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体育毕业论文 篇一:关于体育毕业论文范文 摔跤运动在彝族地区学校开展的可行性探究 秦建宏 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 10350124 摘要本文采纳文献法、调查法(访谈法)对彝族地区学校调查并分析,论证了摔跤运动在彝族地区学校开展的可行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摔跤运动在彝族地区学校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按照,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彝族地区学校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得摔跤运动在彝族地区学校更好地传承开展,增加彝族地区学校课堂的丰富性和吸引性,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开展。 关键词摔跤彝族学校开展 可行性探究 1 前言 摔跤:重竞技运开工程之一,是一项陈旧的竞技工程,两人徒手相搏,按一定的规那么,以各种技术
2、、技巧和方法摔倒对手。世界各国都有其民族特点的摔跤方式和方法。摔跤在我国凉山彝族所有传统体育运动中是一项最重要,也是最普遍的体育活动之一。特别是在火把节、春节和彝族年期间,摔跤更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彝族摔跤是一种对抗性强的体育运动,特点是两人徙手进展搏斗,技术性特别强,对运动素养的要求特别高,通过学习和练习摔跤,能够开展人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等素养,同时还能够培养人的意志质量,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开展,能够较大幅度地高人体的心肺功能,对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和各器官的工作才能大有好处。近几年来摔跤运动在彝族地区逐步被淡化,同时掌握摔跤动作技术要领的人也越来越少,假设能在彝族地区学校来开展
3、摔跤运动这门课程那么有利于推进摔跤运动在彝族地区的开展,能够提高彝族地区学校小孩的身体素养培养其意志质量,使得摔跤运动在彝族地区更好的传承开展下去,为我国培养更多的摔跤人才参加竞赛。 本课题研究摔跤运动在彝族地区学校开展的可行性来说明摔跤运动课程的开设对彝族地区有积极的作用。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深化到凉山彝族地区学校(哈土小学、洛古坡小学、马坪坝小学、马鞍小学)理解当地的详细开展现状,并选取了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哈土小学的在校学生、老师、领导作为调查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法 通过大量查阅和搜集彝族地区传统体育工程的开展等相关的文献材料,在广泛阅读和整理各
4、类文献的根底上,根本掌握所要研究的情况,深化到彝族地区开展研究,最终得出真实的结果。 2.2.2 访谈法 询征询哈土小学在校学生对摔跤运动课程的开设和对学习摔跤运动的看法,与学校体育老师共同讨论学生学习摔跤运动的积极作用,以及课程开设中出现的一系列征询题,和学校领导进展深一步的交流与讨论阻碍课程开设的要素,再提供一些建议与之参考。 3 彝族摔跤运动的主要特点 3.1彝族各地摔跤技巧不同,规那么各异 在彝族中摔跤能手特别受族人尊敬。因而,摔跤活动也开展得特别广泛。各个地区的彝族都有本人规定的摔跤日期,大小凉山以及滇西的巍山、楚雄一带,以六月二十四、二十五日的火把节为主,还盛行在结婚典礼上举行摔跤
5、活动。滇南的弥勒、路南主要在农历二三月摔跤。滇东的却在农历各月祭祀以后进展三天。其他还有在彝历年、元宵节、端阳节、中秋节进展摔跤的。云南彝族摔跤通常是从站立摔转化为跪撑摔的循环式,主要动作为抓住对方腰带,抱单腿、过背、夹臂翻、穿腿等,使对方双肩着地为胜,与国际自由式摔跤相近,只是不分体重组别,没有时间限制。四川凉山州彝族摔跤,那么是双方先抱腰抓好,此后再用肩、臂和腰动作将对方摔倒。运发动在场上三战两胜,败者退场,胜者再战。彝族摔跤不搞决赛,只要连续战胜两个以上不同对手,就给予奖励。胜两个,败于第三人的,当场奖红布一米,胜三人以上的,参加“挂红”仪式。每次摔跤完毕时,大会将战胜三人以上者都集中在
6、场内发奖。战胜对手最多的为“摔跤王”,在身上披挂缠裹约十米长的红布,称为“挂红”。别的优胜者,都按战胜对手多寡,分一至五等奖,以红布数米,分别“挂红”。 彝族摔跤运动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是一种民族方式的体育工程,按照有关史料和文物记载,早在两千年前我国已有摔跤运动,同时摔跤运动也是奥运会曾经的工程之一,由于其特点是两人徒手靠技巧以及力量获取最后的成功吸引了许多人去关注,而且特别多少数民族(如:彝族、蒙古族等)将它作为了一种传统体育活开工程,是其节假日期间的必不可少的娱乐活动之一,特别是在彝族中这项运动是家喻户晓的,在每年火把节、彝族年和春节期间,摔跤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这项运动不仅是彝族的
7、娱乐活动更是衡量彝族小伙身体素养以及力量的标准,每年最终的优胜者不仅能够“挂红”还将获得“摔跤王”的称号,因而摔跤运动具有较为广泛的群众根底。 4 彝族学校开设摔跤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学校摔跤课程开设有多种要素,政府的行政职能占主要要素之一;通过到当地政府部门以及体育局走访调查,并将在彝族学校开设摔跤课程相关事宜告知有关负责人,得到当地政府及体育局的一致认可,认为此举为传统的体育文化事业能够接着发扬下去,做出了正确的引导和宣传;其次,在彝族地区学校开设摔跤课程,有利于此项运动的稳定开展;随着社会的开展和进步,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会越来越频繁,文化也互相浸透和阻碍,有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彝族摔跤运动会
