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瞿靖中心小学三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学校 姓名 成绩一、看拼音,写词语 (每词1分,共计10分)chun zo mn z zhung un lio ku dn ( ) ( ) ( ) ( )( ) chn shu hun kn dng sh h tu chn n( ) ( ) ( ) () ( )二、组词 (0.512=6分)折( )蜒( )资( )操( )辽( )捧( ) 析( )蜓( )姿( )澡( )疗( )棒( ) 三、根据要求写成语或四字词语(0.512=6) 1、来自寓言故事的。狐假虎威、 、 、 。 2、带有数字的。 三心二意、 、 、 。 3、由人物想到的。 桑兰 、 李广 。 4、
2、由景物想到的。长城 、 运河 、南沙群岛 、庐山的云雾 。 四、多音字组词 (0.56=3分)x( ) i( ) jio( ) 系 挨 教 j( ) i ( ) jio( ) 五、句子乐园。(按要求改写句子。)(23=6分)1、脸上露出了笑容。(把句子写得更加优美) 。2、路伸向远方。(写成比喻句) 。3、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写成拟人句) 。六、送词语宝宝回家。16=6分)灵巧 灵敏 灵活1、地球仪的反应很( )。2、春风用( )的手把柳叶裁的细细的。3、我们要把学到的知识( )运用。如果就 既然就 一边一边1、( )你认识到自己做的不对,( )应该改正。2、( )明天下雨,运动会( )下
3、周开。3、小刚( )走路,( )唱歌。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0.524=12分)1、南沙是祖国巨大的 。她拥有 的珍贵的 ,蕴藏着 的 ,贮存了 的 。仅曾母暗沙,就以丰富的石油储量而享有“ ”的美誉。 2、庐山的云雾 、 。漫步山道常常会有一种 、 的感觉,令人 。看到它我就想起了诗仙李白的诗句 。它又给人神秘莫测的感受,难怪大诗人苏轼有 的感慨。 3、信鸽是不怕任何 的,能够飞越 忠实地为人们 ,所以人们称它们是“ ”。 4、唐代诗人卢纶在塞下曲中写道:“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 。”其中的将军指西汉时期的一位将领 。唐王昌龄在出塞一诗中也称赞过他“ 、 。” 八、口语练习。(5
4、分)三(1)中队将举行一次革命传统教育的主题队会,准备约请老红军刘爷爷讲一讲当年的战斗故事。如果由你去约请,见到刘爷爷你会说:“ 。” 九、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7+16=23) 翻译带着几个红军战士进了山,过了大半天才回来。他对朱德同志说:“唉,一定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那些藏胞一见到我们就跑,真糊涂哇!”朱总司令说:“这也怨不得他们,他们是让反动军队糟蹋怕了。现在已经是春耕的时候了,节气不饶人哪,得赶紧帮助藏胞把地抢种上。”第二天的春耕动员会上,朱德同志对大家说:“不能让藏胞来年挨饿,我们要像种自己的地一样,尽心尽力地把藏胞的地种好。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1、
5、这篇短文节选自 一文。(1分)2、用“”画出朱总司令关心藏胞春耕的句子。(1分)3、说说带点句子的意思。: 。(1分): 。(1分)4、到了秋天,藏胞收到了粮食。请你替藏胞给红军战士说几句感激的话。 。(3分)(二)、蚂蚁和蜜蜂人们喜爱蜜蜂,赞美蜜蜂的辛勤劳动,画家画了不少蜜蜂采蜜图,诗人写了不少赞蜂诗,甚至连刚学会说话的孩子也唱着:“小蜜蜂,嗡嗡嗡,飞到东,飞到西” 蚂蚁很忌妒蜜蜂,心里一直搁着一个疑团,蜜蜂一早出工,我们也一早出工;蜜蜂天黑回窝,我们也天黑回窝,我们干的活也不比蜜蜂少,也不比蜜蜂慢,可人们只夸蜜蜂,不称赞我们,这不是太偏心了吗?蚂蚁想来想去想不通。 有一天,蚂蚁爬到花枝上觅
6、食,见到一只小蜜蜂“嗡嗡”地飞来采蜜,就抬头气呼呼地说:“喂,蜜蜂,我问你一个问题。” “啥问题?你说吧!”小蜜蜂回答说。 “你说我们蚂蚁勤劳不勤劳?”( ) “你们和我们一样,整天忙个不停,当然勤劳啦!”( ) “那人们为什么只夸奖你们从来不称赞我们呢?”( ) 小蜜蜂沉思以后说:“是啊,人们为什么只夸奖我们而不称赞你们呢?我想,那是因为你们的勤劳是为了自己,我们的勤劳却上为了他人” 蚂蚁听了,口服心服,再也不忌妒蜜蜂了。 1、用部首查字法查“觅食”的“觅”字,应先查部首( ),再查( )画,它是( )的意思。(3分) 2、联系上下文完成提示语的填空。 3、联系上下文解释“忌妒”的意思,并用“忌妒”造句。嫉妒的意思是: 。(1分)造句:忌妒(1分) 4、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4分)忌妒( ) 称赞( )勤劳( ) 沉思( )5、 蚂蚁很忌妒蜜蜂,从他心里 和嘴里 可以看出。 (2分) 6、 人们为什么只夸奖蜜蜂而不称赞蚂蚁,是不是太偏心了?为什么? 。(2分) 7、 读了本文后,你受到了什么教育?(3分) 。 十、习作:春姑娘来到了我们身边,她用温柔的手轻拂我们的脸庞,柳树姑娘在河边梳理着她那动人的秀发,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春天的景色真美呀,快快走进大自然,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写写你的发现。 (2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