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级建造师市政工程管理与实务重点知识起源:二级建造师考试网 -12-1 收藏本页 网络辅导课程P5:路面等级 表2K311012-2 P7:2.填土(方)路基(1)路基填土不得使用腐殖土、生活垃圾土、淤泥、冻土块和盐渍土。填土内不得含有草、树根等杂物,粒径超出100mm的土块应打坏。填前需将地基压实。(3)填方段内应事先找平,本地面坡度陡于1:5时,需修成台阶形式,每级台阶宽度不得小于1.0m,台阶顶面应向内倾斜;在沙土地段可不做台阶,但应翻松表层土。(5)填土长度达50m左右时,检查铺筑土层的宽度与厚度,合格后即可碾压。碾压先轻后重,最后碾压不应小于12t级压路机。3.挖土(方)路基(1)必
2、须依照测量中线和边桩开挖,一般每侧要比路面宽出300500mm.(3)压路机不小于12t级,碾压自路两边向路中心进行,直至表面无明显轮迹为止。(4)碾压时视土干湿而决定采取洒水或换土、晾晒等措施。(5)过街雨水支管应在路床碾压前施工,雨水支管沟槽及检查井周围应用石灰土或石灰粉煤灰砂砾填实。P10:一、石灰稳定土基层在粉碎的或本来的涣散的土(包括各种细粒土、中粒土和粗粒土)中,掺入适量的石灰和水,经拌合、压实及养护后得到的混合料,当其抗压强度符合要求要求时,称为石灰稳定土。石灰稳定土具备较高的抗压强度,一定的抗弯强度和抗冻性,稳定性很好,但干缩和温缩较大。石灰稳定土适合用于各种交通类别的底基层,
3、可作次干路和支路的基层,但石灰土不应作高级路面的基层。在冰冻地区的潮湿路段以及其他地区过度潮湿路段,不宜用石灰土作基层。如必须用石灰土作基层,应采取隔水措施,预防水分侵入石灰土层。(一) 影响石灰土结构强度的重要原因1.土质因此塑性指数小于10的土不宜用石灰稳定,塑性指数不小于15的黏土更宜于水泥石灰综合稳定。P11:(二)石灰稳定土施工技术要求二级建造师考试报名时间.net1.为提升强度,减少裂缝,可掺加最大粒径不超出0.6倍石灰土层厚度(且不应不小于10cm)的均匀粒集料。4.交接及养护:施工间数或分段施工时,交接处预留300500mm不碾压,便于新旧料衔接。常温季节,石灰土成活后应立即洒
4、水(覆盖)湿润养护,直至上层结构施工为止。养护期内严禁车辆通行。P12:(二)水泥稳定土施工技术要求1.必须采取流水作业法,使各工序紧密衔接;自搅拌至摊铺完成,不应超出3h.应按当班施工长度计算用料量。一般情况下,每一作业段以200m为宜。2.宜在春末和气温较高季节组织施工。施工期的日最低气温应在5.C以上,在有冰冻的地区,应在第一次重冰冻(-3-5.C)到来之前0.51.0个月完成。3.雨期施工,应尤其注意天气变化,预防水泥和混合料遭雨淋,下雨时停止施工,已摊铺的水泥土结构层应尽快碾压密实。6.严禁用薄层贴补法进行找平。7.必须保湿养护,预防忽干忽湿。常温下成活后应经7d养护,方可在其上铺筑
5、上层。8.养护期内应封闭交通。三、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砂砾、碎石)基层 (一)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一定数量的石灰和粉煤灰或石灰和煤渣与其他集料相配合,加入适量(一般为最佳含水量)的水拌合得到的混合料,当其经压实及养护后抗压强度符合要求要求时,称其为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简称石灰工业废渣。P16:(3)拌制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细料分离现象。4.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1)摊铺:摊铺机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主导机械。第四行:宜采取两台(含)以上摊铺机成梯队作业,进行联合摊铺。每台机器的摊铺宽度宜小于6m.相邻两幅之间宜重叠50100mm,前后摊铺机宜相距1030m第七行
