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代谢与体温.ppt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82039 上传时间:2022-06-14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2.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代谢与体温.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代谢与体温.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代谢与体温.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代谢与体温.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代谢与体温.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掌握:人体能量代谢及其影响因素,基础代谢率的概念。体温保持相对恒定的机制。能量的来源与去路,体温相对恒定的生物学意义。熟悉:间接测热法基本原理,第一节 能量代谢,一、能量的来源与利用,二、能量代谢的测定,三、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四、基础代谢及基础代谢率,一、能量代谢的概念,生物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着的能量释放、 转移、储存和利用的过程称为能量代谢。,Energy sources,Carbohydrates: mainly glucose约占70%,Fat约占30%,长期饥饿或极度消耗时是能量的主要来源,protein,ATP是体内直接的供能物质及能量储存的重要形式,三磷酸腺苷(aden

2、osine triphosphate; ATP),机体能量的来源,糖(carbohydrate glucose,GS) 是体内主要能源,供能占70以上;储能形式 肝糖元:维持血糖 肌糖元:骨骼肌运动需要供能途径 有氧氧化: 1molGS 38 molATP 无氧酵解:如剧烈运动时1molGS 2molATP,脂肪(fat)体内各种能源物质贮存的主要形式(脂肪占体重20%, 而糖仅150g);短期饥饿时发挥供能。氧化时释放的能量多(1g脂肪氧化放能为糖2倍)。,蛋白质(protein)主要功能为重新合成蛋白质,供能为次要功能; 特殊情况(长期不能进食或体力极度消耗)下供能; 在体内氧化不彻底,较

3、体外燃烧供能少。,能量的去路:,能量平衡,Calculate your body mass index体重指数(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BMI 18 - 20- 比较标准,每天需要热量 1800 - 2000卡路里BMI 21 - 22.9- 体重标准,每天需要热量 1800 卡路里- 应作适量运动BMI 23 - 25- 属于过重,要注意饮食,每天摄取热量 1500 - 1600卡路里- 需要增加运动量BMI 25 以上- 属于肥胖,要认真减肥,多运动来消耗热量- 每天摄取热量 1200 - 1400卡路里,Is BMI an Accurate Measure of Obesit

4、y?,BMI doesnt distinguish between body fat and muscle mass,(一)直接测热法(Direct calorimetry)测定人体在单位时间内的散热量。,二、能量代谢的测定,“定比定律”,在一般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量与产物的量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二)间接测热法,物理热价、生物热价,RQ PRQ = NPRQ,间接测热法计算步骤,三、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肌肉活动,表 机体不同状态时 的能量代谢率 状态 产热量(KJ/m2.min) 躺卧 2.73开会 3.40擦窗子 8.30洗衣 9.89扫地 11.37打排球 17.05打篮球 24.2

5、2踢足球 24.98持重机枪跃进 42.39,2、精神活动,3、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进食能使机体“额外”消耗能量的现象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食物特殊动力作用与进食的总热量无关,而与食物的种类有关。,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的机制 ?,肝脏在脱氨基反应中所消耗的能量,可能是“额外”产热的原因。,4、环境温度,环境温度 20 C 代谢率环境温度 10 C 代谢率 ,四、基础代谢,基础代谢 人体在基础条件下的能量代谢。基础代谢率(BMR) 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1)空腹:进食1214h后 (2)安静:测前静卧半小时以上 (3)清醒、无思维及精神活动 (4)室温 20 25C,2、基础代谢率的衡

6、量标准,kJ/(m2h) 与体重无比例关系,与体表面积成正比。,1、基础条件,3、BMR的临床意义,特别是诊断甲状腺疾病 的重要辅助方法。,第二节 体温,一、人体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动,二、人体的产热及散热,三、体温调节,一、人体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动,体温: 指机体深部的温度。,(一)、正常体温,人体正常体温的生理变动,正常体温,通常体温的测量部位为腋窝、口腔和直肠温度,肛温:正常为36.937.9。口温:约比直肠低0.2,为36.737.7。腋温:约比口腔低0.3,为36.037.4。,食管温度体核温度、鼓膜温度下丘脑温度,玻璃水银体温计,电子体温计,红外热像仪,鼓膜温度计,(二)、体温的生理变动

7、,1、昼夜变化 清晨2 6时体温最低午后1 6时体温最高,2、性 别,(1)女子体温平均比男子高0.3 C。 (2)女子体温随月经周期而波动。,孕激素 是引起女子排卵后体温升高的主要因素。,二、人体的 产热与散热,正常体温的维持,是产热与散热 两个过程动态平衡的结果。,(一)、产热,2、产热的主要形式,人体正常体温的维持,是在体温调节机构的协调和控制下,产热和散热过程达到动态平衡的结果。,3、产热活动的调节,高位中枢,感觉传入系统,寒冷刺激,产热活动,交感神经系统,作用缓慢持续时间长,作用迅速持续时间短,(二) 散热,1、辐射散热 体热以热射线(红外线)的形式传给外界较冷物体的一种散热方式。,

8、2、传导散热 是机体的热量直接传给同它接触的较冷物体 的一种散热方式。 (导热性能、面积、温度差)棉毛织物的导热差保暖水的导热性好冰袋降温,3、对流散热 是通过气体或液体来交换热量的一种散热方式。(风 速)(皮肤与接触物体的温度差、风速越大对流散热也越多),4、蒸发散热: 体表水分吸收热能气化后所引起的一种 散热方式。 (环境温度等于或高于皮肤温度时唯一的 散热方式),(2)发 汗 汗腺分泌汗液的活动。,汗液的组成发汗的调节,汗液的组成,机体大量出汗,脱水,(失水 失盐),高渗性脱水,(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发汗中枢:主要是下丘脑,发汗的调节,温热性发汗 温热刺激时,反射性引起汗腺分泌。,精神性发汗 当情绪激动或精神紧张时,反射性引起汗腺分泌。 常见于手、足、前额和腋窝等。,3、散热的调控,三、体温调节,(一)、温度感受器,(冷感受器是热感受器的5-11倍),(1)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随局部的温度升高而增加。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以热敏神经元为主。,(2)冷敏神经元放电频率随脑组织的降温而增加。脑干网状结构和下丘脑的弓状核以冷敏神经元为主。,(二) 体温调节中枢,调节体温的基本中枢在下丘脑(PO/AH)。,引起寒战反应,发汗中枢,为什么正常人体体温能维持在37C左右?,病人开始高烧时,出现手足发冷,寒战(恶寒,战栗)等现象,之后消失。,临床现象:,谢谢各位的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科普知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