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盖传(阅读答案及翻译),黄盖字公覆,零陵泉陵人也 篇一:2012-2013学年高二第三次阶段语文(含) 2012-2013学年高二第三次阶段考试语文 试题 时量:150分钟 分值:15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每题3分) 1.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 A稽首/无稽之谈 辟谣/开天辟地 偏裨/大有裨益 B芜杂/忤逆不孝 沆瀣/浑身解数 喟然/蔚然成风 C愠色/意味蕴藉 逡巡/怙恶不悛 绰约/卓尔非凡 D绯闻/洞天石扉 腼腆/暴殄天物 悄然/悄无声息 2以下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度假村 追根究底 声名鹊起拾人牙慧 B协奏曲 爱莫能助 虚无缥渺要
2、言不烦 C. 下马威 薪尽火传 优胜劣汰沸反营天 D掉书袋 相得益张 微言大义谈笑自假设 3. 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 A.不知为什么,假设求人协助做别的事,我一定会不好意思开口,但求人协助弄车,却张口就来,大言不惭。 B. 2007年嫦娥奔月,2008年神七升空,2009年中俄开展火星结合探测,2012年“夸父打算”?中国太空探测打算正往常所未有的速度往前推进,真是大快人心。 C.邹韬奋在二十年来的经历中说:“我不能掠人之美,生活周刊并不是由 我创办的。” D. 初春的篝火晚会上,大家沉醉在这春意阑珊的气氛中,有的在唱着,有的在跳 着,欢乐围绕在每个人的四周。 4
3、、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中南大学特批大三学生刘路硕博连读,为其专门制订培养方案,将其作为后备人才,进入侯振挺教授的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 B. 智能销量保持高速增长的主要缘故是来自于价格的总体下调,众多中等收入者参加更换的行列,而智能成为许多买家的首选。 C. 中国拥有航母之后,更具大国“气质和形象”,特别是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中国与周边国家还存在海洋领土主权争端,无疑增大中国有效处理征询题的筹码和力度。 D. 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的横空出世,犹如一个重磅炸弹,给中国电视娱乐注入了清新宜人的“氧气”。才刚刚播出三期,便有为之疯狂的观众提早宣布:“这是今夏最成功的音乐节目!
4、” 5、以下有关文学常识的选项中,表达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杜甫,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其诗多涉笔社会动乱,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深,被奉为“诗圣”。 B.屈原,名平,字原,生活在战国末期,创立了“楚辞”这种新诗体。是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 C.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中唐时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诗歌创作上,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并要求诗歌写得粗浅易明白。 D.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唐代构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同古体诗相对而言。在句