6、:城市主干路、迅速路施工气温低于10.C时不于施工。(2)开始温度取值范围为120150.C,终了温度取值范围为5585.C.P17: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形并冷却的路面上转向、调头或停车等候。也不得在当日成形路面上停放任何机械设备或车辆(3)接缝:摊铺梯队作业时的纵缝应采取热接缝。上下层的纵缝应错开150mm以上。P20:四、面层3.接缝纵向接缝是依照路面宽度和施工铺筑宽度设置。一次铺筑宽度小于路面宽度时,应设置带拉杆的平缝形式的纵向施工缝。一次铺筑宽度不小于4.5m时,应设置带拉杆的假缝形式的纵向缩缝,纵缝应与线路中线平行。横向接缝:横向施工缝尽也许选在缩缝或胀缝处。前者采取加传力杆的平缝形
7、式,后者同胀缝形式。特殊情况下,采取设拉杆的企口缝形式。P21:2K311052 掌握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要求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要求:(一) 混凝土的搅拌、运输1.按弯位强度(直角棱柱体小梁:150mmX150mmX550mm)作配合比设计,以抗压强度(标准试件尺寸:150mmX150mmX150mm)作强度检查。第七行:碎石不应不小于31.5mmP22:2.板厚小于220mm时,可一次摊铺,不小于220mm时,分两次摊铺,下层厚度宜为总厚的3/5.5.接缝:(2)缩缝(假缝)采取切缝法施工,当混凝土强度达成设计强度的25%30%时用切缝机切割,宽度宜为46mm.切缝深度:设传力杆时,不宜小于
8、板厚的1/3,且不得小于70mm;不设传力杆时不应小于板厚的1/4,且不应小于60mm.(3)纵缝有平缝、企口缝等形式。一般采取平缝加拉杆的形式。拉杆采取螺纹钢筋,其位置设在板厚的中央。P23:第一行:养护时间宜为1421d.第四行:允许拆模时间为30h 一、无支护基坑(二)无支护基坑的坑壁形式第五行:采取斜坡开挖或按对应斜坡高、宽比值挖成梯形坑壁,每梯高度以0.51.0m为宜。基坑穿过不一样土层时,坑壁边坡可按各层土质采取不一样坡度。在坑壁坡度变换处可视需要设最少0.5m宽的平台。(三)无支护基坑施工注意事项1.基坑开挖前应先做好地面排水,在基坑顶缘四周应向外设排水坡,并在适当距离设截水沟,
9、且应预防水沟渗水,以免影响坑壁稳定。基坑开挖时,应及时排干基坑内的积水。P24:2.坑缘边应留有护道,距坑缘不小于1.0m;在垂直坑壁坑缘边的护道还应适当增宽,堆置弃土的高度不得超出1.5m.3.施工时应注意观测坑缘顶地面有无裂缝,坑壁有无涣散塌落现象发生,确保施工安全。4.基坑施工不可延续时间过长,自基坑开挖至基础完成,应抓紧时间,连续不停施工。5.如用机械开挖基坑,挖到比基底高程高300mm时,应停止挖掘,待浇筑基础前,再用人工挖至基底高程。6.相邻基坑深浅不等时,一般按先深后浅的次序施工。二、有支护基坑(一)有支护基坑合用情形1.基坑坑壁土质不易稳定,并有地下水的影响。2放坡开挖工程量过
10、大,不经济。3.受施工场地或邻近建筑物限制,不能采取放坡开挖。(二)网喷混凝土加因基础教育壁施工 1.一般要求(1)基坑开挖深度小于10m的较完整风化基岩,可直接喷射素混凝土。喷射前应定距离埋设钢筋,以露出岩面的长度作为喷射厚度的标志。(4)坑壁上有明显出水点处,应设置导管排水。(5)喷射完成后,检查混凝土的平均厚度和强度,其值均不得小于设计要求。锚杆的平均抗拔力不小于设计值,最小抗拔力小于设计值的90%.混凝土喷射表面应平顺。钢筋和锚杆不外露。2.喷射混凝土(1)原材料1)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级。6)喷射混凝土性能初凝不应不小于5min,终凝不应不小于10min.7)需采取外掺料时,掺量
