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期末考试
金融等专业 西方经济学 试题
1月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1.是否以一定的____________为依据,是实证措施与规范措施的重要区分之一。
2.基数效用论采取的是_____________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取的是_____________分析法。
3.当边际产量为零时,_____________达成最大。
4.垄断企业对卖给不一样消费者的同样产品确定相同的价格,这种定价方略称为_____________。
5.国内生产总值扣除折旧之后的产值是_____________。
6.粘性价格理论是指短期中价格的调整_____________物品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
7.消费函数图中的45°线表示在这条线上任何一点都是_____________
8.银行创造货币就是银行通过_____________使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
9.需求管理是通过调整_____________来达成一定的政策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微观经济学的中心是( )。
A.价值理论 B.价格理论 C.生产理论 D.分派理论
2.假如其他各种条件保持不变,当X商品的互补品Y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对X商品的需求(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无法确定
3.价格在经济中的作用是( )。
A.决定收入分派 B.传达信息 C.提供刺激 D.以上都对
4.已经X商品的价格为5元,Y商品的价格为2元。假如消费者从这两种商品的消费中得到最大效用时,商品Y的边际效用为30,那么,此时X商品的边际效用为( )。
A.60 B.45 C.150 D.75
5.等产量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表白( )。
A.成本增加 B.产量增加 C.产量不变 D.技术水平提升
6.经济学分析中所说的长期是指( )。
A.所有生产要素均可随产量进行调整的时期 B.1年以上
C.只能依照产量调整部分生产要素的时期 D.以上
7.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企业之因此是价格接收者,是因为( )。
A.它对价格有较大程度的控制 B.它生产了所在行业绝大部分产品
C.它的产量只占行业的所有产量的一个很小的份额 D.该行业只有极少数量的企业
8.在寡头市场上,价格领袖制是指( )。
A.成本最低的寡头决定所有寡头的价格 B.由一家寡头率先制定价格,其他寡头紧随其后
C.所有寡头都按供求决定的均衡价格出售产品 D.所有寡头勾结起来,制定行业的最高价格
9.收入分派绝对平均时,基尼系数( )。
A.不小于零 B.等于零 C.不小于零小于1 D.等于1
10.下列哪一个是M2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不是M1的一个组成部分( )。
A.活期存款 B.储蓄存款 C.信用货币 D.旅行支票
11.下面不组成总需求的是哪一项( )。
A.政府支出 B.投资 C.净出口 D.税收
12.依照乘数理论,在边际消费倾向为0.80时,要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4亿元,自发总支出要增加( )。
A.8000万元 B.8亿元 C.3.2亿元 D.2亿元
13.假定货币供应量不变,货币的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的增加将导致货币的投资需求( )。
A.增加 B.不变 C.减少 D.不能肯定
14.属于内在稳定器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
A.社会福利支出 B.政府公共工程支出 C.政府购置 D.货币供应
15.假如本国货币的汇率升值,能够使( )。
A.本国的进口、出口都增加 B.本国的进口、出口都减少
C.本国的出口增加,进口减少 D.本国的出口减少,进口增加
三、判断正误题(正确的命题在括号里划“√”,错误的命题在括号里划“×”。每题2分,共20分)
( )l.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资源能够得到充足利用,不会出现资源浪费现象。
( )2.当香蕉的价格为每千克3元时,消费者购置500千克香蕉,而水果乐意提供600千克香蕉。因此,3元是香蕉的均衡价格。
( )3.只有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才能薄利多销。
( )4.企业用自有资金进行生产是没有成本的。
( )5.市场集中程度越低,则竞争程度就越高。
( )6.经济增加的充足条件是技术进步。
( )7.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不小于充足就业的国内生产总值时,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的压力。
( )8.货币乘数是银行所创造的货币量与最初存款的百分比。
( )9.简单规则的货币政策就是要保持货币供应量不变。
( )10.在开放经济中,国内支出(即国内总需求)与对国内产品支出(即对国内产品总需求)两个不一样的概念。
四、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
1.某种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1.5,当它降价10%时,需求量会增加多少?
2.计算并填写表中的空格。
年份
名义GDP(亿元)
实际GDP(亿元)
GDP平减指数
1998
3055
94
1999
3170
100
3410
3280
3500
108
五、问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什么是公共物品?公共物品为何会引起市场失灵?
2.用图形阐明,20世纪70年代石油价格上升引起了哪一个类型的通货膨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1.价值判断
2.边际效用 无差异曲线
3.总产量
4.单一定价
5.国内生产净值
6.慢于
7.收入等于消费
8.存贷款业务
9.总需求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B 2.B 3.D 4.D 5.B 6.A 7.C 8.B
9.B 10.B 11.D 12.A 13.C 14.A 15.D
三、判断正误题(每题2分,共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
1.已知Ed=1.5,△P/P=10%,依照计算弹性系数的一般公式:
△Q/Q=Ed×△P/P=1.5×10%=15%
2.依照GDP平减指数的计算公式:
GDP平减指数=(某一年名义GDP/某一年实际GDP)×100
详细计算成果见下表:
年份
名义GDP(亿元)
实际GDP(亿元)
GDP平减指数
1998
3055
3250
94
1999
3170
3170
100
3410
3280
104
3780
3500
108
五、问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1)公共物品是集体消费的物品,它的特性是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2)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决定了人们不用购置仍能够消费,这种不用购置就能够消费的行为称为搭便车。公共物品能够搭便车,消费者要消费无须花钱购置,公共物品就没有交易,没有市场价格,生产者不乐意生产。因为公共物品没有交易和对应的交易价格,假如仅仅依托市场调整,就没人生产或生产远远不足。公共物品的供小于求是资源配备失误,这种失误是因为仅仅依托市场机制引起的,这就是市场失灵。
2.(1)石油是成本中重要的一部分,石油价格上升使成本增加,短期总供应曲线从SAS1向上移动至SAS2。
(2)石油价格上升只影响短期总供应,并不影响总需求和长期总供应。短期总供应曲线向上移动决定了价格水平为P2,价格水平从P1上升到P2是因为成本的增加所引起的。这种因为成本增加所引起的通货膨胀称为供应推进的通货膨胀。
(3)当AD和LAS不变时,SAS的向上移动引起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GDP减少,由Y1减少到Y2)。
(4)作图。
0
P1
GDP
Y2
Y1
SAS1
SAS2
LAS
P2
P
AD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