5、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以苏东坡之才,治国经邦都会有独特的建树,他任杭州太守期间的政绩确实是明证。但是,他毕竟太富于诗人气质了,禁不住,结果总是得罪人。他的诗名 ,但他的五尺之躯 , ,他都照例不受欢迎。 有感便发,不平那么鸣 不平那么鸣,有感便发 流芳百世,冠绝一时 冠绝一时,流芳百世 却容不了当权派 却不见容于当权派 不管同党秉政,仍然政敌当道 不管政敌当道,仍然同党秉政 A、 B、 C、 D、 二、文言文阅读(21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题3分;翻译题9分) 黄盖传 黄盖字公覆,零陵泉陵人也。初
6、为郡吏,察孝廉,辟公府。孙坚举义兵,盖从之。坚南破山贼,北走董卓,拜盖别部司马。坚薨,盖随策及权,擐甲周旋,蹈刃屠城。 诸山越不宾,有寇难之县,辄用盖为守长。石城县吏,特难检御,盖乃署两掾,分主诸曹。教曰:“令长不德,徒以武为官,不以文吏为称。今贼寇未平,有军旅之务,一以文书委付两掾,当检摄诸曹,纠擿错误。两掾所署,事入诺出。假设有奸欺,终不加以鞭杖,宜各尽心,无为众先。”初皆怖威,夙夜恭职;久之,吏以盖不视文书,渐容人事。盖亦嫌外懈怠,时有所省,各得两掾不奉法数事。乃悉请诸掾吏,赐酒食,因出事诘征询。两掾辞屈,皆叩头谢罪。盖曰:“前已相敕,终不以鞭杖相加,非相欺也。”遂杀之。县中震栗。后转春
7、谷长,寻阳令。凡守九县,所在平定。迁丹杨都尉,抑强扶弱,山越怀附。 盖姿貌毅严,擅长养众,每所征讨,士卒皆争为先。建安中,随周瑜拒曹公于赤壁,建策火攻,语在瑜传。拜武锋中郎将。武陵变夷反乱,攻守城邑,乃以盖领太守。时郡兵才五百人,自以不敌,因开城门,贼半入,乃击之。斩首数百,余皆奔波,尽归邑落。诛讨魁帅,附从者赦之。自春讫夏,寇乱尽平。诸幽巴、醴、由、诞邑侯君长,皆改操易节,奉礼请见,郡境遂清。后长沙益阳县为山贼所攻,盖又平讨。加偏将军,病卒于官。 盖当官决断事无留滞国人思之及权践阼追论其功赐子柄爵内侯。(选自陈寿三国志吴书十,有删节) 注释:擐:hun,穿。擿:t,挑出,揭露。 7.对以下句
8、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 察孝廉,辟公府 辟:征召 . 诸山越不宾 宾:成为来宾 . 初皆怖威,夙夜恭职 夙:早 . 自春讫夏,冠乱尽平 讫:通“迄”,到 8.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一样的一组( ) . 士卒皆争为先假设属皆且为所虏 . 久之,吏以盖不视文书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 因开城门,贼半入,乃击之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 加偏将军,病卒于官那么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9.以下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盖当官决断事无留滞国人思之及权践阼追论其功赐子柄爵内侯 .盖当官/决断事/无留滞/国人思之/及权践阼/追论其功/赐
9、子柄爵内侯 .盖当官/决断事/无留滞/国人思之及权/践阼追论其功/赐子柄爵内侯 .盖当官决断/事无留滞/国人思之/及权践阼/追论其功/赐子柄爵内侯 .盖当官决断/事无留滞/国人思之及权/践阼追论其功/赐子柄爵内侯 10.以下各句对原文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 黄盖治理石城县,对官吏要求严格,先礼后兵,言出必行,处分有据,收到奇效。 . 黄盖外表虽严肃刚毅,但他擅长关心照顾士兵,因此每次征战,士兵都奋勇争先。 . 武陵蛮夷叛乱时,黄盖在兵力缺乏的情况下巧用妙计而取胜,表达了他有勇有谋。 . 黄盖在赤壁之战中建议周瑜采取火攻,并利用苦肉计,结果火烧赤壁,大败曹操。 11.把文言文
