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障书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14、2016年12月,第三个“国家宪法日”宣传期间,威海市普法办等部门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增强宪法观念。这是因为( )A、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任何违反宪法的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B、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C、宪法规定公民的全部权利和义务D、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是所有法律的总和15、作为国家机关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A、 既是权力机关,也是审判机关 B、既行使立法权,也行使
2、监督权C、既是立法机关,也是执法机关 D、既对行政机关负责,也对人大常委会负责16、12月4日是我国的国家宪法日,某班围绕“我与宪法”召开了主题班会。下面是同学们阐述的几个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 宪法赋予我权利,行使权利应遵规 B、宪法至上记心间,践行宪法是天职C、宪法意识我树立,违宪行为必刑罚 D、宪法尊严我维护,践踏宪法敢斗争17、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于2017年6月1日起施行,此法中关于非法买卖个人信息即使无所得也可以罚百万元规定,主要是为了保护公民的( )A、 生命健康权 B、受教育权 C、财产权 D、隐私权18、 某职业学校对有打架斗殴行为的学生采取“关禁闭”的处罚措施
3、,最短的禁闭12小时,最长的要禁闭一周。该职业学校的做法( )A、 违法,侵犯了学生的人身自由权 B、违法,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B、 合理,是对学生负责 D、合理,能够帮助学生纠正不良行为19、 微信作为一种新兴的交流工具,走进了普通民众的生活,个人的言论自由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但是微信自由背后是公共责任与法律底线。这说明( )A、 言论自由是无限的绝对自由 B、法律是对权力的限制和约束C、滥用言论自由要受到刑事处罚 D、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20、 某市一小区部分居民因为不满足其拆迁补偿款的要求,在未经公安部门批准情况下,有组织地到市政府门前的交通要道静坐示威,导致该路段交通瘫痪近一天
4、。对此事的认识,正确的是( )A、 凡是静坐示威都是违法犯罪行为 B、不管采取何种方式和程序,静坐示威都是合法的 C、公民必须采用合法的方式,依据法定程序进行维权 D、不管方式和程序是否合法,居民都没有静坐示威的自由21、 公民作为纳税人应依法自觉纳税,这是因为( )经济的发展、国家的富强离不开税收 人民的安居乐业离不开税收 依法纳税是公民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 任何偷税、漏税的行为都是违法的A、 B、 C、 D、22、 正确行使权利,是公民意识的重要表现;自觉履行义务,更是公民意识的重要表现。公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应该做到( )法律鼓励做的积极去做 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 法律没有要求的坚决不做
5、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A、 B、 C、 D、23、 陈某在某饭店吃饭,结账后发现支付的餐费大大超过了实际应付的费用。如果你是陈某,可以( )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向有关行政部门提起诉讼 向人民法院申请仲裁 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A、 B、 C、 D、24、 下列关于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说法正确的是( )A、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B、 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C、父母为了了解孩子的交友情况,可以私拆孩子的信件 D、孩子年龄小,没有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25、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为其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是全社会的责任。从今年春季开学起,全国城乡统一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即“免除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贴生活费”。这意味着( )A、 孩子的受教育权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B、学生能自觉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C、孩子的各种权益都得到了充分实现 D、我国的人口素质得到了迅速提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择题答案写到此答题卡上,否则不计分!26、 宪法是怎样规范权力运行的?10分27、 纠纷可以通过那些方式解决?5分28、如何正确对待权力和义务?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