8、会随之焕发出史无前例的活力,为进一步保证各民族之间的正常的文化,经济和各方面的交流提供了重要保障。 4.2 学校领导及师生对摔跤课程开设的态度 通过深化到彝族地区学校的调查以及对哈土小学领导及师生的访谈进展理解,学校领导从多方面考虑了开课征询题:由于哈土小学学校处于偏僻的山区当中而且接收外来事物的信息较慢,学校总是走墨守成规的的路,几乎无创新理念,当讨论到摔跤课程的开设,学校领导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认为新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哈土小学学生身心的开展,打破了哈土小学长期以来传统单一、单调无味的课堂教学方式,增加了学校课程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校校风的建立;学校的老师认为摔跤课程的开设有利于进一
9、步加强彝族地区学校学生之间的团结,能够推进彝族地区学校稳定的开展;由于哈土小学条件设备较为落后,平时同学们上体育课更多的是自娱自乐,大部分学生认为单调无味,少部分学生从小受家人的阻碍从而热爱摔跤这项运动,当征询到学生对摔跤课程开设的看法时,大部分学生都愿意学习,由于学生们平时上的体育课根本学不到东西,面对新课程的开设充满了好奇以及向往。因而,学校领导及师生对学校开设摔跤课程都有积极的态度。 通过实地调查,3所学校(哈土小学、洛古坡小学、马鞍小学)都位于山脚下,除了靠近城区的马坪坝小学有操场,其他学校校内没有完好的操场,更多的是泥巴地凹凸不平;通过访征询和查阅材料摔跤场地应该是在平地上或者是在室
10、内进展还要有一定的器材(如:平安垫等),假设遇上下雨等天气,坏天气将会阻碍正常教学,校内领导和老师通过讨论过后平时摔跤课程可在教室内进展,根天分够处理教学场地征询题。 通过对4所彝族学校(哈土小学、洛古坡小学、马坪坝小学、马鞍小学)的走访得知,学校的体育老师大多为彝族,从小受家族阻碍大都学习过摔跤,同时每所学校都有掌握摔跤运动技术的老师,个别老师还曾经参加过专业的摔跤竞赛并获得不错的成绩,以上信息显示,学校已具备较为丰厚的摔跤师资力量,能够有力的推进此项运动在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开展,并为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摔跤师提供了交流平台,为更好的促进此项运动开展打下了夯实的根底。 5 开设摔跤课程的积极阻碍
11、 5.1 打破了没有体育的陋习 通过访谈理解到,哈土小学等从未有针对体育课的考试,摔跤课程的开设,打破了长期以来学校没有体育考试的陋习,增加了学校体育考试的工程;这也是评定学生身体素养合不合格的标准,也正由于有了考试,学生们对这门课程提高了注重程度,改变了哈土小学等彝族学校长期以来传统单一、单调无味的课堂教学方式,同时增加了课堂的丰富性。 5.2 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和积极性 当前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联动反响敏锐时期,他们的求知欲望较为强烈,对新事物充满好奇,摔跤工程动作技术多,学生通过理解技术动作,能够选择适宜本人的动作进展练习和使用,以便于更好的掌握技术要领,课程的开设有利于面向全
12、体学生,因材施教;同时摔跤动作比拟简单,不用花费太多的时间去进展训练,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另外,课程的构造比拟合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增进学生健康、加强学生体质,从而激发学生的对体育课的兴趣和积极性。 5.3 能够丰富学校的校园文化生活 校园是学生身心开展的重要场所,摔跤课程的开设,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有利于校园文化生活的开展,课程的开设不仅加强了学生强身健体认识,同时营建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气氛,使校园活力勃勃,充满青春活力。其次,在校园内开展一系列关于摔跤的体育活动及赛事,有利于推进学校“全民体育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身体素养水平、培养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才能,能引导学生心态积极向
13、上、气质朝气蓬勃。摔跤课程的开设不仅促进了彝族地区校园稳定的开展更丰富了学校的校园文化生活。 6 结论和建议 6.1 结论 通过深化到彝族地区调查并分析得出最终结论:彝族各地摔跤技巧不同,规那么各异,同时这项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根底;在彝族学校开设摔跤这门课程,得到了当地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当地学校领导及师生的一致认可,学校的场地设备及师资现状根天分够到达课程的开设要求;开设摔跤课程有着积极地阻碍,打破了彝族学校没有体育考试的陋习、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和积极性,能够丰富学校的校园文化生活;综上所述,摔跤运动在彝族地区学校的开展对彝族地区有积极的作用,是可行的。 6.2 建议 彝族
14、地区相关者政府部门应尽早成立专门的治理机构(如:协会等),加大对彝族地区扶持力度,为彝族地区学校开展关于摔跤工程提供政策、财力物力的支持,使彝族摔跤特别好地得到继承和开展,进而推进彝族地区经济、文化开展和民族团结。学校领导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严格把关,要求体育老师将摔跤这门课程在彝族地区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从而使得学生从小养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篇二:体育专业毕业论文 XXXXXXXXX学院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现状分析 体育系 XXXXX 指导老师 XXXXX 摘 要:本文运用文献材料法、征询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XXXXXXXXX学院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现状进展调查,觉察