11、应由试验确定;P25:(4)喷射作业1)气温低于5.C时,不应进行喷射作业。2)喷射作业应分段、分片,自上而下依次进行。3)分层喷射时,后一层喷射应在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5)钢筋网喷射混凝土2)钢筋网宜在壁面喷射一层混凝土后铺设,以利钢筋与壁面间保持30mm间隙。(6)喷射混凝土养护1)混凝土终凝2h后,应喷水养护;一般工程,养护不少于7d,重要工程,养护不少于14d.2)气温低于5.C,不得喷水养护。P26:3)一般硅酸盐水泥配制的喷射混凝土强度低于设计强度的30%时,以及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的喷射混凝土强度低于设计强度的40%时,不得受冻。P27:五、钢板桩围堰的施工要求5.施打钢板桩
12、时,应注意如下事项:(4)施打次序按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一般由上游分两头向下游合龙。施打时宜先将钢板桩逐根或逐组施打到稳定深度,然后依次施打至设计深度。在垂直度有确保的条件下,也可一次打到设计深度P29:(三)沉入桩的施工技术要求1.水泥混凝土桩要达成100%设计强度并具备28d龄期。5.沉桩时,以控制桩尖设计标高为主。桩尖标高等于设计标高而贯入度较大时,应继续锤击,使贯入度接近控制贯入度;当贯入度已达成控制贯入度,而桩尖标高未达成设计标高时,应继续锤击100mm左右(或锤击3050击)如无异常变化时,即可停锤。在饱和的细、中、粗砂中连续沉桩时,易使流动的砂紧密挤实于桩的周围,妨碍砂中水分沿桩上
13、升,在桩尖下形成压力很大的“水垫”,使桩产生暂时的极大贯入阻力,休息一定期间之后,贯入阻力就减少,这种现象称为桩的“假极限”。在黏性土中连续沉桩时,因为土的渗透系数小,桩周围水不能渗透扩散而沿着桩身向上挤出,形成桩周围水的滑润套,使桩周摩阻力大为减小,但休息一定期间后,桩周围水消失,桩周摩阻力恢复、增大,这种现象称为“吸入”。P30:7.在一个墩、台桩基中,同一水平面内的桩接头数不得超出桩基总数的1/4,但采使用方法兰盘按等强度设计的接头,可不受此限制。P31:(1)插桩初压时桩尖即有较大走位和倾斜;(2)压桩过程中桩身倾斜或下沉速度加快;(3)压桩阻力忽然剧增或压桩机倾斜。常用成孔措施 表2
14、K31P32:二、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要求(一)对护筒的要求第二段:护筒内径要比桩径大200400mm.(三)骨架的起吊和就位为了确保骨架起吊时不变形,宜用两点吊。第一吊点设在骨架的下部,第二吊点设在骨架长度的中点到上三分点之间。P33:3.导管内埋置深度,一般宜控制在26m.7一般不宜小于0.5m,长柱不宜小于1.0m.2K312031 掌握现浇混凝土墩台施工技术要求现浇混凝土墩台的施工应控制好模板配备、支架搭拆、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四大步骤P48:三、管涵施工注意事项 2.无企口的管节接头采取顶头接缝,应尽也许顶紧,缝宽不得不小于10mm3.长度较大的管涵设计有沉降缝的,管身沉降缝应与圬工基
15、础的沉降缝位置一致。缝宽为2030mm,应采取沥青麻絮或其他具备弹性的不透水材料,从内、外侧仔细填塞。8.(2)用机械填筑涵洞缺口时,须待涵洞圬工达成允许强度后,涵身两侧应用人工或小型机械对称夯填,高出涵顶最少1m,然后再用机械填筑。P49:第三行:侧刃脚进土应在0.1m以上。开挖面的坡度不得不小于1:0.75,并严禁逆坡挖土,不得超前挖土。严禁扰动基底土壤。挖土的进尺可依照土质确定,宜为0.5m;P50:三、箱涵在穿超铁路、桥涵和管线等结构时的安全防护措施2.小型箱涵可用调轨梁,轨束梁加固线路;3.孔径较大的箱涵可用横梁加盖、纵横梁加固、工字轨束梁体及钢板脱壳法,同时应严格控制车速。5.箱涵