10、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坚南破山贼,北走董卓,拜盖别部司马。(3分) 译文:_ _ _ ()令长不德,徒以武为官,不以文吏为称。(3分) 译文:_ ()乃悉请诸掾吏,赐酒食,因出事诘征询。(3分) 译文:_ 三、(8分)边上闻笳(其二) 杜牧 海路无尘边草新,荣枯不见绿杨春。 白沙日暮愁云起,独感离乡万里人。 注:边上:指边塞、边关。笳是一种乐器,流行于塞北和少数民族地区。海:瀚海,即戈壁沙漠。 (1)前两句写了哪些景物?描绘出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4分) (3)中之“愁”从何而来?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讲解。(4分) 四名句默写(8分) 1、, 六宫粉黛无颜色。 2、酌
11、酒以自宽, 。 3、出师未捷身先死, 。 4、出师一表真名世, 。 5、春江潮水连海平, 。 6、,聊逍遥兮容与。 7、山寺钟鸣昼已昏,。 8、,使我不得欢乐颜? 五、现代文(阐述类、有用类)阅读(9分,每题3分) 一般认为,“制造性”概念起源于西方基督教文化。最早的西方制造性观念是圣经中的创世记述。在基督教传统中,制造性专属于神。人没有才能制造新东西。按照旧约中关于神的创世记述,圣奥古斯丁开展出一种为后世所有基督教神学家所服从的教义,即神不是从一种业已存在的质料中而是从无中制造了世界。从无中制造是专属于神的特权,按照已有材料产生作品的人类艺术家远远不能与神性制造者相提并论。 现代的“制造性”
12、概念始于文艺复兴时期,从那时起,制造开始被视为源于个人的才能,而不是神。但这一转变是逐步进展的,直到启蒙运动时期才变得明显起来。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艺术家和诗人的成就开始遭到更广泛的赞美,人们将“神性”与但丁和米爽朗琪罗等人联络起来。但是说诗人(更不要说艺术家)在制造,这种讲法仍然罕见和异常。17世纪时,波兰诗人兼诗歌理论家沙比斯基开始谈到诗人的“创新”,可以说是第一次使用“创新”一词的人,不过,他仍然把制造性视为诗歌独享的特权,认为其他艺术都只是在模仿和复制。关于我们现在所谓的“制造性”,西方思想中真正的转机点出现在18世纪。诗歌、音乐和视觉艺术第一次被归于美的艺术,美的艺术成为一门新学科,
13、浪漫主义运动将艺术家的位置擢升到其他所有人之上。艺术家不再受理性或规那么的指导,而是由感受与情绪、直觉与想象来支配。艺术家产生新颖的、原创性的东西,到达最高成就的艺术家是一位天才。然而,在18世纪的法国,制造性的观念遇到阻力。人们认为人类的心灵不能创作,它所产生出来的东西都带有其原型的烙印。 到了19世纪,“制造性”的概念才有了史无前例的完全转变。从无中生有的要求被放弃了。制造性变成了新事物的制造,而不是从无中做出东西来。尽管并非每一种新颖性都称得上是制造性,但制造性最终是靠新颖性加以界定的。制造性进入了艺术语言,不仅如此,它也成为艺术的专有属性。“制造者”变得与“艺术家”同义,就好似过去“制
14、造者”和“上帝”是同义词一样。到了20世纪,“制造性”一词开始被用于艺术以外的其别人类活动领域。 制造性概因此重要,不仅是由于这个概念反映了人类关于认识中的规那么与自由的看法,更由于它是不断开展的、因时而异的和与文化相关的。时下,培养制造力的书籍和手册铺天盖地,研究创新机制、创新方法是最时髦、最来钱的课题之一,建立“创新型国家”已成为国策。如此强调“创新”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特有的现象,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它的种子在中世纪晚期现代性构成之初就已经埋下了。现代性的倡导者们尽力主张现代优于古代,强调抛弃传统,以把人类提升得更高。 (摘编自文汇报张卜天“制造性”概念的历史) 12与“制造性”有关的内容,以
15、下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为哪一项() A“制造性”概念起源于西方基督教文化,这种文化认为神能从无中生有。 B到了17世纪,与“制造性”类似的词语才在欧洲出现,且仅适用于艺术。 C18世纪欧洲浪漫主义运动大大提升了“制造性”在艺术领域的阻碍力。 D到了20世纪,人们才开始承认人类的一切活动领域都是有“制造性”的。 13以下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第一段介绍了“制造性”一词出现的文化背景,为提示人们在认识层面困难摆脱“从无中生有”的束缚作铺垫。 B第二段讲的是17世纪中“创新”一词出现时的特定背景和特定含义,让读者感遭到当时人们对艺术家的关注与敬重。 C第三段紧承第二段,虽略写