15、该学院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情况一般,而且参与的工程呈现男女差异和工程集中的特点,同时还受一些客观要素的制约,研究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运动热情,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加强体育环境建立,为树立终身锻炼的体育思想提供理论按照。 关键词:体育运动;要素;现状 Students interested in sports Statu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Abstract:This use of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statistic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
16、ogy Institute of the status of the students participating in sports to investigate, Found that college students involved in the case of sport in general,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men and women involved in the project presentation and project focu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lso affected by som
17、e objective factors, the study aims to improve the enthusiasm of the students movement, deepening reform of physical education, enhance physical environment, to establish a life-long exercise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phys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Sports; factors; Status 引 言 学校体育是群众体育的重要组成
18、部分,学生也是群众体育中参与的主体,现阶段,学校教育中更多的在实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养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健康体魄是青青年为祖国和人民效劳的根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表达。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实在加强体育工作。”新的时代给予了学校体育更加严峻的历史使命,我们的学校体育更要习惯时代的开展、学生的需要。本研究分析XXXXXXXXX学院体育运动开展的现状,并按照当前的现状与学生运动参与的需求提出合理的建议,从而促进学院构成更好的体育氛围,学校体育运动的范围包括学校体育教育、课外体育活动和运动竞赛等几个方面,本研究也将从这几项内容入手进
19、展调查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XXXXXXXXX学院学生为整体,随机选择其中各年级(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学生共200人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材料法 阅读有关教育学、心理学、学校体育等方面的书籍,翻阅最近十年的相关期刊作为本文的理论支撑。 1.2.2 征询卷调查法 对抽取的200名中学生发放调查征询卷,回收192份,回收率96%,其中有效征询卷188份,有效率94%,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学生调查征询卷情况一览表(N=200) 项 目男 生 女 生 合 计 发放数量 11783 200 回收数量 11181 192 回收率% 94.8
20、97.6 96 有效征询卷 11078 188 有效率% 94 94 94 1.2.3 数理统计法 用EXCEL2003对搜集到的调查数据进展整理和统计、分析。 1.2.4 逻辑分析法 对调查结果进展逻辑分析和总结。 2 结果与分析 2.1 XXXXXXXXX学院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态度 如表2所示,在对XXXXXXXXX学院的调查中,喜爱参与体育运动的人数比例46.3%,表示参与态度一般的比例是32.4%,不喜爱参与体育运动的比例是21.3%,这其中,女生喜爱参与体育运动的人数比例41.4%,态度一般的比例是42.6%,不喜爱参与体育运动的比例是75%,男生喜爱经常参与体育运动数比例58.6%
21、,态度一般的比例是57.4%,不喜爱参与体育运动的比例25%。如此的的调查结果说明,在XXXXXXXXX学院,学生乐于参与体育运动的程度不是特别高,但呈显性别差异,男生喜爱参与人数的比例大于女生,这与不同性别的性格特点有关,女生的特点和生理特点决定了参与其中的人数必定少于男生,但是这也说明学生缺少体育运动兴趣,体育锻炼热情不高。表2 XXXXXXXXX学院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情况调查(N=188) 经常参与 偶然参与 不参与 N % N % N % 2.2 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 动机是引起、维持一个人的学习行为,并将该行为导向某一个目的,以满足个体需要的念头、愿望和理想等,动机也是指人们对做某
22、件事物的心理欲望。本研究对XXXXXXXXX学院的学生进展了有关参与动机的调查,由于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日趋成熟,选择参与体育运动的动机也各有不同,如表3的统计,有63.8%的学生选择了从“兴趣出发”,有40.7%的学生选择了 “缓解学习压力”,有49.6%的学生选择了“体育成绩达标”,有34.5%的学生选择了锻 “炼身体”,还有21.7%的学生选择了 “和同学交往的手段”。从统计的结果看,大多数的同学仍然从内心的实际出发去参与体育锻炼,还有将近半数的学生是为了完成大纲要求的“标准”,大学生学习紧张而且疲劳,适当的参加体育锻炼确实能够缓解学习的压力,因而有特别多同学也是从这个目的出发。由于学