16、穿越管线时可采取暴露管线和加强施工监测的保护措施。P52:(四)基坑变形监测一级和二级基坑的施工中必须对周围建(构)筑物和管线等采取监测措施。基坑工程的监测分为:坑周土体变位监测、围护结构变形量测及内力量测、支撑结构轴力量测、土压力量测、地下水位及孔隙水压力量测、相邻建筑物及地下管线、隧道等保护对象的变形量测。深基坑坑底稳定的处理措施可采取加深围护结构入土深度、坑底土体注浆加固、坑内井点降水等措施。P54:第八行:导墙是控制挖槽精度的重要构筑物,导墙结构应建于坚实的地基之上,并能承受水土压力和施工机械设备等附加荷载,不得移位和变形。泥浆应依照地质和地面沉降控制要求经试配确定,并在泥浆配制和挖槽
17、施工中对泥浆的比重、粘度、含砂率和pH值等重要性能技术指标进行检查和控制。P55:2K313013 掌握盖挖法施工技术第三段:盖挖逆作法是基坑开挖一段后先浇筑顶板,在顶板的保护下,自上而下开挖、支撑和浇筑结构内衬的施工措施。P56:一、盖挖法施工的优点1.围护结构变形小,能够有效控制周围土体的变形和地表沉降,有利于保护临近建筑物和构筑物;2.基坑底部土体稳定,隆起小,施工安全;3.盖挖逆作法施工基坑暴露时间短,用于城市街区施工时,可尽快恢复路面。P58:密闭式盾构掘进控制内容组成 表2K313021P59:五、塑流化改良控制 4.渗透性低。细颗粒(75um如下的粉土与黏土)含量30%以上的土砂
18、,塑性流动性满足要求。在细颗粒含量低于30%、或砂卵石地层,必须加泥或加泡沫等改良材料,以提升塑性流动性和止水性P61:七、排土量控制(二) 土压平衡式盾构出土运输措施与排土量控制第二段第二行:容积控制一般采取比较单位掘进距离开挖土砂运土车台数的措施和依照螺旋输送机转数推算的措施。我国目前多采取容积控制措施。P62:八、管片拼装控制(一) 拼装措施2.拼装次序3.盾构千斤顶操作P64:(三)一次注浆1. 同时注浆2. 即时注浆3. 后方注浆一般盾构直径大,或在冲积黏性土和砂质土中掘进,多采同时注浆;而在自稳性好的软岩中,多采取后方注浆方式。P65:1.注浆量除受浆液向地层渗透和泄漏影响外,还受
19、曲线掘进、超挖和浆液种类等原因影响,2.注浆压力应依照土压、水压、管片强度、盾构形式与浆液特性综合判断决定从管片注浆孔注浆,注浆压力一般取100300kN/(13kg/),或间隙水压+200kN/左右。注浆量与注浆压力要通过一定的重复试验,确认注浆效果、对周围地层和建(构)筑物的影响等P66:第十一行:当采取泥水平衡盾构时隧道的施工平面布置中还须设有泥浆处理系统及中央控制室。当采取土压平衡盾构时还应设有地面出土和堆土设施。P71:(一)全断面法围岩必须有足够的自稳能力。P72:(三)正台阶环形开挖法第五段:在正台阶环形开挖法中,这种措施适合用于一般土质或易坍塌的软弱围岩中。(四)单侧壁导坑法
20、第二段:单侧壁导坑法适合用于断面跨度大、地表沉陷难于控制的软弱涣散围岩中P73:(六)中隔壁法和交叉中隔壁法中隔壁法也称CD工法,重要适合用于地层较差和不稳定岩体,且地面沉降要求严格的地下工程施工。(七)本地层条件、断面特大时,一般设计成多跨结构,跨与跨之间有梁、柱连接,一般采取中洞法、侧洞法、柱洞法及洞桩法等施工P74:8.减少地下水位法。喷射混凝土封闭开挖面时,应采取早强混凝土,喷射厚度宜为50100mm;第四段:喷射混凝土应紧跟开挖工作面,应分段、分片、分层,由下而上次序进行,初凝时间不应不小于5min,终凝不应不小于10min第六段:钻孔不宜平行于岩层层面,宜沿隧道周围径向钻孔P76:
21、在衬砌背后设置排水盲管(沟)或暗沟和在隧底设置中心排水盲沟时,应依照坑道的渗漏水情效忠,配合初砌一次施工第二段:衬砌背后可采取注浆或喷涂防水层等措施止水第三段:复合式衬砌防水层施工应优先选用无钉铺设2K313032 熟悉小导管注交加固土体技术 第一段第二行:超前小导管支护必须配合钢拱架使用。小导管注浆支护的一般设计如下:钢管直径4050mm,钢管长34m,钢管钻设注浆孔间距为100150mm,钢管沿拱的环向布置间距为300500mm,钢管沿拱的环向外插角为5.15.,隧道纵向的搭接长度一般不小于1m第五段:小导管注浆宜采取水泥浆或水泥砂浆。P77:注浆施工应依照土质条件选择注浆法:在砂卵石地层