16、“制造性”适用对象的延展,但仍让人感遭到人们更新观念的缓慢,为后文作铺垫。 D第四段介绍了“制造性”在当下的特点和意义,确信了建立“创新型国家”这一国策,但也流露出一些焦虑。 14以下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在18世纪的法国,制造性的观念遇到阻力,其深层的缘故仍然人们认为“制造”就要“无中生有”。 B“制造性”概念是不断开展的、因时而异的和与文化相关的,确实是这些特点让它的意义非同平常。篇二:修正:第五版 古诗文训练 古诗词赏析: 人间有味是清欢 -苏轼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赏析 浣溪沙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苏轼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
17、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这首词是苏轼在赴汝州任团练使途中,路经泗州时,与泗州刘倩叔同游南山时所作。词的上片写早春景象,下片写作者与同游者游山时清茶野餐的风味。细读作品,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洋溢着生命的活力,丝毫看不出被贬的秃废和消沉,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乐观进取的精神。 上阕写景,活力盎然。第一句写清晨,风斜雨细,瑟瑟寒侵,这残冬腊月是特别难耐的,但是东坡却只以“作晓寒”三字出之,表现了一种不大在乎的态度。第二句写向午的景物:雨脚渐收,烟云淡荡,河滩疏柳,尽沐晴晖。一个“媚”字,极富动感地传出作者喜悦的心声。作者从摇曳于淡云晴日中
18、的疏柳,觉察到萌发中的春潮。于残冬岁暮之中把握住事物的新机,这正是东坡胸怀坦荡的表现,是他精神境地上乐观达迈之处。“入淮清洛渐漫漫”句中的“清洛”,即“洛涧”,发源于合肥,北流至怀远合于淮水,地距泗州不近,非目力能及。词中提到清洛,是以想象虚拟的笔法,将眼前的淮水联想到上游的清碧的洛涧,当它汇入浊淮以后,就变得浑浑沌沌一片浩茫了。 下阕抒情,旷达闲适。起头两句,作者抓住了两件有特征性的事物来描写:乳白色的香茶一盏和翡翠般的春蔬一盘。两相映托,便有浓郁的节日气氛和诱人的力量。“雪沫”乳花,是煎茶时上浮的白泡。以雪、乳描绘茶色之白,既是比喻,又是夸张,形象鲜明。午盏,指午茶。此句可说是对宋人茶道的
19、形象描绘。“蓼茸蒿笋”,即蓼芽与蒿茎,这是立春的应时节物。旧俗立春时馈送亲友以鲜嫩春菜和水果、饼铒等,称“春盘”。 此二句绘声绘色、活灵敏现地写出了茶叶和鲜菜的鲜美色泽,使读者从中体会到词人品茗尝鲜时的喜悦和畅适。“人间有味是清欢”,清欢是一种幽静的乐趣,主人用清茶时蔬来招待他,他深觉这是有兴味的清欢。这是一个人经历过挫折打击之后的一种自适,多半要阅历人世浮华、一番挫折之后,才能有的一种体认。像东坡,置之死地而后生,他整个人生态度就不一样了。“人间有味是清欢”,外表看来是如此轻松,实那么是经历过苦难之后所散发出来的风姿。 这首词,色彩清丽,境地开阔,细细把玩品味,透漏出作者旷达、豪迈和积极乐观
20、的心态,给人以无尽的遐思和美感。 课外古文阅读: 黄盖传 黄盖字公覆,零陵泉陵人也。盖少孤,婴丁凶难,辛苦备尝,然有壮志,虽处贫贱,不自同於凡庸,常以负薪余间,学书疏,讲兵事。盖姿貌严毅,擅长养众,每所征讨,士卒皆争为先。建安中,随周瑜拒曹公于赤壁,建策火攻,语在瑜传。吴书曰:赤壁之役,盖为流矢所中,时寒堕水,为吴军人所得,不知其盖也,置厕床中。盖自强以一声呼韩当,当闻之,曰:“此公覆声也。”向之垂涕,解易其衣,遂以得生。拜武锋中郎将。武陵蛮夷反乱,攻守城邑,乃以盖领太守。时郡兵才五百人,自以不敌,因开城门,贼半入,乃击之,斩首数百,馀皆奔波,尽归邑落。诛讨魁帅,附从者赦之。自春讫夏,寇乱尽平