23、生所处年龄特点,他们对锻炼身体的认识还不够强烈,因而相对来说选择这项的学生偏少,另外学生的社会化程度特别低,因而对待交流的手段或者方式上,他们考虑的不多。 表3 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动机的统计结果(N=188) 动 机被选次数(n) 百分比(%) 2.3 学生对不同体育内容的兴趣 体育兴趣是人们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与体育活动的需要相联络的意向活动,是体育参与的根本动力之一。它阻碍着人们体育参与的详细活动方向和强度。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根底,运动兴趣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不管是教学内容的选择仍然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该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
24、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展体育锻炼。因而,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目的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2.3.1 学生对不同的体育活动内容的兴趣倾向通过表2的调查能够看出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是特别高的,在详细的内容方面,学生对不同的运动内容表现出不同的兴趣倾向,而且不同性别的学生还呈现出差异性,如表4所示,在男生中最受欢迎的三项体育工程分别是:篮球,占到35.1%的比例,羽毛球,占到17.9%的比例,足球,占到15.5%的比例。女生中最受欢迎的工程是:羽毛球,占了66.5%的比例,舞蹈,占了36.1%的比例,乒乓球,占了16.8%的比例。在其他的工程中,男生和女生选择
25、的也有一定的差异,但是程度比拟接近,男生中,喜爱剧烈的竞技性强工程的人比拟多,女生中,选择舞蹈等休闲类工程的人比拟多,从整体上看,中长跑、武术、体操等纯竞技类的工程,乐于参加的学生不多。这说明,XXXXXXXXX学院的学生在对运开工程的兴趣上,呈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性与工程集中性的特点。 表4 学生对喜爱工程统计表(N=188) 男 生女 生 N % N % 2.3.2 学生参与运动训练竞赛的兴趣现状 学校体育的一大目的是注重了学生的参与性,那代表一个学校真实体育水平标精确实实是学校运动队的训练质量。在XXXXXXXXX学院里,对学生参与运动训练竞赛的兴趣进展了调查,通过调查得知,如表5所示,乐
26、于参与学院的运动训练与竞赛的学生中,男生占了24.5%,女生仅占12.2%,如此的调查数听说明,在XXXXXXXXX学院里,在艰辛的运动训练面前,愿意参与的学生比例明显下降。 表5 学生参与运动训练和竞赛的统计(N=188) 男 生 女 生 N % N % 2.4 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学校体育是学校施行素养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课外体育活动又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行为和才能的重要途径,是保证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的重要措施,是体育课堂在课外的延伸,是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重要环节。学校体育目的与功能的实现特别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课
27、后锻炼情况,而锻炼的效果直截了当取决于学生参与的频率。在调查结果中能够看出,如表6所示,只有40.3%的男生和27.3%的女生每周参与体育运动二次或二次以上,而每周参与一次的男生占了将近五成,女生超过了五成,甚至有相当比例的学生每周锻炼次数具有不确定性,这与“每天锻炼1小时”的要求相差甚远。这说明XXXXXXXXX学院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频率总体不高,这必将阻碍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的提高,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缘故:一是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考试负担过重,导致没有空余时间运动;二是学生在课余时间比拟忙,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参与运动;三是学校场地和器材的缺乏,无法满足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需要;四是学生自我锻
28、炼的认识不够,同时也有受伤的担忧。 表6 学生参与课外体育运动频度统计表(N=188) 男 生 女 生 N % N % 2.5 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后运动体验情况调查 学生的运动体验情况能够直观的反映出他们投入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有多大。本环节的调查,选择了参与运动时的运动强度和运动后的心理愉悦程度的调查。如表7和表8所示,(划分强度的标准按照运动后的脉搏而定,脉搏次数在150次/分钟以上为大强度,脉搏次数在130-150次/分钟之间为中等强度,脉搏次数在110-130次/分钟之间为一般强度,脉搏次数在110次以下的为小强度。)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9.3%的学生表示运动强度特别小,有59.3%的学生表
