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方案 一、合用对象:本方案适合用于电大开放教育本科会计学专业学习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学生。 二、课程的性质、特点与教学目标财务报表分析是电大开放教育本科会计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为培养会计学专业学生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以“已经编成的财务报表”为基础,围绕“财务报表的分析利用”展开。财务报表分析作为管理的分析工具能够广泛用于财务管理、投资管理和企业管理,但本门课程的重点是措施和能力的培养,而非各项管理自身。本课程的重要特点是:1强调财务报表分析是连接统一的财务报表与各种使用目标的桥梁,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协助报表使用人改进决议,重视财务报表、
2、财务报表分析和报表使用人决议之间的联系。2强调财务报表分析的发展,它伴随会计和管理的发展而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3强调财务报表分析措施的使用条件和结论的不足,不夸张它的作用和合用范围。4强调公认的、基本的概念、程序和措施,尽也许减少不可靠、不成熟、不常用的内容。5在强调“分析”与“综合”的结合,提升学生的总体把握能力。6强调财务报表分析是一个“分析研究过程”,而非计算过程,针对特定企业、特定目标的分析程序要由分析者依照详细目标和能够搜集到的资料来建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使学生加深对财务报表的了解,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措施,具备评价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情况的能力。 三、考试改革的指引思想和基本标准
3、 因为本课程的特点是具备很强的实践操作性,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进行财务报表分析进而评价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情况的能力,因此在课程考核上也要充足体现这一特点和要求,即突出考查学生对财务报表分析措施的掌握情况及分析评价能力,而不应当引导学生去死记硬背某些概念和理论条条。当然,这并不是说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不重要,而是通过对分析措施掌握情况及分析能力的考查,能够反应出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了解、掌握及应用水平。 电大开放教育是一个有别于老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模式,而课程考核方式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远程开放教育形式下,学生(尤其是本科段的学生)大多是在职的成人,他们不一样于一般高校学生的最大特点是有
4、比较丰富的专业实际工作经验和较强的了解与分析能力,而困难在于记忆力较差以及工学矛盾突出等方面。因此,电大开放教育的课程考核方式与内容设计就必须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充足考虑这种成人在职学习的特点。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在设计财务报表分析课程考试改革方案时,落实了如下几项基本标准: 1体现当代远程开放教育基本理念,充足考虑成人在职学习的实际需求,突出本课程特点。 2在体现总的教学目标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强化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以此督促学生重视学习过程中的积累,同时也把学生期末集中备考的压力分散到平时。(尤其是那些从事实际会计工作的学生,每年6月底和12月底准备期末考试时也正是他们业务工作最繁忙的时
5、候。) 3既体现课程特点及教学要求,又在程序上尽也许简化,便于实行(包括学生做和地方电大老师评阅以及中央电大的监控)。 四、考核的方式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考核分为形成性考核和终止性考试两部分,其中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综合成绩的60%,终止性考试成绩占课程综合成绩的40%。形成性考核成绩与终止性考试成绩均及格视为课程考核合格。 学生完成形成性考核任务的基本要求如下: 1从提供的资料中选择一个企业,并以选定企业的资料为基础进行分析; 2除了题目提供的基础资料外,学生必须自己从各种渠道搜集选定企业的其他有关资料(包括同行业资料)。 3依照各次考核任务的要求,选用恰当的分析措施,进行必要的指标计算及分
6、析阐明,并作出对应结论。 4因为本课程的四次考核任务具备连贯性,因此学生第一次选定题目资料所提供的某个企业后,背面各次考核都必须针对同一企业进行分析。五、考核的详细方案考核次数考核内容卷面成绩(百分制)权重()合成成绩公布时间完成截止时间第一次形考偿债能力分析 10015 15第六周第十周第二次形考资产利用效率分析 10015 15第十周第十二周第三次形考赢利能力分析 10015 15第十二周第十四周第四次形考综合分析 10015 15第十五周第十八周期末考试基础知识 10040 40第二十周共计100 六、考核方案的实行 本考核方案的实行分为如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中央电大主持教师依照课程教