21、,诸幽邃巴、醴、由、诞邑侯君长,皆改操易节,奉礼请见,郡境遂清。后长沙益阳县为山贼所攻,盖又平讨。加偏将军,病卒于官。-节选自三国志.吴志.黄盖传 【注释】婴丁:遭受 於:“于”的繁体字 语在瑜传:这些话语都记载在周瑜转中。厕:厕与侧同。邑落:村落 幽邃:偏远加:加封 1、 解释以下加点的字 (1) 常以负薪余间 (2)解易其衣 (3)自以不敌(4)郡境遂清。 2、 以下与“遂以得生”中的“遂”含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功成名遂B、后遂无征询津者 C、郡境遂清D、遂许先帝以驱驰 3、翻译 (1)常以负薪余间,学书疏,讲兵事 (2)盖姿貌严毅,擅长养众,每所征讨,士卒皆争为先。(3)改操
22、易节,奉礼请见 4、“建安中,随周瑜拒曹公于赤壁,建策火攻”,这句话指的是历史上的著名战役( ),在这次战役中,黄盖演出了一场( )计。 5、运用节选的文字,分析黄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6、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黄盖年幼之时便品味到生活的艰辛困苦,早年就失去了父亲,遭遇凶险苦难,但这些都没有阻碍到他胸怀大志。 B黄盖年轻之际特别关心用兵打仗之事,在日后为东吴孙氏政权效力之时常常披甲上阵, 深化惨烈的战场,可谓勇猛之将。 C在平定武夷之乱时,黄盖派去征讨的军队领袖被人杀死,手下人都归依了叛军。 D黄盖在赤壁之战中中箭落水,后被吴军韩当救起,才得以生还,被封 为武
23、锋中郎将。 古代文化小故事: 舌尖上的苏东坡 苏轼是文学大家,在舌尖美食上也有特别多趣事。 一次,苏轼雅兴大发,亲身下橱做鱼,刚刚烧好,隔着窗户看见黄庭坚进来了。因此慌忙把鱼藏到了碗橱顶部。黄庭坚早就闻到了鱼香,进门就道:“今天向子瞻兄请教,敢征询苏轼的苏如何写?”苏轼拉长着脸回应:“苏者,上草下左鱼又禾。”黄庭坚又道:“那这个鱼放到右边行吗?”苏轼道:“也可。”黄庭坚接着道:“那这个鱼放上边行吗?”苏轼道:“哪有鱼放上面的道理?”黄庭坚指着碗橱顶,笑道:“既然子瞻兄也知晓这个道理,那为何还把鱼放在上面?”一向才思敏捷的苏轼,这次被黄庭坚逮了个正着,只好把鱼拿出来啦! 还有一次,苏东坡去访征询
24、佛印,苏东坡喝茶时,闻到阵阵鱼香,又见到桌上反扣的磬,心中有数了。由于磬是和尚做佛事用的一种打击乐器,平日都是口朝上,今日反扣着,必有蹊跷。苏东坡有意开老和尚玩笑,装着一本正经的模样说: “今日友人出了一对联,上联是:向阳门第春常在。在下一时对不出下联,望长老赐教。”佛印不知是计,脱口而出:“居士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今日如何这么健忘,这是一副老对联,下联是:积善人家庆有余。”苏东坡接口道:“既然长老明示磬(庆)有鱼(余),为啥还不把鱼拿出来呢!”佛印看着东坡,两人不由得哈哈大笑。 【黄盖传】【答案参考】1、(1)柴火 (2)换掉 (3)抵挡 (4)稳定太平2、A 3、(1)经常在背柴的空闲时间
25、,学习写奏疏,谈论战事。(2)黄盖容貌姿态威严刚毅,擅长抚养百姓,每有征讨,士卒们都争先恐后为他效劳。(3)改变节操,进献礼物恳求拜见。 4、赤壁之战 苦肉计 5、一是少有大志:然有壮志,虽处贫贱,不自同於凡庸,常以负薪余间,学书疏,讲兵事。二是擅长治理:每所征讨,士卒皆争为先。三是具有军事才能:自以不敌,因开城门,贼半入,乃击之,斩首数百,馀皆奔波。6、C篇三:湖南省浏阳一中2012-2013学年第三次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 湖南省浏阳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第三次阶段性测试试题 语 文 时量:150分钟 分值:15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每题3分) 1.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