22、中宜采取渗透注浆法;在砂层中宜采取劈裂注浆法;在黏土层中宜采取劈裂或电动硅化注浆法;在淤泥质软土层中宜采取高压喷射注浆法。2K313033 熟悉管棚的施工要求第四段:采取管棚超前支护施工时,管棚一般选用直径50150mm的焊接钢管或无缝钢管,钢管长度830m不等第五段:施工中须依照结构埋深、地层情况、周围结构物情况等选择合理间距。一般采取的间距为2.02.5倍的钢管直径。第七段:钻孔开始前,把钢管放在标准拱架上,测定钻孔孔位和钻机的中心,使两点一致。P78:2K313041 熟悉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形式9.车站出入口的数量,应依照客运需要与疏散要求设置,浅埋车站不宜少于四个出入口。当分期修建时,早
23、期不得少于2个。P79:9.区间隧道结构防水要求不得有线流和漏泥砂P81:井壁厚度重要取决于沉井大小、下没速度、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以及沉井能在足够的自重下顺利下沉的条件来确定。井壁厚度一般为0.41.2m左右。P82:四、沉井下沉当沉井混凝土强度达成设计要求,大型沉井达成100%,小型觉井达成70%时,方能进行拆除承垫木工作P84:(四)不排水开挖下沉(1)井内挖土深度,一般依照土质而定,最深不应低于刃脚2m(此数与沉井平面尺寸的大小有关)。若土质尤其松软时,不应直接在刃上除土。(3)通过粉砂、细砂等松软地层时,不宜以减少井内水位而减少浮力的措施,促使沉井下沉,应保持井内水位高出井外12m,以
24、防流砂涌向井内,引起沉井歪斜,并增加吸泥工作量。P85:(五)沉井辅助措施1. 射水下沉2. 泥浆润滑下沉3. 压重下沉4. 空气幕下沉P87:图2K314012-1 清水池施工缝位置及施工程序图1底板;2柱基;3柱;4池壁;5顶板读懂:五种缝底板一次浇注,柱身柱中胃一次浇注(二) 底板钢筋混凝土 水池底板混凝土连续一次浇筑完成,1. 测量放线当垫层混凝土的强度达成1.2MPa以后开始放线P89:2.施工缝凿毛处理池壁根部混凝土强度达成2.5MPa时开始凿毛。P91:2.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的防水层、水池外部防腐层施工以及池外回填土施工之前;3.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水池施加预应力或水泥砂浆保护层喷
25、涂之前三、构筑物满水试验要求(一)注水(三)水位观测P96:二、城市污水的常规处理工艺(1)一级、二级、三级污水处理工艺一级处理:在污水处理设施进口处,必须设置格栅,重要是采取物理处理法截留较大的漂浮物,以便减轻后续处理构筑物的负荷,使之能够正常运转。二级处理:重要清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性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一般采取生物处理法。一级和二级处理法是城市污水处理常常采取的。因此又称为常规处理法。P99:图2K314022-1 地表水常规处理工艺流程(以地表水作为水源的水厂多采取的工艺流程)P100:二、地下水的处理工艺流程地下水的处理工艺流程应当依照水源水质和用水对象对水质的要求进行选择,常用的处理过程是除铁、除锰、除氟等。P101:(二)地下水除氟除氟的措施能够分为两类。1混凝沉淀法;2.吸附过滤法P103:(二)施工要求2.支撑应伴随挖土的加深及时安装,在软土或其他不稳定土层中,开始支撑的沟槽开挖深度不得超出1.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