.认同功效B.规范功效C.整合功效D.文化关乎国家的稳定E.社会化功效37文化的冲突类型重要包括(ABCDE)A.区域性文化冲突B.集团性文化冲突C.阶级性文化冲突D.民族性文化冲突E.时代性文化冲突38文化融合的方式重要有(ABCDE)A.文化的交流和传输B.文化的适应C.外来文化的本土化D.文化的转型E.文化的更新39中国老式文化的特点重要有(ABCDE)A.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B.重实际轻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C.家族本位宗族集体
21、主义文化D.尊君重民的政治文化E.挣脱神学独断的生活信念40社会化的基本内容有(ABCD)A.教诲生活技能B.传递社会文化C.完善自我观念D.培养社会角色E.接收同辈群体影响41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大众传媒重要有(ABCDE)。A.报纸B.杂志C.广播D.电视E.因特网42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需要通过如下几个阶段:(BCE)A.布景与道具B.角色期待C.角色领悟D.衣着、仪表与言谈举止E.角色实践43社会角色这一概念包括如下几层含义(ABD)A.社会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体现B.社会角色是对某种社会地位上的人的行为期待和行为规范C.社会角色表白了人们社会地位的高低D.社会角色是对人的社会关系的反应E.每个人只负担一个社会角色44常见的社会角色失调有如下几个情况(BCDE)A.角色行为B.角色冲突C.角色不清D.角色中断E.角色失败45社会互动的重要类型有(ABCDE)A.互换B.合作C.冲突D.竞争E.强制46社会网络的特点如下(ABC)A.弥漫性B.多重性C.隐蔽性D.直观性E.公正性47依照维系群体组员关系的性质不一样能够将社会群体划分为(ABC)A.血缘群体B.地缘群体C.业缘群体D.志缘群体E.趣缘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