26、音都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 A稽首/无稽之谈 辟谣/开天辟地 偏裨/大有裨益 B芜杂/忤逆不孝 沆瀣/浑身解数 喟然/蔚然成风 C愠色/意味蕴藉 逡巡/怙恶不悛 绰约/卓尔非凡 D绯闻/洞天石扉 腼腆/暴殄天物 悄然/悄无声息 2以下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度假村 追根究底 声名鹊起拾人牙慧 B协奏曲 爱莫能助 虚无缥渺要言不烦 C. 下马威 薪尽火传 优胜劣汰沸反营天 D掉书袋 相得益张 微言大义谈笑自假设 3. 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 A.不知为什么,假设求人协助做别的事,我一定会不好意思开口,但求人协助弄车,却张口就来,大言不惭。 B. 200
27、7年嫦娥奔月,2008年神七升空,2009年中俄开展火星结合探测,2012年“夸父”?中国太空探测打算正往常所未有的速度往前推进,真是大快人心。 C.邹韬奋在二十年来的经历中说:“我不能掠人之美,生活周刊并不是 由我创办的。” D. 初春的篝火晚会上,大家沉醉在这春意阑珊的气氛中,有的在唱着,有的在 跳着,欢乐围绕在每个人的四周。 4、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中南大学特批大三学生刘路硕博连读,为其专门制订培养,将其作为后备人才,进入侯振挺教授的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 B. 智能销量保持高速增长的主要缘故是来自于价格的总体下调,众多中等收入者参加更换的行列,而智能成为许多买家的
28、首选。 C. 中国拥有航母之后,更具大国“气质和形象”,特别是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中国与周边国家还存在海洋领土主权争端,无疑增大中国有效处理征询题的筹码和力度。 D. 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的横空出世,犹如一个重磅炸弹,给中国电视娱乐注入了清新宜人的“氧气”。才刚刚播出三期,便有为之疯狂的观众提早宣布:“这是今夏最成功的音乐节目!” 5、以下有关文学常识的选项中,表达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1A.杜甫,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其诗多涉笔社会动乱,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深,被奉为“诗圣”。 B.屈原,名平,字原,生活在战国末
29、期,创立了“楚辞”这种新诗体。是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 C.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中唐时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诗歌创作上,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并要求诗歌写得粗浅易明白。 D.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唐代构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同古体诗相对而言。在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以苏东坡之才,治国经邦都会有独特的建树,他任杭州太守期间的政绩确实是明证。但是,他毕竟太富于诗人气质了,禁不住,结果总是得罪人。他的诗名 ,但他的五
30、尺之躯 , ,他都照例不受欢迎。 有感便发,不平那么鸣 不平那么鸣,有感便发 流芳百世,冠绝一时 冠绝一时,流芳百世 却容不了当权派 却不见容于当权派 不管同党秉政,仍然政敌当道 不管政敌当道,仍然同党秉政 A、 B、 C、 D、 二、文言文阅读(21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题3分;翻译题9分) 黄盖传 黄盖字公覆,零陵泉陵人也。初为郡吏,察孝廉,辟公府。孙坚举义兵,盖 从之。坚南破山贼,北走董卓,拜盖别部司马。坚薨,盖随策及权,擐甲周旋, 蹈刃屠城。 诸山越不宾,有寇难之县,辄用盖为守长。石城县吏,特难检御,盖乃署两掾,分主诸曹。教曰:“令长不德,徒以武为官,不以文吏为称。今贼寇未平,有军