29、示运动强度一般,25.6%的学生表示运动强度适中,有5.8%的学生表示运动强度特别大;同时在调查中没有学生表示运动后出现沮丧的情况,有10.4%的学生认为心情一般,77.9%的学生都表示心情温馨,11.7%的学生表示心情特别愉悦。如此的调查结果说明,XXXXXXXXX学院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的体验上,学生的运动强度总体来看较大,他们中大多数人感遭到在运用大运动量,另外在关于学生心理愉悦程度的调查中,并没有心情沮丧的情绪出现,大多数学生都选择了心情比拟温馨的层面上,可见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后的身心体验是特别愉悦和舒爽的。篇三:体育专业游泳毕业 体育专业游泳毕业论文 体育专业游泳毕业论文 题 目: 专
30、 业 体育专业游泳毕业论文 对游泳初学者心理分析研究 摘要:随着人类的进步,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飞速开展,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物质文明建立的同时,也越来越注重精神文明的建立,国家开场注重对体育事业的开展,对体育运动的大力支持;游泳是一项特别好的运动,它不仅是一项的体育活动,更是集健身、健心、健康为一体的多元化技能,并逐步遭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和热爱,更多的人们开场从事游泳运动,因而对游泳初学者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阻碍游泳初学者在学习过程中最为关键的要素之一便是“心理”,如何理解教学中初学者的心理状态及各种心理活动规律,及时掌握情绪和心态变化,并结合教学实践,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是提高
31、游泳教学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游泳初学者心理分析 体育专业游泳毕业论文 On the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f swimming beginners Abstract: With the progress of mankind, the cause of socialism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especially in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building of material civilization, but also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
32、e construction of spiritual civilization, the state started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spor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trong support for sports; swimming is a very good campaign, it is not only a sports event, but also is a fitness, heart health, health as one of the skills mix, and gradually more and m
33、ore attention and love, more people began to engage in swimming, swimming for beginners so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teaching. The impact of swimming for beginners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one of the most crucial factor is the psychological, teaching beginners how to understand the psychologic
34、al state and the laws of the various mental activities, timely information on changes in mood and attitude, combined with teaching practice, the use of science rational teaching methods, i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the key to swimming. Key words: SwimmingBeginnersPsychologicalAnalysis 体育专业
35、游泳毕业论文 目 录 前 言 1 1 选题按照 3 1.1 我国游泳初学者心理研究概况 3 1.2 研究的意义 3 1.2.1 心理要素的重要作用 3 1.2.2 研究游泳初学者心理的意义 4 2 主要研究方法及研究对象的分析 5 2.1 论文选取的主要研究方法 5 2.1.1 文献材料法 5 2.1.2 实地调查法 5 3 导致初学者心理恐惧产生的缘故 6 3.1 游泳者心理根本概念及特征 6 3.2 参与游泳活动不同人群的特点 6 3.2.1 青年 6 3.2.2 青年人 6 3.2.3 中老年 7 3.2.4 游泳教练员 7 3.3 心理恐惧产生的缘故 7 3.3.1 外在客观条件 7
36、3.3.2 内在主观要素 8 4 游泳初学者心理恐惧时的行为表现及其阻碍 9 4.1 初学者心理恐惧时的行为表现 9 4.1.1 出现各种程度的不良反响 9 4.1.2 言语过多,阻碍教学进度,不利于教学的开展 9 4.1.3 肢体生硬,动作频率加快 9 4.1.4 采纳“站立”姿态游进 9 4.1.5 呼吸技术动作错乱 9体育专业游泳毕业论文 4.2 初学者心理恐惧产生的阻碍 10 5 处理游泳初学者心理恐惧的方法 11 5.1 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初学者兴趣 11 5.2 选择良好教学环境,营建教学和谐气氛 11 5.3 加强熟悉“水感”的训练,改变常规教学方法 11 5.4 教学对象详细分析,分别对待 12 5.5 深水、浅水互换教学 12 5.6 教练员应多与初学者交流沟通 12 结 论 13 参考文献 14 指导老师简介 15 致 谢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