7、学进度在“电大在线”教学平台公布考核任务(包括题目及答题要求),并要求完成的最后时间(一般为公布之日起的24周,视题目内容而定)。依照本课程特点,每次考核任务提供的资料为一家中国上市企业公开公布的真实会计报表,要求就其某首先或某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二步:学生从“电大在线”教学平台下载题目到本地机上,在要求时间内回答完成后将答案通过网络提交,未在要求时间内提交的答案无效。考核时要围绕分析主题去搜集有关资料(如该企业历史资料、同行业资料等),采取恰当的分析措施。第三步:中央电大授权的评阅教师负责对学生提交的有效答案在网上进行评阅,并将评定的学生成绩存入考试管理系统。教师评阅时重要就学生资料搜集的完
8、备性、分析措施的恰当性、指标计算的准确性、分析结论的合理性等方面进行评价。评分标准如下:评价项目评价标准最高分A级(18-20分)B级(16-17分)C级(14-15分)D级(12-13)E级(12分)形成性考核资料收集20完整搜集考核任务要求的分析对象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完整搜集分析对象所处行业各项指标的平均值或可比企业值;合理加工搜集的资料。较完整的搜集考核任务要求的分析对象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较完整搜集分析对象所处行业各项指标的平均值或可比企业值;比较合理的加工了搜集的资料。基本完整搜集考核任务要求的分析对象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基本完整搜集分析对
9、象所处行业各项指标的平均值或可比企业值;对搜集的资料进行了基本的加工。搜集了部分考核任务要求的分析对象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搜集了部分分析对象所处行业各项指标的平均值或可比企业值;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少许的加工。搜集了少许考核任务要求的分析对象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搜集了少许分析对象所处行业各项指标的平均值或可比企业值。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少许的加工,或未加工。分析方法20使用的分析措施符合考核任务的要求;利用得当的分析措施,完成考核任务。使用的分析措施,比较符合考核任务的要求;利用比较得当的分析措施,很好的完成考核任务。使用的分析措施基本符合考核任务的要求;基本完成考核任务。
10、使用的分析措施基本符合考核任务的要求;完成部分考核任务。使用的分析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不符合考核任务的要求;未能完成考核任务。指标计算20依照考核任务要求,完整、准确计算各年有关指标。依照考核任务要求,比较完整、准确计算各年有关指标。依照考核任务要求,基本完整、准确计算各年有关指标。依照考核任务要求,计算了各年有关指标,但存在部分错误。依照考核任务要求,计算了部分各年有关指标,但存在大量错误。分析过程20与本次考核任务有关的指标齐全,分析内容全面(有3-5年历史对比分析、与同行业平均值对比分析、所有指标的影响原因分析),分析过程完整(有数值及详细的文字阐明)分析指标比较齐全(缺乏1-2个),分析内
11、容比较全面(有2-3年历史对比分析、与2-3个同行业企业对比分析、3个以上指标的影响原因分析),分析过程比较完整(有数值及比较详细的文字阐明)分析指标比较齐全(缺乏2-3个),分析内容比较全面(有1-2年历史对比分析、与1-2个同行业企业对比分析、2个以上指标的影响原因分析),分析过程比较完整(有数值及一定的文字阐明)分析指标不够齐全(缺乏3个以上),分析内容不够全面(只有1年历史对比分析、与1个同行业企业对比分析、没有影响原因分析),分析过程不够完整(有数值但没有文字阐明)分析指标很不齐全(只有1-2个),分析内容很不全面(没有历史对比分析或同行业企业对比分析、没有影响原因分析),分析过程很
12、不完整(数值不全且没有文字阐明)形成性考核分析结论20结论合理,符合逻辑和企业实际,有很强的材料支撑。结论比较合理,符合逻辑和企业实际,有较强的材料支撑。结论基本合理,基本符合逻辑和企业实际,有一定的材料支撑。结论基本合理,基本符合逻辑和企业实际,有材料。结论不够合理,与分析材料的逻辑关系不强,缺乏必要的材料支撑。 第四步:学期末在中央电大考试中心要求的时间段内,学生在网上完成本课程的终止性考试,详细要求是在60分钟内回答40个问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判断正误题),计算机自动评阅,满分100分,60分为及格。第五步:学期结束时,考务管理人员统计每个学生四次形成性考核和期末终止性考试的分数并合成本课程综合成绩。七、几点阐明1学生参加第一次形成性考核时,需从提供的资料中选择一家企业作为分析对象,以后三次形考必须就同一家企业进行分析,否则视为未完成考核任务。 2学生未在要求时间内完成某次形考任务,没有补考机会,但能够继续参加下一次形考。 3鉴于本课程的形考内容完全是主观性题目,无法由计算机自动阅卷,为了减轻评阅教师工作量,每个学生每次形考在要求的时间内能够数次提交答案,但评阅教师只对最后一次提交的答案进行评阅并给出成绩。