31、旅之务,一以文书委付两掾,当检摄诸曹,纠擿错误。两掾所署,事入诺出。假设有奸欺,终不加以鞭杖,宜各尽心,无为众先。”初皆怖威,夙夜恭职;久之,吏以盖不视文书,渐容人事。盖亦嫌外懈怠,时有所省,各得两掾不奉法数事。乃悉请诸掾吏,赐酒食,因出事诘征询。两掾辞屈,皆叩头谢罪。盖曰:“前已相敕,终不以鞭杖相加,非相欺也。”遂杀之。县中震栗。后转春谷长,寻阳令。凡守九县,所在平定。迁丹杨都尉,抑强扶弱,山越怀附。 盖姿貌毅严,擅长养众,每所征讨,士卒皆争为先。建安中,随周瑜拒曹公于赤壁,建策火攻,语在瑜传。拜武锋中郎将。武陵变夷反乱,攻守城邑,乃以盖领太守。时郡兵才五百人,自以不敌,因开城门,贼半入,乃
32、击之。斩首数百,余皆奔波,尽归邑落。诛讨魁帅,附从者赦之。自春讫夏,寇乱尽平。诸幽巴、醴、由、诞邑侯君长,皆改操易节,奉礼请见,郡境遂清。后长沙益阳县为山贼所攻,盖又平讨。加偏将军,病卒于官。 2盖当官决断事无留滞国人思之及权践阼追论其功赐子柄爵内侯。 (选自陈寿三国志吴书十,有删节) 注释:擐:hun,穿。擿:t,挑出,揭露。 7.对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 察孝廉,辟公府 辟:征召 . 诸山越不宾 宾:成为来宾 . 初皆怖威,夙夜恭职 夙:早 . 自春讫夏,冠乱尽平 讫:通“迄”,到 8.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一样的一组( ) . 士卒皆争为先
33、假设属皆且为所虏 . 久之,吏以盖不视文书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 因开城门,贼半入,乃击之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 加偏将军,病卒于官那么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9.以下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盖当官决断事无留滞国人思之及权践阼追论其功赐子柄爵内侯 .盖当官/决断事/无留滞/国人思之/及权践阼/追论其功/赐子柄爵内侯 .盖当官/决断事/无留滞/国人思之及权/践阼追论其功/赐子柄爵内侯 .盖当官决断/事无留滞/国人思之/及权践阼/追论其功/赐子柄爵内侯 .盖当官决断/事无留滞/国人思之及权/践阼追论其功/赐子柄爵内侯 10.以下各句对原文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
34、项为哪一项( ) . 黄盖治理石城县,对官吏要求严格,先礼后兵,言出必行,处分有据,收到奇效。 . 黄盖外表虽严肃刚毅,但他擅长关心照顾士兵,因此每次征战,士兵都奋勇争先。 . 武陵蛮夷叛乱时,黄盖在兵力缺乏的情况下巧用妙计而取胜,表达了他有勇有谋。 . 黄盖在赤壁之战中建议周瑜采取火攻,并利用苦肉计,结果火烧赤壁,大败曹操。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坚南破山贼,北走董卓,拜盖别部司马。(3分) 译文:_ ()令长不德,徒以武为官,不以文吏为称。(3分) 译文:_ ()乃悉请诸掾吏,赐酒食,因出事诘征询。(3分) 译文:_ 3三、诗歌鉴赏(8分) 边上
35、闻笳(其二) 杜牧 海路无尘边草新,荣枯不见绿杨春。 白沙日暮愁云起,独感离乡万里人。 注:边上:指边塞、边关。笳是一种乐器,流行于塞北和少数民族地区。海:瀚海,即戈壁沙漠。 (1)前两句写了哪些景物?描绘出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4分) (3)诗中之“愁”从何而来?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讲解。(4分) 四名句默写(8分) 1、, 六宫粉黛无颜色。 2、酌酒以自宽, 。 3、出师未捷身先死, 。 4、出师一表真名世, 。 5、春江潮水连海平, 。 6、,聊逍遥兮容与。 7、山寺钟鸣昼已昏,。 8、,使我不得欢乐颜? 五、现代文(阐述类、有用类)阅读(9分,每题3分) 一般认为,“制造性”概念起源于西方
36、基督教文化。最早的西方制造性观念是圣经中的创世记述。在基督教传统中,制造性专属于神。人没有才能制造新东西。按照旧约中关于神的创世记述,圣奥古斯丁开展出一种为后世所有基督教神学家所服从的教义,即神不是从一种业已存在的质料中而是从无中制造了世界。从无中制造是专属于神的特权,按照已有材料产生作品的人类艺术家远远不能与神性制造者相提并论。 现代的“制造性”概念始于文艺复兴时期,从那时起,制造开始被视为源于个人的才能,而不是神。但这一转变是逐步进展的,直到启蒙运动时期才变得明显起来。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艺术家和诗人的成就开始遭到更广泛的赞美,人 4们将“神性”与但丁和米爽朗琪罗等人联络起来。但是说诗人(
37、更不要说艺术家)在制造,这种讲法仍然罕见和异常。17世纪时,波兰诗人兼诗歌理论家沙比斯基开始谈到诗人的“创新”,可以说是第一次使用“创新”一词的人,不过,他仍然把制造性视为诗歌独享的特权,认为其他艺术都只是在模仿和复制。关于我们现在所谓的“制造性”,西方思想中真正的转机点出现在18世纪。诗歌、音乐和视觉艺术第一次被归于美的艺术,美的艺术成为一门新学科,浪漫主义运动将艺术家的位置擢升到其他所有人之上。艺术家不再受理性或规那么的指导,而是由感受与情绪、直觉与想象来支配。艺术家产生新颖的、原创性的东西,到达最高成就的艺术家是一位天才。然而,在18世纪的法国,制造性的观念遇到阻力。人们认为人类的心灵不
38、能创作,它所产生出来的东西都带有其原型的烙印。 到了19世纪,“制造性”的概念才有了史无前例的完全转变。从无中生有的要求被放弃了。制造性变成了新事物的制造,而不是从无中做出东西来。尽管并非每一种新颖性都称得上是制造性,但制造性最终是靠新颖性加以界定的。制造性进入了艺术语言,不仅如此,它也成为艺术的专有属性。“制造者”变得与“艺术家”同义,就好似过去“制造者”和“上帝”是同义词一样。到了20世纪,“制造性”一词开始被用于艺术以外的其别人类活动领域。 制造性概因此重要,不仅是由于这个概念反映了人类关于认识中的规那么与自由的看法,更由于它是不断开展的、因时而异的和与文化相关的。时下,培养制造力的书籍
39、和手册铺天盖地,研究创新机制、创新方法是最时髦、最来钱的课题之一,建立“创新型国家”已成为国策。如此强调“创新”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特有的现象,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它的种子在中世纪晚期现代性构成之初就已经埋下了。现代性的倡导者们尽力主张现代优于古代,强调抛弃传统,以把人类提升得更高。 (摘编自文汇报张卜天“制造性”概念的历史) 12与“制造性”有关的内容,以下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为哪一项() A“制造性”概念起源于西方基督教文化,这种文化认为神能从无中生有。 B到了17世纪,与“制造性”类似的词语才在欧洲出现,且仅适用于艺术。 C18世纪欧洲浪漫主义运动大大提升了“制造性”在艺术领域的阻碍力。 D到
40、了20世纪,人们才开始承认人类的一切活动领域都是有“制造性”的。 13以下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第一段介绍了“制造性”一词出现的文化背景,为提示人们在认识层面困难摆脱“从无中生有”的束缚作铺垫。 B第二段讲的是17世纪中“创新”一词出现时的特定背景和特定含义,让读者感遭到当时人们对艺术家的关注与敬重。 C第三段紧承第二段,虽略写“制造性”适用对象的延展,但仍让人感遭到人们更新观念的缓慢,为后文作铺垫。 D第四段介绍了“制造性”在当下的特点和意义,确信了建立“创新型国家”这一国策,但也流露出一些焦虑。 14以下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在18世纪的法国,制造性的观念遇到阻力,其深层的缘故仍然人们认为“制造”就要“无中生有”。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